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陵水县高峰温泉度假区GFWQ-43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一章: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3、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6、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7、海南省城镇建设项目停车场(库)配建标准(2012年)8、海南省产权式酒店建设销售管理暂行规定(2016年)9、陵水县高峰温泉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年)10、 国家相关规范、地方法规及文件11、相关地形图及资料二、地理区位陵
2、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东北与万宁市交界,西南与三亚市毗邻,西至西北与保亭县和琼中县接壤,东南濒临南海。距海口市约240公里,距三亚市约80公里。英州镇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南端,东部与隆广镇、新村镇接壤,西部与三亚市南田农场毗邻,北部隔廖次岭与保亭县的六弓乡交界,南临南海。全镇常年气候滋润,四季如春,东线国道和高速公路贯穿英州,在镇区设有高速公路出口,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本项目位于海南省陵水县英州镇,占地面积约27.63公顷。东临英州大道,通过英州大道与南面的G98海南环线高速公路相连,是通往三亚与海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也连接项目与英州镇区。本项目距离高速出口仅1.5公里,距离英州
3、镇区仅2.5公里。地块南侧为高峰温泉大道,可以连接223国道,两条现状市政道路可以满足项目未来的交通出入需求。三、用地现状分析1、自然条件用地区域属于热带海洋季风岛屿型气候,温度适中,降水充沛,日照充足。2、基地现状基地现状大部分是荒地和草地,处于待于开发状态。场地景观制高点是中间山体项端,景观视线良好。3、地形地貌场地整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山体四周地势较平缓。最大高程点位于山体顶端,高程为57.85米,最低高程点位于英州大道与高峰温泉大道交汇处,高程为26.06米。4、周边项目开发现状本项目西侧紧邻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该项目是集热带农业科技研发,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文明展示,新型农业
4、观光旅游,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培训接待、会议会展,农业 产业化经营以及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示范与推广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农业产业集群项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部分已经建设完成,该基地的建设将极大带动本项目开发。四、项目定位本项目位于高峰温泉度假区内,2013年陵水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陵水县高峰温泉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控规中本项目地块性质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容积率0.55、建筑密度35%、建筑限高40米、绿地率30%。本项目修规设计严格按照控规指标进行规划布局。本项目的定位是: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及会议论坛为主题,集合高层客房、低层客房与论坛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产权酒
5、店。五、规划原则1、根据设计技术规范及其它相关要求,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用地功能布局及道路结构,高标准、高起点以适应现代化高品质旅游度假区的要求。2、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功能划分及其物质设施布局合理体现现代生活特征、人文特征和生态特征。3、本规划响应社会的呼唤,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向社会和市场贡献富有创意的佳作新品,创造出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高尚旅游度假社区。4、在加强规划设计市场的适应性,开发性和公众参与性的同时,坚持规划设计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营造出高质量的居住环境。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在生态环境方面进一步优化。把提高游憩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出
6、发点和最终目的。完善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宜人的空间设计及健康、休闲、娱乐场所的设置,将有助于游客与度假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6、根据琼府办(2016)203号文件海南省产权式酒店建设销售管理暂行规定,本产权式酒店共有客房898套,其中可出售部分为623套低层客房,占客房总数的69.37%;业主单位经营部分为275套集中式客房,占酒店客房总数的31.63%。7、本酒店低层客房区设备间、物业管理用房、值班警卫室等共用部分及设施属于本产权酒店低层客房区不可分割使用的共有部分。8、本产权酒店集中式客房区的餐饮用房、商场、会议用房、娱乐用房、文体用房、室内(外)游泳池、室内车库和车位等配套经营性用
