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_第1页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_第2页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_第3页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_第4页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古诗词表达技巧的内容2、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3、运用表达技巧的术语分析问题二、学习重难点古诗词表达技巧的说明和分析三、教学过程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对古代诗词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也是考点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普遍在概念、方法等方面无法把握,在此,特专门作讲解。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设问、反问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白描、动静描写、烘托、借古讽今、对比等。(一) 诗歌鉴赏系列之一诗歌的修辞手法。在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考查中,

2、以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为主.【练习体会】下列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反问)2、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借代)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拟人、想

3、象)4、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比喻)【走近高考】例(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答案:(4分)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

4、作“云”,“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二)诗歌鉴赏系列之二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的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的态度。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析】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就市大兴县。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补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2、借景抒情把情感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5、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析】这是一首情思深厚的送别诗。好友在雾笼繁花的三月,辞别黄鹤楼东去扬州。作者立在江边目送友人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直到船影消逝在那碧绿的水天尽头,只有长江还在向着天边滚滚流去,此诗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3、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表达作者志向或感情,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析】(垂緌(rui):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古时常代指官宦。)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6、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4、用典抒情借用历史上的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讽刺时事。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析】化用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寄寓王朝兴废之慨与褒贬之情,热情赞颂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侠肝胆,隐含讥讽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无心恢复失地之意。5、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的弊端。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导常百姓家。【析】这首咏史诗借古讽今,嘲讽了六朝贵族的

7、盛衰。乌衣巷,在南京市东南,与朱雀桥相近,是三国进吴国军营的所在地,士兵多穿黑衣,故名。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大族聚居于此。一二句中“朱雀桥”与“夕阳斜”,以今日的荒凉衰败来反衬昔日的繁华煊赫,一盛一衰,隐然可想。诗人讽刺六朝贵族盛衰无常,荣华富贵的难以长久,对那些得势一时的当权者,无疑会大扫其兴。这首诗选择荒草野花、夕阳残照、屋毁燕去等景物和细节,富于象征和暗示意味,因小见大,以微见著,婉约曲深。6、叙事抒情寓情于事,或借助行动等细节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秋思(张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析】“见”,秋风无开,本不可见,但带来的秋色、秋容、秋态-如

8、树叶黄落,百卉凋零-则可以想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的凄凉摇落之景,不觉勾起思乡之情。“欲”,表达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悉万绪,写不尽,道不完,竟不知从何说起。使内心的情感鲜明形象可触,给人以巨大的想像空间。“恐”,写完之后又担心遗漏什么,把对家书的重视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刻画得细致入微。【练习体会】下列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抒胸臆)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绝句(石柔)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析 (借物扦情)抒发自己离

9、别家园,往来仕途,生活不安定的感慨。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析 (叙事抒情)首两句叙写主人公追打黄莺而后两句点明原因即诗歌的主旨,表现少妇不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对征战亲人的思念。【走近高考】1、(07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

10、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

11、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2、(0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答案: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三)诗歌鉴

12、赏系列之三-古代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1、想象和联想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和思维过程。想象从无到有;联想由此及彼。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析】在这里,杜甫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13、。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析】 三、四两句写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2、虚实结合(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已逝之景之境。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2)实在诗歌中,“实

14、”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3)虚实相生。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望庐山瀑布(李白

1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二句实写景三四句虚写景)【走近高考】(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3、白

16、描。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例: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白描的运用使诗歌在语言上具有平实质朴、清爽干净的特点,仿佛是从胸中自然流出,全无斧凿之痕,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4、象征(也作托物言志)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

17、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牡丹”象征富丽等等。于谦石灰吟干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走近高考】(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 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8、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5、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析】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谁?她们应该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诗人抛开了许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让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

19、的繁华,谈资以消磨时光。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析】“意万重”极言“家书”意义重大,诗人在家书中寄以厚意。然而像我们自己写好的一封重要的信一样,总是会担心自己没有在短短的信笺中把欲说之事言明,也就是“复恐匆匆说不明”,所以才会在要寄出的时候再拆开来看看,确定一下,哪怕仅仅是给自己一颗定心丸。“临发又开封”朴实而传神的表达出家书中蕴藏的情谊,着神而不露形。6、

20、动静描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声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静,相辅相成。动静结合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静。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以动衬静、以静衬动。鸟宿池边树,憎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 (王维鸟鸣涧)以上三例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7、烘托(也作衬托)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立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和事物。侧面烘托。写

21、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宋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以景衬情。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喜景衬哀情。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析】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动景静景互衬。(见动静描写中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走近高考】(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

22、160;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8、借古讽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析】全诗以台城这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

23、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9、对比对比也叫对照,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对比”,与“反衬”完全不同。“对比”是指两种地位相等的景物、环境,他们应当是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的。而“反衬”的双方则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析】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昔日繁华与今之冷落对照极为强烈,突击了诗歌的积极意义。【走近高考】(07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4、0;  华清宫 过华清宫    吴融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