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和胶体n第一节第一节 分散体系分散体系n第二节第二节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n第三节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n第四节第四节 胶体溶液胶体溶液n第五节第五节 乳状液和表面活性剂乳状液和表面活性剂第一节第一节 分散体系分散体系 分散体系:一种或几种分散体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物质( (分散质分散质) )分散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 (分散剂分散剂) )中所形成中所形成的体系的体系. 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分散体系分为三类: 分散质粒 类型 子大小 主要性质 实例分子分子/离子离子 单相, 很稳定,扩散速度快 食盐水分散体系分散体系 100n
2、m 多相,很不稳定,粒子扩散慢 牛奶(乳浊液乳浊液/ 不能透过滤纸,普通显微镜可见 泥浆悬浊液悬浊液) 溶液与胶体的区别实验溶液与胶体的区别实验q蒸发实验:蒸发实验: 将糖、无机盐等溶液蒸发至饱和,有晶体析出。将糖、无机盐等溶液蒸发至饱和,有晶体析出。 将蛋白质、明胶、硅胶等胶体蒸发,最后得到无将蛋白质、明胶、硅胶等胶体蒸发,最后得到无定形胶状物。定形胶状物。q过滤实验:过滤实验: 把各种溶液或胶体按右图实验,观察分散质是否把各种溶液或胶体按右图实验,观察分散质是否能透过羊皮纸。能透过羊皮纸。 结果:溶液的分散质(溶质)能透过羊皮纸,但结果:溶液的分散质(溶质)能透过羊皮纸,但胶体的分散质不能
3、。胶体的分散质不能。三、分散度与比表面三、分散度与比表面q界面界面两相之间的接面。常和两相之间的接面。常和“表面表面”混混用。用。q表面表面两相中有一相是气体时的接面。两相中有一相是气体时的接面。q分散度分散度一相在另一相中分散的程度。一相在另一相中分散的程度。q比表面比表面s0表示单位体积固体所具有的表表示单位体积固体所具有的表面积。用来表示固体分散度的大小。比表面面积。用来表示固体分散度的大小。比表面越大,分散度越大。表示为:越大,分散度越大。表示为:0SSV分散度分散度例 一个边长为1cm的立方体 表面积表面积S=6*12=6cm2体积体积V=1cm3比表面比表面S0=6cm-1 将此立
4、方体分割为边长为100nm的小立方体,则:小立方体的体积为小立方体的体积为10-15cm3小立方体的个数为小立方体的个数为1015个个总表面积为总表面积为S=6*105cm2比表面比表面S0=6 *105cm-1 1cm第一章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和胶体n第一节第一节 分散体系分散体系n第二第二节节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n第三节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n第四节第四节 胶体溶液胶体溶液n第五节第五节 乳状液和表面活性剂乳状液和表面活性剂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v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 n表示系统中所含基本单元的数量。表示系统中所含基本单元的数量。SISI制基本物理量制基本
5、物理量, ,单位为单位为molmol,称为称为“摩尔摩尔”。v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离子、原子及其他粒子,可以是分子、离子、原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v摩尔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与基本单元与0.0120.012kg kg 1212C C的原子数目相等。的原子数目相等。1 1molmol的任的任何物质均含有何物质均含有6.026.02* *10102323个基本单元数。个基本单元数。v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除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除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常用单位为常用单位为g.molg
6、.mol-1-1。BBmMn酸碱的基本单元酸碱的基本单元n根据得失质子的数目相等的原则:以酸给出一个根据得失质子的数目相等的原则:以酸给出一个H+或碱得到一个或碱得到一个H+的的特定组合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为基本单元。n如如 HCl、HAc、H2SO4、1/2H2SO NaOH、Ca(OH)2、1/2 Ca(OH)2n1/2H2SO4表示与碱反应时只能给出表示与碱反应时只能给出1个个H+离子。离子。反应式为反应式为 NaOH+ 1/2H2SO4 =1/2Na2SO4+H2O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基本单元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基本单元n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的原则:氧化剂以得到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的原则:氧化
