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跃进式增长,渗透率大幅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纯电动汽车占比逐步提升。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675 万辆,同比增长 108,渗透率达到 8.3,提升 4.1 个百分点。其中,全球纯电车型销量 479.3 万辆,同比增长 111.3,占比新能源汽车达到 71,提升 1 个百分点。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来看,欧洲销量总量达到 226.3 万辆,同比增长 65.7,渗透率达到 19.2,提升 7.8 个百分点。纯电车型销量 121.8 万辆,同比增长 63.3,占比新能源汽车达到 53.8。分区域来看,英国 30.5 万辆,同比增长 74.1,德国 68
2、.2 万辆,同比增长72.7,法国 30.3 万辆,同比增长 63.2,位于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列。美国 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67.0 万辆,同比增长 101.3。渗透率达到 4.3,提升 2.1 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贡献 49.0 万辆,同比增长 88.4,占比 73.2。图 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图 2: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情况数据来源:iFind,中汽协,研究所数据来源:iFind,中汽协,研究所欧盟通过减碳 55(Fit For 55)法案,提出 2030 年起碳排放标准在 2021年基础上下降 55,2035 年起下降 100,即从 2035 年起将实现汽车的零排放,
3、实现汽车电动化的全面转型。美国 2021 年 8 月份拜登签署关于加强美国在清洁汽车和卡车领域领导地位的行政命令,该命令设定了美国到 2030 年无排放汽车销量达 50的目标,其将显著刺激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快车道。在此过程中,欧美市场新能源电动汽车份额将逐步提升,据 ACEA 预测数据显示,2022 年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400 万辆,全球销量有望达到 1000 万辆,渗透率有望突破两位数。表 1:全球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级增速预测(单位:万辆)数据来源:中汽协、ACEA,研究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领衔全球,汽车向新能源化转型步伐明显提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中
4、国汽车总销量为 2627.5 万辆,同比增长3.8;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52.1 万辆,同比增长 1.59 倍,新能源车对全年乘用车同比增速贡献了 9 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车型中国同样以近 300 万辆的销售成绩领跑全球,同比增幅达 172。渗透率方面来看,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1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达到 13.4,并于 9 月份突破 20,而 2020 年渗透率仅为 5.4。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 50的份额,新能源车已经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汽车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行业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 2025 年
5、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到 20,我们预计 2022 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有望突破 500 万辆,渗透率有望达到 20。图 3: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万辆)图 4:2018-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数据来源:iFind,中汽协,研究所数据来源:iFind,中汽协,研究所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 年 1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41.2 万辆,同比增长 141.4,环比下降 18.5。其中纯电动销量 33.3 万辆,同比增长130.4。一月份增长延续的主要原因是需求驱动,特斯拉、比亚迪、上通五菱等优质电动车型持续放量,同时由于传统燃油车受到芯片短缺影响而多数车企优先保证新能源汽车芯
6、片供应的影响使得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环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春节假期与疫情反复的影响。从车企批发数据来看,1 月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 11 家,较同期大幅增多 6 家,其中:比亚迪 9.3 万辆、特斯拉中国 6 万辆、上汽通用五菱 4 万辆、奇瑞汽车 2.1 万辆,吉利、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等月销也破万。1 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 19.0,其中自主品牌中新能源车渗透率 32.0,远高于主流合资品牌的 2.7。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领先的同时,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呈现大幅提升的态势,对传统能源车替代效应显著,说明自主品牌头部企业表现强劲
