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事先说明一下, 我是一个单人肠镜的初学者, 原来在单位做过一些双人肠镜, 但没有人指点,技术很差,提高也很慢。今年1 、 2 月我到南方医院学习单人肠镜,在其内镜中心潘德寿主任等老师的指点下,感觉提高很快。到今天我完成了 30 例病人(在南方医院做了 20例,后来休息了一段时间,再加上我们医院肠镜病人比较少, 所以动手机会不是特别多,但我一直在努力) ,所以还只能算初学者。头10 例我一例也没有完成,但从第11 例到现在,只有 2 例没有做完, 其中还有一例是因为病人有肛裂, 疼痛难忍。 所完成的病人基本没什么痛苦。 今天写这些是为了把每一例病人的体会写出来, 希望能和所有单人肠镜的初学者交流
2、心得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经验教训一定会对我们技术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也希望单人肠镜的高手能多多指点。下面我从今天的病人谈起。今天是我做的第 30 例单人肠镜。 是一个 34 岁的男性, 从症状上看像一个肠激惹。 这个病人我做了 45 分钟(比较慢,不好意思) ,到达回肠末端,病人没有太大痛苦。这个病人虽然不太顺利, 但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情况让我还是有很深的体会, 当然是作为一个初学者了。1、降乙部通过的很顺利。这个病人的乙状结肠不算长,走行也基本正常。通过降乙的手法和我在模型上演练的一模一样。 先是用快速往返进退内镜的手法迅速通过直乙, 到达降乙后尽力将镜头贴近降乙弯曲部,打大钮,钩
3、住弯曲的肠袢,右旋拉镜,然后去直镜身,调节方向钮,调出肠腔,然后顺势送镜,镜身即进入降结肠。通常我在模型上演练时,一般要拉3、 4 次,才能拉直乙状结肠,暴露出降结肠。今天拉一次,肠腔就出来了,所以开始特别兴奋。但没想到后面的困难接着就来了。2、过了降乙,下一个关卡就是脾曲了。到达脾曲时,镜身只进了40cm ,应该说前面的肠段拉得还是比较直。但绕过脾曲的一个肠袢,肠腔暴露的很好,就是送镜,镜头不走。我怀疑,进镜是乙状结肠可能还有袢曲。 这个时候如果有助手,帮我扣住镜身,应该能顺利通过,但可惜只有我一个人操作。所以只能反复进镜,退镜,变换体位。最终还是通过了。3、 这个病人横结肠比较长, 可能还
4、有些下垂。 所以最大的困难出现在了横结肠中段,由于前面过脾曲时受了点阻碍, 结果气可能打多了。 镜身见到一个弯曲时, 看得到弯曲的方向,却看不到肠腔。我开始以为是病人肠腔痉挛,就送气,送镜,想探出腔隙,钩住肠袢再拉镜。但反复进镜,依然看不到腔隙,这个时候当然不敢送镜了。反复折腾了好一会,看到肛侧的肠腔有些充盈,才想到也许是充气过度,肠道弯曲部形成了锐角,肠壁叠在一起,自然无法暴露。 于是开始吸气, 终于在弯曲的方向漏出一点腔隙, 我赶快接着吸气, 然后送镜,钩住暴露出来的肠腔弯袢,再拉镜, 终于将横结肠拉直, 然后送镜就到了肝曲。在这里我估计耽搁了有10 来分钟。4、这个病人的肝区不难过,轻微
5、吸引,然后打大钮,钩住弯曲部,轻微拉镜,就暴露出升结肠上段。 这个时候病人是左侧卧位, 过肝区的习惯姿势。 但这个病人升结肠上段暴露的并不好,肠腔显得弯弯曲曲,我再送镜,镜头反向后退,这个时候镜身大概进入了60-70cm 左右。我再反复的进镜,退镜。效果并不好,有时还会退出肝曲,一直没办法把升结肠拉直。 最后我想不行就换个姿势吧, 让病人改成仰卧位, 没想到升结肠一下子就完全直挺挺地暴露出来。顺势一送镜子,很快就到了回盲部。通过这个病人给我几点提示: 1、过乙状结肠要快,但不要着急。在乙状结肠就要开始拉镜,只有将乙状结肠取直,后面的肠段才能顺利通过。2 、就是一定要注意注气和吸气的调配,不要过
