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考纲要求全国卷五年考情伴性遗传(n)2019 卷 I T6,2019 卷 I T32,2019 卷 H T32,2019 卷出 T322019 卷 H T6,2019 卷 I T32,2019 卷 H T32,2019 卷 I T62019 卷 HT32,2019 卷 I T32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实验证据(对应学生用书第104页)识记一基础梳理1 .萨顿的假说方法:类比推理法。(2)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 上。(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实验Fi
2、?.P红眼(?)X白眼()一Fi五|了 F2Fi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红眼。F2中红眼:白眼=,符合分离定律。F2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雌性:都是红眼;雄性:红眼:白眼=1 : 1。实验现象:白眼性状的表现总与,性别相联系。(2)实验现象的解释孕配子一夕配子1/2XW1/2YW1/2XW W , E1/4X X (勾眼呈)1/4UY(红眼炉)1/2X11/4XWXw(红眼呈)1/4XwY(白眼孑)(3)实验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4)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辨析与识图1 .判断正误(1)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X)【提示】
3、配子中含有一对基因中的一个。(2)萨顿利用假说一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X)【提示】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3)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4)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X)【提示】原核细胞基因和细胞质基因不位于染色体上。2 .据图思考观察下列3个果蝇遗传图解甲图乙图内图(1)利用摩尔根的杂交实验,怎样获得白眼雌果蝇?(2)上述三个实验均属于测交实验,哪个实验验证假说最为关键?【提示】(1)可用Fi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获得。(2)内图所示的测交实验。理解一深化探究1 .假说一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有怎样的区别?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萨顿提出基 因位于染色
4、体上,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分别是 什么?【提示】假说一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并通过验证得出结论,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而类比推理是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的联系推理得出假说。采用的科学方法分别是假说 一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 一演绎法2 .在摩尔根实验中,若让 F2代的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 F3果蝇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多少?【提示】 F2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XAXA、XAXa、XAY、XaYo F2果蝇自由交配时,雌蝇产生的卵细胞 XA : Xa=3 : 1,雄蝇产生的精子为 XA : Xa : Y =运用一考向对练考向考查摩尔根实验及科学方法1 .在果蝇杂交实
5、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朱红眼(雄)X暗红眼(雌)一全为暗红眼暗红眼(雄)X暗红眼(雌)一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 (1/2)、暗红眼(1/2)。若让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A. 1/2B. 1/4C. 1/8D. 3/8C 朱红眼(雄)刈音红眼(雌)一全为暗红眼,首先可以判断暗红眼为显性;暗红眼(雄)刈音红眼(雌)一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 (1/2)、暗红眼(1/2),可以推理出XBXb和XBY杂交得到XBXB、XBXb、XBY、XbY,其中暗红眼交配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可以通过 XBXb和XBY杂交来推理,1/2X1/4=1/8。2. (2019福
6、建质检)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 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 是显性性状。(2)摩尔根让F1 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 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 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F2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 、 Y 染色体的关系。杂交实验: 。 _结果预期:若子代中 ,说明在 X 、
7、 Y 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若子代中 ,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_X 染色体上。解析 (1)白眼雄果蝇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F1 全是红眼果蝇,说明红眼为显性。(2)Fi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 : 1,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选择纯种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若为XaXaXXAYA则子代为XAXa和XaYA,后代全为红眼果蝇;若为XaXaXXAY,则子代为XAXa和XaY, 后代雌果蝇都为红眼,雄果蝇都为白眼。答案 (1)红眼(2)(基因)分离(3)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雌、雄果蝇)全为红眼雌果蝇全为红眼,
8、雄果蝇全为白眼考点二 | 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对应学生用书第105 页)识记 基础梳理 1 伴性遗传的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2 .伴性遗传的实例一一红绿色盲遗传子代XBXb的个体中XB来自母亲,Xb来自父亲。(2)子代XBY个体中XB来自些工 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乂遗 住。(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是隔代遗传。(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工幺性。3 .连线实例类型特点外耳道多毛症a.彳X隐性遗传 I .世代遗传,女患者多红绿色盲b.伴X显性遗传 n .交叉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c.彳Y遗传