7、,竞争优势进一步优化,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市场份额。图 5: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数据(单位:万辆)数据来源:中汽协,研究所图 6:乘用车各类品牌车市场份额变化图 7:2022 年 1 月纯电动市场份额 TOP10数据来源:乘联会,研究所数据来源:中汽协,研究所经销商库存水平处于低位,库存系数仍处于警戒线下方,库存预警指数继续回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 2022 年 1 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1 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 1.46,同比下降 4.6,环比上升 2.1。由于于芯片短缺问题缓解,经销商库存水平有所回升,但库存系数仍处于警戒线下方。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
8、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2 年 2 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1,同比上升 3.9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2.2 个百分点。库存水平总体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原因是供给端芯片短缺所致,叠加散点疫情影响与春节返乡潮购车受到就地过年政策抑制,以及节后销售淡季导致进店客流量下滑。但是随着经销商加大补库力度,及 1 月积压订单转换与开学季购车影响,以及年初冲销活动等对市场起到支撑作用。图 8:2022 年 2 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图 9:2022 年 2 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数据来源:中汽协,研究所数据来源:中汽协,研究所新
9、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动力电池装机持续增长,全球十大领衔企业中国占据 6 席。2021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 296.8GWh,同比增长 102.2。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 154.5GWh,同比增长 142.8,占全球份额超 52。其中,宁德时代排名全球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第一,达到 96.7GWh,同比增长167.5。从 2021 年国内动力电池材料产量来看,三元正极材料总产量为 39.8万吨,同比增长 89.5;磷酸铁锂总产量为 43. 8 万吨,同比增长 208.5;负极材料总产量为 67.9 万吨,同比增长 83.0;隔膜材料总产量为 76.1 亿平,同比增长 145.5;电解
10、液总产量为 44.1 万吨,同比增长 80.7。在目前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国内动力电池材料企业经过多年耕耘已形成产品技术研发和降本能力的全球竞争力,装机量大幅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增,随着电动化进程提速,产业链相关上全球主要份额参与者将受益于新一轮成长机遇。按照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预测,到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升至 20以上,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100GWh。图 10:2021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份额 52 图 11:动力电池材料产量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中电协动力电池分会,研究所数据来源:中电协动力电池分会,研究所表
11、 2:2021 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情况数据来源:SNE,研究所表 3:2021 年国内动力电池材料产量占比情况数据来源:中电协动力电池分会,研究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而言,我们认为随着国内造车新势力加入,自主品牌竞争优势逐渐显现及新款车型陆续上市,造车技术短板逐渐补足,具有科技消费属性,产品技术高壁垒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存在中长期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也将具备高利润增长预期。加之国内碳中和大趋势已定、新能源消费政策持续落地,购置优惠政策延续、双积分政策趋严等均将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营造更加有效的发展环境。但是就中短期短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言,我们认为主要来
12、自四个方面:补贴政策退坡、新能源汽车涨价趋势延续、碳中和政策及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政策、产业链层面的影响。而且中短期来看,来自产业链供给端层面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是当前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新能源汽车板块投资逻辑中更应该考虑和评估的关键因素。一是,补贴政策退坡。关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显示,2022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 2021 年基础上退坡 30,并将于年底前全面取消。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补贴退坡对车企和消费者均有一定明确预期,或将短暂影响消费情绪,但是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对新能源车销量产生的影响有
