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单完工具和机就第1课使用工具数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笫一单元笫 一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 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 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而本课乂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 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使用过的工具;第二部分,选用什么工具 好。这两部分内容由浅
2、入深,层层递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 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 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 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 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
3、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 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镜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进行本节课的学习。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 课题就在这个瓶子里,谁能帮老师把它拿出来?(出示瓶子,用手尝试 选用 合适的工具打开
4、。)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帮助!2、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而我们的生活也 离不开这些工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生活中一些常用工具。探究它们 是如何使用的?怎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二、认识常用工具1、这些是生活中一些常见、常用的工具。(PPT出示)你们认识这些工具吗? 你们用过或者看见别人使用过这些工具吗?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同学们对这些工具还是比较了解的!那么,你们想不想现在使用这些工具?2、清除木板上上的钉子(1)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块钉板,我们的任务是:利用刚才认识的儿种 工具,将上面的钉子全部拔掉。在清理钉子之前,先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一下木3 / 68教科版
5、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板上的钉子,你会有什么发现?(汇报)(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很全面!下面请各小组根据你们观察到的实际 情况,选出能够尝试使用的工具,将序号填写在这里(课件出示记录单,用笔指 示区域),全部选完之后,再对选出的工具依次进行尝试,看看哪种工具是最合 适的?理由是什么?(3)温馨提示1 .小心使用工具,安全第一!2 .拔掉的钉子、图钉有些也能用得到!3 .及时记录实验单。(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可以向其他同学或举手向老师寻求帮助)(4)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合作填写记录单(6)汇报交流。(出示1组记录单)大家在拔铁钉的时候,尝试使用了几种不同的工具,哪种工具是最合
6、适的? (视频示范使用羊角锤)同学们在拧螺丝钉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一字螺丝钉和十字螺丝钉,那么什 么情况下用一字,什么时候用十字?(配合出示螺丝钉凹槽图片)在起图钉时,大家用到了好几种工具,比如小刀、螺丝刀等,你们是在哪种 情况下选择使用这种工具的?板书:正确使用合适三、利用工具制作相框1、出示材料(PPT:订有钉子的木板、工具箱、雪糕片、照片(可根据设计 随意裁剪)、中国结、挂片)任务:利用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相框。(评比展示)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利用seew。助手拍摄学生作品照片D3、汇报交流、评比展示每个小组的作品都很不错!那么,在制作相框
7、时,大家都是怎样使用这些工 具帮助我们完成相框的制作的呢?(一组汇报,另一组根据情况汇报补充)4、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同学们有什么体会和感受?(板书:省力、方便)四、课堂小结1、机械的概念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使用到的几种常见工具,像老虎钳、羊角锤等都属于 机械。但是因为他们构造比较简单,所以乂叫简单机械。那么什么是机械?(出 示机械的概念)2、关于机械,你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后作业单:最合适的工具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那么,同学们能不能选择合适的工具去完成以下三项 工作呢?(PPT出示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记录单上的三幅图,(1、将油桶搬上车;2、把石头挪开;3、将 红旗升起来),在上边选择最恰当的工
8、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可查阅资料或向他 人寻求帮助。在方框中画出使用示意图)并且阐述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的完成,下节课课前留给大家一些时间进行汇报。【板书设计】使用工具合适 一-省力、方便正确方法【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初步的工具和机械的概念,我积极引导 学生从生活中使用工具经验的回顾和用熟悉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感受工具能帮 助省力或提供方便,如让学生回忆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填调查表的形式展示出 来,重视学生描述各种工具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另外通过设计拔钉子 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可以完成任务的工具,让学生认识到不同 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9、,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 力。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拔钉子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好 的了解工具的作用,我采取了分组探究的方式,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 机会,让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工具,体验工具带给我们的方便。不足之处:5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教学准备不足。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为学生提供的工具种类较少,数量也不够,使学生的探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2、因为担心使用工具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对学生的探究活动限 制较多,未能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
