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理解教案_第1页
小学阅读理解教案_第2页
小学阅读理解教案_第3页
小学阅读理解教案_第4页
小学阅读理解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阅读理解教案【篇一: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读伊索寓言,品智慧人生 二年级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阅读目标:1. 通过赏析目光短浅的鸫鸟这则寓言,让学生走进伊索寓言,喜欢读寓言故事,明白寓言故事给人的启示。2. 掌握读寓言故事的方法。3.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二、教学准备:1 .课前学生搜集介绍伊索寓言有关资料。三、教学过程:(一)火眼金睛识价值2 .认识伊索的坎坷经历3 . 认识伊索寓言的价值你对伊索寓言有哪些了解?4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伊索寓言的介绍。5 2)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酌情处理)(二)一吐为快说故事1. 听了刚才的介绍,有的同学

2、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寓言故事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篇故事目光短浅的鸫鸟,请大家读一读全文,看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 学生自读。3. 讨论交流。4. 全班交流。5. 讲故事比赛。三、七嘴八舌谈智慧1 .分析人物在目光短浅的鸫鸟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2 .探讨寓意四、出口成章品人生1. 联系生活谈感受2. 全班交流。3.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通过“读故事 感知内容,说故事 获得人生智慧,谈感受 指引现实人生”来学习寓言。五、拓展阅读引生活1. 引读更多故事其实,伊索是世界寓言大王,他的寓言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读读里

3、面更多的故事。(课件出示阅读目录)2. 学生自读3. 班内交流:你读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感想?4. 总结延伸:伊索寓言里面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让我们带着对寓言的热爱,对书的热爱,课下自己去读伊索寓言里更多的寓言,读更多的书。让精彩的寓言故事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二年级阅读指导课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2. 懂得什么是寓言故事,初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3. 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道理。二、教学准备:1 .守株待兔、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图片。2 . 每人一份乌鸦和狐狸、狐狸和葡萄、小花狗找朋友故事。三、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寻找珍珠1. 小朋友们,你们读

4、过下面这些故事吗?出示寓言故事图片2. 师:看来,同学们读过书真不少! 你喜欢这些故事吗?为什么?3. 师小结:其实这些可笑的故事,它们都比较短,内容又很有趣,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一类故事就叫寓言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遨游寓言的海洋!板书:遨游寓言的海洋海洋里有许多神奇的智慧珍珠等着大家去寻找呢!(二)指导阅读,收获珍珠1 .师:同学们,看看谁来了?2 . 出示:(乌鸦衔肉的图片)师:原来是乌鸦来了,喜欢它吗?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它来干吗?我可没办法告诉你答案。要想知道自己去读吧!3.师:在读寓言之前,老师还有一点小提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直接跳过去,多读读上下句,明白意思就行了。4. 师

5、:同学们通过读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吗?师:真棒! 读完了书,还能记住故事,这就是你们在寓言海洋里找到的第一颗智慧珍珠了。恭喜你们!师画珍珠,并在珍珠上写上“记住故事 ”5. 师:假如你是故事里的人物,你愿意当狐狸还是乌鸦呢?为什么?指名说。师小结:同学们真是会读书呀!不但记住了故事的内容,还会读懂了故事里的人物!这就是大海送你的第二颗智慧珍珠 读懂人物了。6. 师:那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呢?在小组内说一说。(1)小组内交流。(2)指名说一说。师小结:看来读书可以让你收获许多,懂得许多,这就是读寓言的奇妙之处,它能让我们懂得道理,懂得做人。这也是你们今天得到的第三颗智慧珍珠 明白