13、限。而且,新能源汽车在其他产业政策与消费政策刺激下发展势头良好,未来车企将通过聚焦车辆安全、性能和质量的提升来保持市场规模增长。二是,碳中和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的供需两端驱动。一方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到 2030 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 40左右”,严苛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以及资本市场对电气化发展投入的青睐,以及部分地区的燃油车销售禁令,都在鼓励汽车厂商扩大纯电动车生产规模。另一方面,2022 年 3 月 5 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支持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
14、、路权等政策的推动之下,将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推动产销量持续增长。三是,新能源汽车涨价趋势明显,或对销量产生一定影响。新能源汽车涨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从 2021 年年底开始,各大新能源品牌开始释放涨价信号。2021/12/31 国产特斯拉报价上调,Model 3 报价上调 1 万元至补贴后售价 26.6 万元起,Model Y 报价上调 2.1 万元至售价 30.2 万元起,Model Y报价上调后全系不再享受补贴。2022/1/21 比亚迪宣布上调王朝系列、海洋系列电动汽车的官方指导价,上调幅度 1000-7000 元不等我们认为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 2022 年的补贴退坡,出现
15、成本转嫁;二是电池上游原材料、电池涨价和芯片供应紧张的不断压力,已经传导至整车。图 12: 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梯次图 13:特斯拉在 2021 年 11-12 月三次涨价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研究所数据来源:特斯拉中国官网,研究所四是,产业链层面的影响,加速供给端压力传导至需求端。一方面是全球疫情延续,国内疫情散点爆发影响对于供需两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全球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紧张。包括:大宗商品上,如石油、天然气、金属、小麦等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影响与成本增加的影响;产业链上一些中间生产环节或者生产所需关键原材料的影响,包括汽车芯片、金属材料、零部件等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推高成本
16、,如汽车尾气催化剂所需的钯(俄罗斯钯金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 26),半导体所需要的氖气(供应美国90以上的半导体级别氖气来自乌克兰)等;由于供应短缺,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宣布暂时停工,以及暂停在俄罗斯的部分业务,包括在俄罗斯的汽车生产和销售等。本篇报告接下来部分将主要从俄乌冲突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角度来分析,包括对整车及产业链层面的影响,以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最后基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政策及发展趋势来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中短期投资机会。2. 短期全球供应链链紧张加剧,长期新能源战略布局加速2022 年 2 月 24 日,俄乌冲突爆发,对全球经济以及供应链产生较大影响。在
17、疫情影响的基础上,再度让全球需求过剩、供给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从而进一步推升全球通胀水平,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凸显,危机不确定性增大。我们认为主要存在四个渠道的影响途径:一是风险偏好与资金流向变化,包括黄金、能源、农产品、金属、美元指数、美国国债等大类资产涨价,而全球股票市场大幅波动,俄罗斯股市、卢布、欧洲市场领跌全球;二是对全球供应链扰动持续加深,包括上游材料涨价进一步催动通胀水平与货币政策变化,并将传导至成本端,目前仍无法确认影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但是事实性扰动已经显现,如果强度加深或者时间拉长,必将引发连锁反应,演化成严重经济危机,其不确定性风险不可小觑;三是金融体系风险不确定性增强,以美
18、国为首的制裁联盟制定了对俄罗斯的一揽子制裁计划,包括美国擅长的金融制裁,比如踢出 SWIFT 系统的“金融核弹”级制裁,不仅影响与俄罗斯贸易中供应链受阻,而且严重打击俄罗斯境内金融,如果风险敞口放大,债务违约等爆发将非常有可能造成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影响到全球更多金融机构及非金融部门(俄罗斯整体部门负债占GDP25,各国银行(除央行)对俄债务索偿金额仍然较大,俄罗斯决定对外国投资者国债停止付息等);四是贸易途径受到影响,特别是与俄乌相关贸易体量较大的大宗商品受到重大影响。2.1 俄乌出口贸易结构决定全球供应链上主要影响领域从俄罗斯与乌克兰全球产业链位置的相关性来看,在能源(石油、燃气)、化肥、农
19、业、金属、稀有气体等领域的影响至关重要。俄罗斯出口中,化石燃料如油、天然气、煤炭等占全部资源品出口一半以上,金属和矿物质是俄罗斯第二大出口资源品,贸易伙伴主要以欧盟和中国为主,根据 2021 年数据显示,欧盟国家的对俄贸易额约 2834 亿美元,占俄对外贸易的 35.9。乌克兰出口主要以农产品和金属制品为主,最大出口贸易伙伴同样是欧盟和中国,对欧盟外贸占比达到 40,中国占 15.8。图 14:乌克兰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占比情况图 15: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占比情况数据来源:UN Comtrade,研究所数据来源:UN Comtrade,研究所图 16:乌克兰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占比情况图 1
20、7: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占比情况数据来源:UN Comtrade,研究所数据来源:UN Comtrade,研究所在能源产业链上,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能源出口国。根据 BP 数据,2020年底 OPEC、美国、俄罗斯分别占全球原油产量的 35.2、18.6、12.1,是最大的三大原油产地。天然气产量占全球的 16左右。以美国为首针对俄罗斯的一揽子制裁计划将直接影响全球能源供给,刺激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引发 PPI 加速向 CPI 传导,催高通胀水平。主要影响路径包括:一是运输中断,美英、加拿大等多国对俄罗斯船只关闭港口,暂停俄罗斯业务;二是交易暂停,由于担心俄罗斯石油供应中断,大宗商品交易商