6、度注气,一旦肠腔形成锐角,进镜就比较困难,而且病人痛苦也大。 3、助手的配合相当重要,这个病人如果有助手适当的协助,应该会很顺利完成。另外变换体位,对进镜的帮助也很大,要学会应用。以上是我这例病人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也希望高手能多多指点。谢谢楼上的指点,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单人操作的精髓,因为我毕竟还是一个初学者,工藤的书我之前就看过, 对我启发很大,单人操作的一些要领我还是能领悟的,但将其转换为手上的技巧需要一定的时间。潘教授带教的时候说,他做单人也是做了将近 300例才真正能 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正确的方法和勤练习是成为一个优秀的肠镜医生所必需的。我之所以谈这些,是因为对一个初学者来
7、说,经验教训的总结十分重要,我相信,我 碰到的情况,很多初学者也都会遇到过,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分析,不断学习,自己的技术 才有可能提高。工藤将肠镜学习者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我无疑属于初级检查者。作为一个初学者, 技巧上的经验我谈不了太多,我只想谈谈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是:1、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保障病人的安全,也是保障自身的安全。2、应把顺利完成检查,减少病人痛苦作为首要目标。3、不要刻意追求速度。检查速度的提升,与你技巧的熟练程度是相关的。4、要善于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一例难做的病人(哪怕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远比你完成十例简单的病人收获更多。5、要和病人多交流感受,这
8、样病人对你的满意程度也Wj。今天看了工藤的书,上面讲到碰到水管状肠腔,进镜困难该如何处理。这与我过横结肠 中段时所出现的问题是一致的。由于过度充气只是肠腔充盈, 两段肠管的交角形成锐角,进镜困难,加剧病人痛苦。 这时的解决方法因该是抽吸肠腔内气体,借以消除水管状肠腔,然后朝肠镜前端不易退出的方向旋转拉镜,使肠腔短缩,使之回到下图1-的状态。再在保持轴短缩的状态下进镜。我过脾曲出现的问题,工藤同样有讲到:“虽然横结肠的内腔清晰可见,但无论怎样推进内镜也不能使其接近横结肠,或退回很远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答:可以试行以下 4种方法。(1)充分向后拉内镜以免乙状结肠打弯或形成神曲,使肠管伸直,短缩
9、。(2)请助手协助按压患者腹部,这是为了防止乙状结肠打弯, 通常从患者右下腹部向脐下部按压。(3)让患者变换体位,仰卧较之左侧卧、右侧卧较之仰卧更易 插入。(4)质地较软的内镜下半段较软,向其前端加力常较困难。若 此类情况经常发生,可以加用滑管 (sliding tube)或更换质 地较硬的内镜”具体见下图的解析1 .在确认紧挨脾曲部直线化内镜,肠管短缩后内镜前端即有自由感,此时插入内镜约40cm,然后充分抽吸空气调节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再立即向左 反向旋转内镜。2 .穿过第一个皱褶后,一边抽吸空气一边左旋内镜,便进入横结肠(其内腔呈三角形)3 .为使脾曲部的弯曲钝角化,应稍稍回收角度,并使肠
10、管与内镜轴保持一致的同时向内插入。横结肠的通过方法:“通过横结肠的中央部后,边左旋内镜边向后退镜,内镜的前端就会从患者的肛侧向头侧移动,同时从腹侧向背侧移动。 其结果就是横结肠短缩直线化,内镜 的前端从横结肠中央部向肝曲部前进o肝曲的通过方法:“完全到达肝曲后,最重要的就是抽气和充分地退镜操作。通过抽气将肠管壁充分吸到眼前并退镜,在肠管发生短缩后,要调角度和旋转操作。多数情况下,调角度向上并右旋镜身,就可以插入升结肠。 ”在肝曲部充分抽气之后, 采用向后退镜的方法短缩肠管。通过内镜前端向上弯角和右旋镜身便可进入升结肠。Wucepwt L RI 曲一J一帮鳍峥根据工藤介绍的方法,我分析我上例病人
