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标段测量方案_第1页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标段测量方案_第2页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标段测量方案_第3页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标段测量方案_第4页
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标段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标段 施工测量方案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医大工程项目部 19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施工总承包标段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2三、施工测量放线准备工作3四、平面控制网测设5五、建筑物定位放线及基础施工测量7六、土建结构施工测量8七、砌体结构施工测量14八、钢结构施工测量14九、沉降观测17十、质量保证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17十一、附图19附图一、级控制网平面布置图附图二、内控点平面布置图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施工总承包标段一、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合同2、施工图纸序号专业名称编号1总图安徽医科

2、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总平面图2建筑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地下室建筑平面图地上建筑平面图3结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地下室结构平面图地上结构平面图3、工程应用主要规范、规程类 别名 称编 号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4、甲方提供的桩点坐标、高程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1、项目总体概况序号项目内 容1工程名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工程施工总承包标段2工程地址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3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154576.94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59685m2,地上建筑面积94891.94m2)4基础类型桩承台+筏板

3、基础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6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4层7建筑高度檐高19.2m,最高点23.9m8建设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勘察单位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10设计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11监理单位合肥市南巽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12质量监督单位合肥市高新区质量监督站13施工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工程工期开工日期2013年3月1日,竣工日期2015年2月18日,总工期720日历天15合同质量目标合格、确保“黄山杯”,争创“鲁班奖”2、建筑设计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建筑功能门诊、医技楼2建筑面积(m2)建筑面积154576.94占地面积24052地下面积59685地上面积9

4、4891.943建筑层数地上4-5地下24建筑层高(m)地下部分层高地下二层4.7地下一层5.65地上部分层高-5.400层5.4首层三层4.8设备房及屋顶3.05屋面层5.505建筑高度(m)绝对标高吴淞高程54.30室内外高差5.4基底标高-16.5、-17.7、18.5建筑高度23.906建筑平面建筑平面形状“矩”型长×宽(m)233.5×128.75横轴编号129纵轴编号A1/R横轴距离(m)8、7.25纵轴距离8.4、8、6.6、4.9、3.5三、施工测量放线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1、校核图纸:首先了解工程全貌和设计意图、定位条件与依据条件以及水准点的位置与高程

5、、主要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和验线尺寸。建筑图与结构图是否对应。1.2、仪器与工具:全站仪1台、经纬仪4台,水准仪4台,激光垂准仪2台。50m钢尺2把,5m钢卷尺10把,5m铝合金塔尺4把。1.3、辅助工具:雨伞、温度计、线坠、墨斗、铁锤、斧头,木桩等。1.4、检验仪器、检定钢卷尺,为了保证测设精度,使用的仪器、钢卷尺必须由有关鉴定部门进行鉴定,要特别注意钢卷尺的维护保养,每次使用后要用棉纱上黄油,在运输和存放中均不得挤压,防止钢尺变形,影响测设精度。2、组织管理项目部设专职测量负责人,实行统一管理。下设两个测量组,负责相应分区工程的测量与验线工作。各测量组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测量专业技师和测量工

6、人,测工的最低级别为中级工。测量组长必须由工程师、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施工测量、安装测量由各作业队测量组自己负责。因此本工程施工测量设立项目部分包单位两级测量机构。3、测量数据的管理本工程在测量工作中将全面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和计算机。数据计算、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内外业计算、成果输出全面使用计算机管理,以数字化测量模式取代传统的常规测量模式。在平面测量过程中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控制和沉降观测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其工作流程见下图。对于比较简单的细部测量亦可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原始数据数据计算施工测量安装测量验线变形测量决策纠正数据处理工作量工程状态结果预测成果输出竣工资料竣工测量数字化管理工作流

7、程图四、平面控制网测设1、平面总控制网平面总控制网分地下施工和地上施工阶段两部分进行投测,且布设成方形,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其中地下结构控制点在建筑物外侧布设点位;地上结构控制网点采用内控法。2、控制网测量为保证总体工程和各分项工程测量工作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总包项目部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两级。第一级为场区整体控制网,第二级为各分区工程施工的施工控制网。2.1图纸校核及定位依据校测1)总平面图的校核,内容包括:建筑用地红线桩的坐标、角度和距离的校核;建筑物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的校核;竖向设计(设计高程等)校核。2)建筑施工图纸的校核,内容包括:建筑物轴线的几何关系;