10、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杠杆的科学数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 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 的事情。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 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 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教学难点】1 .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 .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教学准备】1 .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剪
11、刀、镒子、煤夹子2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引出主题1、设疑引入7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请个别学生试着把两桶水提起,之后谈感受。师: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五年级同学,能把一块重100千克的石头给移动 了(出示图片),猜猜看他是用什么办法将石头移动?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图片。2.引出杠杆概念师解释: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 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出示概念: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为什么用上杠杆后,就会很容易的撬起石头.(板书: 杠杆的科学)【设计意图:选用撬棍撬大石头的这个情景开
12、始这节课的研究,学生有 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二、巧设梯度认识杠杆1、介绍杠杆的三个点师:要研究杠杆用力。首先必须知道杠杆上有三个重要位置。(出示杠杆撬棍示意图)师:(边演示边讲解)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板书: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辨认变形杠杆的三个点师:在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出示压水井的压杆图片和 跷跷板的图片)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交流,压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它们 的三个点在什么位置?请学生上台指出三个点,再课件标出。3、判断杠杆类工具认识工具羊角锤、钳子、
13、剪刀、天平、锥子、擀面棍。判断杠杆工具4、小结: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不同的杠杆类的工具,其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也是常常不同。9 I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从撬棍形式的杠杆到生活中变形、组合后的杠杆,有助于学生 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其他形式的应用。】三、科学实验探究原理过渡:撬棍能够撬起很重的石头,使用撬棍我们感觉很省力。那是不是所有 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1、认识杠杆尺出示杠杆尺图片及实物,这就是杠杆尺,、横杠能围绕支点转动。、横 杠处于平衡状态。、横杠左右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我们可以在格子上挂钩 码。师:今天方便我
14、们的研究,我们暂时规定把杠杆尺左边挂的钩码,看作是重 物,当作阻力,钩码挂的位置就是阻力点,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我们用格数表示; 右边挂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钩码挂的位置就是用力点,用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也是用格数表示。2、示范实验教师演示杠杆尺的三种用力情况:省力、费力、不费力也不省力并指导填写在教师的记录单中。3、分组实验实验小贴士:A、左右只能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B、挂出一种平衡后马上在记录单上进行记录。(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 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只要在表中选择前面的序号填好就行。)C、尽量挂出更多的平衡。D、实验时,小组成员观察的方向要一致。E、听到音乐声后马上停止手中的操作。4、整理
15、材料,汇总数据5、分析数据,总结规律师小结:今后凡是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长时, 就是省力,如果两则距离相等,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6、思考: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来收集数据的呢?师:我们是大量的、随机地去搜集数据。同学们以后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去 研究类似的其他科学问题。且这种方法也是比较科学比较合理。【设计意图: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工作并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1、填一填:。2、断一断:联系课始情境图,说说这样的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为什 么?3、
16、比一比:分析理发剪、铁皮剪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设计意图:加深对杠杆省力与费力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突 出了 “科学生活化,生活科学化”的教学理念。】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说说你们有哪些收获?2、课外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省力和费力的杠杆类工具?【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 了梳理,对研究方法掌握得更牢固。进行课后拓展,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实现学习的延伸、认识的升华。】【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由于前两节课的内容分析得比较透彻,学生对这一课的解释非常的顺畅。在 对书中介绍的10种工具的用力情况分析中,比较有争议或是学生不