11、的操作存在以下问题:1、因为我们镜身偏软, 旋镜和送镜不够自如。2、注气过多,使横结肠中段形成锐角夹角。在抽气后见到腔隙就迫不 及待的进镜,这个习惯不好。应先拉镜取直镜身,缩短肠腔,充分暴露肠腔再送镜。3、操作过程要注意拉镜的技巧,正如2楼的战友指点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合理的拉镜让插入变得更加轻松。今天先谈这些,明天还有肠镜,明天再和大家一起交流过乙状结肠的体会。11r7627老兄总结的经验很重要,尤其对肠镜初学者来说,能做一例肠镜有一点新的体会。相信很快就能从初学者到熟练者。 其实每个熟练者都有其熟练过程,善于总结者可能进步更快,愿你早日做到游刃有余。套用工藤的一席话开始今天的话题:“大肠走
12、行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初学者和中级者一旦掌握了自己的一套顺利插入的方法就会被“我终于发现了结肠镜插入法的真理!”、“结肠镜之神终于向我微笑了 !”等等诸如此类的成就感所包围。但是这种感觉通常都不会持续很久。很快又会觉得结肠镜之神在作弄人!然而这正是由于自己的插镜技术尚未臻熟练的缘故。内镜医生正是在理论和实践,假设和验证,荣耀和挫折的反反复复中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的。”先向大家解释一下,我所在的医院是一个部队的二甲医院虽然,很早就开展胃肠镜了,但技术水平一直不高,设备也很老久,肠镜还是用了十几年的纤维镜,镜身偏软,即便在体外旋镜都十分吃力。肠镜病人也很少,一周能做3例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每一例病人对我
13、都 十分重要。也许正应了工藤所说的:内镜医生是在荣耀和挫折的反复中前进。节前刚做了两例成功的肠镜,自以为有了些心得, 但节后的3例又让我跌了大跟头, 今天的问题和昨天一样都 出在横结肠中段,过度的充气使肠腔充盈,结果肠段之间形成锐角,而今天角度更小,通过难度更大。由于没有照片,我只能简单画了一个图,见下图,3条曲线交汇的地方就是肠腔的走行,圆圈是充盈的肠腔,由于肠壁折叠在一起,这时根本没有腔隙可以通过,初学者通常会习惯吹气想冲开皱裘,但适得其反,更加充盈的肠腔只能是肠壁紧紧的贴在一起。如果用力推镜,想挤开皱裘,又容易出现撕裂穿孔。对初学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考验。我依照昨日学习的方法,反复吸引了几
14、次,但都不见成效,一吸粘膜贴了过来,而稍一 吹开,又恢复原样,肠腔依旧紧紧地贴在一起。吸了一会,我就没有信心了,开始折腾患者 的体位,从左侧换到平卧,再换回左侧,再换到平卧,换右侧。再吸引,反复拉镜,都没有 效果。折腾了将近半小时,病人已经开始出现不耐烦的神色。病人虽然说不痛,但总觉得腹胀难受。看来,依旧是充气太多,再加上乙状结肠还有神曲, 肠腔才无法缩短。最后一狠心, 持续吸引了好一会,肠腔才开始皱缩起来,然后再拉镜,寻腔。总算把这里通过了。这例病 人的问题还是在于对气体的控制不好,注气太多,对吸气的程度又心里没数,这里想请教一下高手,当出现我这种情况,需要吸气时,该如何控制气体吸引的程度呢
15、?11r7627你好!原来我们是师兄弟啊!我是04年到南方医院进候肠镜的单人操作的。 从学习回院到现在单人我是做了一些病人,体会如下。第一、做肠镜不要急,特别是刚学习的时候。急了不行的,越急越做不成攻。第二、要会拉镜,这个是要有手感的。 肠镜说白就是要会拉。 特别是在降乙、横结肠、 肝曲那些地方要会拉。第三、控制注气,太多不行、太少了也不好,要注的刚好看清楚肠腔就行了。第四、要有高手在旁边指导, 在你做不进的时候帮你做,还有你做的不行的时候指点一下。减少病人的痛苦,我非常反感一些医生,一个肠镜做一个小时都做不了,还不请高手 做,把病人当猪玩。我现在做了这么多病人,小孩子也做了一些。我总体的感觉