9、5只有男患者【提小】一c m 一a n 一b I辨析与识图1 .判断正误(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X)【提示】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3)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X )【提示】含X染色体的配子既有雌配子,又有雄配子。(4)玉米、小麦、西瓜等植物雌、雄同株,细胞内无性染色体。(,)(5)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母。(,)(6)女性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父。(X)【提示】女性的色盲基因Xb基因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来自母亲的Xb基因可能来自外祖父,也可能来自外祖母,来自父亲的Xb只能来自祖
10、母,不可能来自祖父。2 .据图思考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 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 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规律,在第田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o(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K个体编号)。【提示】(1)隐性 (2)田一1、田一3和田一4 (3)12、H
11、 2、II -4 田-2理解一深化探究1 .根据基因所在区段位置写出相应基因型对应关系基因所在区段基因型(隐性遗传病)男正常男患病女正常女患病IXBYB、XBYb、XbYBXbYbXBXB、_ XBXbXbXbH-1(伴 Y染色体遗传)XYBXYb/R -2(伴X染 色体遗传)XBYXbYXBXB、XBXbXbXb2.探究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特点基因的Y染色体非同源区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位置段基因的传递规律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模型图解CH-H q-po o U比10rn Op判断依据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 代连续性双亲正常子病;母病士心病,女 病久必病子正常双亲病;父 病女
12、必病,子病也 必病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 患者全为男性,女 性全部正常男性患者多于女 性患者;具有隔 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多于男 性患者;具有连续 遗传现象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类红绿色盲 症、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说明: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3. 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吗?请举例说明【提示】 假设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则:2 XaXaX XaYA 'XaYAXaXa? XaXaXXAYa 'XAXa XaYa(3为显性)(铃为隐性)(论为显性)(哈为隐性)可见同源区段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运用一考向对练考向1考查性染色体
13、的组成及遗传特点1. (2019潍坊市期中联考)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67110048】A .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B.性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产物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 .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D.人体的每个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 Y染色体A 项错误;B 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性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产物在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都可能存在, B 项正确; X、Y 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发生联会, C 项错误;人体的每个初级精母细胞都含有Y 染色体, 但次级精母细胞可
14、能不含Y 染色体,D 项错误。 2等位基因A 和 a 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其祖父的基因型是 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 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 2 个显性基因 A 来自于祖辈 4 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 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此外, (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15、A 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解析 (1)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的基因型为 AA 时, 2个 A 基因一个来自于父亲,一个来自于母亲。由于祖父和祖母的基因型均为Aa, 其父亲的 A 基因可能来自于该女孩的祖父也可能来自于祖母。 同理也不能判断来自于母亲的 A 基因的来源。(2)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的基因型为XAXA ,其父亲的基因型一定是XAY ,其中XA 必然来自于该女孩的祖母,而Y 基因来自于其祖父;该女孩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XAXA,也可能是XAXa,若该女孩母亲的基因型为XAXA,则XA可能来自于该女孩的外祖父也可能来自于外祖母,若 该女孩母亲的基因型为
16、XAXa,则XA来自于外祖父,因此不能确定母亲传递 给该女孩的 XA 基因是来自于其外祖父还是外祖母。答案(1)不能 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 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给女儿的 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 A 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2)祖母 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于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于祖母 不能 规律总结父、母性染色体的传递特点1. XiY中Xi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i只能传给女儿,Y 则只能传给儿子。2. X2X3中X2、X3 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2、X3任何一条
