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1页
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2页
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3页
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4页
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个多么俗不可耐的话题。俗不可耐:庸俗得使人无法忍受。B这声音即刻改变了我对黄果树瀑布这一名词的成见。成见: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D遥看瀑布挂前川。川:山崖。2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B尔A乃 乃记之而去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C为D之 为坻为屿 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例句的一项是:()(3分)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A云移玉岸,浪卷轰雷 B精蓝棋置,丹楼珠塔C炮碎龙湫,半空雪舞D城中士女云集   4、汉字

2、写真   这只蚂蚁竭( )尽全力地扛起了那粒饼干屑( ),在我的眼光下面pánshn()地往回走。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我实在不忍心伸手chu()破它的快乐。(南 帆 蚂 蚁) 5、词语超市。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平平淡淡的生活有 之美,轰轰烈烈的生活有 之美,甜蜜如意的生活是 之美,愁苦痛怨的生活是酸和辣,尝过了,才知甜滋味,经历了才悟到人生的苦乐真谛,这样的美是 之美! A、平静 热

3、闹 幸福 凄哀 B、恬静 张扬 美满 凄惋   C、恬静 张扬 幸福 凄惋 D、平静 张扬 美满 凄哀   6、辩论课堂。甲、乙两同学在学习左拉猫的天堂后,纷纷发表意见。你同意他们的观点么?为什么?(3分)    甲: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是我,你是你,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所以不要太羡慕别人,自由却痛苦的生活有它的优点,也有缺点,所以要想清楚才去羡慕别人。 

4、;乙:肥猫为了舒适安逸宁愿选择蜗居在主人家里失去自由,流浪猫为了自由,宁愿在外面闯荡打拼风吹雨淋。我想左拉的本意应该不是在讽刺肥猫,因为在我看来,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不应该介入他人的价值判断。两种选择都有好的一面以及坏的一面,关键问题不在于你选择何种道路,而是你能否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你的观点: 7、赏析时空。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2分) A、“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日历 B、.敢笑骂不足奇,敢哭才是真性情、伟男子。每天诞生一

5、次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的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生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B、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只是东西南北平铺着弥漫的云气。C、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中,也已在彩霞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D、云海隔开我们与山下社会的联系,造成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10萧瑟()绯()红()热拂拂()俯瞰()无羁() 瑰()丽簇()拥矗()起mèi()力mímàn()()机yuán()泛làn()精pì()晨x()zhì()息肃mù()天qi&#

6、243;ng()sh()光lìlì()()可数11 饱饫( )  无餍( )  醒豁( ) 厚毳( )   溟濛( ) 飒飒( ) 蜿蜒( ) 祈祷( )  玛瑙( ) 消翳( )  朝xù(  ) 长róng( ) 雾i( ) quán( )石 平tuò( )久mù( ) gu( )丽 八yú( ) 神j( ) 临lì( )3选12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莽莽 彻成

7、 弥漫 依稀 B平辅 飘荡 催促 崇拜c婉似 默祷 馒形 浮礁D玫瑰 紫荆 驰骋 涛澜13下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饱饫:吃饱。 无餍:不能满足。 莽莽苍苍:无边无际。 醒豁:清醒豁亮。见所未见: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溟蒙: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蜿蜒:弯弯曲曲的龙蛇 临莅:来到来临。 A B C D13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结构完整,构思独特,呼应巧妙,其想象更是不同凡响,紧扣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观。 B作者把对光明的歌唱,对光明的赞美表达到了极致。 C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

8、D课文是一篇散文诗,着重在抒情、幻想、暗示。14、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濛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并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发生了奇异的幻想”中的“幻想”的内容是什么? 15、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如何理解第段中画直线的句子?答: 16在第段中,作者把抒情主人公“我”幻想成一个立在大地顶天的巨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7、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第段画直线的句子是三个短句,这三个短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答: 18作者对日出的壮

9、丽景象作了大量的描绘,请结合阅读回答下面两题。 文中为什么用“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来形容色彩?答: 文中用“鱼龙” “神驹”“雀屏”等各种动物形象来比喻,其好处是什么?答: 书桌是一块陌生的大陆。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qiè 。它谨shèn 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爬)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爬)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爬去)。它的小脑袋不停地摇huàng ,仿佛在认真地xiù 着什么,作出某种重大的判断。终于,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爬去)。此刻,这只蚂蚁从我面前的稿纸上面爬过,信念坚定。19、根据

10、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汉字。20、文中加点的词语如果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你觉得效果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启发?答: 21、语段中有不少地方用表现人的庄重词语来形容小蚂蚁,你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答: 22、与记承天寺夜游有异曲同工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23、古今异义1、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

11、能愿动词,可以6、布:古义:映。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7、许:古意: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今义:允许。8、佁(y)然:古义:呆呆的样子。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24、一词多义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5、见:(1)看见。下见小潭;(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

12、乐之;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7、以 (1)因为。以其境过清;(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卷石底以出; (3) 把。全石以为底。8、而 (1)不译,表顺接关系。乃记之而去;(2)不译,表修饰关系。隶而从者;(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9、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2)游览。同游者。10、环(1)玉环。如鸣佩环;(2)环绕。竹树环合。11、为(1)作为。全石以为底;(2)成为。为岩。25、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5、俶尔远逝。远:

