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_第1页
故都的秋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赏秋景、析秋情、品秋味 2、品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材分析: 本文是写景状物散文单元的必讲篇目,也是一篇历久弥新、传吟久远的散文名作。本文 通过对北平秋景的描绘, 赞美了故都秋的自然景色,风物人情,抒发了对北平秋的向往、眷 恋之情,并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绪,以致对故都清秋的 “品味 ”夹杂着一些苦涩。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其蓬勃,夏天有其妖娆,冬天有其庄重,秋天却有其独有 的深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秋挥毫泼墨,为秋放纵笔端,酝酿吟秋之佳句,流淌诵 秋之美文。 从 “秋

2、风秋雨愁煞人 ”的凄苦悲愤到 “却道天凉好个秋 ”的无可奈何,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萧瑟凄凉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绚丽斑斓,从 “晓来谁 染霜林醉 ”的哀怨缠绵到 “万类霜天竞自由 ”的辽阔壮美,文人雅士歌秋,赞秋,悲秋,怨秋, 秋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摇曳多情,姿态万千: 雁叫长空,残荷听雨,秋有声 红叶黄花,碧水蓝天,秋有色 落叶纷飞,芦花飘荡,秋有形 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什么样一种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 夫,走进他的古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秋味。 二、展示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三、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

3、,再用三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文章,标示出段落标记。 四、问题探究: (1)古人写秋、绘秋、描秋,所处的角度各不相同,有人赏其形,有人观其色,有人听 其声,那么郁达夫不远千里,颠沛流离来到北平饱尝什么? 点拨:秋味 (2)郁达夫笔下独有的秋味,飘荡在何处,流落到那里,又体现在那些北平的景物中? 请大家快速浏览文段,找出相关的景物 点拨:秋院(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及时评价并加以总结 (3)学生齐读第三段,感受秋院中独有的秋味,让学生以小组为形式交流一下阅读文段 后的感受?(你能从文段中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点拨:师生共同完成此段落赏

4、析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 天下驯鸽的飞声。 ”体现出作者那种悠闲 泡一碗浓茶 ”特别是 “浓 ”字更能传达出一种苦涩的味道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幽静以及作者内心的平静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体现出作者的清闲和淡淡的落寞情怀 “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让人感受着一种安静和恬淡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 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做陪衬。 ”牵牛花的冷色调传递出一 种心情的低落和凉意,几根秋草也在暗示着一种情绪的悲凉。

5、(4)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按照对秋院的分析,让同学们分别感受秋槐、秋蝉、 秋雨、 秋果等段落,自己找证据,谈体会 秋槐: 点拨: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 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句话能感受到一种安静和一丝寂寞、失落 秋蝉: 点拨: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中的声音感受着北国秋天的寂静,那种 “衰弱 ”和“破”又暗示着 凄凉和凄清 秋雨: 点拨: “灰沉沉的天底下 ”、 “一阵凉风 ”、“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 “用 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 ”这些语句能看出作者那种清闲的感觉,也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 围。 秋果: 点拨: “显

6、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 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这种作者眼中北国盛秋的颜色也 在传达着一种悲凉。 总结: 通过对郁达夫孤独秋秋景的感受, 我们能感受到一种 秋的味道, 这就是作者辗转千里饱尝的故都的秋味。 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作者在景物中 融入了自己特有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种情与景的高度和谐统一在故都的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 现。 (5)作者对于北国、故都秋味感受通过和南国秋的对比,体现了北国秋味特点的什么? 清、静、悲凉 ”,这就是北国 点拨:学生齐读第二段、十三段 文章第二段和第十三段揭示了北国秋味的浓烈、饱满、持久和厚重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作者直接抒情,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眷恋、

7、热爱和赞美 五、课堂小结 饱受人生苦难和生活艰辛的郁达夫在 30 年代那个风云变幻,社会动荡的现实里,心里更 多了一点忧郁和落寞, 在对北平秋景的赏析中, 他没有去着力表现那些游人如织、 喧哗热闹 的名胜古迹, 也没有去刻画摩肩接踵、 叫卖声盈耳的前门大街, 他以独特的人文视角选取北 平生活中极普通、极平凡的景物,那种 “清、静、悲凉 ”的秋味滋生长北京的破落小院里,点 缀在那棵棵的国槐上,在寒蝉的衰叫中嘶鸣,在秋雨的凉意中淅沥,在秋果的颜色中闪耀。 郁达夫就是这样,他用丰富细腻的情感,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国清秋的 美景,让我们沉醉,令我们向往。 可以这样说,故都的秋是一首诗,含蓄而深沉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碗茶,苦涩而清醇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让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