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3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时,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这么一位 的启蒙者、改革者、推行者、论战者,出现在70年代台湾的学府与文坛,是应运而生的主流人物。后来他更奋自淬砺,写出一种 的杂文风格,令人期待他层楼更上,领域更开。谁料就在高潮的浪脊上,这主角竟然突然失踪,有不得见者达二十多年。这反高潮的一招,究竟是元叔戏弄我们的幽默,还是幕后另有我们未明的隐情,该由文学史家来 了。 A.虎虎生威 刚健明快 揭示

2、B虎虎生威 矫健明快 揭发 C.虎虎生风 刚健明快 揭示 D虎虎生风 矫健明快 揭发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那么一天你来到了这样一个地方,那里没有高楼林立的触动, 和大多数滇西北群山之间的村落一样,这里的人和自然演泽着一个又一个生生息息。 没有生活在城市里的鸟儿的绝望和目光的黯淡 这里只有皮肤黑黝黝,笑容却自然得像没有瑕疵的天空,云是滴答的,心情是愉悦的 这里只有连绵不断的山峰,湛蓝的天,成片成片、绿得当你看上去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没有人潮涌动,这涌动像极了钱塘江涨潮的场面 她只是依偎在大山深处的一个村落 A B C. D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3、、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近日,随着一部名叫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的电视剧的热播,弓I发了观众关于“北上广到底相信什么”的思考。 B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智力素质的提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知识的掌握。C两位信徒那坚定的脚步,衬着蜿蜒的石阶和石阶旁突兀的树干,构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像一幅油画印刻在我的心头。 D.随着高考分数的揭晓,三名来自南通市和泰州市姜堰区的女孩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她们就是本次高考的文理科和艺术类的第一名。4关于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夸张;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

4、留别) B借代: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C对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D比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下列选项中,对语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优势这块板越长越好,如果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那就更好了。这样,你就做到了卓越。而在这一个点上的超越,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成功。乔布斯是个完人吗?苹果公司是面面俱到吗?他们的每一块木板都比竞争对手长吗?当他们能把产品做到人人喜欢,就几乎二切都有了。我们为什么没有苹果,没有乔布斯,正因为我们总是追

5、求样样不落人后,努力活在别人描绘的理想模式之中。 A我们需要找出自己的优势且将其发挥到极致。 B优势这块板越长越好,能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更好。 C我们总是追求样样不落人后,努力活在别人的模式中。 D无论是人还是公司,都靠自己最长的那块板成功。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郁离子序徐一夔 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公学足以探三才之奥,识足以达万物之情,气足以夺三军主帅,以是自许,卓然立于天地之间,不知自视与古之豪杰何如也。年二十,已登进士第,有志于尊主庇民。当是时,其君不以天下繁念虑,官不择人,例以常格处之,噤不能有为。已而南北绎骚,公慨然有澄清之志。

6、藩阃方务治兵,辟公参赞,而公锐欲以功业自见,累建大议,皆匡时之长策。而当国者乐因循而悦苟且,抑而不行。公遂弃官去,屏居青田山中,发愤著书。此郁离子之所以作也。 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其书总为十卷分为十八章,散为一百九十五条,多或千言,少或百字。其言详于正己、慎微、修纪、远利、尚诫、量敌、审势、用贤、治民,本子仁义道德之懿,明平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手正。骤而读之,其锋凛然,若太阿出匣,若不可玩。徐而思之,其言确然,凿凿手如药石之必治病,断断乎如五谷之必疗饥

7、而不可无者也。岂若管、商之功利,申、韩之刑名,仪、秦之捭阖,孙、吴之阴谋,其说诡于圣人,务以智数相高,而不自以为非者哉! 见是书者,皆以公不大用为憾,讵知天意有在,挈而畀之维新之朝手?皇上龙兴,卒以宏谟伟略,辅翼兴运。及定功行赏,疏土分封,遂膺五等之爵,与元勋大臣,丹书铁券,联休共关于无穷,不其盛哉?传有之曰:楚虽有材,晋实用之。公之谓也。初公著书,本有望于天下后世,讵意身亲用之?虽然,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呜呼!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 一夔蚤尝受教于公,后谒公金陵官寺,出是书以见教,一夔骇所未见,愧未能悉其要领。