8、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的几何尺寸。3)结构施工图纸的校核,内容包括:柱及梁等结构的尺寸校核;结构图与建筑图、设备图是否对应。4)校测甲方提供的精密导线点的距离、夹角及坐标,校测水准点的高差。2.2原始基准标桩的交接及校测在工程开工前,应及时联系业主,进行现场原始永久性的基准标桩的交接。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应附有标桩位点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并应附文字说明,依照资料,现场核对进行点交并签字。同时,应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业主提供的基准标桩进行必要的复测工作。无误后方可使用,如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业主及交桩单位研究解决。无误后,由我项目部负责保护起来作为定位该工程具体位置的依据。

9、2.3场区整体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场区平面规划和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为依据,建立环形、方格形场区平面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借用平面控制网的桩点进行布设。这两个控制网是工程整体控制和变型监测的依据和基准,用以保证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2.4工控制网的布设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进度分不同阶段进行测设。它的布设原则要满足相关施工细部测量或施工控制的要求,全面覆盖。其网形依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施工平面控制网为矩形网,采用场地坐标系。2.5控制网的精度设计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等 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级51/30000级81/20000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10、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0.5mm。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1.0mm。引测方法采用附和或结点水准测量。在施工工程建立主要轴线作为该工程的控制轴线,施工时,首先将控制轴线分别引测到基坑外,并做好防护工作。在施工中,要严格采用控制线,同时要每2个星期对控制线进行相互校正工作,以确保其准确性。、级控制网平面图详见附图一。2.6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2.6.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20钢筋上刻+字线(高程点为圆头)钢筋桩的埋深不小于800mm,钢筋桩周围设R20cm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

11、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3cm。(如右下图)2.6.2控制桩点四周设钢管围栏,并设有醒目的标识2.6.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2.6.4各相应控制点间要保留畅捷的测量通道,确保视线的畅通。五、建筑物定位放线及基础施工测量1、一般规定1.1建筑物定位放线和基础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槽(坑)开挖中的放线与抄平、建筑物的基础放线、士0.000以下的测量放线与抄平等。1.2建筑物定位放线,以场区平面控制点定位时,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具体桩点坐标详见甲方提供的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1.3建筑物定位放线时,起点允许误差为20mm,边长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12、1/6000,且边长误差不应大于20mm。1.4建筑物主轴线控制桩,是基槽(坑)开挖后基础放线、首层及各层结构放线与竖向控制的基本依据,应在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中标出其位置并采取措施加以妥善保护。2、建筑物定位放线根据甲方提供给我项目部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所确定坐标点进行引测。建筑角点坐标图3、基坑开挖和基础放线整体开挖基础放线,大开挖施工时应根据轴线控制桩分别测设出基槽上、下口位置桩,并标定开挖边界线,上口桩允许误差为+50mm、-20mm,下口桩允许误差为+20mm、-l0mm。六、土建结构施工测量1、-5.400以下施工平面放样测量1)轴线投测:基础防水保护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

13、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2)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3)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L30 m± 530m<L60m± 10细部轴线± 2承重墙、梁、柱边线± 3非承重墙边线± 3门窗洞口线±

14、; 32、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3、-5.4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坑底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采用悬吊钢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 计算公式b=H0-H1+a-a+bH0首层标高基准点高程;H1待测楼层设计标高;aS2水准仪在50m钢尺上读数;aS1水准仪在5

15、0m钢尺上读数;bS2水准仪的塔尺读数;bS1水准仪的塔尺读数;3)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4)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5)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下表所示:高度H允许偏差(mm)每层±3 mmH<30 m±5 mm30m<H60m±10 mm4、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1)

16、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或+10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2)模板垂直度检测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5、-5.400以上施工测量1)首层底板浇注完混凝土后,达到一定强度后,在轴线控制桩架设经纬仪,后视同轴线方向桩,将主控制轴线投测到混凝土面层,经过角度及距离校核合格后,使用钢尺量测出其他轴线,作为首层墙、柱等平面位置施工依据。2)平面控制测量:本工程-5.4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铅直仪竖向投测法。(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A.内控