7、剂以得到一个电子,还原剂以失去一个电子的一个电子,还原剂以失去一个电子的特定组合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为基本单元。n如如 KMnO4Mn2+,KMnO4得到得到5个电子,则个电子,则 基本单元为基本单元为 1/5KMnO4。 Na2C2O4 2CO2,Na2C2O4得到得到2个电子,个电子,则基本单元为则基本单元为 1/2Na2C2O4。二、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二、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n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溶质B的物质的量数。的物质的量数。n常用单位常用单位 mol L1n例例1-2BBncV 三、质量摩尔浓度三、质量摩尔浓度n单位质量单位质量溶剂溶剂A中所含中所含溶
8、质溶质B的物质的量数。的物质的量数。nA溶剂,溶剂,B溶质溶质n常用单位为常用单位为mol kg1 n例例1-3BBAnbm四、摩尔分数四、摩尔分数n物质物质A或或B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之比。物质的量总和之比。n例例1-4 AAABnxnnBBABnxnn xA+xB= 1五、质量分数五、质量分数n物质物质B的质量与混合物质量之比的质量与混合物质量之比n在分析化学中常用质量分数表示混合物中在分析化学中常用质量分数表示混合物中某物质的含量。某物质的含量。BBmm混例例 (1)将将40g 乙二醇溶于乙二醇溶于600g水中,计算溶液的水中,计算溶液的b
9、B。(2)将将40g乙二醇溶于水中配成乙二醇溶于水中配成600mL溶液,计算溶液,计算cB。解 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M=62.11313400.644()62.10.6441.07(.)600 100.6441.07(.)600 10BBBABBmnmolMnbmol kgmncmol LV第一章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和胶体n第一节第一节 分散体系分散体系n第二第二节节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n第三节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n第四节第四节 胶体溶液胶体溶液n第五节第五节 乳状液和表面活性剂乳状液和表面活性剂n溶液的性质大体上可分为两类:溶液的性质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10、n由由溶质不同溶质不同而引起的各种性质,如密度、导电率、酸碱性、而引起的各种性质,如密度、导电率、酸碱性、颜色等;颜色等;n由由溶质的粒子数目不同溶质的粒子数目不同而引起的各种性质,如蒸气压下降、而引起的各种性质,如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等。这类性质称为依数性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等。这类性质称为依数性(通性)。(通性)。n依数性的特点:依数性的特点: n依数性的变化只依数性的变化只与溶质的粒子数目即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与溶质的粒子数目即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的本性无关。n溶液越稀,依数性的表现越有规律。溶液越稀,依数性的表现越有规律。n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液的
11、依数性有所不同,难挥发与易挥发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有所不同,难挥发与易挥发溶质的溶液的依数性有所不同,这里着重讨论溶质的溶液的依数性有所不同,这里着重讨论难挥发非电解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的依数性。一、水的蒸气压一、水的蒸气压 n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汽压P*(蒸汽压): 蒸发 凝结,当蒸发= 凝结时,饱和蒸汽产生的压力; nP*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外因上只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难挥发物质:蒸气压较低的物质,如葡萄糖、食盐等难挥发物质:蒸气压较低的物质,如葡萄糖、食盐等; 易挥发物质:易挥发物质:蒸气压较高的物质,如苯、乙醇、碘等。动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通用化学实验