17、能十分确定 的工具是筷子。筷子是一种费力的杠杆,大姆指的位置是支点,食指和中指夹筷 子的位置是用力点,而夹食物的位置是阻力点。而学生在分析中,往往找不准筷 子使用时的支点。因此,我在上课时,让每个小组用两只笔做出一双临时的“筷 子”,在研究时可以让学生试着使用,边使用边找杠杆的三个作用点。这样可能 更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另外,我还补充说明了另外两种工具的用力情况分析: 一是剪刀,书中提供的剪刀比较特殊,一般认为是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工具(当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物体放在剪刀尖口处时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果放在靠近支点的位置,那就是费 力杠杆了),除了这种剪刀,我提供提供其它两种剪刀的图
18、片,一种是裁缝剪刀 (费力杠杆),另一种是一般家用的剪刀(省力杠杆);二是钉书机,它的用力情 况也是根据使用者用力的位置不同而定,当用力部位是在钉子的正上方时是不省 力也不费力,当用力位置在钉书机的中间位置时就是费力杠杆了。课快结束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镒子是费力杠杆,人们为什 么还要制造它,使用它? "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赛来解决这一个问题。我拿出两个 广口瓶。里面放一些小石子,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用镜子和尖嘴钳在不动广口瓶 的情况下,将石子取出来,谁先取完,谁获胜。学生“恍然大悟”:镜子虽然是 费力杠杆,但使用方便省时。11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3课杠杆
19、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学生已初 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 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本课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类匚具的省力情况进 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这一探究,能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 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本课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主要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 的一些杠杆类工具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区分杠杆的类别。这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准杠杆的三个点,从而判断是否
20、省力。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 力点的位置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 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本课的探究将 把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引向生活实际。学生将经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 费力杠杆的分析,既能找到各类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也能根据省力情况进 行分类。第二部分是小杆秤的研究,这是杠杆类工具的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通 过学生的亲手制作,解释“秤坨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
21、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 杆。【教学重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教学准备】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杆秤、螺丝 刀、开瓶器、锻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镒子夹粉笔、 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电子白板播放关于阿基米德的视频:提问:(1)阿基米德这句言论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杠杆原理)(2)上节课我们对杠杆尺进行了研究,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杠杆可以 根
22、据省力情况被分成哪儿类?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应用了杠杆原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杠杆类工具。(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首先用电子白板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回顾上 节课对杠杆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接着顺势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一杠杆类工具的研 究。】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1、选择合适的工具:电子白板出示游戏要求:三件物品:奶粉桶一个、汽水一瓶,粉笔3枝;三件工具:镣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三件事情:(1)用工具把奶粉桶撬开;(2)用工具打开汽水瓶;(3)用工具从杯中夹出3支粉笔。请看清楚要求,然后请三位同学上来游戏,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得快。请 其他同学
23、为他们加油。提问: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 具合适吗?(合适)2、讨论并得到比较三种杠杆类工具的方法: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看了他们的表演,请你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2)他们使用的这三种工具是不是杠杆类工具?(他们使用的这三种工具 是杠杆类工具。)(3)这三种杠杆类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哪些方面来比较呢? 请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应该先找出它们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再 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生2: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比较一下它们哪个省力哪个不省力。【设计意图:电子白板依次