21、不愿购买俄罗斯原油;三是能源制裁威胁,特别美国等多国对俄罗斯的能源禁令,使得原油市场因冲突走向、制裁等因素而充满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短期由于俄罗斯原油运输、交易等方面限制较多,会出现一定减量,而在美国、OPEC 难以补足缺口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推高油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上涨至 139.13,天然气价格推到 3800 美元每千立方米。图 18:俄罗斯能源对外出口占比及各国对其能源依赖度图 19: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化石燃料出口经济体数据来源:UN Comtrade,研究所数据来源:UN Comtrade,研究所图 20:期货收盘价(连续):布伦特原油:NYMEX图 21: 国际天然气现货价(日)
22、现货价:TTF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在农产品、化肥产业链上,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经济体,份额占比达到 12.6,其中,巴西 20.83、中国 9、美国 7.08、印度 7.04,对俄罗斯化肥进口依赖位于前列。农产品出口方面,中国 14.39、埃及 13.31、土耳其 11.73、韩国 3.23,位于进口前列。乌克兰也是全球主要的粮食生产及出口国,我国玉米 2021 年乌克兰玉米占进口总量的 29,大麦占中国进口总量的 26。冲突引发农产品价格走高,且天然气价格高位也会推高以尿素为主的化肥价格,从而间接推高粮食产品价格。图 22:期货收盘价(连续):CBO
23、T 小麦图 23:期货结算价(连续):CBOT 玉米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在有色金属与矿物质产业链上,中美欧对俄罗斯金属的进口依赖度较高,主要集中在铬、镍、铅等有色金属方面。向英国出口占比达到 27.01、中国12.95,土耳其 6.62,美国 5.16,德国 4.20,荷兰 3.35、日本 3.13。氙作为钢铁制造的重要稀有气体,俄罗斯生产氙再由乌克兰的专业公司采购及净化。从用途看,氙可用于激光管和 LED 灯的生产。另外,俄罗斯也是 C4F6的主要生产国,美国的几家供应商向俄罗斯购买 C4F6 后提纯,后用于先进的节点逻辑器件蚀刻和芯片生产先进光刻工艺。此
24、外,俄罗斯和南非还是钯的主要供应国,供应量占全球钯需求近 33。钯可用于传感器和新兴存储器 MRAM,并可作为封装技术的电镀材料使用。因此在金属材料与特种气体方面的供应恶化将直接对汽车和科技行业带来较大影响。从依赖度角度来看,中国对俄罗斯进口产品依赖度依次为化肥 20.82 、能源 12.42、林业 11.92;美国依赖度依次为化肥 10.12、能源 6.12、金属矿物质 3.39;欧洲依次为能源 19.37、化肥 13.14、珠宝 10.91、金属矿物质 7.46。总体来看,中美欧均对俄罗斯化肥需求较高,欧美主要对能源和有色金属需求高。图 24:现货结算价:LME 镍图 25:现货结算价:L
25、ME 铝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图 26:期货收盘价(连续):COMEX 钯金图 27:汽车用品价格指数:汽车电子(灯具):HID 氙气灯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我们汇总分析后发现,俄乌局势将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通胀预期,并正在传导实体经济中(美国通胀已经达到 40年来最高水平),对经济增长压力逐渐显现。主要国家对俄罗斯进口的敞口集中在农林牧渔、矿物及采掘业、化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水电燃气、以及建造业等,其中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矿物及采掘业、化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尤为
26、明显。欧洲国家的能源供应与金属矿物质均受到较大波及。一些中间生产环节,以及半成品与原材料等均将对全球产业链形成较大影响,比如汽车行业将因为上游金属材料,稀有气体等导致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等等。2.2 能源安全诉求与性价比优势助推行业加速发展俄乌局势升级及其触发的西方对俄罗斯制裁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累及庞大的汽车制造业。我们认为,俄乌局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波及汽车芯片、金属材料、零部件、稀有气体供应等,迫使汽车制造业部分停产,并使产业链成本大幅上升;二是,对俄乌汽车进出口、及在俄整车制造与零部件制造受到影响。主要具体体现在:大量依赖乌克兰的氖气等特种气体供应受阻导致汽车
27、芯片供应短缺。 Techcet 的报告显示,全球诸多半导体制造商较依赖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些材料,在半导体制造中,氖、氪、氙等特殊气体为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耗材(成本占比 13),分别是准分子激光气体、KrF 光刻工艺、刻蚀环节重要材料。而乌克兰是半导体原料气体的主要供应国,占据全球 70的氖产量(用于生产激光器,乌克兰供应美国芯片制造业 90的氖需求)、40的氪产量和 30的氙产量。根据半导体行业观察可用库存和供应已不足以满足当前的需求水平。俄乌冲突加剧了外界对芯片行业产能下滑的担忧,而一般新加入氖供应链体系的供应商通常需要 23 年的验证期,此次俄乌战争导致氖供应不足,进而推高半导体晶圆价格
28、,加剧芯片短缺。从目前情况来看,氖的供应对于我国汽车芯片产业的短期影响有限。氖气、氙气等惰性气体其实是钢铁产业的副产品,可经由空气分离设备分离生产。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国内对于这些稀有气体的纯化技术已经实现了突破,生产工艺也比较成熟,可以生产含量 99.99的高纯度氖。即使相关供应链中断,中国完全可以组织紧急生产以保障国内的供应。俄罗斯作为铝、镍、钯、铂等汽车制造重要原材料的主要出口国,因战争冲突与制裁而面临供应受阻。俄罗斯铝、镍、钯、铂的出口占比 4、5、 46、15。俄罗斯是最大的铝出口国,2021 年俄罗斯铝、铝合金出口量分别为 190 万吨、84 万吨,占全球总贸易量的 17.4、6.
