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音》_第1页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音》_第2页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音》_第3页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音》_第4页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用前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音?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1老师演示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老师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又观察到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在实验中,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填“等效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2如下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一样的音叉把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3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一样的条件

2、下,发声音调的上下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假如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的弦只填写字母代号。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_,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_。此题的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_法。4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展了一些研究:1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响铃,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 _ 2之后,他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这是在描绘声音的_ 选填“音调、“响度或

3、“音色,当玻璃罩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 3小刚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 ;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几乎听不到铃声,这是在_ 处减弱噪声5仔细阅读下表中所列数据,你能获得的信息是:_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罩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4、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可以说明什么问题?7小明想探究“不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合适作声源的是_;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间隔 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小明边听声音,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间隔 你认为最正确的方案是_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及数据如表所示: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间隔 /m1.20.80.5响度较响较响弱那么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4实验后小明所在小组同学

5、讨论,本实验中应控制声源一样、包裹厚度一样外,还应该控制_、_等一样。8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缺乏够长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响度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_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

6、、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合适作声源的是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正确的是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间隔 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间隔 10如下图,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一样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钢尺,另一次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实验发现: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

7、长振动越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说明:音调的上下与_有关2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_,发出声音的响度_;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_说明:响度的大小与_和_有关11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考虑并答复有关问题如下图,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 。1他们用“土 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说明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一样的响度讲话,假如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 ,那么听到 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说明:_。3假如用“土 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那么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展了探究

8、“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假设他们想研究“音调的上下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选填符号a、b、c 或d。 假设选择琴弦a和b,那么是为了研究_。假设有同学选择c和d进展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上下与材料的关系。12以下各图是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其中:1如下图,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_,

9、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有关;2 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3 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4 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13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时,通过实验得到下表数据,请仔细分析表格相关数据,完成以下各题。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_选填“一样或“不同;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选填“大或“小;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接收到回波信号,那么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米。2分析表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3分析表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14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1请你在图所示的

10、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_。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_m/s.15请答复以下有关噪声的问题: 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指 _ 填序号 A、人刚好听不见的声音 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路过某一街道时,小明看到监测噪声的分贝仪显示68dB,这样的噪声 _ 填会“或“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 3如下图,甲图是在 _ 处减弱噪声,乙图是在 _ 处减弱噪声16同学用5只粗细一样而高矮不同的小瓶做如下实验,如下图,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发现小瓶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由此现象你认为:1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5只小瓶都能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25只小

11、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的原因是什么?3应用上述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调的道理。17小李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一样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展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他找来一样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一样主要是指_质量、体积、厚度;2小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3小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合适隔音墙装修的是_;4从上面实验中你认

12、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_写出一个即可。18图所示在密闭玻璃罩内放如下装置: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静置的小磁针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那么玻璃杯中水和塑料片将 _,音乐芯片的声音将 _,小磁针 _19苏华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由此她对老师讲过的“蜜蜂发声是双翅不断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疑心为了弄清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苏华同学进展了如下探究: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煽动;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

13、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答复:1苏华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2从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是_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206分小华同学自制了如图4所示的乐器。木板上A、B、C、D是四个凸起的位置,橡皮筋跨过凸起,固定在木板的两端。演奏时,右手拔动橡皮筋,左手分别按住A、B、C、D处,便能听到美妙的乐音。1自制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控制方法是 _ _ ,音调控制方法是_ _ _ 。2自制乐器属于_ 选填“管乐器“弦乐器或“打击乐器。21某同学做了有关声音的实验,步骤如下:1取8支一样的玻璃试管。2在试管中分别参加数量不等的水,如下图,分别从管口向管内吹气,结果发现,不同水量的

14、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是_选填“一样或“不同的,以此类推他得出结论:假设是向热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_选填“水或“空气振动发声,水瓶中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3他又发现用细棒分别敲击试管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由此他想: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部时,听其发声判断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其根据是_。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都可以22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机械钟,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声音,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的图示位置后如下图,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像光一样可以发生_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2分23会“拐弯的声音气温