8、今公已薨,其子仲璟惧其散轶,以一夔于公有相从之好,俾为之序。顾一夔何敢序公之书?然得系名于简编之末,亦为荣幸,因不让而序之。公讳基,字伯温, # 苍人。若其言行之详、官勋之次,则具在国史,兹不著。 洪武十九年冬十有一月,门生杭州府儒学教授天台徐一夔谨序。(有删改)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已而南北绎骚 绎:连续不绝 B孙、吴之阴谋 阴谋:暗中策划 C俾为之序 俾:使 D因不让而序之 让:推让,推辞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而公锐欲以功业自见 出是书以见教 B而不失乎正 而当国者乐因循而悦苟且 C俾为之序 皆以公不大用为憾 D其

9、说诡于圣人 然得系名于简编之末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 (2)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 9作者从哪些方面赞扬了郁离子?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水 龙、吟宋·晁端礼*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忂*雪少,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团。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凭阑干,但有盈盈

10、泪眼,把罗襟韫。注:晁端礼:北宋词人。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九衢:指御街。(1)简析上阕“九衢”以下六句的写景特色。(6分) (2)请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2)剑阁峥嵘而崔嵬, ,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3) ,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5)醉能同其乐,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我知言, 。(孟子·公孙丑上) (8)满招损, 。(尚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宁 古 塔

11、余秋雨 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据研堂见闻杂记己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丰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

12、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唁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

13、到民间选关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

14、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如,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

15、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却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

16、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选自余秋雨宁古塔,有删改)12“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在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3文中写顾贞观设法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有何作用?(4分) 14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15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关于阅读革命答广州日报吴波问谢有顺 记者:多媒体时代,对人们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带来什么影响?谢有顺:我想,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选择多元了。可读的东西太多,阅读行为也被

17、分解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坐车、吃饭、熄灯后的夜晚,都可以进行阅读,这些阅读上的便捷,有一些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有一些也是阅读者慢慢养成的习惯。尤其是手机成了一个移动阅读器之后,一切都改变了,阅读中的信息依赖和消遣功能被放大了,过去那种子持一本书的庄严感已经消失,阅读成了琐细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轻阅读、浅阅读成了主流,这也势必影响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一些契合于这种趣味的文字也就应运而生。 记者: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不同特点,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吗?如果两者共存,您认为会是以一种什么方式共存? 谢有顺:在可以望见的将来,纸质书不可能被取代。相比于电子书,纸质书也有自己不言而喻的优势:适合查阅、记忆,

18、人和纸对话的过程中有一种情感的温度尤其是被人读过、画过、批注过的书,本身就带着一种文化传承的印痕。因此,二者共存是必然的。读者选择哪一种阅读方式,这完全决定于他的习惯、心态和时间,电子阅读便捷、信息量大,而纸质阅读比较从容,适合交流和回味。当一个人厌倦于以加速度的方式活着时,也许他就会回想起读纸质书时的那种舒缓心境。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回过头来羡慕那些有闲暇读书的人,就像在城市住惯了高楼的人,现在也开始想念乡村小屋一样。 记者:面对新媒体阅读竞争和挑战,如何开展好传统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 谢有顺: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要把经典的荚和魅力充分解读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并喜欢它,经典才能深入人心

19、。阅读是一种吸引,而一种经典要能长久地吸引读者,我觉得要有普遍性、经典性和时代性的复合特征。所谓普遍性,指的是语言要朴白、有韵味,话题或形象要吸引人;所谓经典性,指的是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选择之后,依然还能被人记起的那部分;所谓时代性,指的是它的价值观到现在还新鲜、还有魅力。因此,经典也要经过一个再选择的过程,要让经典能和这个时代对话,要对经典重新作出阐释,这才能让经典重放光芒。记者:在日益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竞争人们的闲暇时间的时代,究竟如何阅读才能开拓眼界、丰富知识,让阅读滋润我们的心灵,进而提高个人的文化内涵和修养? 谢有顺:不要奢望能找到一种方式来弥合业已形成的阅读裂缝,有裂缝、有差异其实是