12、技术p131蒸发蒸发凝结凝结 水葡萄糖aq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葡萄糖aq溶剂转移实验: 现象?1 1、溶液蒸气压下降、溶液蒸气压下降 n在溶剂中加入少量难挥发非电解质(如葡萄糖、蔗糖、甘油等),同一温度时,paqp* 。n蒸汽压下降值蒸汽压下降值: :p = p*- pn蒸汽压下降蒸汽压下降原因:原因:n溶质分子溶剂化,束缚了一些高能量的溶剂分子;n溶剂表面被溶质分子占据。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目便相应地减少了;葡萄糖(少量)n一定T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p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乘以溶剂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xA:p= p* xA n 因是稀溶液,nAnB,nA+nBnA拉乌
13、尔定律拉乌尔定律( (定量计算定量计算) ): p = p* p = p* xBABBABnnpnnnpp* 若溶剂质量1kg,在数值上nB=bB, K蒸汽压下降常数,只与溶剂有关蒸汽压下降常数,只与溶剂有关np =K bB: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与溶质种类无关。BBAABKbbMpMbpp10001000*2 2、溶液的沸点上升、溶液的沸点上升 n沸点沸点( (b.p.)b.p.): paq= p外时液体沸腾, 这时的温度称-;沸点上升原因:沸点上升原因:373K,101.325kpa时:paq p*,所以要提高温度才能使Paq P*,即沸
14、腾。P外外P*PaqPaq P*n拉乌尔定律:拉乌尔定律: Tb=TbTb* = Kb bB Kb:沸点上升常数,与溶剂性质有关, b bB B: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3 3、溶液凝固点下降、溶液凝固点下降 n凝固点凝固点( (f.p.)f.p.): p液 = p固,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nKf:摩尔凝固点下降常数,只与溶剂本性有关; Tf = Tf0Tf = Kf bB由于由于p冰冰*下降较快,当温度下降到下降较快,当温度下降到 tf 时时, p冰冰* = p溶液溶液, 系统再次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原因:原因:冰水共存:冰水共存:p水水*=p冰冰*=p加蔗糖后:加蔗糖后:p溶液溶
15、液p冰融化冰融化(吸热吸热)系统温系统温度下降度下降冰水蔗糖(少许)n将1.29g丙酮(CH3)CO溶解在200g水中,测得此溶液的凝固点为-0.210C,求丙酮的相对分子质量。 Tf = Tf0Tf = Kf bB=Kf (mB/mAMB) MB= Kf mB1000 / Tf mA = 1.861.291000/0.21200 = 57(g.mol-1)解解例题:例题:n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都可以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较常用的是凝固点下降法较常用的是凝固点下降法。原因:原因:1、达到溶液的凝固点时,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易于观察。 2、只有稀溶液才符合拉乌尔定律,实验测得 的Tf和Tb值
16、均比较小,同一溶剂的Kf值 均比Kb值要大,同一溶液的Tf会比Tb大, 实验误差要小;说明:说明:n溶液蒸气压下降规律,有助于植物耐寒与抗旱性的说明。 n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可用于防冻。应用:应用:h糖水糖水纯水纯水半透膜半透膜ppn半透膜: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及小分子自由通过而限制大分子通过。 n渗透过程:渗透过程:自发进行 4、渗透压、渗透压半透膜两边的液位差所表半透膜两边的液位差所表示的静压即为渗透压。示的静压即为渗透压。只透过溶剂不透过只透过溶剂不透过溶质的膜溶质的膜,如动物膀如动物膀胱胱,猪羊的肠衣、细猪羊的肠衣、细胞膜等胞膜等糖水糖水纯水纯水p+p半透膜半透膜n渗透现象发生在用半透半
17、透膜膜隔开的纯溶剂和溶液纯溶剂和溶液之间,也发生在用半透膜隔开的两种不同浓度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的溶液之间,这时较稀溶液中的溶剂渗入较浓溶液中。n等渗溶液等渗溶液: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浓度相同4 4、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h溶液溶液2溶液溶液1半透膜半透膜pp渗透压的定量计算渗透压的定量计算范特荷甫范特荷甫(vant Hoff)实验规律实验规律: n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及绝对温度成正比,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及绝对温度成正比,而与溶质本性无关而与溶质本性无关。 