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_第1页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_第2页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_第3页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_第4页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对于学生完成作文非常有必要。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有利于学生写出有价值,有成就感的作文。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倡导我们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对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拍案叫绝。只要稍作了解,就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或能写出成功的习作,完全源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考,下笔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而那些"苦于"作文或作

2、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心中总有许多苦闷和忧愁,在他们的头脑中常常蒙着作文神秘的面纱。可恼自己作文水平提不高。究其根源,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缘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呢 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看法。一、培养学生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同时让别人看了能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只有会说真话,肯于吐露心声的文章,写出的那些文字才能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且让人久久回味。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

3、语文教育老前辈们都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他们常说:"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才能打动读者的心,使读者受到鼓舞,得到启迪。"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内容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真意,是衡量作文的一个重要尺度。每次作文时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写作的首要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1、

4、倡导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359页)但是,由于作文训练脱离实际,没有表达的明确动机,表达的具体对象和表达的实际内容,就不免陷入虚假和空泛的误区。因为不是出自肺腑,文章是不会生动,自然,感人的。鉴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说"诚实的自己的话",而不是"鹦鹉学舌"。同时,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生活中还应该多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例如当我们读到"小路热烈地奔向

5、大路"这样的句子时,不应以简单的对错去判断,而应欣赏表达的独特性,鼓励诗意化语言的运用,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落到实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对象,即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来写,为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提供基础。然而,不少学生"身在宝山不识宝",对身边的人,事,物不加留意,没有素材积累,于是每到作文时便搜肠刮肚,作文就难免"空话。大话,套话"连篇了。因此,教师要把"厚积而薄发"的道理讲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观察

6、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日记,周记,随笔等形式随时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存人自己的题材库,防止"材料用时方恨少"。2、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习作中表达饱满的激情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堂上的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说:"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

7、动积极活动的保证。"如此看来,活动是生命发展的过程,也是生命的本质意义所在。生命活动是作文的不竭源泉,因为孩子们对自己的生命活动是最熟悉的,也是最珍爱的,更是乐于表达的。因此,作文教学中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捕捉生命的真美感受,倾诉于作文之中。在一次习作前,我说:"我最近想到大家的家里家访,大家一定会款待我的,我不需要什么,只要你们自己做一道菜就行。所以,大家今天回去先实践一下。"第二天的课堂上,我让学生把昨天的做菜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中,我尽量与学生多交流,因为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氛

8、围中,极其乐意地将为我做菜时的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这种愉悦的情绪中,他们也必定会想法设法让自己的语言详细具体又明了。因此,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达到真切地表达。 总之,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置身于一个" 真实交际的情境"之中,表达需求是真实的,活动是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体验生活,情感是真实的,学生的写作进入了"角色",便会感到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汩汩如泉,"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写出来的习作自然而又真实。二、培养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外部特征的心理活动,目

9、的是看清事物具体属性和总体属性,观察力是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观察力为学生从事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奠定了基础,它好比一把金钥匙,可以开启学生智慧之锁,培养观察的优良品质,能力和习惯。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事物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少体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在作文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一般观察能力,又要培养艺术观察的能

10、力;既要培养直接观察的能力又要培养间接观察的能力。一般观察能力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不要忽视对艺术观察能力的培养,艺术观察用情感体验来对事物进行阐释,在作文中表现为多视角,多纬度,多感官的运用,是一篇佳作的基本标准。间接观察比直接观察更理想化,规则化,复杂化。每一篇教材或作品,都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社会的一个缩影,自然的一个画面,都是作者对生活,社会,自然加工后的再创造。间接观察是生活的再现,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中的一些事物,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规律。这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的生活画面,如何让学生不错过这些画面,及时地捕捉住观察对象呢 1、从兴趣点入手。学生对自己感

11、兴趣的事经常是津津乐道 ,就是上课了也还想再说一说,如果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一个字也不想提,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得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或物着手,起初可以不加限制,学生自由选观察的内容,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就观察什么,但观察之后,必须把观察到的记下来。2、多提醒。首先提醒学生观察前要做到胸有成竹,心中对观察的事物要有一个数,观察什么 按什么顺序观察 其次提醒学生要细心。一个粗枝大叶的人是不会观察到细微之处的。观察前,就该有细心的心理准备,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时,用心看,仔细瞧,多动脑,把看到的都要记在大脑里;观察后,提醒学生要做好记录,对那些已经观察清楚的事物要及