17、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3. 一对染色体组成为XiY、X2X3的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 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考向2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3. (2019湖北模拟)某隐性遗传病表现为交叉遗传特点,一对夫妇中女性为该病 患者,男性正常。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父母双方均为该患病女性提供了致病基因B.这对夫妇的子代中女儿均正常,儿子均患病C.女儿与正常男性蜡配,后代中患者均为男性D.儿子与正常女性蜡配,后代中不会出现患者D 该患病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则父母双方均为该患病女性提供了致病基因Xb, A正确;因为XbXb枕B
18、Y- 1XBXb : 1XbY,所以这对夫妇的子代中女儿均正常,儿子均患病,B正确;这对夫妇的女儿的基因型为 XBXb,与正常男性蜡配:XBXb>XBY- 1XBXB : 1XBXb : 1XBY : 1XbY,所以女儿与正常男性焙配,后代中患者均为男性,C正确;这对夫妇的儿子的基因型为 XbY,假如焙配的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则后代的情况为:XBXbbY- 1XBXb : 1XbXb :1XBY: 1XbY,所以儿子与正常女性蜡配,后代中可能会出现患者 XbXb、XbY,D 错误。 4. (2019武汉调研)果蝇是遗传学的良好材料。现有果蝇某性状的纯种野生型雌、雄品系与纯种突变型
19、雌、雄品系(均未交配过) ,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P?突变型X8野生型F1雌、雄相互交配F2?野生型:孕突变型:含野生型:含突变型80827677该性状仅受一对基因控制,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 从实验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填“常”或“ X”) 染色体上,理由是。_(2) 从实验结果还可以推断突变型对野生型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用B 、 b 表示该基因,F1 果蝇的基因型为 。(3) 若要进一步验证以上推断,可从F2 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则应选择F2 中表现型为 果蝇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若杂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推断成立。_解析 (1)假定控
20、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一代雌雄果蝇是杂合子,子二代果蝇会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由题图可知,该果蝇子二代果蝇的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是1:1,与假设矛盾,因此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 体上。(2)设突变型对野生型为显性,且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则亲本基因型为X BX B和 XbY , 那么F1 的基因型为XBXb 和 XBY , 可得F2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突变型雌果蝇(XBXB和XBXb):野生型雄果蝇(XbY):突变型雄果蝇(XBY) =2 : 1 : 1,与题中实验结果不符,因此突变型为隐性,可推断出Fi基因型为XBXb、 XbY 。(3)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突变性状
21、是隐性性状和子一代的基因型,如果假设成立,从 F2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则应选择 F2中表现型 为野生型雌(XBXb)、雄(XBY)杂交,杂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雌果蝇 : 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雄果蝇=2 : 1 : 1。答案(1)X 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F2的性状分离比是3: 1,与结果不相 符(2)隐性 XBXb、XbY(3)野生型雌、雄 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雄果蝇=2 : 1 : 1备选习题(2019北京东城区联考)一个患有牙齿球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焙 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病者。男性后代与正常 女性结焙,所生子女都正常。请问:若女
22、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焙,具下一代的 表现可能是()A.健康的概率为1/2B.患病的概率为1/4C.男孩的患病概率为1/2,女孩正常D.女孩的患病概率为1/2,男孩正常A 根据该遗传病的特点判断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牙齿球琅质褐色病男人(XHY川正常女人(XhXh)结蜡,所生儿子都正常(XhY),所生女儿都患病(XHXh) 女儿(XHXh)与正常男性(XhY)结焙,其下一代健康的概率为1/2。 考向3考查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5. (2019东城区期末)如图表示一个单基因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该病为伴性遗 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B. H-7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 -1C.
23、 H-3不会把致病基因传给儿子D.m-1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H -5B 根据分析,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1-1的基因型是XbY,-2 的基因型是XBXbH-7是男性,来自I -1的是Y,其致病基因b来自于1-2, B错误;R-3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会把致病基因传给儿子,C正确;H-5的基因型是XBXb, H-6的基因型是XBY,m-11的致病基因来自 于母亲n-5, D正确。6. (2019名校冲刺卷)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结果。已知田7患病的概率为 1/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病在人群中男性患病率不可能大于女性8. 12、H4、H 5与H 6的基因型可能相同C.