6、道理。师画珍珠,写上“明白道理”7. 让我们再次捧起这三颗美丽的珍珠,回味一下寓言的奇妙吧!师小结:这就是寓言的奇妙,这就是寓言海洋带给我们的智慧。(三)拓展阅读,再寻珍珠师:寓言海洋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珍珠,让我们继续寻找吧!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请同学们拿出故事狐狸和葡萄和小花狗找朋友。用你们刚刚学会的方法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读读吧!读完了还可以同桌交流交流故事讲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1. 自由读。2. 同桌间交流。3. 全班交流。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但让手里的三颗珍珠闪闪发光,还找到了更多的珍珠,老师真是好佩服你们哟!(四)推荐好书师:寓言的海洋无边无际,里面的财富无穷无尽,

7、等着我们去阅读,去挖掘。同学们愿意课下继续遨游寓言海洋吗?(生:愿意!)那请同学们课下阅读这些书吧!伊索寓言、严文井寓言、叶圣陶寓言故事。(五)总结我们发现:寓言就象一个魔袋,虽然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好多东西,它能让我们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同学们知道的寓言故事只是知识海洋里一朵美丽的浪花,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请走进课外阅读。漫游童话王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格林童话的基础上,汲取童话中丰富的语言营养。2 . 激发学生读童话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读童话的兴趣。三、教学过程(一)聊朋友1 .谈话导入最近,我发现咱们班同学都在看格林童话,

8、有的同学还和里面可爱的人物交上了朋友呢!现在咱们就一起聊一聊,你认识了格林童话中的哪些朋友?在哪个故事中认识的?(板书:聊朋友)出示:我认识了(),是在()故事中认识的。学生畅所欲言。2 . 讲故事在你的这些朋友身上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吧!谁愿意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也可以读出相关段落)(二)品朋友1. 刚才大家讲述在朋友身上发生的故事可真有趣。可老师发现有的朋友很善良、惹人喜爱,有的朋友很可恶,让人讨厌。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我们喜欢的朋友和不喜欢的朋友。2. 小组讨论:我喜欢的朋友是(),因为()。我不喜欢的朋友是(),因为()。3. 全班交流。(三)猜朋友经过刚才的了解,我发现一些童话

9、中的朋友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篇二:语文阅读理解题专题教案】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修改稿)教学目标1 、明确阅读的基本环节2 、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考试中出现的基本问题重点:利用所学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导入: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前面我们经历了许多位老师的悉心教导,是他们教给了我们诸多的读书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老师们都教给我们哪些读书的方法?(短暂的回忆交流展示)师:最为重要的是徐特立先生说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一定要动笔,在文章中“勾、画、圈、点、作批注、写感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积累好词佳句。今年以来,我让同学们做积累要做会四个问题:(说一说是那四个问题

10、?个体展示)过渡:这样的读书方法,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在考试的时候,时间是有限的,要求我们必须快速阅读,有理有据的答好文后的每一道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考试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活动一:积累经验考试的时候,你是怎样做阅读理解题的?带着自己的经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读:两遍,第一遍浏览,第二遍带着后边的问题读(活动设计:自主阅读,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问题解答,小组讨论做题的依据和经验,全班展示,把自己的、别人的经验方法记在题干上。)搭车放寒假了,我要乘车回老家了,车站的车票已经卖完了,只好乘私人班车了。听别人说,私人班车价钱贵,服务态度不好,可是没有办法,为了急着回家,我还是上了这

11、种车。这是一辆新的中巴车。我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上,打量了一下车厢,只见地板上干干净净,车厢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录音机里还放着歌曲。车发动了,一位长得十分清秀的姑娘说:“请大家坐好。”我想她大概是售票员吧。刚出城,汽车就哼哼地爬起坡来。倒霉!我最怕这劲头,心里一上一下折腾起来。我用劲咽吐沫,一口,两口,咽下去,顶上来,再咽下去,又顶上来,? 突然,我胃里像被谁推了一下似的,“哇 ”地吐了出来。这一来我心里是好受多了,可又怕车厢里的人见我呕吐,把我轰下去。不料那位售票员阿姨走了过来,她亲切地问我:“小朋友,你晕车吧?喝口茶也许会好受些。”说完,递过一杯茶来,她又对前面的乘客说:“哪位同志让一下,后面有

