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地图学12_第1页
武汉大学地图学12_第2页
武汉大学地图学12_第3页
武汉大学地图学12_第4页
武汉大学地图学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54第十二章制图综合第十二章制图综合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1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1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 1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1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6:54第一节第一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1:500001:1000006:54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1:2.5万 1:10万 1:25万6:54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以点,以概括、抽象概括、抽象的形式反映制图对象的带有的形式反映制

2、图对象的带有规律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对于规律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对于该图来说是该图来说是次要的、非本质次要的、非本质的物体舍掉,这个的物体舍掉,这个过程叫作制图综合。过程叫作制图综合。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一、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一、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6:54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二、制图综合的目的二、制图综合的目的 突出突出类型特征抽象抽象基本规律清晰清晰传递信息6:54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三、概括和取舍三、概括和取舍 概括:概括: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化简,通是对制图物体的

3、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化简,通过去掉轮廓形状的碎部代之以总的形状特征,过去掉轮廓形状的碎部代之以总的形状特征,缩减分类分缩减分类分级的数量级的数量,以减少制图物体间的差别。,以减少制图物体间的差别。选取:选取:是从大量的制图物体中选出是从大量的制图物体中选出较大的或较重要较大的或较重要的物体的物体表示在地图上,而表示在地图上,而舍弃次要舍弃次要的物体。的物体。区别:区别:选取是整体性的去掉选取是整体性的去掉某类或某级某类或某级信息;概括则是去信息;概括则是去掉或夸大制图对象的某些掉或夸大制图对象的某些碎部及类别、级别的合并碎部及类别、级别的合并。 联系:联系:概括通过选取来实现概括通过选取来实

4、现6:54比例综合:比例综合:地图比例尺缩小而引起图形缩小产生的地图比例尺缩小而引起图形缩小产生的 选取和概括选取和概括 目的综合:目的综合:由编图者对制图物体重要性的认识来确由编图者对制图物体重要性的认识来确 定是否选取。定是否选取。 感受综合:感受综合:从读者的实际感受出发,由于视觉和记从读者的实际感受出发,由于视觉和记 忆的因素产生的无意识的综合。忆的因素产生的无意识的综合。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四、制图综合的分类四、制图综合的分类 6:541 1、地图上图形并非都能按比例尺机械缩小;、地图上图形并非都能按比例尺机械缩小; 2 2、制图综合是一个科学抽象过程;、

5、制图综合是一个科学抽象过程; 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五、制图综合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五、制图综合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3 3、解决图面上缩小表象事物所产生的各种矛盾。、解决图面上缩小表象事物所产生的各种矛盾。 制图综合实质:制图综合实质:用科学的用科学的概括和选取概括和选取手段,在地图上手段,在地图上明显、深刻地反映制图区域地理事物的类型特征和典明显、深刻地反映制图区域地理事物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型特点。 6:54一、选取一、选取 (一)选取的方式(一)选取的方式 类别选取:类别选取:整个一类信息全部舍弃选取整个一类信息全部舍弃选取 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

6、方法级别选取:级别选取:舍弃某一级别信息舍弃某一级别信息 (1)主要)主要次要次要(2)等级高)等级高等级低;大等级低;大小小(3)整体)整体局部局部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二)选取的方法(二)选取的方法 1 1、资格法资格法 (1 1)概念)概念 按照一定的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标准按照一定的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标准(资格)而进行选取的方法。(资格)而进行选取的方法。(2 2)选取标志)选取标志 资格(标准)资格(标准)数量标志:数量标志:长度、面积、产值等长度、面积、产值等质量标志:质量标志:等级、品种、性质等等级、品种、性质等6:54第二节制图综合

7、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3 3)优缺点)优缺点 优点:优点:标准明确,简单易行;标准明确,简单易行;缺点:缺点:一个标志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程度;一个标志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程度;同一资格无法预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同一资格无法预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临界标准临界标准第一种缺陷第一种缺陷定额法定额法第二种缺陷第二种缺陷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2 2、定额法、定额法 (1 1)概念)概念 规定出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制图物体的数量规定出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制图物体的数量(2 2)方法)方法 规定定额规定定额确定载负量确定载负量面积指标面积指标6:54(3 3)优缺点)优

8、缺点 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优点:优点:预计地图容量;预计地图容量;缺点:缺点:无法保证在不同地区保留相同质量指标。无法保证在不同地区保留相同质量指标。保证地图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而又不失去易读保证地图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而又不失去易读性性弥补措施:弥补措施:临界指标临界指标高指标高指标低指标低指标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我国我国1 1:100100万地形图规定居民地选取定额万地形图规定居民地选取定额 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应用方根规律法确定新编地图某区域居民点的数量问题应用方根规律

9、法确定新编地图某区域居民点的数量问题 方根规律法方根规律法:用于解决原始地图与新编地图由于比例尺用于解决原始地图与新编地图由于比例尺 的变化而产生的地物数量递减问题。的变化而产生的地物数量递减问题。 BAABMMNN式中:式中:NBNB新编地图地物数;新编地图地物数;NANA原始地图地物数;原始地图地物数; MBMB新编地图比例尺分母;新编地图比例尺分母;MAMA原始地图比例尺分母。原始地图比例尺分母。 NB = NA C DMA / MB6:54 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二、概括二、概括 1 1、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制图物体的形

