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山行姓名:李春芳工作单位:渭南市临渭区育红小学学科年级:二年级语文教材版本: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首古诗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语文天地中的阅读积累题,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
2、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2、过程与方法目标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的诗歌教学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展开联想,体会意境”的训练和运用读中感悟的方法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3、情感
3、与价值目标 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二年级的小学生虽然他们年纪小,但是他们是一群喜欢幻想的的孩子。虽然他们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但是只要我们教法得当,及时鼓励,他们的学习热情依然高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我将
4、本课教学的流程这样设计:一、深情引语,入情入境。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从而引用几位诗人笔下的秋天各有不同,进而引出课题。最后用优美引语创设情境,引出诗人简介。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能读准,读通。三、再读古诗,理解感悟。学生默读诗文,思考作者都写了哪几种景物。借助注释同桌讨论诗句意思。最后师说意思,生对诗句。四、体会诗情,进行赏读。师范读诗文,生体会诗歌感情。师引读诗句,生展开联想,体会诗文的美。五、拓展延伸,笔下开花。写写你眼中的秋天。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通过“展开联想,体会意境”的训练和运用读中感悟的方法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
5、感受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课。师:孩子们,一年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2、揭题。3、出示作者简介。生汇报。生书空课题。生汇报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通过谈话,让学生感知秋天在每个人的眼中各有不同,从而引出诗题。通过汇报,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自由读古诗两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出示生字新词,生认读,练写生字。生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并练写生字。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为理解古诗做好
6、准备。三、再读古诗,理解感悟。1、默读古诗,思考:这首诗是写秋天的,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2、作者除了写霜叶,还写了哪几种景物呢?请用笔圈出来。3、出示注释,生学习,理解。4、师说诗句意思,生对出相关诗句。学生默读古诗,圈出景物。学习注释,理解词语意思。通过学生自己默读,自己感悟,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四、体会诗情,进行赏读。1、谁来说说作者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哪种感情呢?2、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爱)3、作者爱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3、这里很美你感受到了吗?4、谁来说说,这里的景色美在哪里?5、师范读。6、谁来给大家美美的读读古诗?五、拓展延伸,笔下开花。1、写写你眼中的秋天。生汇报作者抒
7、发了怎样的感情。生听范读,展开联想,体会景色美在哪里。生汇报美景。生美读诗句,诗指导朗读。生进行练写。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美,并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练写,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学校: 班级: 姓名: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
8、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
9、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山 行(唐) 杜牧寒山 石径 白云 热爱人家 枫叶 九、实践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本首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杜
10、牧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深秋图画。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颂的佳作。教学这首古诗,重点应是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秋天景物的特点,感悟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在教学时,我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由秋天的话题导入诗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继而介绍了作者,解释诗题,作者在山路上行走看到了什么呢?很自然地就过渡到古诗的学习。我先让学生自读一遍古诗,(在学生读诗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再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指名读诗。初读古诗,我觉得孩子们学得很轻松快乐。接下来,就是再读诗歌,了解大意,感悟诗情。在备课的时候,我就想到,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采用串诗意的串讲式教学模式,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从整体入手提问,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写了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给了你一种怎样的感觉?接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什么让你感觉到美呢?你能根据诗的内容与画面具体说一说吗?最后,让学生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下期末考拔高测试卷(3)(解析版)
- 《色彩的联想》课件
- 《廉政专题教育讲座》课件
- 教育培训行业前台接待总结
- 乐器店前台岗位职责总结
- 2023年-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预热题】
- 2023年-2024年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典型题
- 2023年-2024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高清
- 1994年安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1993年福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海域使用分类体系(全)
-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共28张PPT)
- 解除限制消费申请书
- 汽车整车厂和动力总成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
- 7实用卫生统计学总-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护理本复习资料
-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集团各控股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
- t-桥式起重机设计计算书
- 全口义齿印模及颌位关系记录ppt课件
- 定点洗车协议书(共2页)
- 电除尘器计算
- 杆塔选型(高度、形式、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