12、个小朋友晕车。”听她这么一说,有好几个人都站了起来,争先恐后地让座位。我喝了一口茶,打心里感激她。她又叫驾驶员把车开慢些,扶着我到前面去坐,把我安顿好。然后拿起扫帚,扫着我呕吐出来的东西。旁边的阿姨递过来一个苹果,说:“小朋友,把这个苹果吃了会好些的。”一个小孩把一个又红又大的橘子送到我跟前,说:“大姐姐,吃我的橘子!”人们对我这么好,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1 解释带点的词语。打量 :观察 打心里 :从心里2 从 “干干净净”“ 井井有条”“ 放着歌曲”可以看出:售票员和司机师傅很负责任3“ 人们对我这样好,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 人们对我这样好 “”表现在: (售票员阿姨和乘客们对我的帮助的

13、句子)4 上车前 “我 ”的态度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极不情愿,最能说明这种态度的句子是:听别人说,私人班车价钱贵,服务态度不好,可是没有办法,为了急着回家,我还是上了这种车。上车后,“我 ”的态度是:感动, 最能说明这种态度变化的句子是:人们对我这么好,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活动二:提炼方法从下面短文的阅读解答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做题经验?请带着先前的经验做题,写出你新的发现一 第十一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乡里实在派不

14、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 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了。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孩子去送这们代课教师。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一一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背育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一一 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a 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了: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

15、啊!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 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经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11)临行时,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b无论以O后谁来接班,永远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

16、c 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地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12)第二天,5早从距小学几里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3)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1 、为什么有人心寒地得出“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的断言?答:因为这里各方面条件极差,已经走了很多老师。2 代课的女大学生成了“ 第十一位”,是什么原因促使她留下来的?答:那是这位老师对孩子们和她的教育事业有极大的热情。3 第段中画线a 句中 “情感 ”的含义是什么?答:指孩子对知

17、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4 .第(11)段中画线b句说永远都是第十一位"为什么?答人们为纪念这位代课教师的功绩。5 .第(11)中画线c句 说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答:每有新生开学的那一天第一课必背白居易的诗。6 文章结尾再一次出现白居易的诗,有什么作用?答与前文照应,使人再一次想起女教师和她的贡献,读来亲切又感人。7 本文以“第十一位”为题,有什么用意?答:高度赞扬和概括了扎根山村教学的女教师的崇高精神,含义深远,设下悬念,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8 、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活动三:总结技巧通过前面的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题的经验?快把你的金点子告诉

18、组长记下来吧。(活动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全班交流展示)老师支招: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体裁:在自己的心中对我们平常做的第一、二两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即: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也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考虑表达技巧即写法。)二、读要有法,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有的同学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

19、,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 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相关段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相关文段。也就是把问题带到文中的相关段落提取信息,依据这些信息用自己的话串联整理答案。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找原话 ”,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

20、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结合人生理念,寻求完美的答案。五、注意问题前后关联,由易到难,逐个解决。问题设计的规律都是由基础到能力再到生活体验的过渡,由浅入深,有时候,前一问就是后一问的的依据,后一问就是前一问的答案,不过这一招要慎用,不要盲目照搬。六、模糊点、难点等不会做的也要做。力求做到以下诸点:1 、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3、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

21、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我们的学生不要害怕,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七、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啰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课后提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心灯一只捕蟹船上住着老艄公和他的儿子。常常,他们爷俩高挂桅灯,摇着一叶扁舟到捕蟹,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一夜,艄公父子正在

22、捕蟹,突然阴云乱滚,恶注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起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漩涡,覆舟在即。“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儿子绝望地喊。老艄公踉踉跄跄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操起舵。终于,蟹船劈开风浪,靠向灯光闪烁的码头。“您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儿子不解地问。“我的心里装盏灯呢”。老艄公悠悠地答。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不能缺少一盏灯。只要心中装盏灯,踩到哪里不是光明?1 文中的老艄公是个怎样的人?答:文中的老艄公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顽强的人。2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1 )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