16、还是一个字,要会拉镜, 特别是病人叫痛的时候。其实这例病人乙状结肠通过十分顺利,开始我还对助手说,乙状结肠通过太顺未必是什么好事。对初学者来说,顺利通过乙状结肠的后果就是容易忽视对乙状结肠的取直,但镜身到达横结肠时,麻烦就接踵而来。先是由于前面形成神曲,过脾曲费时费力,(这例病人我开始过脾曲的距离接近 70-80cm,做到回盲瓣用了 120cm,难怪病人腹胀难忍),时间一长, 气体就开始充盈,紧接着在横结肠中段就架起了一道路障。因此乙状结肠的通过十分重要。今天先摘一段工藤关于气体控制的描述吧:“控制空气就是控制大肠”也毫不为过,由此可见空气量的调节,即送气、 吸引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吸气不仅使
17、内镜的相对插入成为可能(由于空气减少;伸长的肠管自然收缩、套叠在镜身上,虽然未推进内镜,而前端确实向深部肠腔插入了 ),而且是对观察、处理及检查等所有过程都有着重要意义的操作。 但是吸引时稍一疏忽就会吸进粘膜, 这样一来反而更费时间,特别是在初学者之间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所用的内镜(奥林巴斯公司制造)的吸引开口(钳子口)都在前端的右下方。 因此, 在吸水时应稍微地弯向下, 再稍向上方打一下角度;而吸气时,如果向上打角度,则会减少吸进粘膜的机会。另外。吸气的按钮不要一次按到底,反复几次半按程度的吸气效果会更好。当前端刚要接触粘膜的瞬间手指离开吸引按纽就不会吸进粘膜。按上述操作即使吸进粘膜,只
18、要稍微动一下内镜的前端,就能够顺利地摆脱掉粘膜。我的体会有:1、 吸气的技巧在操作过程中确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过肝曲的时候,见到兰斑及肠腔走行,然后吸引,见到粘膜贴过来后,打大钮,右旋镜身,拉镜,就可以很好的暴露出升结肠来。 2 、吸引的时候不要太贴近粘膜,这样会将粘膜吸入吸引孔,造成粘膜破损。3 、在碰到我所说的形成水管状肠腔的情况,要抽吸空气时,镜身不要太贴近转弯处,要留出适当空间,才能有效抽吸空气,并根据情况做下一步的处理。楼上的师兄, 我们医院只有我一个人做单人啊, 所以即便困难我也没办法交出去, 只好自己解决。 不过一般时间一长我都要征求病人意见, 如果病人实在觉得不愿做了,
19、 一般就退出来了。但好在我所做的病人,痛苦都不算大,基本上都坚持下来了。另外工藤教授提到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和病人的交谈,我也认为这点很重要, 1、你可以随时了解病人的感受, , 以便调整你下一步的操作。 2 、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轻不适感。 3 、 还能增加病人对你的信任度。 * 作过程中有时会和病人讲一些做肠镜的趣事,多交谈,几个病人时间虽然比较长,但结束后对我的满意度也还好。但作为一个初学者,交流也要适度,我有时经常会说着说着,注意力就偏散掉了。这一点切忌切忌啊。谢谢楼主了,我很早也在找“工腾”的这本书,终于从你提供的资料中找到。我的胃镜操作看来是差不多了, 准备上肠镜, 看了很多上级医
20、生的双人结肠镜插入操作, 感觉理会得差不多了, 但我想学结肠镜单人操作法, 不知能成否?想向你咨询一下, 你学结肠镜单人操作之前作过双人结肠镜操作没有?自学能成吗 (我进修时带教老师都采用双人操作法, 且我的带教老师上结肠镜双人操作时没到过任何上级医院进修, 他讲胃镜操作多了, 短期的理会就会结肠镜了)?楼上,我觉得你要想学习单人肠镜,一定还是要规范学习。 光靠自己领悟, 很有可能走歪路的。 双人肠镜和单人肠镜的技术完全是两回事情, 而且你们医院的上级医生都是双人操作,而你自己摸索单人,一旦出事,很难处理。我觉得做一个内镜医生,谨慎是必要的素质。要知道,肠镜检查穿孔并不少见。工藤做过一个调查,