24、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该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若该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则该病在人群中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A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I 2、H 4、H 5与H 6的基因型都相同,均为杂合子, B 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该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C、 D错误。 技法总结分析遗传系谱图的一般方法 备选习题(2019海淀区期末)如
25、图是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 显性遗传B. H -1和H -5均为该病基因的纯合子C.m-5和IV-1均为该病基因的杂合子D. H-3与H-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1/2D 如果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显性遗传,则H-1患病,则m-3也应该患病,A错误;图中R-5表现正常,不可能是该病基因的纯合子,B错误;田-5表现正常,应该不携带致病基因,C错误;由于R-3与R-4后代中表现正常的个体,因此H -3为杂合子(Aa), H -4为aa,因此H -3与H -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 D正确。考向4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综合考查7. (20
26、19山东德州重点中学上学期月考)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一代 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 A、a,控制翅长的基因为B、b 亲本的基因型是()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雌蝇55018000雄蝇27010028090A. AaXBXb、AaXBYB. BbXAXa、BbXAYC. AaBb、AaBbD. AABb、AaBBB 先分析眼色遗传,子代雌蝇中全为红眼,雄蝇中红眼 :白眼=1 : 1,说 明红眼是显性,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再分 析翅型,子代雌蝇和雄蝇中长翅:残翅均为3 : 1,说明B、b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长翅为显性,亲本
27、基因型均为 Bbo综上分析,B项正确。8.果蝇的翅型由D、d和F、f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D(全翅)对d(残翅)为显 性,全翅果蝇中有长翅和小翅两种类型,F(长翅)对f(小翅)为显性。以下是两 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杂交实验一P残翅雌果蝇x小翅雄果蝇Fi长翅果蝇;Fi雌雄交配F2长翅小翅 残翅9 : 3 : 4注:F2长翅、残翅中雌雄都有,小翅全为雄性杂交实验二P 小翅雌果蝇 X 残翅雄果蝇F1小翅果蝇;Fi雌雄交配F2小翅 残翅31注: F2 小翅、残翅中雌雄各半(1)决定翅形的基因D、 d 和 F、 f 分别位于 、 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定律。(2)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
28、型是、 , F2 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实验二F2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长翅:小翅:残翅= o解析(1)由F2中长翅、残翅中雌雄各半,没有性别之分,推测 D(全翅)和 d破翅)位于常染色体上;由F2中小翅均为雄性,有性别之分,推测 F(长翅) 和 f( 小翅 ) 最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题干中两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则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ddX X -(残翅雌果蝇卜D_XfY(小翅雄果蝇),又Fi全为长翅果蝇DdX FXf和DdX FY , 因此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 ddXFXF、DDXfYo Fi雌雄交配后得F2
29、,则F2 残翅雌果蝇为1/2ddXFXF、1/2ddXFXf,其中纯合子占1/2。(3)根据分析可推断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 DDXfXf(小翅雌果蝇卜ddXfY(残 翅雄果蝇)。F1为DdXfXf(小翅雌果蝇)和DdXfY(小翅雄果蝇),F1雌雄交配后 得F2, F2的X染色体上一定为f,则F2小翅果蝇为DD : Dd=1 : 2, D的基 因频率为2/3, d的基因频率为1/3, F2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 dd为 1/3X1/3=1/9, D_为8/9,结合分析“长翅基因型为 D_XF_,小翅基因型为D_XfXf和D_XfY,残翅基因型为dd_"可知,长翅:小翅:残翅=0
30、: 8 : 1。答案(1)常X基因的自由组合(2)ddXFXF DDXfY 1/2(3)0 : 8 : 1备选习题(2019石家庄检测)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大麻的高秆和矮秆(由基因A、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由基因B、b控制)各为 一对相对性状。将多株相同基因型的雌株与多株雄株(基因型相同)问行种植,杂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雌株雄株高秆360360矮秆120120(1)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其中控制大麻抗病和不抗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父本的基因型是 ,母本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0杂交所得的雌性后代中,纯合的矮
31、秆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解析(1)子代雌雄都是高秆:矮不r=3: 1,表明高秆和矮秆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而子代雄株抗病:不抗病=1 : 1,雌株都是抗病,表明抗病和不抗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 合定律。关于高矮亲本为AaXAa,关于抗病亲本为XBYXXBXb,故亲本为 AaXBY x AaXBXb,母本(AaX BX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AX B、 aXB、aXb、AXb0B B1 11杂交所得的雌性后代中,纯合的矮秆抗病植株aaXBXB所占的比例为-2r18。答案 自由组合 X (2)AaXBY AXB、AXb aXB、aXb
32、(3)1/8真题验收|感悟高考淬炼考能(对应学生用书第107页)1. (2019全国卷I)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 蟹霸 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鬻鬻码上扫一打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看黑 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8.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 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 bXr的极体B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亲本为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后代雄蝇中有 1/8为白眼残
33、翅,首先推知亲本关于翅型的基因型为Bb、Bb,进而可知子代残翅出现概率为 1/4,则子代雄蝇中 白眼出现概率为1/2,进而推知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分别为 XRXr、XrY0 A 对: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雄蝇的基因型是BbXrYo B错:F1中出现 长翅雄蝇(B-X-Y)的概率为3/4长翅X1/2雄性=3/8。C对:雌、雄亲本产生 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均为1/2。D对:白眼残翅雌蝇(bbXrXr)可形成基因型 为bXr的极体。2. (2019全国卷H)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 G、g中的某个特定基 因时会致
34、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 结合选项,并根据题干信息: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 :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亲代雄蝇为显性个体,则子代雌蝇不可能有两种表现型,故亲代雄蝇应为隐性个体,基因型为XgY,说明受精卵中不存在g 基因 ( 即 G 基因纯合)时会致死。由于亲代表现型不
35、同,故亲代雌蝇为显性个体,且基因型为XGXg ,子一代基因型为XGXg、 XgXg、XGY(死亡)、XgY。综上分析,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 项正确。 3. (2019全国卷I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B 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等, A 项错误。 X 染色