24、出示三个问题,指名回答,三个问题环环相扣, 经过小组讨论得到比较方法,为下一步操作奠定基础。】3、初步操作,标出三点我们的小科学家们说得真好,为我们总结出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先找出三个 点,再进行判断。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体验,找出三种工具的支点、用力点和 阻力点,并在图片中标注出来。4、汇报交流,展示三点(1)电子白板出示一字螺丝刀撬奶粉桶图片:指名上台汇报(我是这样思 考的:支撑着这个一字螺丝刀,使一字螺丝刀围绕着转动的点,是支点;在一字 螺丝刀上用力的位置,是用力点;一字螺丝刀克服阻力的位置,是阻力点。)评价:这位同学表现得真好,不仅标出了三点的位置,还说出了依据,我们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
25、就应该这样,每一步都要有科学依据。老师为你的精彩表现 点赞!(2)电子白板出示开瓶器开瓶子图片:指名上台汇报(我是这样思考的: 支撑着这个开瓶器,使开瓶器围绕着转动的点,是支点;在一字螺丝刀上用力的 位置,是用力点;一字螺丝刀克服阻力的位置,是阻力点。)学生提出疑问:开瓶器的支点在哪里呢?(看看瓶盖上的凹痕就知道支点在哪里了。)展示台展示瓶盖的凹痕。评价:这位同学不仅标出了三点的位置,还教给了我们确定开瓶器支点的方 法,你真的太棒了,谢谢你!(3)电子白板出示夹子夹东西图片:指名上台汇报(我是这样思考的:支 撑着这个夹子,使夹子围绕着转动的点,是支点;在夹子上用力的位置,是用力 点;夹子克服阻
26、力的位置,是阻力点。)评价:你能准确地找出夹子三点的位置,说明你对杠杆类工具三点的作用有 了透彻的了解.,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指名学生上台,在电子白板上标出 三种工具的三点,为后面对比分析奠定基础。在确定开瓶器的支点位置时,用展 示台展示瓶盖的凹痕,加深学生的对开瓶器支点的理解和记忆。15、比较位置,总结分析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准确地找到了这三种杠杆类工具三点的位置,那么我 们来对比一下,看看这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呢?小组讨论并分组汇报:(1)我们组发现:一字螺丝刀在撬奶粉桶的时候,支点在中间,用力点在 后端,阻力点在前端;(板书:支点在中间)(2)我
27、们组发现:开瓶器在开瓶子的时候,支点在前端,用力点在后端, 阻力点在中间;(板书:阻力点在中间)(3)我们组发现:夹子在夹粉笔的时候,支点在后端,用力点在中间,阻 力点在前端。(板书:用力点在中间)6、分析省力情况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找出三点的位置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上节课得到的 杠杆省力情况的规律来判断出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了,谁愿意先来试试?(1)一字螺丝刀在撬奶粉桶的时候,因为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 阻力点的距离,所以此时一字螺丝刀是省力杠杆;(板书:省力杠杆)(2)开瓶器在开瓶子的时候,因为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 的距离,所以此时开瓶器是省力杠杆;(板书:省力杠杆)(3
28、)夹子在夹粉笔的时候,因为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 距离,所以此时开瓶器是费力杠杆;(板书:费力杠杆)同学们,你们真是活学活用啊,把赞美的掌声送给我们自己,为我们自己精 彩的言论点赞!7、进一步完善结论同学们,科学研究的道路并不是一马平川的,我们仅仅通过对这三种杠杆类 工具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完整的吗,还有没有别的情况呢?请发挥大家的聪明 才智,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画一画。展示台分别展示三组学生的成果,并总结:如果杠杆的支点在中间,就要依 据杠杆省力情况的规律进行判断;如果杠杆的阻力点在中间,则可以判断此杠杆 为省力杠杆;如果杠杆的用力点在中间,则可以判断此杠杆为费力杠杆。【设计意
29、图: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完善杠杆类工具省力 情况的结论,为学生后续自主学习研究奠定基础C】8、拓展比较电子白板出示第一组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偏口钳、园林剪、镜子、切刀、 剥线钳(1)你认识这些工具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说一说)(2)这些杠杆类工具与上面的杠杆类工具比较,哪个与哪个更相似?生1:偏口钳的支点在中间,与一字螺丝刀相似;生2:园林剪的支点在中间,与一字螺丝刀相似;生3:镜子的用力点在中间,与夹子相似;生4:切刀的支点在中间,与一字螺丝刀相似;生5:剥线钳的支点在中间,与一字螺丝刀相似。电子白板出示第二组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剪刀、核桃夹、尖嘴钳、订书器、 筷子(
30、1)你认识这些工具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说一说)(2)你能按照是不是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吗?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3)指名上台展示交流。生1:这把剪刀的支点在中间,因为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 的距离,所以这把剪刀是费力杠杆;生2:因为这把核桃夹的阻力点在中间,所以这把核桃夹是省力杠杆;生3:这把尖嘴钳的支点在中间,因为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 点的距离,所以这把剪刀是省力杠杆;生4:订书器的支点在中间,因为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 距离,所以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师:筷子是我们常用的饮食工具,谁愿意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生5:根据杠杆类工具三点的作用
31、,我分析筷子的支点在这里(图示),用 力点在这里(图示),阻力点在这里(图示),因为筷子的用力点在中间,所以筷 子是费力杠杆。【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展示两组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让学生独立分析 出分别属于哪种省力情况,并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分析成果。】9、寻找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杠杆类工具无处不在,你们能结合生活实 际,说出一些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类工具吗?试一试吧。生1:鱼竿是费力杠杆;生2:火钳是费力杠杆;生3:羊角锤是省力杠杆;生4:天平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生5:跷跷板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10、提出疑问师:我们对杠杆类工具研究了这么多,你还有什
32、么疑问吗?生: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比如说筷子、火钳等。师: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生汇报:我们组认为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有给人们带来方便的 作用。师:你对他的解释满意吗?生:满意。师:是啊,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有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比 如使用镣子虽然费力,但方便我们拿取东西;使用筷子也费力,但可以给我们带 来方便和卫生;再比如火钳,也是费力杠杆的应用,可以延长我们的手臂,夹取 到一些狭小角落里的东西等等。所以我们说,使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省力或提供 方便。三、小杆秤的研究1、课件出示杆秤:师:同学们,认识这个吗?生:认识。师:说说你在哪里见过?生1:和