29、9。铝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用于车身结构、内外饰、底盘以及各类箱体壳体(如电池盒、电机壳等);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2 年 1 月发布的数据,2021 年全球镍矿产量约为 270 万金属吨,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俄罗斯,其中俄罗斯镍矿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约 9,镍用于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如镍钴铝电池);钯、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器(主要影响燃油车)。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正处于加速阶段,且三元动力电池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车用动力电池所需的上游原料镍需求将愈加旺盛,而目前全球精炼镍库存仅余 10 万吨。鉴于俄乌冲突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全球本就紧张的汽车供应链以及高企的原材
30、料价格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相关原材料价格或进一步上行,导致车企成本端持续承压。图 28:市场价:三元材料 8:811 型图 29:市场价:电解液:三元电池(圆柱/2600mAh)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图 30:市场价:三元前驱体:硫酸镍图 31:市场价:碳酸锂前驱体:电池级氢氧化锂:国产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数据来源:iFind,研究所就我国在整车对俄贸易而言,体量相对较小,影响有限。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汽车 12.3 万辆,占俄罗斯乘用车份额 7,对应收入 124 亿元。其中哈弗/奇瑞/吉利在俄销量分别为 3.9/3.7/2.5
31、万辆,分别居俄罗斯汽车销量排行第 12/13/17 位。但是短期而言,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制裁,卢布汇率大幅贬值,中国汽车出口商面临卢布贬值风险,以及消费意愿下降等影响。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宣布暂时停工,以及暂停在俄罗斯的部分业务,包括在俄罗斯的汽车生产和销售等。俄罗斯汽车消费市场较为稳定,2021 年销量为 167 万辆,其中韩系和欧系车占比较大,居俄罗斯汽车销量排行第 2、3位。同时,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包括 Stellantis、雷诺、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长城等汽车制造商,都在当地设有工厂。俄乌冲突本身与制裁升级均将影响到在俄汽车制造与贸易销售。如德国大众宣布因受到供应链影
32、响,莱比锡工厂停工,2500 名员工待岗,沃尔斯夫堡主要基地停工,萨克森州因主要来自乌克兰的线缆短缺面临困难;宝马集团宣布因供应延迟,欧洲制造工厂受到影响,已在评估停影响;日本三菱、路虎、通用、沃尔沃等宣布暂停在俄汽车生产和销售业务;芬兰轮胎企业 Nokian 已转移俄罗斯关键生产线;戴姆勒卡暂停其在俄罗斯的业务,包括与俄罗斯卡车制造商 Kamaz 的合作;韩国现代汽车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汽车装配厂暂停运营;线束产业链上,安波福、住友等在乌克兰的工厂已撤出相关人员;美国雷诺核心利润 8来自俄罗斯,已经受到严重影响。芯片短缺仍是我国汽车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由于受到芯片
33、供应短缺影响,2021 年汽车产量减少 200 万辆。根据之前的预判,芯片供应于 2022 下半年可以恢复正常,但目前看来,俄乌局势的演进变化仍是关键。总体而言,俄乌局势,经济制裁将在很大程度上造全球经济波动,全球汽车产业链同样受到较大影响。即使弱化俄乌汽车产业链上的供应份额,寻求多渠道上游材料供给,仍需要一定时间周期。而且俄乌局势目前仍不确定,多国博弈结果无法预测。短期从贸易供应链层面与全方位经济制裁层面而言,汽车行面临的压力仍在持续。但是从中长期而言,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环境下,以及此次俄乌冲突可能引起全球各国加强针对新能源发展政策与计划的布局力度下,新能源行业发展有望超预期发展,新能源汽车
34、行业有望在销量渗透率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而且,从性价比角度与能源安全角度考量,战争提高了传统能源的安全供给与大幅价格上涨,间接提升了新能源的性价比,不管是从新能源的供应稳定与价格优势方面,还是气候环保方面均凸显出其优越性。因此,相对与燃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升级趋势仍然不会改变,短期来自传统能源涨价、供应链短缺的影响(多数车企优先保障新能源汽车芯片供应)因素或将成为刺激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的助推剂。3. 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入新发展时期,行业景气度延续3.1 新能源车由电动化 1.0 时代迈向网联与智能化 2.0 时代时至今日,中国
35、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自主品牌迅速崛起,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截至目前,国内已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约 200 家,其中 150 家为近 3 年诞生。其中,不仅有一汽红旗、东风岚图、长安阿维塔、北汽极狐、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比亚迪、长城欧拉、吉利极氪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而且像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等造车新势力迅速成长,头部企业月销量均已过万辆。至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而且在全球市场也成为一支备受瞩目的力量。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企业销量前 20 榜单中,中国车企占据近半数。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进入前 5 名,长城、广汽、东风
36、、小鹏、蔚来、长安跻身前 20 之列。自 2015 年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 7 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占比超过 10。产业政策方面,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再加上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挑战,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变革、创新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其中,发展新能源汽车接连写入我国“十二五”、“十三五”及“十四五”规划。我国立足以国内大市场为主,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先后出台专项政策,如 2012 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 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