36、体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B 项正确。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发病率, C 项错误。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D 项错误。 4. (2019全国卷I节选)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 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 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为了确定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 : 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 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
37、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则说明 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若,则说明_M/ m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2) 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 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 ),基因型有 种。解析 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伴性遗传的应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 1,根据这一实验数据,无论M/m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都能进行解释,因而
38、不能确定其位置。若M/ m 位于 X 染色体上,则白毛个体全为雄性,而若M/m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白毛个体中雌雄比例相当。(2)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AA、Aa、aa 3种;当其仅位于X 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XAXA、 XAXa、 XaXa、 XAY、 XaY 5 种;当其位于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 基因型有XAXA、 XAXa、 XaXa、 XAYA 、XAYa、 XaYA、 XaYa 7 种。答案(1)白毛个体全为雄性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 (2)3 5 75. (2019全国卷田节选)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
39、小刚 毛(b)这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纯合品系:aB纯合品系、Ab纯合品系。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假设 A/a 、 B/b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解析 实验思路:将验证A/a 和 B/b 这两对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拆分为验证A/a位于X染色体上和B/b位于X染色体上分别进行验证。如利用和进行杂交实验去验证 A/a位于X染色体上,利用和进行杂交实验去验证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实验过程:(以验证A/a 位于 X 染色体上为例 )取雌性的和雄性的
40、进行杂交实验:若A/a位于X染色体上,则: 若A/a不位于X染色体上,则:XaXa xXAY? aa 乂 AA 8XAXa XaYAa有眼 无眼有眼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一代中雌性全为有眼,雄性全为无眼,则 A/a 位于 X 染色体上;若子一代中全为有眼,且雌雄个数相等,则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选择X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i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 F1 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 F1 中雄性个体有眼/ 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 体上。6. (2019全国卷I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
41、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含灰体:含黄体为 1 : 1 :1 : 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解析 (1)同学甲的实验是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无论雌雄均有灰体和黄体,且比
42、例均为1 :1。根据以上实验,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也不能判断黄体与灰体的显隐性,因为若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符合上述实验结果(2)同学乙的结论是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若要证明同学乙的这一结论,可以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先假设同学乙的结论成立,则同学甲的杂交实验用图解表示如下:可从Fi中选取果蝇作为亲本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来证明同学乙的结论。实验1:实验1的预期结果是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实验2的预期结果是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
43、黄体。答案(1)不能。(2)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X 事 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X 厘 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 一半表现为黄体。7. (2019海南高考)果蝇有4对染色体(IIV号,其中I号为性染色体)。纯合 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表现型表现型特征基因型基因所在染色体甲黑檀体体呈乌木色、黑亮eem乙黑体体呈深黑色bbR丙残翅翅退化,部分残留vgvgR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
44、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i的表现型是; Fi雌雄交配得到的F2 不符合9 : 3 : 3 : 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i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Fi 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 (填"会”或“不会”)发生分 离。(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 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3:直刚毛黑体孑:焦刚毛灰体3 :焦刚毛黑体 审=6:2:3:1:3: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修制刚毛性X的基因用 A
45、/a表示)。解析(1)依题意“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可知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灰体长翅;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 3 3 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R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甲的基因型是eeBB,乙的基因型是EEbb, F1的基因型为EeBb,表现型为灰体,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会发生分离,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直刚毛全为雌性,焦刚毛全为雄性,这对性状与性
46、别相关联,可推测亲本的这对基因型为XAXA、XaY,黑体基因型为 bb,灰体基因型为 BB,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o答案(1)灰体长翅 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R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 合 EeBb 灰体 会(3)BBXAXA、bbXaY1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2 .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3 .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呈线性排列。4 .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有XY型和ZW型两种。5 .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 儿子都是患者的特点。6 .