33、爷爷去药房抓中药的时候;生2:以前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17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师: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杆秤也是一种杠杆。俗话说:“称蛇 虽小,能压千斤”,你能解释出这句话的的道理吗?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自己 制作一个小杆秤,研究出它是怎样称量出物体重量的。在小组合作之前,同学们 先来欣赏一下老师制作的小杆秤。生:因为杆秤运用了杠杆原理,在小杆秤上,提绳是支点,秤花是用力点, 秤盘是阻力点。因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我们说: “秤花虽小,能压千斤”。【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出示杆秤,直观形象,便于学生分析杆秤的三点, 为下一步自己制作
34、小杆秤奠定基础。12、制作小杆秤:(出示课件)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1)用长竹筷做秤杆,用钩码穿上线系好做秤坨。(2)用塑料圆盘做秤盘,并在圆盘上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固定在秤杆的 一端。(3)在秤花和秤盘间选择一个位置系上一个绳套做提绳,一般比较靠近秤 盘。(4)调试刻度。在秤盘里放一个50g钩码,移动秤坨使秤杆平衡,并在挂 秤花的位置做好标记;再逐个增加钩码个数,依次调平秤杆,做好标记,直到秤 杆用完为止。3、欣赏老师制作的小杆秤:(出示课件)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中国流传历史悠久。先来欣赏一下老师 制作的小杆秤,然后小组合作动手制作。4、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杆秤:5、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
35、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质量。)四、课堂总结师: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科学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最后让我们闭上眼 睛,静静地思索一下,通过今天的研究,你都得到了什么?师:请缓缓地睁开眼睛,谁来最后给我们展示一下!【板书设计】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2)小杆秤的研究'省力杠杆J提绳(支点)17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支点在中间 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阻力点在中间省力杠杆用力点在中间费力杠杆杆秤秤泥(用力点)秤盘(阻力点)【教学反思】杠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但却没有认真研究过杠杆有什么作用,哪些工 具都是杠杆,怎么判定这些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还
36、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所以 本节课一开始先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生活中的杠杆并引导学生分析是否省力、 是否费力等。通过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思考、多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杠 杆类工具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都感觉收益很多,对身边的工具都有 了研究的兴趣,虽然做起实验来还很不熟练,但兴趣很浓,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轮轴的秘密数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利用斜面提 拉物体上坡时可以省力,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数据来说明斜面
37、的省力规 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教学重点】认识斜面的省力规律。【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学准备】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 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 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二、轮轴作用的研究25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
38、什 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操作:(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 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 分工能力。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儿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刚才
39、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 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 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 物。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 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 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四、巩固与应用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
40、说它们给我 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黏辘、 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第5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效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 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教学准备
41、】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导入新课。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图片:让学生了解在码头,那些庞大的货物是怎样被装上船和运上岸的。二、探究活动(-)旗杆顶部的轮子1 .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台的旗杆顶(或回忆长旗仪式),想一想为什么轻轻一 拉绳,旗帜就能长那么高。2 .结合导入新课的内容让学生头脑中的问题逐渐清晰。并通过引导学生把思考的焦点凝到了那个轮子上。3 .认识定滑轮的定义。4 .实验操作了解定滑轮的作用:(1)试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指名学生发言,把探讨内容引到改变
