小升初知识点讲解专题四句子全国通用_第1页
小升初知识点讲解专题四句子全国通用_第2页
小升初知识点讲解专题四句子全国通用_第3页
小升初知识点讲解专题四句子全国通用_第4页
小升初知识点讲解专题四句子全国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专题四句子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 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同时,要学会正确 使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O考点械理O句式转换1.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把”字句和“被”字句)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接 受者(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 置,其余的照写。例如:(1)我被老师表扬了一番。老师把我表扬了一番。(2)我把衣服洗干净了。衣服被我洗干净了。2.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肯定句是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肯定句变

2、否定句要在不改 变原意的情况下加否定词。否定句是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 否 定句变肯定句要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去掉否定词。 双重否定句句中 有两个否定词。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要去掉两个否定词。例如:这件事的经过你很清楚。这件事的经过你不糊涂。这件事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3. 陈述句变反问句(1)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 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 能、会等)。(3)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 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把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例如:a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美丽的

3、草原怎能不让人陶醉呢?b.中秋节,我出差在外,想念亲人。中秋节,我出差在外,怎能不想念亲人呢?C.真正的力量是人民群众。真正的力量难道不是人民群众吗?d.秦王我都不怕,也不怕廉将军。秦王我都不怕,难道会怕廉将军吗?4. 引述句变转述句转述句就是把他人说的话间接地转述给别人听,其方法是:(1) 把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2) 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她”。(3)如果句中冒号后面又出现他人姓名,一般情况下照写,这样 不会使句子混乱。把第二人称“你”改换成“他/她”的姓名或习惯称呼。(5)后面的问号不变。例如:(1)王宁说:“我要像李勇那样关心集体。”改:王宁说,他要像李勇那样关心集体

4、。(2)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咼咼在上,不就不平衡吗?”改: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她是领导,才让李艳娥坐北朝南的呀!要是她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吗?5. 扩句(1)句子可以扩充的五个地方: “谁”的前面;“是”和“动作”的前面;“什么”的前 面;“怎么样”的前面;“怎么样”的后面。例如:a.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谁”之前)(动作 之前)(“什么”之前)b.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是”之前)(“什么”之C.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d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2)扩句注意事项不能违背原意;不能改变结构;必须搭配恰当;力求内容丰

5、富。例如:“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苗点头”扩为“禾 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以扩 充而未扩充。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但仍不 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 么样的”“怎么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 频频点头”。扩句的正确步骤画一画,看看扩哪些地方;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 连一连,看看搭配的是否恰当。6. 缩句(1)缩句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例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 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结束。

6、第二种:去掉大部分枝叶,保 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2)必须保留枝叶:否定句中否定词。例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缩 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 “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 重要词语。 疑问句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 例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 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几项冠军呢?缩为: 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 呢?(3) 缩句的对与错、优与劣的标准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例如:“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 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是否留下多余的枝叶,如果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 束”缩为“表演在掌声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

7、。(4) 缩句的步骤是:弄懂句子的意思;标出应保留的词语 (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 叶);检查对错优劣。1. 造句造句就是把词语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 子,造句的步骤如下:(1)体会词义。想一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感情色 彩以及适用的范围等。搭配扩展。例如用“倒映”“茫然若失”造句,可先搭配成“倒映水中” “感到茫然若失”,这就搭起了句子骨架,有了骨架, 就保证了句子基本上正确。(3) 加工充实。有些句子有了前面的工作就行了,而有些句子, 还需要增加枝叶才能成为好句子。(4)检查修改。2. 仿句仿句就是仿照例句的格式构造一个(组)句子。具体有以下几种情 况:(1)用加点

8、字词仿写。如:爱是 地震中伸出的援助之手。仿句: 爱是绝望之中传来的安慰之言。(2)根据例句的特点仿写。如:如果自然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 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仿句:如果人生是一张白纸,奋斗就 是画笔,你可以收获一个五彩缤纷的人生。3. 句子排序句子排序的方法:(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对一些顺序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 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顺序错乱的句子,往往 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我们可以按事情发展的 顺序来排列。(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 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 先后顺序进行排