7、房及设施属于本产权式酒店中的专有部分。六、总体布局1、功能结构根据本项目的产品定位及对周边公共环境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下,规划结构体现为“一心、三轴、多组团”:“一心”即地块内的保留山体及围绕其打造的景观核心。“两轴”即连接景观核心和各功能组团的景观轴线。“多组团”指由集中式酒店客房、低层客房组成的由景观绿带和道路划分成的多个功能组团。2、用地布局本项目由1栋集中式酒店、国际农业论坛中心、179栋低层客房、温泉区及物业管理用房组成,规划用地约27.63公顷(其中低层客房区用地面积约20.89公顷,集中式酒店区用地面积约6.74公顷)。集中式酒店布置在高峰温泉大道和英州大道交汇的西北侧,由一栋1-
8、8层的主体客房楼和一栋2层的国际农业论坛中心楼组成,体型及场地空间关系和谐。客房以通廊式布局为主,保证酒店大部分客房可看北侧山体景观及现代农业观光基地,最大限度的利用园林景观资源。酒店客房楼之间避免干扰,形成开阔的园景视线通廊及宽大的酒店中心花园。除集中式大酒店外,在其场地北侧、西侧另布置179栋低层客房,可作为高档豪华套房,并可利用集中式大酒店中的公共配套资源。3、公建配套酒店内配置相对完善的酒店配套功能,包括大堂接待、商店、餐饮、文化阅读、会议等,并有山体公园等室外活动设施,可满足居住客人的需求。4、竖向设计尊重现状地形,地块内的现状高程从26.06米到57.85米不等,为平地地形,规划根
9、据地块现状竖向的走向,并考虑到地形平整及周边道路规划高程设计,本地块竖向设计标高以30.0米为主,地块大致确定为南低北高,高程设计满足防洪排涝要求。5、交通组织本地块道路交通设计密切结合用地功能布局,在组团内形成环形交通,道路等级分明,结构清晰。低层客房出入口分别设在东侧英州大道和东南侧市政道路上,集中式客房出入口设在南侧市政道路上。规划利用地块内环形道路将各个功能空间联系起来,区内组团路以环形树枝状道路的形式引至每幢建筑,便于分区管理。各分区间的绿化带中安排休闲景观步道,使每个区域的人流都能避开车行道直接通往中心绿地。步行系统紧密结合公共绿地,依据生态绿化景观轴线接壤各组团。步行路设置上主要
10、考虑步行空间的安全性和步行空间的景观性两个方面,人们能够很方便的通过步行系统与社区的景观资源形成对话。停车规划:区内停车位规划两类处理,即地面停车及地下停车。低层客房均采用花园内停车。集中式客房采用沿路地面停车和地下车库结合的方式。6、景观绿地规划本次景观规划构思中从整个项目整体布局角度出发,以中央保留山体为景观核心,利用多条景观轴线向区内辐射。形成"一心、轴、多点"的放射性景观结构。"一心"指围绕保留山体打造的景观核心。"两轴、多点"指联系低层客房片区和保留山体之间的东西向与南北向两条景观轴线,并在景观轴线之间形成多个景观节点,以此
11、实现"点-线-面"完整的景观结构体系。公共景观设计强调基地内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体统一性。注意区域环境、建筑群体与原生态场地的协调融合。以点状的绿地,线性的林荫步行道和滨水绿带为主的绿地系统,最大限度的发挥绿地的功效,将建筑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数值单位备注1 用地面积276325.00 2 总建筑面积134269.35 3 总计容面积129708.17其中低层客房计容面积92870.89 集中式酒店计容面积36012.27 温泉区计容面积260物业用房计容面积565.00 4 集中式酒店不计容面积4561.18 其中集中酒店
12、地下室及架空层4561.18 5 容积率0.47 6 建筑基底面积65997.77 7 建筑密度23.88 %8 建筑高度39.50 m9 绿地面积99477.00 10 绿地率36.00 %11 客房套数898 套其中低层客房623 套集中式酒店275 套12 入住人数2462 人13 停车位742 个其中地上停车位663 个地下停车位79 个第二章:建筑专业设计篇第一节、集中式酒店一、设计参数1、总建筑面积:40573.452、建筑使用年限:50年3、建筑类别:二类公建4、耐火等级:二级5、屋面防水等级:级,地下层防水等级为一级6、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
13、.7、建筑层数和高度集中式酒店: 8层, 建筑高度39.5M。 国际农业论坛中心:2层,建筑高度15.2 M。物业用房:1层,建筑高度3M。8、停车设置:集中式酒店设有地下停车库和地面停车,总停车位110个,其中地上停车位31个,地下停车79个,其中设置25个充电桩停车位。 二、建筑造型1、设计原则(1)注重和规划构思的一致性和建筑群体风格的统一协调(2)亚热带东南亚建筑风格具有的新颖独特性(3)充分考虑建筑的会议功能与休闲度假接待服务相结合的特点(4)适应亚热带气候特点的绿色生态建筑2、建筑主体(1)酒店主楼的设计根据场地现状,采用散落围合式布局,建筑体量被划分为五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单
14、体,半围合式的形态极好地对应了酒店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2)国际农业论坛中心布局方正,功能流线简单有序;通过对入口抬高一层处理,结合多层坡屋顶的层叠错落,使建筑整体气势庄严恢弘,重新诠释传统与功能的有机结合。3、建筑风格对建筑形象的设计考虑: 以现代东南亚建筑风格为主。通过人性化的合理设计,创造明朗夺目,风格独特,群体协调一致东南亚建筑风格的建筑群体,实现功能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4、建筑材料充分考虑热带建筑的风格特点,建筑设计上注重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采用现代东南亚建筑元素,以体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建筑立面材料广泛的运用木材与石材,如木、砂岩、涂料、瓦顶等材料更能使人亲近、放松。颜色采用深
15、色原色系为主,如沙黄色、深棕色等结合,令人感觉沉稳大气。第二节、低层客房一、设计参数1、 总建筑面积:92870.89 2、 建筑使用年限: 50年3 、建筑类别:二类公建4 、耐火等级:二级5 、屋面防水等级:级6 、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7、建筑层数和高度 低层B135、L135客房: 2层,总高度7.5米低层L138客房: 2层,总高度6.6米低层P133客房: 3层,总高度10.2米低层P139客房: 3层,总高度9.6米8、停车设置:本工程每低层客房均设有室外停车位。 二、建筑造型低层客房整体风格均为泰式风格建筑,以自然个性的材质搭配、用几何对称