42、里的方向上)5 .仔细体会利用定滑轮后有什么不同?利用测力计实际测试。(二)会移动的轮子1 .认识动滑轮的下义。2 .讨论动滑轮在生活中主要在那些地方得到使用。3 .比较动、定滑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三、巩固延伸1.如果说定滑轮也是一处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第6课滑轮组数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 以成倍地省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乂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教学难
43、点】组装滑轮组,探究滑轮组的作用。【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铁架台、2个滑轮、约50厘米长的线、1盒钩码、测 力计。为全班学生准备:光滑的钢管、约20米长的绳子、演示实验的视频、三定 三动的滑轮组、与起重机和滑轮组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习两种滑轮(1)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两种滑轮,你还记得他们分别是什么 吗?(学生自由表述,回顾一下之前所学)预设:定滑轮和动滑轮。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会出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字样及图片。(2)多媒体播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提升重物的动态图。师:观察他们的工作原理,定滑
44、轮不动,动滑轮随物体向上移动,它们的作 用不同,那谁还记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来说一说?预设: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屏幕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定、动滑轮的作用,复习它们的功能,为 引出课题做准备)二、认识滑轮组1 .师: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只能省力,都不够完美。那有没有既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乂可以省力的滑轮呢?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预设:将两种滑轮组合在一起。师:我们把这两种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 研究一下滑轮组。(顺利引出课题一一滑轮组。)三、研究滑轮组作用2 .设计组装方案1)屏幕上显示着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一半截图师:现在看到的是刚
45、刚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截图,想要将两者怎么组合起来, 大家觉得重物应该挂在哪个滑轮上?预设:动滑轮上。动画播放定滑轮上的重物消失。师:将两者组合在一起,需要将动滑轮靠近定滑轮,(播放靠近动画),这 个时候动滑轮的支点固定在哪里呢?预设:固定在悬挂定滑轮的固定杆上。#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师:那我们将动滑轮的线向上延伸,另外一边的线自然应该和谁搭在一起? 预设:定滑轮。2)画出设计图师:好,那如图所示,我们这一定一动的滑轮组是不是就组成了?但是老师为大家提供的支架没有这么长的固定杆,我们可以不可以将这样的 滑轮组进行改良(出示一定一动滑轮并排的图片),小组之间讨论一下,设计我 们
46、的滑轮组装置图,画在实验报告单上。小组讨论并设计出一定一动滑轮组,并将组装方法画在报告单上。(找学生到大屏幕上把他们组的设计图画出来,展示交流设计图)师:请你告诉同学们你们组是怎样设计的,是否能完成既能省力乂能改变力 的方向的任务。3 .探究一动一定滑轮组的作用师:从设计图可以看出,我们的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那我们的滑轮组是否 能省力,那怎么来验证呢?需要和什么情形去比较呢?预设:实验验证。需要把直接提升重物的力和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进行 比较。4 .动手实验操作师:现在我们有了实验设计图,下面来看一下需要注意的实验要求,PPT实 验要求:1 .组装:按照设计图组装2 .测试:检查测力计。
47、匀速直线提升时读数。3 .记录:记录比较数据,得出结论。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视频,看看老师示范组装滑轮组。(出示微课,介绍组装滑轮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屏幕上出示实验要求,实验时要求学生分工明确,并想想该如何操作实验, 再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学生实验汇总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学生汇报的同时,老师将数据都书写在电子白板上。)师:你发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发现?)预设:总结发现: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乂可以省力。4 .探究二动二定滑轮组的作用。师:一动一定的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省力。如果想滑轮组更省 力,你有什么建议?预设:增加滑轮组的数量。PPT
48、出示“增加滑轮组的滑轮数量”,同时在原一定一动滑轮组的基础上上 下非别各自出示一定一动两个滑轮。师:接下来,以两组滑轮组为例,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 提升物体的用力大小又将如何变化?(ppt出示如上文字)师:现在如图这两组滑轮组组装完成了吗?预设:没有。师:还差什么?预设:还长绳子没缠绕完。师:谁能在一组的基础上,继续画一下两组滑轮组的绳子缠绕?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画出线的走向。师:大家认为他画的正确吗?预设:正确。师:那么请大家依照这幅图的样子,用刚才的组装方法将这个二动二定滑轮 组组装完成。动手操作,进行试验。汇总实验数据。师:下面请给小组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利用两定两动滑轮组匀
49、速提升2个和 4个钩码所需的力分别是多少?此时乂返回到之前汇报第一次试验数据的页面上,继续呈现出两定两动滑轮 组数据统计这一栏,数据记录完成后,将之前实验时直接提升2钩码和4钩码, 用一组滑轮组提升2钩码和4钩码的力与用两定两动滑轮组提升2钩码和4钩码 的力汇总在一起。师:请对比这三组数据,你乂发现了什么?预设:滑轮组数量越多,更省力。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四、拓展了解滑轮组的排列方式不改变滑轮组的作用。师:通过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数量越多可以更省力,有时如 试验中两组滑轮组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还会增加更多的滑轮组,(此时 老师手中将两个竖直排列的两定两动滑轮组竖