37、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等。同时地方也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体系与合力。政策之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打造自主品牌,并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核心技术方面,中国品牌已实现了全面超越,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等关键技术不断创新,动力电池产业迅速崛起,技术水平位居全球前列。国内目前不仅有主流的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也有钛酸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还有先进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半固态电池、果冻电池、无钴电池、钠离子电池、金属硫电池等,全固态电池也在积极研发之中。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企业纷纷扩产
38、,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产能也已居国际前列,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比如极氪的 ZEEKR 001、蔚来的 ET7、ET5等将 700+km 续航纳入方案,并加码 1000km 续航研发;800V 高压充电、中国品牌自主研发的 AI 芯片、国产激光雷达以 1000TOPS 算力的车机系统等技术都在研发或已经落地,让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已经能够超过燃油车所具备的价值。如 2021 年在刀片电池、DM-i 超级混动和 e 平台 3.0 等核心技术的加持下,比亚迪直接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拉低到与合资品牌燃油车同一水平。市场消费方面,电动汽车已经进入到与常规燃油车正面 Pk 的阶段。如今,从一二线城市到五六线城市
39、,新能源汽车销量都有明显提升,中小城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超过了限购的大中城市,这反映出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的内生动力已经不再依赖政策及补贴,而更多依靠新能源汽车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特点显示:一是私人消费者购买增长强劲,无论是城市销售还是近年来的新能源汽车下乡,私人消费者购买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拉动力;二是从车型看,贴近消费者,尤其是适应年轻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居高不下,像 MINIEV 等热销车型,上市以来销量屡创佳绩,成为销量的主力担当;三是自主品牌逐渐占据主流,依赖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领先优势,新的营销模式等逐步扩大市场份额。2021 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40、295 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 11.25,与上年相比增加 178万辆,增长 151.61。近五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 2017 年的 65万辆到 2021 年的 295 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预计 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或将有望突破 500 万辆;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有望达到 40。3.2 技术、需求、资本共振驱动行业步入新发展阶段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产业发展初期以政策引导为主,目前已经进入市场驱动时期,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2009 年至 2013 年)、成长期(2014 年至 2018 年)、调整期(2019 年至 2020
41、年)。萌芽期:国家政策侧重企业端引导鼓励与地方政府支持。2009 年,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发布“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同年,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试点城市购置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2010 年,国务院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并进一步推进鼓励补助政策落地。这一阶段的特征主要为政策引导为主,鼓励、补助等财政政策逐步出台,政策鼓励结果逐渐显现,技术与市场处于培育阶段,资本参与积极度逐渐提升。成长期:政策鼓励及消费引导同步发力,补贴行为从企业端渗透至私人消费端。2014
42、 年 8 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并在 2017 年底又将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的期限延长至 2020年年末。这一阶,新能源汽车市场端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消费意愿受到高额购置补助政策刺激进一步得到提升,企业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投入增速加快,多数互联网企业加入新能源造成势力,资本投资增长明显,销量出现快速增长。调整期:财政补贴进入退坡时期,在技术、需求、资本投资规模等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禀赋达到一定成熟程度的基础上,政策性引导发展真正转向市场驱动型发展。2021 年 12 月 31 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要求 2022 年新能
43、源汽车补贴标准在 2021年基础上退坡 30;2022 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 2022 年 12 月 31 日终止,2022 年 12 月 31 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这一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商业模式从成熟发展趋向高质量发展,产业规模大幅扩张,企业盈利明显增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技术融合发展形成,为从政策驱动转向为市场驱动奠定基础,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渗透率稳步提升。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全面进入由市场驱动的成长期。此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更多来自技术(包括自能驾驶技术、动力电池续航技术、车物网联技术、充电时间等)提升、需求体验(包括供给引导消费观念、外观