即 = cB RT bBRT 式中式中: 为渗透压为渗透压( (kPakPa) ); c c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8、 (molmol L L-1-1) ); b bB B是溶质是溶质B B的质量摩尔浓度;的质量摩尔浓度; T T为绝对温度为绝对温度( (K)K); R R为气体常数为气体常数(8.314(8.314kPakPa L L mol mol K K-1-1) )。 适用于非电解质稀溶液。适用于非电解质稀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有关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有关n一般用来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一般用来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n对于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对于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一般只能配成
19、浓度较小的溶液。较大,一般只能配成浓度较小的溶液。n根据拉乌尔定律,溶液的浓度小,凝固点根据拉乌尔定律,溶液的浓度小,凝固点下降值也小,不能用凝固点下降法测其分下降值也小,不能用凝固点下降法测其分子量。子量。n虽然不易得到合适的半透膜,使渗透压的虽然不易得到合适的半透膜,使渗透压的测定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溶液的渗透测定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溶液的渗透压较大,实验误差较小,实际工作中也有压较大,实验误差较小,实际工作中也有用渗透压法来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用渗透压法来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子质量。 例例 血红素血红素1.00 1.00 g g溶于适量水中,配成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0
20、0 100 ml ml溶液,此溶溶液,此溶液的渗透压为液的渗透压为0.366 0.366 kPakPa(20)(20),求血红素的相对分子求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B =1.5010-4(mol.L-1)(2)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6.7104 (g.mol-1)(3)溶液的沸点上升为:溶液的沸点上升为: tb =7.6810-5 凝固点下降值为:凝固点下降值为: tf =2.7910-4由计算可见,由计算可见,tb和和tf数值很小,测量起来很困难。数值很小,测量起来很困难。但稀溶液的渗透压相当大,容易测
21、量。但稀溶液的渗透压相当大,容易测量。生物体的细胞膜n非常完美的半透膜,可以分离新陈代谢中的废物,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通过膜吸收营养成分为各器官提供能量,维持生命过程的持续。n合成人工膜,用以进行各种分离,如气体分离膜,离子交换膜,超滤膜,透析膜。反渗透n溶剂分子从溶液流向纯溶剂(或稀溶液)的过程称为反渗透。n必须在溶液一边施加超过渗透压的静液压。n海水淡化,成本约为城市自来水的3倍。5 5、强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强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n电解质溶液也具有电解质溶液也具有溶液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溶液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固点下降和渗透压等等依数性依数性。ipp bbffTT
22、TTn i i数值约等于电解质一分子能离解出来的离子数值约等于电解质一分子能离解出来的离子 的个数,溶液越稀,的个数,溶液越稀,i i值越接近于整数。值越接近于整数。nNaCl类:11型电解质稀溶液,i2,nMgC12:12型或Na2SO4等21型电解质稀溶液, i3,其余类推。i i范特荷甫范特荷甫 校正系数校正系数稀溶液依数性的实际应用稀溶液依数性的实际应用1抗寒性和抗旱性抗寒性和抗旱性蒸气压下降可预防动植物过快脱水,但使水果等蒸气压下降可预防动植物过快脱水,但使水果等难干燥;难干燥;预防冻伤,但食品冷藏时需较低的温度,一般水预防冻伤,但食品冷藏时需较低的温度,一般水果在果在-1-4 时才
23、结冰。时才结冰。 2干燥剂干燥剂CaCl2,P2O5 3冷冻剂冷冻剂 100g冰冰30gNaCl,Tf 22.4。 100g冰冰42.5gCaCl2,Tf 55。4施肥过多,盐碱土施肥过多,盐碱土5输液输液 5的葡萄糖和的葡萄糖和0.9生理盐水为等渗溶液。生理盐水为等渗溶液。6反渗透反渗透 海水淡化,生产成本约为自来水的海水淡化,生产成本约为自来水的3倍。倍。7.南极鱼类的抗寒性南极鱼类的抗寒性 南极鱼类血液的冰点为南极鱼类血液的冰点为-2.0 温带鱼类血液的冰点为温带鱼类血液的冰点为-0.8 生物化学研究确定,当外界温度偏离室温时,无生物化学研究确定,当外界温度偏离室温时,无论升高或降低,在