50、直拿在手中),如大家看到的这样, 这样的滑轮组有缺点?预设:太占空间。师:有道理,所以人们乂研究出了这种并排排列的滑轮组。(教师实物展示),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样并排排列的滑轮组又是怎样组装的?(播放微课,掩饰并排两定两动滑轮组的组装方式。)师:接下来,我们按照刚才视频中介绍的方法,再组装一次两定两动滑轮组, 这一次只测量4个钩码的提力大小,和之前的数据比较一下。实验操作结束后。师:请同学来说说前后这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何?预设:数据相差不大,几乎一样。师:通过这两次数据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滑轮组的排列方式,并不影响滑轮组的提力大小。五、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师:人类所有的装置的研究都是为了
51、方便我们的生活,你能说说滑轮组在我 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吗?预设:吊车,电梯。出示相应图片,并请同学到前面指着图片给大家讲解一下图片中的滑轮组, 帮助孩子们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六、游戏体验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1 .出示游戏器材(两根光滑的圆木棒和一条长绳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 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2 .讲解游戏的原理。七、小结师:最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29 / 6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7课斜面的作用数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了前面三年的科学学习经历,科学探究能力已初步形成, 对对比实验模式清楚。教师只要创设好情境,为学
52、生准备好材料,学生就能自主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获得数据的分析对比,自行得出实验结论。本课是 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笫七课,因为前面几节课的内容都是学习简单机械杠杆、轮轴、 滑轮的知识,以此作铺垫,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对提出的有关斜面的作用问题制 订出实验方案,再通过实验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斜面的作用是省力的结论。【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教
53、学准备】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 验计划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第一课中使用工具中应用部分,要将木桶搬运到卡车上面可以用什么方法方 便。说说理由。1认识斜面:看图片人行天桥的斜坡,人推自行车上去是沿着斜坡进行的, 还有搭在汽车车厢上的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斜面。板书:斜面21世纪教育 网(1)我们把人行天桥上的斜坡,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 叫做斜面。老师板书:斜面(2)提问:斜面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猜测一下。这节课我们将研 究斜面的作用。老师将课题板书完整: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图片、联系第一课的内容,使学
54、生直观感受到斜面 的存在,我们不知不觉就应用了斜面。人们为什么要利用斜面工作、生活,斜面 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从而激发学生研究斜面作用的热情。】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1 .斜面能否省力只是我们通过感受得到的一个猜想,是否真的省力要怎样 得到证明呢?2 .学生小组交流实验设计方案。3 .请各个小组汇报自己小组讨论后得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师提示实验要改 变的是什么条件,不变的是什么条件?引起学生思考。4 .师生共同修正实验方案并规范实验步骤。通过大屏幕出示实验步骤和温 馨提示,如下:实验名称:探究斜面的作用木板,带凹槽的实验小汽车,小木块若干,测力计实验步骤:(1)搭好实验装置。(2)先测出直接提升
55、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3)改变物体的重量,按步骤1重复做。(4)讨论、整理实验发现。注意事项:(1)只能改变物体的重量,不能改变斜面的高度。21世纪教育网(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3)注重小组合作、边实验边记录。【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但考虑问题还不是很 全面,这里用课件提示学生设计实验时的几个问题,在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时 起到了必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对提升物体的重量做统一要求但对各组搭的斜面坡 度不作统一要求,以便自然过渡到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5 .各组领取材料,分组实验,做好记录6 .汇报实验情况,板书各组实验数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收集的数据。斜面的作用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1 .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斜面能够省力,那么不同坡度斜面的省力情况是 否一样呢?2 .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3 .引导学生再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4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在实验中,什么条件一定要不同?(出示木块和木板)就用这木块和木板,你能搭出几种坡度不同的斜面?提示:为了好控制坡度,这个实验最好改变的角度为。度,30度,45度, 60度,和90度。5 .大屏幕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行业的金融投资与融资分析考核试卷
-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培训课件考核试卷
- 新能源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策略考核试卷
- 放射性金属矿床的资源勘查与评价方法考核试卷
- 如何克服撰写工作总结报告的压力考核试卷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应急管理与灾害防范考核试卷
- 牛津英语教材单词表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之小说中的形象
- DB11∕T 1828-2021 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眼部卫生课件教学课件
- 监控工程验收单-范本模板
- 机械设计产品案例分析报告
- 政治审查表(模板)
- 2024届高考英语复习语法填空课件
- 监控设备保养维护方案
-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表
- 华电人才测评试题在线测试
- 《带压堵漏技术》课件
- 铜矿矿山规划与布局
- 备考2023高考语文二轮 高中语文 山水田园类诗歌阅读专项练习(解析)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口算练习10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