20、好事。阅读的自由和多元化,必然会带来一些混乱,甚至粗糙和粗俗大行其道也不足为奇,但不管如何,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阅读,总是一种时代性的进步。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市民社会,一个多数人选择在世俗里藏身的社会,以世俗为旨归、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可能会把社会带入一种浅薄的境地,但你必须承认,浅薄中如果洋溢着一种世俗的欢乐,也自有一种不能被藐视的温暖。它同样值得尊重。只要我们能够让读者读到自己想读的,只要读者自由阅读的权利能够被有力地捍卫,相信阅读本身有着巨大的自我修正和自我矫治的能力,正确的阅读风气正是在阅读的自我修正过程中被建立起来的。其实,对于今日的中国而言,创造自由阅读的风气、提供便于阅读

21、的环境,远比引导读者具体该读些什么书更重要。一个人该读什么书,是在阅读中慢慢领悟和调整的,而不是在阅读之前就被规定的。 (有删改)16谢有顺认为电子书和纸质书会以怎样的方式共存?(6分) 17谢有顺认为如何才能开展好经典阅读?(6分) 18在日益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竞争”人们的闲暇时间的时代,什么样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阅读?(6分) 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世界的模样在于你凝视它的目光,你所见到的都是你内心的投射。让我们用澄澈的眼光凝视世界,不要以为长大而丢失了内心的澄澈。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2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C(“虎虎生威”不是成语,只是一个普通的合成型词语,指像老虎一样有一种令人敬畏的气势。虎虎生风: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亦指豪杰奋起,大展宏图。选文中有“应运而生”,所以此词合适。矫健,强壮有力;刚健,<性格、风格、姿态等)坚强有力。揭示;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揭发,揭露坏人坏事)(3分)2.C(首先,注意“没有······没有······只有·····&

23、#183;·只有”的对比结构;其次,注意“人和自然”的提示性,“人”的内容在前,“自然”的在后再次,只能放在最后,满足“一个村落”和“的村落一样”的衔接)(3分)3C(A项,“随着”这一介词滥用,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应将其去掉。B项,逻辑顺序有误,应改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智力素质的提高”。D项,“三名”与“两地”无法匹配)(3分)4D(有“如”,但不是比喻修辞)(3分)5A(B项,概括不全。C项,从反面来说,不适宜作为最准确的概括句。D项,比喻说法未直接说理)(3分)6B(应为“用兵的谋略”)(3分)7B(B项,都表示转折。A项,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C项,替;当作,

24、作为。D项,介词,比;介词,在)(3分)8(1)以仁义道德的美好风范为基础,明了吉凶祸福的苗头,通晓古今事业成败得失的情况,对矫正元朝的弊病,有深深的感慨。(每句1分) 。 (2)一个(有才能的)人是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关系到天下和国家兴衰(缘故),那么这本书,难道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吗?(每句1分)又作者才能方面:刘基才华出众,学识渊博,气度超群。作者的写作目的方面,作者因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发愤著书,以期后人以此参考,达到治世。书籍价值方面:内容广博,思想深邃纯正,雄辩有力。(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 【参考译文】: 郁离子,是诚意伯刘基在元末时写的书。刘公的学问足以探究天、地、人的奥秘,

25、学识足以通晓所有事物的情状,气足以改变军队的首领,以此评价自己,在天地之间卓然不群,自认为与古代的豪杰相比并无差别。二十右,已经获得进士第,有志于推崇君主庇护百姓。在那时,国君不多思念考虑天下,任用官员也不认真选择,事情按惯例处理(有才能的人)闭着嘴不能有所作为。不久南方北方相继发生骚乱,刘公慷慨激愤有安定天下的志向。藩卫国土的封疆大吏正致力于出兵作战,授予他参赞的职务,而刘公急欲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多次提出建议,都是挽救时局的长远之计。但当时的执政者囚循守旧并乐于苟且偷安,建议都被压制不被实行。刘公就弃官离开,隐居在青田山中,发愤著书。这就是郁离子写作的缘由。 郁离是什么?离是火,有文采的样

