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卷_第1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卷_第2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卷_第3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卷_第4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 .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A. B. C. D.解析 分析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生的条件, 要全面分析,从内容上看, 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一场改革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安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离不开改革者的开拓进取。答案 D2 .透过右图能获知北魏( )。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 北 |1魏是

2、“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qyr W.WA.B.十:C.D.解析骑马武士陶俑直接反映出北魏凭借武力统一北方,同时也映射出北魏时较高的陶瓷艺术。至于统治者实行什么统治,政策是无从得知的。答案 D3 .下列有关宗主督护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组织 宗主的职责是督护农民纳税服役它贯穿北魏历史的始终 它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A. B. C. D.解析宗主督护制在孝文帝改革之后被废除,并未贯穿北魏历史的始终。答案 D4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

3、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解析 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 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 了汉族的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而民族融合若从社会发展角度 看,则是封建化过程。答案 B5 .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A.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及其措施的综合分析能力。落后 的征服者最终要为被征服

4、者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孝文帝主动抛弃本民族的旧习, 坚决主张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汉民 族文化,自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无疑是改革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孝 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保守势力因其利益受到一定程 度的限制而反对改革;当时北方广大人民包括汉族和进入中原的鲜卑族等许多少 数民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 鲜卑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并非每项措 施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答案 C6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 .推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

5、D.迁都洛阳解析 使“州郡之民”由流民变为农业居民的措施是均田制。答案 A7 .孝文帝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他这样做有利于()。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过程 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A. B.C. D.解析 材料中的内容,是要求三十岁以下的官员必须说汉话,这与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无关。答案 C8 .对北魏实行均田制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稳定了农民的生活B.开垦的荒地增多C.根除了土地兼并现象D.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 土地兼并是封建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均田制只是将政府控

6、制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耕种,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答案 C9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使农民成为国家编户齐民的措施是()。A.宗主督护制B.三长制C.保甲制D,租调制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 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从中 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答案 B10 .北魏孝文帝强令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民族融合B.实现民族同化C.完成鲜卑封建化D.巩固对黄河流域统治解析 作为最高统治者,他采取的任何措施,其基本出发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答案 D11 .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

7、的采用,反映着当时()。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B.鲜卑与汉族地主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彻底消失D.落后的民族终将被强大的民族代替解析“汉化政策”指的是鲜卑等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 制度。答案 A12.北魏孝文帝注重对社会习俗的改革,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严格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B.宣布与汉族同源,要求鲜卑族使用汉姓C.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修订官制礼仪D.仿照汉族习俗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样式解析 孝文帝不仅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土族通婚,而且自己以身作则。答案 A13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

8、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解析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衰落。答案 D14 .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B.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C.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与无地农民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解析 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度,就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于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答案 C15.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

9、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解析 在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来维持自己的奢侈 生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为了从根本上 杜绝贪赃枉法,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百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 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官奴婢)为田开阡陌封疆

10、,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对实行两年 轮耕的)所授之田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魏书食货志(1)据材料,分别归纳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其共同作用。(10分)(2)材料二中受露田指均田制,为了保持土地的肥力实行休耕,还鼓励到地多人少的地方开荒。据材料归纳两次改革内容的共同点。(8分)解析 解答第(1)问从材料一中耕织可以知道重农;末指商业,轻视商业;为 田开阡陌封疆指废井田建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平斗桶权衡丈尺指统一度量 衡。第(2)问难度不大。可以材料一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二有就是相同的,没有 则是不同

11、点。答案(1)内容:商鞅变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和统一度量衡; 孝文帝改革:授予农民一定土地、鼓励农民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 方。作用:促进了本国封建经济的发展。(2)都涉及土地制度的变革;都实行重农政策。17. (22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东汉初年,活动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随着北匈奴势力衰耗,鲜卑开始连年出兵攻击北匈奴。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西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奴,迫使其逃循。公元 87年,鲜 即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 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材料二图一北魏服饰变化图二 北魏孝文带出行图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你获得哪些信息?这和北魏的崛起有什么关系?(8分)(2)从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看,其服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分)(3)这种变化带来的主要社会影响是什么?(6分)解析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题目比较容易。解题关键在于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