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消除策略-2019年作文_第1页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消除策略-2019年作文_第2页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消除策略-2019年作文_第3页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消除策略-2019年作文_第4页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消除策略-2019年作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消除策略纵观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由于家风、门风的差异,家长素质的不同,生存环境的限制,造成了我国家庭教育的异化,导致许多家庭教育畸形或缺失,甚至走进误区,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体开展,制约我国公民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厘清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策略,以期指导我国家庭教育的健康开展,为创立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家庭教育存在的三大误区1 .孩子成为家庭的重心一个家庭,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缩影.要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作为家庭决策成员的家长,一定要有明确的家庭教育目标,一定要从熟悉的高度达成共识,一定要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良好的家风的继承或构建上

2、,使全家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样,家庭教育才能有矩可循、有规可依,才能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一致,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气氛.但是,纵观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我国大多数家庭没有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家风的建设上,而是片面地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忽略了家庭其他成员自身的教育.因此,许多家庭习惯性的就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当孩子成为一个家庭的重心,就意味着这个家庭的教育已经走向了歧途,意味着这个家庭教育从开始就选择了失败,其结果必然会给这个家庭的未来带来消灭性的打击.或许,个别家庭因此选择获得了成功,但只是个案,事实证实,大多数的家庭因此选择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由于孩子成为

3、家庭的重心,导致了这个家庭的价值取向严重扭曲,背离了家庭建设以家风为核心的基础,必然会造成家庭教育的畸形和失败.“爱子乃人之天性.爱孩子无可厚非,正确的爱是一种伟大的人类情感力量,它可以传递亲情,可以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引导孩子在“人爱的同时学会“爱人.但是,当家庭教育以孩子为重心后,许多家庭会让爱泛滥,溺爱成为现阶段中国家庭教育的常态,曾有人无奈的挖苦道:我现在成了“孝子贤孙!一切以孩子为中央,一切都要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什么合理不合理.例如,中小学好多孩子上学放学爷爷奶奶背书包,家里好吃好喝好穿给孩子先来,甚至有些中小学生在家里对老人、父母大骂出口、大打出手,无理取闹,动不动以“离家

4、出走“自杀威胁父母.长此以往,造成了好多家长“怕孩子,孩子成了家庭的“霸王,而且,就这样了还有些家长“护犊子,生怕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好.这些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自私、冷酷、在家“气壮如牛、在外“胆小如鼠,经不起失败和挫折.难怪有看不惯的老人感慨道:“现在哪里是养孩子,就是在养爷啊!确实,许多家庭教育成了“养爷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消灭.如果家庭以孩子为重心,无视了孩子在家庭成员中应该分担的义务和责任,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其结果必将会贻害孩子终生.2 .学习成为孩子的重心一直以来,关于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5、什么,众说纷纭,不同的阶级和社会有不同解释,但归纳一下大概有这样几种说法:有些人认为,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有人认为,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能单独面对社会的人;也有人认为,“教育是每个人的生活准备,是走向未来的根底,分享前人积累的知识财富,是获得独立生活的前提等.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教育的核心与人的德行和水平培养有关,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培B适应社会开展的能独立生存的人.而我们的许多家庭教育恰恰无视了“育人的教育根本,把学习的作用无限放大,家长把孩子“学习好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标准,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把自己小时候的遗憾和缺乏“补偿性的转嫁在孩子身上,想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

6、梦想,因此他们就不遗余力地强加给了孩子铺天盖地的“学习班和“补习班,完全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天赋,这样,局部家庭就形成了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一切好的错误认识,“一好遮百丑,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由于学习成为孩子的重心,家长把全部的期望寄托在孩子的学习上,剥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乐趣,忽略了孩子意志、品质、性格、毅力等方面的培养.急功近利,这样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了许多孩子学习热情不高,甚至厌学,成绩一落千丈,因此,局部家长由失望而转向暴力.在溺爱之后、失望之余,在“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习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孩子的全部,学习只是孩子获得知识技能的一个方面,如果

