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指导_第1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指导_第2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指导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2、掌握独立材料类作文审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高考独立材料类作文审题的技巧。 【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高考作文中,新材料作文所占比重很大,因此,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所谓“新材料作文”,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它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分为:1、独立材料类作文题

2、;2、多材料作文题 二、审题常见病症 1脱离材料随意而为 2抓一鳞而弃全鱼 3抓现象而弃本质 二、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新材料作文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作文围绕提炼的观点展开。必须把材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也就是要紧扣材料。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 (二)多角度原则 很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2-5个,然后找

3、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 【例】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享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全面理

4、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 牧师:不要独占,要乐于分享。教育要讲究方法。 学童:爱,别搂的太紧。爱不等于占有。爱花要为花着想。超越小我大爱永恒。 (三)限制原则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明确材料题旨来确定立意。 黑羊新材料作文,能写宽容吗 (四)筛选性原则(选择最佳立意)(此点想讲就讲,不强调也行) 新材料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从全面的角度得出的立意最切题。应服从材料的整体,选择最佳立意。 三、审题立意的入手角度: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

5、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关键句: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立意:永不满足。再接再厉。追求永无止境。 (二)找出对象,从分析原因入手 【例】材料见上 牧师为什么不希望花被摘下来?牧师怎样说服孩子的? 学童为什么放弃摘花? (三)倾向性原则 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

6、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分析:这则材料的倾向性非常强。材料称想接上断臂的人为“好事之徒”,称他们的行为是“趋之若骛”,“好事之徒”“趋之若骛”贬斥之情溢于言表,也就是材料中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好事之徒”的做法实质是把自己

7、的想法强加于他人。 立意:据此,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维纳斯的角度);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 (四)寻找材料的异同点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例】 立意: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 (五)寻找材料的互补性 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分析: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8、。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 立意: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联系实际法 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 【例】(07全国)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 看图尤其是看漫画,首先要看清楚这幅漫画夸张了什么、变形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审出夸张变形的部分也就是漫画突出的部分,弄清楚它的本质是要

9、表达什么,才能从中挖掘出主题。 当孩子跌跤(遭遇挫折等)之后,家长、学校和社会是如何看待的。 作为家长,如果真正疼爱孩子,应该即刻蹲下身子,急切地问声:“摔着了吗,儿子?”紧忙将孩子扶起,假如是明智的家长,则会以关心的口吻说声“儿子,不要怕,摔倒了爬起来就是了”鼓励他自己起来,只有那些无知且冷血的妈妈,当自己的儿子“摔了一跤”之后,才跟漫画中的“家长”一样,发出那种责怪、怨恨的叫声;作为学校育人圣坛,面对“摔了跤子”的学生,应该给予安慰,先启发或鼓励让他自己想法起来,然后再帮他找到摔跤的原因,教他学会自己走好路;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大环境恶劣,“西瓜皮”当道,莫说孩子就是成人也难免被“西瓜皮”

10、给“撂倒”。 根据分析,我们明白,此幅图画,是在讽刺“家长、学校、社会”,旨在呼吁三方齐抓共管,关心孩子的成长,以积极的心态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跤子”问题,为他们排除一切诸如“西瓜皮”之类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和精神文化垃圾),还社会一个文明美好的生态环境,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健康成长的发展空间。 呜呼,救救孩子! 图画的深刻内涵及主旨找到了,我们便可围绕此一主旨确立文章的题目了。试用以下题目完成作文,看看是否能够写出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文章。 西瓜皮自白、谁之罪、救救孩子、家长学校社会、三方会话、谁丢的西瓜皮?、评漫画摔了一跤、摔了一跤给我们的启示、小弟弟,你摔坏了吗?、祸兮福兮、女娲造人、假如我是这位孩子、妈妈,我想对您说、状告环卫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