15、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那么声速大,因此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声源产生的声音一定由声源处沿直线向四周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是向上拐弯的。1赤日炎炎,在水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是 拐弯的。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途径 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24以下图是几个声音的波形,图a和图b所示为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c图d图e所示为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的波形。1图 a和图b哪个音

16、叉的音调较高?哪个音叉的叉股较短?2比较图c、图d、图e三图,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和频率的音符?25以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答复以下问题S2甲 铜铃 乙S1ms液晶显示屏使 用 说 明 书(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假设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那么液晶显示屏的示数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 上,那么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把铜铃固定放在

17、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那么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4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765,那么此时声速约为多少m/s?26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展了实验研究: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明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传播的。2当耳朵程度挪动分开玻璃筒口一段间隔 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闹钟声。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小闹钟,如图乙所示,那么AON是该光路的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

18、明晰地听见闹钟声了,说明声音_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才能_选填“强或“弱于玻璃板。*;参考答案1 乒乓球被弹起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转换法【解析】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将微小振动放大,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点睛: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19、。2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放大音叉的振动 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或声音具有能量【解析】1由甲图知道,乒乓球被音叉弹开,这一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由乙图知道,左侧音叉把乒乓球弹开,被观察到,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音叉的振动起到了放大的作用。3由图乙知道,敲击右侧的音叉发声,左边完全一样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点睛:此题考察的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考察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难度不大,是根底题目。3 DE BC AB 控制变量法【解析】1假如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应该让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一样,粗细不同,有表格可知DE符合。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

20、弦的长度的关系应该让琴弦的材料、粗细都一样,长度不同,有表格可知BC符合。,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该让琴弦的粗细、长度都一样,材料不同,有表格可知AB符合。此题的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4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液体可以传声 人耳【解析】解答:1当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响铃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所以发声的音叉应该在振动,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声音变小,指声音的响度小;根据这个现象,我们推理真空不能传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

21、仍能听到铃声;以上现象都说明了水可以传播声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可以传声;小刚同学用棉球塞住耳朵,噪声就会传播不到小刚的耳朵了,属于在人耳处减弱了噪声。点睛: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展“放大;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上下;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区分;物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减弱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5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

22、中传播,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解析】由图表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其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可获得的信息有:1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6 乙和丁 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丙说明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的【解析】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这是研究声音传播条件的;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可以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振动,这是研究声音产生条件的;丙、吹笛子时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当控制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时,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研究

23、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关系;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7 机械闹钟 B 泡沫 锡箔纸 衣服 声源放置位置 小明倒退的方向【解析】1探究“不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时,提供的发声体要可以稳定发声,在音叉、机械闹钟、鞋盒中,能长时间稳定发声的是机械闹钟,故实验中合适作声源的是机械闹钟;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间隔 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由于响度相差不大,凭感觉有时很难准确判断响度

24、的大小;方案B让小明边听声音,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间隔 该方案以采用响度不仅与振幅有关,还与间隔 声源的远近有关,将听觉极限转换为间隔 ,方法科学,故最正确的方案是B;3隔声性能好的声音传播的间隔 小,故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 锡箔纸 衣服;4本实验研究是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除了包裹的材料不同外,其他物理量均应该一样,故声源一样、包裹厚度一样、声源放置位置一样、小明倒退的方向一样。8 C 变小 还能听到微弱的 不可以【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听到手机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广口瓶中的气体没有减少,因此导致这种情况的现象为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25、应选C;2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不变,响度变小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而是通过推理判断出真空不能传声点睛:由于通过抽气机抽气,无法获得真空,故不能直接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是在实验根底上加科学推理得出的。9 机械闹钟 B【解析】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合适做声源。2A方案:声音的响度判断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误差,故A方案不适宜。B方案:将不容易把握的响度大小转换为测量听不见声音的间隔 ,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故最正确的方案是B。 10 慢