7、一个孩子以学习为全部,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高分低能的畸形儿,这样的家庭教育一定终将会失败.3 .分数成为教育的重心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尝试中小学测试制度的改革,其核心问题无非是想改变我国单一的“一考定终身的现状,试图通过多元化的测试制度弥补以分数论成败的人才选拔机制.但是,由于我国教育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分数仍然是我们目前选拔人才、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因此,它导向性的促使中小学把分数仍然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所谓的“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这个“质量就是学校的测试成绩、分数排名和升学率.所以,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分数无疑成为教育的重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

8、学校教育,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高分看齐,忽略了孩子的品行教育,忽略了教育旨在以“育人为主根本,忽略了以培养独立的人格及自醒的本质.虽然我们现在都说“百年大计,德育为本,但“分数第一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客观现状,分数成为教育的重心.二、家庭教育问题解决的策略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先得到的启蒙教育,也是一个人成长的终身教育.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还孩子一个阳光明媚的成长天空,还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这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及社会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1,良好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什么是家风有人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气;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中华民

9、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那么;家风是社会和谐的根底.也有人说:“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表达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风格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因此,家庭教育的重心应该是优良家风的建设,而不是以孩子为重心.在一个家庭中,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家风一般是: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宽容博爱、善待他人、重礼谦让、规矩做人等,不同的家庭有自己不同的家风家教,他们都恪守着自己传统的家庭教育的信念.然而,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现阶段好多家庭丧失了优良的传统家风,或者说他们没有家风,这样的家庭往往是一种无序的教育状态,家庭生活环

10、境经常是父母不睦、夫妻反目、子女成仇.究其原因,这些家庭往往是没有构建自己良好的家风,相反,丧失了一些淳朴的家风家教,这样的家庭由于缺乏家风的支撑,使家庭教育苍白无力,往往把溺爱这种陋习继承了下来,把家庭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在家庭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熟悉,导致家庭教育不协调或步调不一,大多数家庭一边在“教育孩子,一边在“娇惯孩子,甚至多数家庭因孩子的教育夫妻反目,妻离子散.所以,良好的家风家教才是一个家庭的重心,而不是孩子,孩子只是家庭的成员之一,是家庭教育的重点,而不是重心.2,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保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

11、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来检点一下你自己;盘查你内心的恐惧,是你真正想教育出好小孩的开始;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治疗,它治疗的正是人类之心的恐惧和愚痴.确实,我们的家庭教育,许多家长以孩子为借口,无视了自身的教育,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没有做到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所谓“身教,就是家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孩子进行示范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的一举一动,对孩子都在起着一定的教育作用.毕竟孩子的社会经验比拟少,社会接触面也比拟窄,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中的

12、父母就自然地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典范,父母也就成了他们的启蒙教师.如果父母不以身作那么,就很难教育出品德高尚的子女来.例如:如果父母们的行为不检点,在子女面前不注意约束自己,就在无意中给了孩子不良的教唆作用;许多家长自私自利、不孝敬师长、社会公德差,自己在家从来不学习看书,整天酗酒打牌,动不动大打出手、大骂出口,这样,“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就会上行下效,染一身不良习气.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影响孩子,才能到达“身教的目的.同时,家长们要用富于情感的语言说服和引导孩子,到达“言传的教育目的.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但是身教却不能代替言教.由于,身

13、教告诉子女应该这样做,但无法告诉子女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有很多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内容,只能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完成.家长对孩子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言传,深明做人的大义,明确做人的原那么;并通过语言的鼓励表扬或批评,明辨事理,以指导孩子的行为.3.良好品行的养成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对孩子而言,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孩子的全部,更不是孩子教育的重心.孩子成长的过程该是“先成人,后成才,“学会做人才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根本目的.要让孩子“学会做人,不仅是遵守做人的根本道德标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更是要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地开展.以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气氛,为孩子营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学会认知,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之逐步形成“独立而合群的人格品质.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在帮助、促进孩子“成人上花工夫,而不能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