23、一盏灯。答:这个句子说明人的命运经常会发生变化,惟独不能缺少的是信心。姓名:赵成文学校全称:山东省安丘市凌河镇慈埠小学通讯地址:山东省安丘市凌河镇慈埠小学邮编: 262129联系电话:4741247同意授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百度公司在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阅读方法指导【篇三:初三语文阅读理解教案1 】教师: 刘军学生:许泽成年级 : 九年级 学科:语文日期 : 3 月 28 日 :时段: 13:30-15:30一、课 题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二、教学目标1. 树立做阅读理解题的信心。2. 了解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3. 初步了解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和常用方法。4. 能

24、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典型例题。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1. 了解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5. 初步了解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和常用方法。难点: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典型例题。四、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共2 课时)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练习法一谈话导入新课阅读理解题在语文试卷各题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分值较高。而记叙文又是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因此,掌握记叙文的考试特点和解题方法至关重要。这节课我们先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讲一下记叙文阅读理解的特点,以为进一步的深入解析打好基础。二初步感知:整体感知什么是记叙文?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和自我感受回答,然后老师补充和总结。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

25、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新闻、通讯、游记、童话和一些记叙性的散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也是作为记叙文来教学的。记叙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又耐人寻味,能带给学生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启迪。三整体认识:结合例子,总结记叙文阅读的常考题型及其提问方式。引入例子。指导学生自己找出常考题型,并在练习本上列出。例文一、例文二、例文三。题型:(1) .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可能的提问方式有:1.从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或有什么收获?2. 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可能的提问方式有:1.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对文中的某

26、某事或某某人,作者是什么态度?3. 从文中某一处或几处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可能的提问方式有:1.文中是怎样写这一事件的?2.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四)领会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可能的提问方式有:1.该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这句话在文中指的是什么?(5)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可能的提问方式有:1.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2. 对于文中人物的行为,你怎么看或怎么评价?(6) 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能的提问方式有:1. 文中某某人有一个怎样的形象?或你可以看出某某是个怎样的人?2.作者是怎样描写某某人的?

27、3.某某人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7)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可能的提问方式有:1. 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做简要赏析。2.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3.仿写句子。因此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综合理解、情感 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在考试中,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四深入解析:针对记叙文或记叙性文段的阅读考点,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强化训练。(一)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了

28、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人与人的关系,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 记叙文阅读的总体方法: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要点,用心体会写作意图,把握文意记叙类文章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归纳中心思想要求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核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从分析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有的文章题目就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有的题目虽然没在直拨点明主旨, 但为我们分析、归纳中心思想指明了方向。如白杨礼赞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简练概

29、括了叙述的主要事件, 我们顺着事件去分析其中折射出的人物性格、精神,揣摩作者的态度、写作意图 , 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材料详略入手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无论事件怎样复杂,写作的目的都是明确集中的,取舍如何,孰详孰略,依据的标准只能是文章的主题。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只做榄括叙述。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中心服务的。( 3)从主旨句、关键句入手文中有些句子直接告诉读者文章的中心意思,抓住这些点明主旨的句子就可抓住文章的中心。这些句子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

30、尾出现。许多文章往往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就可以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如背影开篇写到了作者对父亲背影的回忆,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难以忘怀的感情。也有许多记叙文在结尾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分析结尾段的含义也可以迅速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4) 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入手记叙文除以记叙为主外,还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议论、抒情等。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 看 ”文章的中心意思。同时,从议论、抒情的句子中,可以直接看到作者感情的变化。( 5) 从概括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要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 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变色龙一文,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 ”, 根据狗的主人的身份变化不断改变态度,其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嘴脸随着事件的发展令人一览无余。作者通过这种夸张、讽刺的手法,批判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的虚伪。概括段意是记叙文阅读的重要环节。有中心句的段落,最便捷的概括方法是直接摘取文段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段末,个别在段落的中间)。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组合出段意;有些段没有中心句,就要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