26、 低 频率 大 大 响度大 振幅 间隔 【解析】由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和间隔 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间隔 声源越近,声音的响度就越大,故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上下与频率有关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响度大说明: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间隔 有关点睛:此题考察控制变量法,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实验中变化的因素,进而分析声音的哪个特征发生变化。11 固体可以传声 不同

27、的固体传声才能不同 振动停顿发声停顿 a d 音调的上下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一样 a c【解析】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一样,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 ,听到的声音大,唯一的原因肯定就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地传到远方,假如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那么振动就会停顿,也就听不到声音了.4研究音调上下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一样选择a和d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一样,探究音调上下跟粗细的关系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上下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不一样,无法进展控制变量选择a和c,长

28、度和粗细一样,探究音调上下跟材料的关系点睛:此题考察了声音的产生和音调上下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琴弦音调跟琴弦长度、粗细、材料、松紧的关系.12 高 振动快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液体可以传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析】 1硬纸片在木梳上快速划过,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这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的快慢振动的频率有关. 2喇叭发声时,发现喇叭上的豆粒跳动,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当在鱼缸周围击掌时,因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所以鱼听到击掌声后会慌乱的游动,故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4当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会感觉听到闹钟所发出

29、的铃音越来越小,当罩内的空气被抽尽时,我们就不能再听到闹铃的声音,故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因此,此题正确答案是:1. 高 2. 振动快慢 3.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 液体可以传声 5.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3 不同 小 3000 空气的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大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解析】解答:1由上表可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传播较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故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小;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由v可得,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

30、000m;2由表一数据分析可得:空气的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3由表三中数据可知,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音振动的频率数值从2019赫兹到256赫兹,对应的声速数值没有变化,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频率无关。14 339【解析】利用描点法作图,先找出对应点,将对应点连接起来,如以下图:由图中温度为15时,对应的速度为339.15 B 不会 声源 人耳【解析】10dB声音的大小是一般人刚能听到的频率为1000Hz的声音强度,这是听觉的声音强弱下限。故答案为B。2当声音超过70分贝,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小明看到监测噪声的分贝仪显示68dB,这样的噪声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3甲图摩托

31、车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乙图工厂里工人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61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2瓶内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3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5只小瓶都能发出声音,是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2瓶内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5只小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3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17 厚度 材料吸音效果 聚酯棉 材料种类厚度、硬度【解析】1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材料的种类不同,一样的四种小块材料指的是材料的厚度一样;2本实验比较的是不同材料

32、的吸音效果,因此表格中应该填入吸音效果;3吸音效果的好坏通过玻璃杯被敲击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反响出来,聚酯棉垫在杯子底下时发出声音最小,因此它的吸音性能最好,合适装修隔音墙用;4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18 别离 变小 将保持静止【解析】塑料板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与向上的大气压力保持平衡,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塑料板会落下来,水会流出来;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进展传播,所以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时,因为罩内空气稀薄,所以声音的响度会越来越小;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而小磁针静止时N、S极的指向只受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不变

33、,那么小磁针静止时得指向不变,还是指地磁南北方向。191防止实验结论的偶尔性 2蜜蜂发声不是由靠双翅振动产生的 3蜜蜂是由“小黑点振动发声【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考点:声音的产生点评:密蜂可以发出声音,就是由于密蜂的“小黑点振动发声,而不是由靠双翅振动产生的201手拨动橡皮筋用力的大小;改变左手按住的位置,从而改变发生振动的橡皮筋的长度。2弦乐器。【解析】试题分析: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要想改变响度,必须通过改变振动幅度来进展,需要用手施加不同大小的力。要想改变音调,必须通过改变振动频率来进展,需要用手改变振动的长度,从而实现频率的改变。这种乐器的振动物体是橡皮筋,和琴弦类似,所以属于弦乐器。考点:音调、响度21 不同 空气 高 A【解析】试题分析:在试管中分别参加数量不等的水,如下图,分别从管口向管内吹气,结果发现,不同水量的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原因是试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所以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假设是向热水瓶中灌水时,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