24、有机体细胞中都会强烈产生可论升高或降低,在有机体细胞中都会强烈产生可溶碳水化合物。溶碳水化合物。8.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可达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可达2000kPa,使水可由植使水可由植物的根部输送到高达数十米的树冠。物的根部输送到高达数十米的树冠。9.浓溶液也具有依数性。浓溶液也具有依数性。10.稀溶液的依数性也称为稀溶液的通性。稀溶液的依数性也称为稀溶液的通性。n不管是稀溶液还是浓溶液,不管是非电解质溶液还是电解质溶液,都会产生蒸气压下降等依数性现象。n只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能进行计算。电解质稀溶液由于溶质分子发生电离,在计算时必须进行校正。对于浓溶液,不能计算。n稀溶液一般指C0.1moll-1的
25、溶液 ,其实浓与稀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在理解在理解依数性依数性这一概念时,应注意:这一概念时,应注意:解:解: = cB RT bBRT Tf = Tf0Tf = Kf bB ( Tf /Kf )RT ( Tf /Kf )RT=8.314310(0.56/1.86) 776 kPa例:测得人体血液的凝固点下降值为例:测得人体血液的凝固点下降值为0.560.56K K, 求人在体温求人在体温3737时血液的渗透压。时血液的渗透压。三、强电解质溶液简介三、强电解质溶液简介q范特霍夫发现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极大地偏离了拉乌尔定律和渗透压定律。见表1-5。q他发现,当引入校正系数i 后电解质溶液的依数
26、性就可以用拉乌尔定律和渗透压定律计算。即q对同种电解质溶液:fbfbttpittp对同种电解质溶液q 范特霍夫做了很多努力,但没能解释 i 值不同的原因,真正解决i值之谜的是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 1:1型电解质(NaCl):1 i 2 2:1型或1:2型电解质(Na2SO4或CaCl2):2i 3i取值阿累尼乌斯电离学说阿累尼乌斯电离学说(1887年年)电离学说电离学说强极性化合物强极性化合物(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溶液具有导电性;分子电离不完全、离子间的相互吸引等因素会影分子电离不完全、离子间的相互吸引等因素会影响溶液的导电能力,使电离度有大有小。响溶液的导电能力,使电离度有大
27、有小。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电离度可达到电离度可达到100。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偏大的原因是电解质在水中会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偏大的原因是电解质在水中会发生电离,电离的结果使得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发生电离,电离的结果使得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所含的粒子数不同。和非电解质溶液所含的粒子数不同。阿累尼乌斯因电离学说而阿累尼乌斯因电离学说而获得获得1903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年诺贝尔化学奖。离子互吸学说离子互吸学说离子氛离子氛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离解,那么强电解质的离解度理论上应为100%。但在实验测定时,强电解质的离解度
28、(表观离解度)一般都小于100%。n1923年,荷兰物理学家德拜(Debye)和德国物理学家休克尔(Huckel)提出离子氛的概念离子氛的概念; 1)强电解质在溶液中是全部离解的。2)但如果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大时,离子间平均距离较小,离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相当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离子周围会分布有多个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离子氛”。表表 KCl在不同浓度下的表观离解度在不同浓度下的表观离解度c/mol.L-10.20.10.020.010.0010.0001 /%83.1 86.292.394.298.099.2表表 某些强电解质的表观离解度某些强电解质的表观离解度(0.1 mol.L
29、-1)电解质电解质HClHNO3H2SO4KOHNaOHKClNH4ClCuSO4 /% 92 92588984868840活度和活度系数活度和活度系数活度活度即表观浓度,为离子的有效浓度,用即表观浓度,为离子的有效浓度,用 表示。表示。活度活度和理论浓度和理论浓度c c之间有如下关系:之间有如下关系:=c/c=c/c0 0 式中:式中: 活度系数,无量纲活度系数,无量纲 c c0 0标准浓度,标准浓度,1 1mol.Lmol.L-1-1 活度,无量纲活度,无量纲当溶液极稀时,离子间牵制作用降低到极弱的程度,当溶液极稀时,离子间牵制作用降低到极弱的程度, 11, =c =c。在本书的计算中,溶