44、、性能等凸显性价比优势的要素等)提高、配套设施(包括充电站、小区充电桩、适合自动驾驶的道路设施及场景支持等)进一步完善、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等。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相对明确,长期发展规划主要基于 2020 年11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其中主要规划提到: 一是到 2025 年, 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kWh/100km;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完善充换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双积分政策等。二是力争到 2035 年,纯
45、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在此规划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五大趋势:趋势一:2035 年前,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共同发展将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目前新能源技术的认识,我们认为汽车发展历程将会是传统能源车市场占比逐步减少,混动、纯电动、燃料电池车替代市场份额,而且混动必然成为过度车型,随之纯电动车型与燃料电池车型进入同比竞争发展格局,最终纯电动将成为汽车市场主流。目前阶段是纯电动与燃料
46、电池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时期,电力与氢燃料并存互补,共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新能源汽车销售现状来看,BEV 纯电动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占据主导,市场占比维持在八成。如果按照每年 3至 5的增速预测,我们认为到 2035 年,中国汽车年销量有望达到目前的 1.5 至 2 倍,约为 4500万辆,再叠加 4 倍的渗透率成长空间,预计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6 至 8 倍的成长空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根据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模型预测分析,到 2030 年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将超过 1500 万台,占新能源总销量的 90,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将仅为 10。图 32:中国新能源
47、乘用车市场规模预测数据来源:乘联会,研究趋势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 1到接近 20,新能源车完成了量变过程,目前智能化、网联化、人性化将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也是走向质变的关键,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随着电池技术的持续发展,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升是必然趋势。调查数据显示, 60高端车主和 89中低端车主认为续航里程超过 400km 的纯电动汽车可以满足他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目前动力电池续航技术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掣肘因素。未来,动力电池除了技术跃迁,大幅度提升续航里程外,充电技术解决方案,缩短充电时间,提高便利性将成为更重要、更迫切的
48、的技术诉求,包括充电时间、换电模式、移动充电服务以及整合大量充电设施运营商的一站式充电解决方案等等。图 33:新能源汽车用户对续航里程的期望数据来源:乘联会,研究趋势三:销售服务新模式是新能源汽车快速扩大市场规模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竞争加剧时的必然选择。寻找用户服务体验和成本效率的最佳平衡点是转型成功的关键。直销模式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为行业带来的最大变革与冲击,通过自建自营的零售新业态以及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品牌体验感,解决了传统经销商模式下价格不透明、服务体验欠佳等诸多弊端。销售模式的改变直接提升需求体验,是服务、技术、质量优势是引导与吸引消费者中关
49、键的一环,也是逐渐替代市场份额过程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一环。趋势四:中外品牌、新旧力量、跨界巨头等多方势力竞争,新市场格局形成。国内汽车消费潜力巨大,外资品牌仍将维持竞争优势,并参与到新能源车市场竞争,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参与竞争等形成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新的竞争格局。从目前市场占有率来看,国内传统汽车品牌远超外资品牌,处于领先地位。2021 年销量数据显示,车企端,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等三家企业占据了近 50的市场份额,同时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品牌造车新势力表现亮眼,全年销量排名分别为第 7、第 8 和第 10;车型端来看,自主品牌优势明显,销量 TOP
50、15 车型中,除了特斯拉的 Model 3 和 Model Y,其余均为国内自主品牌。但随着外资、合资以及本土造车新势力加速进入,中国新能源市场将进入全面竞争时代。目前处于竞争优势的本土汽车厂商将必然会进一步加速扩展全链条能力,而起步晚、规划迟、转型慢的本土传统汽车厂商只能聚焦价值链的生产制造端,或将成为“代工厂”。图 34: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及利润结构调整数据来源:乘联会,研究趋势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向上下游大幅度延伸,价值链上的出行市场、新科技将成为附加值高地。上游产业链延伸至动力电池技术和智能科技产业,下游产业链则延伸至终端消费者市场的零售、用户生命周期服务、电池回收等业务。价值链的
51、演变带动产业生态链的形成和资本链的激活,在资本驱动下,新造车企业入局,以及各种跨界巨头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使产业链上利润结构发生重构,上游技术研发的利润将向动力电池和智能科技转移,特别是自动驾驶智能软件将攫取更大价值,中下游的利润将从整车生产制造与销售向终端市场的用户服务转移,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衍生创新服务将成为弥补整车制造、新车销售、传统售后等方面利润下滑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更具有附加值方向的产业链延伸,这就意味着未来在技术相当时,针对整车制造商的主要竞争领域与高附加值来源是中下游市场。4. 行业高速增长支撑估值水平当前估值低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新能源汽车行业 2019.1.4-2022.3.