17、点布设平面内控点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布设,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2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平面控制点。具体布设位置详见:附图二(内控点平面布设图)B.埋件的埋设内控点布设在首层,在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f150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C.预埋件作法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F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D.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

18、线控制网的精度。E.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接收靶示意如图:(2)内控点竖向投测首先将激光铅直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置竖直度盘为0°0000",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铅直仪操作人员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如图。基准控制点传递示意图见下图所示。基准控制点

19、传递示意图(3)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3)高程的传递(1)标高基准线测设。标高基准线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在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布设3处,作为该流水段的标高基准线。标高基准线测设:从高程控制点引测+1.000m高程,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

20、。(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每一施工流水段传递3个点。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3)施工层抄平之前,首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4)当每一层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七、砌体结构施工测量1、砌体结构施工测量在楼板上放线时,内墙应弹出两侧边线,外墙应弹出内边线。2、墙体砌筑之前,应按有关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全高绘制误差为&

21、#177;2mm,3、皮数杆的设置位置应选在建筑物各转角及施工流水段分界处,相邻间距不宜大于15m,立杆时先用水准仪抄平,标高线允许误差为±2mm。4、各施工层墙体砌筑到一步架高度后,应测设500mm (或1000mm)水平线,作为结构、装修施工的标高依据,相邻标高点间距不宜大于4m,水平线允许误差为±3mm。八、钢结构施工测量钢结构施工测量工作是钢结构安装中的先行工序,又是关键工序,而测量精度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制定合理、适用的测量施工方案,采用科学的测量工艺是保证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本钢结构工程地上部分的测量工作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

22、合的控制办法。 1、钢结构安装测量工作的难点1.1 测量精度高:本工程梁、柱、支撑大部分采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1.2环境影响大:虽然测量仪器的精度可以满足钢结构安装测量控制的精度要求,但由于塔吊吊装时的震动和塔吊内爬对测量施工的影响、早中晚温度变化和焊接温度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都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1.3测量强度大:无论是在钢结构安装前后还是钢结构安装过程中,都需要实时或即时测量来密切配合安装工作。此外,还需要按施工工序和进度要求随时做好复测和检查验收工作。 2、钢结构安装的测量本工程地上部分的测量工作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土建施工时在-5

23、.400层砼楼顶板浇筑施工完成之前继续使用地下部分施工的测量控制网,并采用外控借线法辅助进行13轴(16轴)/C-E轴钢骨混凝土柱的安装测量工作;第二部分,其他部分钢结构施工按布置在混凝土结构上内控网采用内控法进行测量工作。 2.1具体施工按照如下方法操作:钢柱吊装就位至安装面,首先找正柱底轴线位移,安装钢柱连接耳板上的大六角高强度螺栓,但是并不夹紧,用钢楔子或千斤顶通过调整柱-柱之间的缝隙,按照先标高,后位移,最后垂偏的原则进行钢结构安装的校正。钢柱安装时每节钢柱垂直度的校正采用内控法观测,用两台经纬仪安置在钢柱边上用经纬仪在两个垂直方向随时观测,配合安装校正。为了减小累积误差,每层钢柱垂直

24、度的施测都必须将经纬仪支架到控制轴线上(或从控制轴线借线)前视下一节钢柱顶部的轴线,然后观测钢柱顶部中线,禁止从钢柱边进行观测。2.2高程控制网布设: 高程控制网使用土建提供的高程控制网的基准点,在每安装区域设立三个基准点,形成一个闭合的水准线路,并对其进行闭合测量,每次使用前都要对其标高点复测检查,以提高测量准确度。误差控制: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每层为±3mm。2.3标高的控制本工程采用相对标高控制和设计标高控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钢结构的安装,每安装一节钢柱以后,引测实际标高复核设计标高,将设计标高的误差控制在5mm以内,逐渐趋近设计标高。控制的方法是通过调节柱与柱之间的焊缝间隙来控