26、子,使用它,文章就文采兴盛,国家就会达到大平治世。这本书一共十卷,分为十八章,散列为一百九十五条,多的有上千字,少的有上百字。书中详细谈论了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谨慎处理微小的细节、修缮法纪、不求近利、推崇规劝、侦察敌情、审视形势、任用贤才、治理百姓,以仁义道德的美好风范为基础,明了吉凶祸福的苗头,通晓古今事业成败得失的情况,对矫正元朝的弊病,有深深的感慨,有激愤的言论。文章包容万物,彻底消解各种疑惑,辩论的文辞富丽,比喻工巧,又不背离正道。快速阅读此书的时候,书中的锋芒令人敬畏,就像大阿剑离开剑匣,好像不可把玩。慢慢思量,书中的道理正确,言之凿凿如同治病的药物,确定无疑如同疗治饥饿的不可缺少的

27、五谷,哪里像管仲、商鞅的功利之说,申不害和韩非的刑名之术,张仪、苏奏的游说之术,孙武、吴起的用兵谋略,他们的学说都违背圣人(的思想),追求高超的谋术,却不认为自己不正确! 看这本书的人,都把刘公(之前)不被重用当作是遗憾的事,怎知天意在此,要将天命给予新朝呢?皇帝兴起,(刘公)最终完成伟大的谋略,辅佐皇帝,时运昌隆。等到论功行赏,裂地分封,最终接受五等爵位,与开国的元勋大臣,享受丹书铁券的荣光,永享美好,这难道不荣耀吗?传上说:自己国家的人才不被任用,就可能被敌国使用。这就应谊说得是刘公吧。刘公写这本书,本来寄望于后世使用它,怎料到会亲身实践?虽然如此,刘公的功业都体现在这本书上,这是元朝失败

28、的原因;刘公的书(中的思想)披运用于事业中,这是我朝兴盛的原因。哎!一个(有才能的)人是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关系到天下和国家兴衰,那么这本书,难道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吗? 我早年曾经在刘公处接受教导,后来在金陵官寺拜见过他,他拿出这本书来教导我,我吃惊于前所未见,遗憾于不能完全掌握这本书的要领。现在刘公已经死去,他的儿子仲碌担心这本散失,因为我与刘公有跟从学习的关系,让我为这本书写序。但我哪敢为刘公的书写序啊?只是能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这本书上,也是很荣幸的事,所以就不推辞为他写了这篇序言。刘公讳基,宇伯温,是 括 苍人,像他详细的言行,官职功勋的等第,都详细记录在国史里,这里就不详细记录了。

29、洪武十九年冬十一月,弟子杭州府儒学教授天台徐一夔谨序。10(1)俯视、仰视相结合,(2分)词人向下看,九衢上残雪斑驳;向上看,朦胧淡月照进千家万户;(1分)嗅觉、视觉相结合,(2分)夜风送来梅花清香,池塘表面的冰已经融解。(1分)白描手法(有赏析文字即可);远近结合<有赏析文字即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有赏析文字即可)。 (2)羁旅漂泊,孤寂之苦,(1分)对年华已逝的感慨、(1分)仕途失意的感伤、(1分)对清净、洁白的冬景的喜爱,(1分)元宵佳节即将来临的舒畅,(1分)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有五点即得全分)11(1)扈江离与辟芷兮 (2)一夫当关 (3)余嘉其能行古道 (4)奈何取之尽

30、锱铢 (5)醒能述以文者 (6)起舞弄清影 (7)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8)谦受益(谦得益)(8分)12流放途中的艰险和到达宁古塔后的苦难(或答原文对应部分即可);清廷官员一旦被流放,很可能面临 家人、家族甚至邻里的牵连治罪,内心充满了歉疚却无力挽回。(一点2分)13侧面写出被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1分)承接上文流放者间的友谊,(1分)体现了苦难中友谊的珍贵和人格的高贵,(1分)自然引出作者关于东北人性格与流放者精神遗留有关联的联想。(1分,“流放创造了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亦可)14虽然屈原、司马迁、曹雪芹这些第一流人才也受尽磨难;(2分)但不如流放宁古塔流放法,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2分)流放宁古塔并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和产生一流的文明。(2分,“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