52、21 整个行业的PE 估值区间在 46-124倍,最近三年行业 PE 的中位数为 82 倍,当前行业 63 倍的 PE 估值低于最近三年的中位数水平。从相对角度来看,目前行业是具备投资价值的。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 63 倍PE 估值相较于行业高点 2020 年 8 月 124 倍的 PE,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的业绩出现了较大回升,板块业绩持续向好,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估值下降的主要推动力。这也是持续看好的新能源的核心因素,通过业绩的释放拉低整个行业的估值。图 35:新能源汽车行业 PE(TTM)数据来源:Wind,研究表 4:新能源汽车行业净利润情况数据来
53、源:Wind,研究行业高速增长有利于估值修复2019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净利润为 589.4 亿元,2020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整个行业的净利润达到了 710.9 亿元,同比增长 20.6。2021 年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大爆发,新能源汽车年销售渗透率超过了 13,整个行业的净利润在 2021 年前三个季度就达到了 894.6 亿元,我们预计 2021新能源净利润增长幅度为 60-70。鉴于我们对 2022 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保持相对乐观的估计,我们认为行业利润增长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高速增长的净利润将有利于行业估值的下移,我们预计 2022 年底行业的估值大概率低于 2019 年
54、初的水平,因此整个行业具备不错的投资价值。5. 投资建议在全球碳中和途径明确的大背景下,各国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趋势非常明显,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渗透率持续稳定增长也是非常有说服的证据,所以中长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巨大。短期来看,在疫情、地缘政治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汽车产业供应链受到较大影响,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汽车芯片供应持续短缺等多方面受到影响或者扰动,以及整车和零部件端成本持续承压,导致多数汽车制造企业不得不暂停部分生产或减少产量。虽然我们无法预判俄乌局势持续的时间长短或者演变过程如何发展,但是从整体汽车产业链上供需矛盾而言,更多属于短期脉冲性影响,随着
55、俄乌局势缓和,对俄制裁消减,产业供应链将逐步恢复,而且更多元渠道供应链也将逐渐形成。而且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去年至今的芯片供应短缺过程中,全球多数企业更愿意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芯片供应,说明不管是从政策角度,还是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新能源汽车明显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渗透率将逐渐提升,不断替换传统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而且,此次俄乌局势导致的传统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甚至直接威胁到能源稳定与安全的层面,将从能源意识上产生关键变化,特别是对传统能源短缺,大量通过进口的国家而言,从性价比角度与能源安全角度考量,间接提升了新能源的性价比,不管是从新能源的供应稳定与价格优势方面,还是气候环保方面均凸显出其优越性。因
56、此,战略性加速布局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共识,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将处于快车道。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而言,虽然短期面临共同的供应链端的影响,以及补贴退坡、涨价等影响,但是我们认为随着国内造车新势力加入,自主品牌竞争优势逐渐显现及新款车型陆续上市,造车技术短板逐渐补足,具有科技消费属性,产品技术高壁垒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存在中长期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也将具备高利润增长预期。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变革促进下,企业活力依然得到显著增强,市场消费需求继续呈现提质升级趋势。加之国内碳中和途径趋势已定、新能源消费政策持续落地、购置税优惠政策、路权政策、双积分政策趋严等均将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营造
57、更加有效的发展政策环境,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投资机遇显著。而且,事实证明,一旦购买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新能源汽车就能形成对燃油车的降维打击。建议关注:整车:比亚迪、上汽集团、北汽蓝谷;零部件:雷迪克、川环科技、均胜电子、精锻科技、星宇股份、今飞凯达;动力电池材料:杉杉股份、星源材质、天际股份、中伟股份。重点个股推荐理由:杉杉股份(600884.SH)2020 年 10 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拓宽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的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相关行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会。公司属于新能源汽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入股合作协议书模板
- 余甘子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 2024年培训班兼职教师聘用合同模板
- 建筑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回收协议书范本2024年
- 个人车位买卖协议样本
- 2024年三人结伙协议书范本
- 合作项目保密协议书2024年
- 版权承包协议样本
- 房地产合同范本:房屋出售协议书
- 工程建设情况汇报PPT课件
- GB∕T 39116-2020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 生态养猪场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完整版)
-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ppt课件
- 什么是结晶PPT
-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发挥联想和想象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水平带式输送机设计说明书
- 天然气管网安装工程管道施工一般作业规范
- 舒尔特表4乘4 无限随机生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