25、制,并考虑焊缝收缩量。3、钢结构校正测量 钢结构钢柱的校正是钢结构安装测量的关键工序、关键技术。在钢柱吊装就位后,其校正的内容和顺序为:标高的调校、位移调整、垂直度校正、垂直度的跟踪观测。3.1钢骨柱标高调校钢骨柱吊装就位后,在安装面安置水准仪测设相对标高,配合钢尺进行测量换算各钢柱柱顶线,将标高测量结果与下节柱顶预检长度对比进行综合处理。通过上下柱的标高控制线之间的距离与设计标高数值进行对比,将其标高偏差调整至+5mm内。3.2位移调整钢柱对接时钢柱的中心线应尽量对齐,其错边量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要求。为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柱十字线重合,钢柱的位移偏差每次调整3mm以内,如果偏差

26、过大可以分23次调整。注意:每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决不允许使用下面一节钢柱子的定位轴线,必须从地面控制线引到高空,以保证每节钢柱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累积误差。3.3垂直度校正:钢柱校正的重点是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对影响垂直的因素的预先控制。对于安装误差、焊接变形、日照温度、钢结构弹性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值通过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的经验预留垂偏值。采用两台经纬仪在钢柱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同时进行跟踪观测控制。在保证单节钢柱垂直度不超过规范的前提下注意预留焊缝的收缩对垂直度的影响,加强焊接工艺采用对称焊接以减小焊接收缩对钢柱垂直度的影响。3.4垂直度跟踪观测:为了如实掌握每一根钢骨柱垂直度的动态,

27、更好的指导安装工作和确定安装顺序。在钢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经纬仪对钢柱的垂直度随时进行跟踪观测,保证钢结构安装的各项控制指标受控。4、钢结构测量精度保证措施4.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良好的测量环境,尽可能避免不良环境(如日照、温度、大气压强以及其他工序施工)等因素对钢结构的影响。为了控制和减少温差对钢结构测量工作的影响,除了考虑温差效应产生的偏差值外,应尽量避开高温施测,安排在早晨10:00之前,下午4:00之后进行钢柱垂偏的测量。在对本区钢柱的垂偏施测时,本区的塔吊禁止运转,以免影响测量的精度。正午时施测,所用测量仪器宜打伞加以保护。4.2为更准确的做好钢结构安装的施工测量工作,在钢

28、结构测量施工中必须观测并记录好如下项目,以便为后续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1)钢柱与钢梁焊缝收缩引起钢柱垂直度的测定值;2)钢柱的日照温差变形的测定值;4.3在使用钢尺进行距离测量时,应注意加温度常数改正并采用标准拉力施测。4.4整个钢结构安装的计量器具应统一。4.5其他各工序的施工必须保障各测量通视孔的贯通。测量工作严格执行三级检查一级审核验收制度,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错误,必须立即现场给予纠正,不能让问题影响下一施工环节。5、安装测量的注意事项5.1钢结构安装时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操作时要系好安全带,并做好对仪器的保护;5.2测量人员要随时做好桩位点的保护、恢复、标识;5.

29、3每个安装过程必须固定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不得随便更换施测人员和测量器具,以保证测量数据相对准确;5.4施测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精心操作,对中要准确,测角应采用复测法,后视应选长边,切忌以短边定长边。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5.5无论是经纬仪的平面测量,还是水准仪的高程测量,每次测量操作都要进行闭合检查,确保测量无误时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5.6测量数据要有专人记录,数据处理要保证至少经过两人计算、复核,坚持测量、计算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5.7选用合理的仪器和科学的施测方法,并正确使用和精心爱护仪器,每次测量完毕,首先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具备装箱条件方可装进仪器箱,并检查

30、仪器的电池和备用电池的电量,保证仪器随时有足够的电量可以使用。5.8仪器操作人员不允许擅自离开岗位,以免仪器由于外力而引起倾倒摔坏。九、沉降观测1、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甲方已委托第三方专业测量单位进行观测,具体详见专业测量单位的测量方案。2、沉降观测至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准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要基本一致;观测线路、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3、沉降观测中注意事项沉降观测应采用附和线路或闭合线路,做到定机、定人、定路线,施测前仪器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沉降观测的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得大于30m。施测中,前后视必须采用同一根水准尺。观测时,水准尺和地面垂直,不得斜歪。在同一站点上观测个观测点时,当读完所有观测点的读数后应回测站后视点,两次同一后视点的读数差不得超过±1mm。观测结果应及时整理成成果资料,应通报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工程竣工后,应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十、质量保证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1、测量放线人员应对各专业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