16、、简单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充分考虑旅游度假建筑的休闲特点,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度假氛围。外墙为米色及棕色涂料,搭配深色门窗,尽显热带休闲度假氛围。并与周边项目建筑色调保持一致,确保本项目建筑风格与周边项目协调统一。三、无障碍设计本规划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充分考虑伤残人士(如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规划区的道路、绿地、建筑等尺寸均按照国家无障碍相关规范严格执行。如在公建及高层住宅的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门厅、无障碍装置,公共绿地设置盲道等。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都指出公民在年
17、老、残疾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是我们无障碍设计的基本依据。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既是我们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工程无障碍设计的指导思想。我们竭尽全力,为丧失行走能力者、行走能力低弱者、视力听力残疾或低弱者能依靠自身力量及无障碍设施的帮助,进入活动场所。无障碍标识系统、信息无障碍。1、无障碍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无障碍设施的应在醒目的位置设置无障碍标志,避免遮挡。2).无障碍标志应纳入城市环境或建筑内部的引导标志系统,形成完整的系统,清楚地指明无障碍设施的走向及位置。2、盲文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
18、160; 1).盲文标志可分成盲文地图、盲文铭牌、盲文站牌; 2).盲文标志的盲文必须采用国际通用的盲文表示方法。3、信息无障碍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需求,因地制宜设置信息无障碍的设备和设施,使人们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 2).信息无障碍设备和设施位置和布局应合理。第三章: 结构专业设计专篇第一节、集中式酒店一、概述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
19、乙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二、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及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及条件图。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三、风荷载:基本风压值:0.85KN/m2,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振系数等
20、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执行。四、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 抗震等级:集中式酒店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四级。五、主要材料1、上部结构梁、柱、板、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40.钢材:HPB300钢筋、HRB335、HRB400钢筋,墙体:填充墙体采用页岩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墙厚200。2、地下钢筋混凝土挡墙及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5.钢材:HPB300钢筋、 HRB335、HRB400钢筋。六、结构选型及基础设计1、主体结构形式集中式酒店:框架结构。2、基础形式桩基础及天然基础。七、 结构计算及结构分析采用建研院PKPM、CAD工程部研制的PKPM系列软件之一的高层及多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程序及广厦建筑结构CAD系统进行结构计算,对结构进行在静力、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整体分析。八、 环境工程 根据现场实际高差及地质条件采用重力挡墙及锚杆挡墙支护。第二节、低层客房一、概述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33-2025气体分析混合气体组成的测定基于单点和两点校准的比较法
- 信访合同范本
- 单位采购柜子合同范本
- 出售餐饮椅子合同范本
- 单位同意入职合同范本
- 出租转让吊车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黄金合同范本
- 信息咨询合作合同范本
- 农资商店用工合同范本
- 单位用人聘用合同范本
- 学校垃圾处理运输服务合同
- 广西2025年01月南宁市良庆区公开考试招考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1章 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2025年春)
- 2024年天津市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实施方案探析综述》6200字
- 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A类卷)
- 2024年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病理学》课程标准
- 中国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指南(2024版)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