9、列。(3) 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 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考点三(一)常见的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 如:“为了班集体,做了许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2. 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 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 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3. 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 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

10、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 当。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 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 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 到悦耳的歌声,观赏到优美的舞蹈”。又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 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 裕了,也不应该浪费。”4. 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 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做错了,便出现了矛盾,至U底情况 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 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5

11、. 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例如:“语文对我 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 兴趣”。6. 重复啰唆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啰唆累赘。例如:“他 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 个。7. 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例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

12、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8不合逻辑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为一片碧绿,不合事理。9.指代不明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事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 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一类是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例如“刘明 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

13、球” 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二)修改病句的方法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 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 只有弄清句子 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症,确 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 帮助查找 病症。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 增、删、调、换等方法,将句中有语病的地方改正。四查,检查是否有遗漏。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 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得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

14、:像、 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 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2.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 张。例如: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3.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 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例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4.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 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 势。例如:我们的同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

15、, 要增加我们的勇气。5. 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朗朗上口。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6. 反问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特点是问而 不答,答案就在句中。例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 会忘记?7. 设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特点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启 发人们思考。例如:是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 没法容第三个人。考点五1. 逗号(用,表示)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例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 来了。2. 句号(用。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

16、和不 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例如: 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陈述句)又如:请递给我一杯水。(祈使句)3. 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 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 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例如: 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 山谷。4. 问号(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占一格,点 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 就用问号表示停顿。例如:你叫什么名字?(疑问)这不是伟大的

17、奇观吗?(反问)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设问)5. 感叹号(用!表示)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 感情色彩比较强烈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 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例如: 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 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讶)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他 白了我一眼,说:“别动! ”(命令)6. 冒号(用:表示)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

18、占一格, 点在格的左下方。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1) 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 话。例如,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 立了!”(2) 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例如, 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3) 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例如,“敬 爱的解放军叔叔:”,又如:“颜黎民君:”。(4) 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例如,不过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5) 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例如,我决心做到 以下几点: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

19、二、看一些儿童读物(6) 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例如,我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7. 引号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 示)和单引号(用表示)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 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例如, 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小学阶段引号的用法主要涉及以下三种:(1) 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例如,我要牢记毛 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 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 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例如,俗语说:“三个臭皮匠

20、,顶个诸葛亮。”(3)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例如,他嘲笑着说:“你的手太'巧了!”8省略号(用表示)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 格。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1)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例如:“铃, 铃”小闹钟叫了起来。(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例如,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 好好学习将来”(3) 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例如:唉!你这个人真是使用省略号,无论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尾,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9.书名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等的名称。例如

21、少年彭德怀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表示电影名称)请 把6月1日的作文报借我读读好吗?(表示报刊名称)我最爱唱歌唱祖国这首歌。(表示歌曲名称)今天我读了一夜的工作 这篇课文。(表示文章名称)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表示书籍名称)10.分号(用;表示)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 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例如:飞得 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它离 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有的长句子,一个分句内已经用了逗号,那么一个分句与另 一个分句之间则应用分号表示

22、停顿。例如:大的面积不止一亩,水深 将近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 的底。11.破折号(用一一表示)它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 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声音的延续。例如:我们一一是中国人,我们一一爱自己的一一祖国。表示声音的中断。例如: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3)表示解释说明。例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表示话题突然转变。例如: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5)表示意思的递进。例如: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 怎么一件东西一一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O典型例题EE李明同学

23、救了一个落水儿童。1 .改成“把”字句:2.改成“被”字句:3.改成反问句:4. 改成双重否定句:思路解析:本题要求将例句转换成四种不同形式的句子。 我们知 道,“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可以互换的,关键是哪个词语在句子 中回答“谁”的问题,哪个词语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把”字句的主语都是由动作的发出者来充当,“被”字句是由动作的承受者充 当主语。第3题要求改成反问句,我们了解反问句的特点是无疑而问,答案就在问话当中。它往往用 “难道”“岂”“可不是”等来引语,句末用问号来表示。第4题要求改为双重否定句,改时只需要在恰当位置加入“不可能不,没有不,非不可”等词,加入词语后,还要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流畅。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