47、伴X显性遗传病表现出连续遗传、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女儿 都是患者的特点。7 .伴Y遗传病表现出全男性遗传特点。(七)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1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即:,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常染, 色体上正反交实验? .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 X染、 色体上(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 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即:曲冲唯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隐性雌亡, ?在X染色体上"八
48、曰汁. 若子代中雌性有隐性,雄性中有显性?纯合显性雄L 在常染色体上2 .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1)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X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l的性状。即:纯合隐性雌X纯合显性雄.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显性性状?位于J同源区段上'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隐性性状?仅位、于X染色体上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X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 观察分析F1的性 状。即: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杂合显性雌X纯合显性雄?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
49、又有隐性性状 ?仅位于X染色体上3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i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 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即:(2结果推断,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F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 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4.数据信息分析确定基因位置除了上述所列的实验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 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
50、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 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分析如下: 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01044雄蝇3838181 8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3 : 1,雄蝇中也为3 : 1,二者相同, 故为常染色体遗传。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 4 : 0,雄蝇中1 : 1,二者 不同,故为伴X遗传。(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例果蝇刚毛与截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 a)控制,红眼与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 r)控制。现用纯合的刚毛红眼雄果蝇与截毛白眼
51、雌果蝇杂交得F1,F1相互交配得F2的性状表现如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果蝇性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P刚毛、红眼雄 X 截毛、白眼雌F1刚毛、白眼雄 X 刚毛、红眼雌F2刚毛、红眼雄:刚毛、白眼雄:刚毛、红眼雌:截毛、白眼雌1:1:1:1(1)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 。(2)两对性状的遗传都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请结合染色体组成判断刚毛、截毛基因位于图中 区段,红眼、白眼基因位于图中 区段。它们 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用其与F2中的雌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解析(1)分析显隐性要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分析。亲代分
52、别是刚毛和截毛,F1全是刚毛,说明刚毛是显性。红眼雄和白眼雌杂交,F1是白眼雄和红眼雌,符合交叉遗传的特点,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是显性性状。(2)从F2中会发现,截毛只出现在雌果蝇中,说明控制刚毛和截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也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F1中雌雄都是刚毛,所以这一对基因应位于同源区段。由于两对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上述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 XARYA和XarXar, F1 的基因型为 XARXar和 XarYA, F2的基因型为 XARXar、XARYA、XaXar、XarYA,其中的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
53、rYAo该果蝇与F2的雌果蝇随机交配,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Xar YA = 1 :1,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R Xar= 1 3, 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ARXar XARYA XarXar XarYA = 1 1 3 3,表现型及比例为 刚毛红眼雌:刚毛红眼雄:截毛白眼雌:刚毛白眼雄=1 1 3 3。答案(1)刚毛、红眼 (2)1 R-2否(3)XarYA刚毛红眼雌:截毛白眼 雌:刚毛红眼雄:刚毛白眼雄=1 : 3 : 1 : 3备选例题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 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为突
54、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为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 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和P值分别为1/2、1/2C 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Q)为0(均为野生型),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P)也为0(均为野生型)。对点练习1. (2019石景山区期末)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 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 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染色体还是在常 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突变型(?)x突变型(D )B.突变型(?)X野生型(。)C.野生型(?)x野生型(。)D.野生型(?)X突变型(孑)D 根据幺只雌鼠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 型性状”,可以得知应该是显性突变。如果是常染色体则为:aa变为Aa,如果是伴X遗传则为:XaXa变为XA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初三说课课件
- 柜面通业务管理办法
- 幼儿园财务管理办法
- 学校流浪猫管理办法
- 村支出票据管理办法
- 副总师聘任管理办法
- 印鉴章借用管理办法
- 村集体小组管理办法
- 员工过失单管理办法
- 旧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 非法入侵应急预案
- 工业自动化设备调试流程
- 车辆救援服务方案
- DBJ15-22-2021-T 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
-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课件-项目一 跨境电子商务认知一二三
-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 2024年北京版小学英语必背单词表
-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护理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 健康管理课题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