21、大部分发生穿孔的肠镜医生都属于初级操作者。 而常规肠镜穿孔的比例并不比治疗肠镜小。 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学会保护自己十分重要。楼上,我觉得你要想学习单人肠镜,一定还是要规范学习。 光靠自己领悟, 很有可能走歪路的。 双人肠镜和单人肠镜的技术完全是两回事情, 而且你们医院的上级医生都是双人操作,而你自己摸索单人,一旦出事,很难处理。我觉得做一个内镜医生,谨慎是必要的素质。要知道,肠镜检查穿孔并不少见。工藤做过一个调查,大部分发生穿孔的肠镜医生都属于初级操作者。 而常规肠镜穿孔的比例并不比治疗肠镜小。 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学会保护自己十分重要。llr7627 ,你对肠镜操作的执
22、著精神应该值得赞赏。单人肠镜操作法,我们这里刚刚开展一年, 我本人操作大约 300 例左右。 以前双人操作法,应该说基本没有掌握, 成功到达回盲部的极少。 所以应算作去年才开始真正学习肠镜技术。 开始是请外地专家传授基本操作方法,演示大约 10 余例,然后自己踏上艰辛的探索之路。由于没有专家现场指导,一切只能自己摸索,吃尽苦头。看书籍、上网,丁香园给了我巨大的帮助,我看过所有园子内的相关内容,收获颇大。这一年取得了长足进步,回盲部与回肠末端到达率已达90% 以上。尤其是最近,操作的时间也明显缩短了,一般能在10 余分钟左右达到回盲部了。并且做完不会感到太累,患者痛苦也不大, 仅有轻度不适感,
23、没有因不耐受疼痛中途终止者。 而在刚开始操作单人肠镜时,上面所说的情况时有发生。具体的体会: 工藤法应成为单人肠镜的经典方法。 虽然我现在只能算从1 级水平过渡到 2 级水平的阶段, 但我坚信通过不懈努力, 会达到更高水平。除个别例外,肠镜只有一个最困难的点:乙状结肠的通过。 乙状结肠处理的好了,以后的困难都不算作什么。 如果你在过脾曲时已进镜达70CM ,我的体会:退镜,取直乙状结肠攀曲后再进,否则你就是在做无用功。最近操作比较顺利的,通过脾曲没有超过60CM 的。而工藤则说,到脾曲 40CM 。这种境界还是我努力的方向。最后,我想说,我的同事也有一些“肠镜发烧友” ,对掌握单人肠镜达到“痴狂”地步,愿与战友们共同进步!谈一下我对单人操作学习之初的一些体会。最易犯的错误: 1、注气太多:跟腔能力不足,视野不清晰,需要不停打气,结果肠腔扩张,弯曲加大。注气多还使推镜钩拉取直困难。一定要少注气,同时多吸气。2、滑镜过多:遇到肠腔弯曲角度较大时,难以循腔进镜而滑进。 如果滑进距离过长, 易使肠腔拉长、 扩张, 进镜自由感消失。 同时增加穿孔的危险。我的体会是镜头前端越过弯曲部后, 不是继续进镜而是退镜, 拉直镜身。要注意: 滑进是攀曲形成的开始。尽量减少滑镜,滑镜距离切忌过长。 3 、旋镜幅度过大:肠腔转弯角度较大,要大幅度旋转镜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企业的保洁合同范本
- 窗子外包安装合同协议书
- 注塑厂生意转让合同范本
- 租用农地建厂房合同范本
- 终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书
- 私人对私人加工协议合同
- 法院办理协议离婚协议书
- 申请企业并购协议书范本
- 物业维修承包合同协议书
- 高质量门窗采购合同范本
- 青少年体态管理课件
- 网络安全维护与用户免责声明
- 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病诊治及预防实践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脑积水患者治疗与护理
- 物业工程前期介入方案
- 2024年杭州萧山环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T-FSS 16-2024 电水壶标准规范
- SAP销售订单处理用户操作手册
- DBJT 13-309-2019非开挖顶管技术规程
-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构建初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