30、液的浓度大多比较低,离子氛较在本书的计算中,溶液的浓度大多比较低,离子氛较小,直接用理论浓度代替活度计算。小,直接用理论浓度代替活度计算。c c,故故1 Rb+ K+ Na+ Li+ Ba2+ Sr2+ Ca2+ Mg2+聚沉值大小的判断:聚沉值大小的判断:n水化半径的变化规律:n同一主族,同价离子的水化离子半径次序次序与离子半径正相反。上下,水化离子半径;n电解质聚沉规律的解释电解质聚沉规律的解释: n反离子的电荷越大,水化半径越小,与电位离子的静电作用越强,越容易进入吸附层,因而聚沉能力越大。 溶胶聚沉实例n溶胶的相互聚沉明矾K2SO4Al2 (SO4) 324H2O净水泥沙三角洲n加热使
31、溶胶聚沉 加热Fe(OH)3溶胶,产生红棕色沉淀。n浓缩使溶胶聚沉一般很难制得较高浓度(1%以上)的溶胶。3.溶胶的保护n高分子溶液均匀、稳定的单相分散系。n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敏化作用第五节 乳状液n一、乳状液n二、表面活性物质定义定义:液体分散在另一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的体系。 乳状液属粗分散体系,分散质粒子:100500nmn由于液滴对可见光的反射作用,大部分乳状液外观为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乳白色n组成组成:通常由水和油所组成。乳状液的两种类型:一、乳状液一、乳状液油包水型:油包水型:油油/ /水;水;O/WO/W牛奶牛奶, ,冷霜等冷霜等水包油型水包油型水水/ /油;油;W/OW/O原油原油
32、, ,奶油等奶油等乳状液为不稳定体系n分散质液滴的直径较大,不能发生布朗运动而扩散;n体系的相界面较大,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液滴很快便会互相合并而分层;n要获得稳定的乳状液,必须加入稳定剂,如在水和油的体系中加入洗洁精或液体肥皂,振荡可以得乳白色的稳定的乳状液。n乳状液的稳定剂通常称为乳化剂,是表面活性物质中的一类。n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后显著降低水的表面能的物质。 n表面活性物质具有表面活性的原因表面活性物质具有表面活性的原因n表面活性物质分子由性质不同的两部分组成组成表面活性物质分子由性质不同的两部分组成组成 :二、表面活性物质二、表面活性物质A.A.亲水的极性基团亲水的极性基
33、团( (亲水基亲水基): ): 如OH、COOH、 NH2、SO3H等; B.B.亲油的非极性基团亲油的非极性基团( (亲油基亲油基/ /憎水基憎水基): ): 如如R R( (烃烃基基) )、ArAr( (芳基芳基) )等等. .n化学式为:C17H35COONa(K), 烃基C17H35是亲油基, COONa(K)是亲水基钠肥皂分子结构示意图例如:钠肥皂:硬脂酸钠简写符号简写符号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能n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聚集在水的界面上。 空气 表面 水n当表面活性物质的浓度达到饱和时,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在界面上定向排列,占据了水的界面,从而降低了水的表面能。n表面活性物质的碳链越长,憎水性就越强,就越容易聚集在水的界面上。n根据用途不同,表面活性物质可分为乳化剂、洗涤剂、润湿剂、发泡剂、增溶剂等等。油油水水油油乳化剂与乳状液类型的关系n乳状液的类型取决于所选用的乳化剂。n钠肥皂亲水基截面较亲油基大,有利于形成水包油型的乳状液。n钙肥皂亲油基截面较亲水基大,有利于形成油包水型的乳状液。水相把油滴紧紧包围起来水相把油滴紧紧包围起来水水油相把水滴紧紧包围起来油相把水滴紧紧包围起来水水油油钠肥皂的去污原理钠肥皂的去污原理l肥皂不能在硬水中去污。因为硬水中含较多肥皂不能在硬水中去污。因为硬水中含较多Ca2+ 和和Mg2+,会发生下列反应:会发生下列反应: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招工合同范本
- 借款服务合同范本
- 低价药店转让合同范本
- 丽江租车合同范本
- 北京商铺投资合同范本
- 公司木材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继签合同范本
- 包工防水合同范本
- 公寓精装修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新疆医科大学引进考试真题
-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解读及建议1
- 火电机组整套启动前安全技术交底卡
- 菲斯特转子秤的
- 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申报书
- 解读《泰州市市区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全册齐全)
- 林则徐课件完整版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6.1 初涉旅行社管理
- 电力承装安全生产安全安全培训制度完整优秀版
- 2020年交安A、B、C证(公路)考试题库1088题(含答案)
- GB/T 5532-2008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