12、时写下来。这些都特别要给学生强调。3、多引导。一种是教师对全体学生有目的地引导。教师根据教材的安排引导学生去观察,或者是教师发现了新鲜的物或景让学生多来看来说,然后再来写一写。如我们惠农新建了新区,我就试着让学生去观察广场的建筑物,然后全班一起来集中思考理清顺序,最后进行课余小练笔。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校园等。另一种是相机引导。这种是引起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生活熟视无睹的学生的观察兴趣。今天刚迟到的几个同学是什么表情 上学路上看到什么新鲜事 老师的穿着有什么变化 4、多看多练。多练才每能掌握方法,多练才能形成习惯。多练学生才能对这种方法加以熟练地运用,也是

13、在反复地运用之后才形成了一种习惯。如每周写一篇观察日记,要写自己的新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5、多展示。多给学生观察后的展示机会,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只让他去观察,而不注重给以他展示的舞台,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失去兴趣,更别说用心去观察。比如我们来比比看,今天谁把校园的这盆菊花观察得最仔细。我是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按座位交流你今天观察到的内容,并将此予以记录,同期末成绩进行总评。可见,在良好的观察习惯中,写出的文章更生动形象。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写作就会变得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三、培养学生养成多阅读,常练笔的习惯1、养成阅读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视野总是有局限,要

14、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途径。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1)榜样示范。学生模仿能力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家长,同学的榜样示范,能产生极好的导向作用。在一个长年不订一份报,父母及周围的人都不喜欢读书看报的环境中,就很难培养出有经常看书看报习惯的孩子来。因此,应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时机,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经常把养成了&qu

15、ot;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同学看过的书在班上展览,共同欣赏他在书上留下的那些"笔墨",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班上边读书边做记号的同学也就越来越多了。当榜样的示范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的阅读实践行为,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后,良好习惯的雏形也就形成了。 (2)具体指导。利用阅读教学指导学生看书时注意力要集中,能边看边思考;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问题,能自觉使用工具书,查找答案;阅读时勤于动笔,写下自已的疑问,感想;善于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读书方法需要指导,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指导。培养学生养成通过剪报积累资料的习惯,就应该指导学生看到好的文章,最好马上剪下;如果暂时

16、不能剪,就应该立即做上记号,到许可的时候,要记着把它剪下;如果是他人的报纸,应设法把所需要的材料复印下来。对剪下来的材料需按内容进行分类,以便用时能比较快地找到它们,以备再读。更能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2、养成勤练笔的习惯现行语文教材以单元为主,一个单元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而且容易产生教学与作文相脱离,形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的"两张片"情况。如果,在对每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

17、,针对所学课文适当进行作文小练笔,就能弥补这一不足。同时这也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配合"这一原则,施教过程中,因课文不同,进行的作文练笔的方式也相应不同。四,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从学生写作文起,就应该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1、出示范例,学习模仿。这种评改以教师为主要参与者,学生则是

18、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修改。学生初学修改作文,必须有个模仿学习的过程,在明确了修改目标后,我把学生的作文抄在幻灯片上,借助投影,学习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示范,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修改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使他们在今后的改文中有章可循。刚学修改,切不可操之过急,让学生先试着修改教师注上修改符号的一部分作文,反复练习,在学生熟悉修改符号之后,教师可在遣词造句,文采,条理性方面加强要求。这种评讲,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减缓了学生修改习作的难度,为学生修改作文铺好路,架好桥。2、先读后改,促进提高。这种评改以学生为主要参与者,教师起着组织,

19、引导作用。方法有四:一是指读改字词,即指着文章一句句地读,可以发现错别字,意思重复等明显的错误,并及时加以修改。二是朗读改语病,如有拗口和连接不畅的地方,必定有毛病,要及时查出原因,动笔修改。三是默读改篇,即先从整体入手,看看选材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集中,段落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结构是否完整,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充实,调整,删减,修改。四是品读求提高,对水平相当高的学生可以提出更进一步要求,即对自己的习作在选材准确,内容具体,语句通畅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品读,在遣词造句方面再下一番功夫。如有时,我会让学生自己挑选推荐好的章节,让小作者自己上讲台在班上朗读,还让小作者自己说说构思的过程。这种做法即体现了推荐者的为赏识能力,又训练了小作者的朗读水平。教师如果再加以赞赏和肯定,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就更加高涨,就会兴趣盎然,千方百计地去修改好自己的作文。3、相互评改,取长补短。这种评改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首先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人手一份,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或者利用电教手段,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到屏幕上,请全班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进行口头修改。评议比修改又深化了一层,难度也更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