13、名词作状语,向远处。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14、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玩了。26、特殊句式倒装句: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2

14、、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27修辞手法: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28省略句: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2

15、9、写作特色1、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30、 虚词的用法:1.谭西南而望 (表修饰,可

16、以不译,连词)2.乃记之而去 (表承接,连词)乃: 乃记之而去 (“于是,就”的意思,副词)以:1.卷石底以出 (可不译,或译为“而”连词)2.以其境过清 (因为)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4.凄神寒骨 【形容词使动用法(凄 使······凄凉)(寒 使······寒冷)小石潭记阅读31、按要求用原谅填空。(1)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2、请概

17、括小石潭的四奇。潭水奇(皆若空游无所依),潭石奇(全石以为底),潭源奇(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氛围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3、作者对潭中游鱼自由快乐的状态进行描写,其中有何深意? 、鱼儿的自由快乐地游来游去与作者此时的恰恰相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快乐的生活的向往。 34、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岩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抓住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的真。3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一句

18、,写了潭水之源的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受贬谪的处境来理解,作者可能有何寄寓?、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的潭的源头,渺茫和遥远。 3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气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点睛之笔。 37、作者在本文中是怎样借景抒情的,寓情于景的? 这里作者不仅描写山水之美,而且把个人思想感情寄托在山水的描绘之中,做到情景交融。如借游鱼的嬉戏来表达纵情山水的乐趣;小石潭幽深的环境引发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叹,都是抓住景物特点寄予作者思想感情的。 38、文章前面写“心乐之”,

19、后面又写了“悄怆幽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之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再则优美的山水被弃在自然的角落里,由此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因此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可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不矛盾。 39、联系背景谈一谈柳宗元在小石潭中为什么有“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小石潭记是作者所记永州八记之一,作者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活动失败,贬居永州,内心孤独抑郁。小石潭奇石、乐鱼的美景能暂时淡忘现实生活的烦恼,但感伤意识毕竟潜于心中

20、,不久又被眼前清幽环境所激发。40、文章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小石潭的特点:幽静。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 41、有人说小石潭记“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同意。文章先写所见之景,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在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所以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42、理解性默写1、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然不动;2

21、、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语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43九、重点语句翻译1、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3、斗折蛇行:(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5、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6、其岸势犬牙差互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7、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2、160;*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9、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43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选文中哪两个动词相照应?(2分)招引、追捉。9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3分)44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

23、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荡漾清亮的特点。句子: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赏析:. 这里把滑滑、明亮的水光比喻成鸡蛋清,表现出梅雨潭的绿柔软、鲜嫩的特点45文段末尾,作者为什么将这醉人的“绿色”唤作“女儿绿”?(2分)因为梅雨潭的绿纯洁又鲜润,柔美又娇艳,像一位亭亭玉立、洁白无瑕的年轻女子1.“有46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答:_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47作者“喜欢用日历”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答:_)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 (2)日历

24、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48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答_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 (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49.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答_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这种

25、“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语言方面: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50(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BC  )A文章很有可读性,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设问、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且前后呼应,诗化的语言富于哲理性。 B文章取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深刻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

26、法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C文中说“时间也是一种空间”,既然是空间,那么就可以存放东西,能在这个空间存放东西的人觉得充实,否则,便觉得无聊、空虚。 D作者每每把过去的日历扯下的时候,塞在书架或画册中,这扯下的日历犹如生命的落叶。可见作者惋惜流逝的时光,畏惧生命的衰老。 E作者把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日历”记得十分清楚,因为他是从死神的指缝里逃出来的。每个亲历者都会如他一样,记忆清楚、仔细。51作者在一次艺术家的聚会中说:“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

27、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意思对即可)_52作者说:“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某种“载体”谈谈你对“记忆”这一“人本话题”的感悟 于个人来说,照片可以留住美好的回忆,可以记录我们成长中的某个瞬间,所以,生命中的某些重要的时刻可以用照片留下纪念。我们不能改变过

28、去黯淡无光的记忆,但是我们可以创造明天的记忆,所以我们应该让自己的每一个今天都过得有意义,成为生命中值得定格的精彩瞬间。生命就是一本日历,年轻人的财富在于,前面还有很多等待书写的页码;老年人的幸福在于回忆经历的过往;所以为了我们暮年回首人生时不至于一片空白,我们应该让生命有丰富的内容53文中说:“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当如何理解?答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但毕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

29、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54、混沌( )() 鬼蜮() 什物() 汩汩( ) 纤纤( ) 酝酿( )() 颤抖() 模糊( ) 自省( )、“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加点的词语什么表达作用?运用拟人手法,用带有孩子气的词语描写云彩,把无生命的云写活了。到纯白的云海中去洗澡那是十分有趣的。云海汩汩地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背着工具去给茶树除草杀虫,从房屋走出来不远,双脚就踏进了云海。弯下身去用纯白的云潮来洗手洗脚,又走到云潮没胸处做双臂划水的动作。有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