10、状概括 删除制图对象图形的不重要的碎部,保删除制图对象图形的不重要的碎部,保留和适当扩大其重要的特征,使制图对象构留和适当扩大其重要的特征,使制图对象构成更具有本质特性的明晰的轮廓。成更具有本质特性的明晰的轮廓。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方法:方法:删除删除 原资料图缩小后图形概括后图形河 流等 高 线居 民 地森 林图12-01 图形碎部的删除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合并合并 资料图缩小图综合图 图12-02 形状概括中的合并6:54夸大夸大 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要 素资料图形概括图形居 民 地公 路海 岸地 貌海域陆地 图1

11、2-03 形状概括时的夸大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分割分割 6:54合并合并删除删除移位移位夸大夸大夸大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6:54第二节第二节 制图综合的方法制图综合的方法6:54第二节第二节 制图综合的方法制图综合的方法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2 2、制图物体数量特征的概括、制图物体数量特征的概括 是指减少制图对象的数量差别和按数量的分级是指减少制图对象的数量差别和按数量的分级数目,舍弃低于规定数量指标等级的部分。数目,舍弃低于规定数量指标等级的部分。 形状概括形状概括选取选取数量特征变化数量特征变化还表现在提高表示某类地

12、物规模尺寸上。还表现在提高表示某类地物规模尺寸上。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3 3、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 减少制图对象的质量差别,以较少的分类代减少制图对象的质量差别,以较少的分类代替详细的分类,用总体的概念代替局部概念。替详细的分类,用总体的概念代替局部概念。质量特征质量特征分类特征分类特征 如:居民地、河流如:居民地、河流分级特征分级特征 如:行政意义分级如:行政意义分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缩小减少减少类别、级别方法:方法: 删除删除合并合并质量特征概括会引起分类分级缩减质量特征概括会引起分类分级缩减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

13、法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三、定位优先级三、定位优先级 (一)编图时解决争位矛盾的方法(一)编图时解决争位矛盾的方法 1 1、舍弃、舍弃 2 2、移位、移位 双方移位双方移位 单方移位单方移位 3 3、压盖、压盖 6:54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1 1、点状符号、点状符号 (二)定位优先级(二)定位优先级 有坐标位置的点有坐标位置的点 如平面控制点、界碑符号等如平面控制点、界碑符号等有固定位置的点有固定位置的点 如如 居民点、独立地物点等居民点、独立地物点等只具相对位置的点只具相对位置的点 如如 路标、水位点等路标、水位点等定位于区域范围的点定位于区域范

14、围的点 如说明符号等如说明符号等 阵列符号阵列符号 如离散符号组成的图案如离散符号组成的图案6:542 2、线状符号、线状符号 有坐标位置的线有坐标位置的线 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具有固定位置的线具有固定位置的线 表达三维特征的线表达三维特征的线 具有相对位置的线具有相对位置的线 面状符号的边界线面状符号的边界线 组成某种网线图形的线组成某种网线图形的线 6:54地图比例缩小地图比例缩小内容拥挤内容拥挤必须进行必须进行取(舍)取(舍)确定确定指标指标确定确定资格资格给出给出定额定额考虑区考虑区域差异域差异概括概括空间(图形)特征空间(图形)特征定性特征定性特征定量特征定量特征

15、化简化简舍小弯曲舍小弯曲分级分级降维处理降维处理分类分类从详细从详细到概略到概略量表量表考虑图形考虑图形最小尺寸最小尺寸6:54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一、地图用途一、地图用途 地图用途地图用途决定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的选择决定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的选择影响制图综合的方向和程度影响制图综合的方向和程度6:54张家口居庸关天津唐山秦皇岛山海关保定承德1677北京50 图12-04 1:400万教学挂图中国地形的一部分(中国地图出版社,原图上地貌采用等高线加晕渲进行表示)6:54沽源张北1950北京通州迁河口涞水涿县安次北河店易县良乡五回岭三家店怀柔夹河蔚县石匣涿鹿响水

16、堡 怀来龙关宣化赤城张家口崇礼青石岭滦平五龙山密云兴隆平谷遵化三河香河九王庄唐县曲阳 定县 蠡县望都高阳任丘文安天津大城武清雄县霸县新镇静海白沟干家堡筐儿港乐善庄金溪庄柏各庄东堵口南赵庄力里闸容城新安徐水满城完县滦县昌黎丰宁隆化承德平泉建平建昌凌源迁安迁西庐龙抚宁丰润顺义苏庄搬溜蓟县唐山保定乐亭青龙横河集 山海关秦皇岛双桥张天窝罗家屯1898清白口349121902010146120501418167712731234199519412 00你奔 图12-05 1:400万中国地势图的一部分(中科院地理所,原图上地貌采用等高线加分层设色进行表示)6:54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第三节影响制

17、图综合的基本因素6:54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二、地图比例尺二、地图比例尺 1 1、地图比例尺影响着地图的制图综合的程度、地图比例尺影响着地图的制图综合的程度 2 2、地图比例尺影响着地图的制图综合的方向、地图比例尺影响着地图的制图综合的方向 3 3、地图比例尺影响制图对象的表示方法、地图比例尺影响制图对象的表示方法 6:546:54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三、景观条件三、景观条件 景观条件景观条件制约着制约着制图对象的重要程度制图对象的重要程度决定着决定着制图综合原则制图综合原则6:54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第三节影响制

18、图综合的基本因素6:54四、图解限制四、图解限制 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地图符号的形状和尺寸地图符号的形状和尺寸五、数据质量五、数据质量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一、图形最小尺寸一、图形最小尺寸 地图上基本图形:地图上基本图形:线划、几何图形、轮廓图形和弯曲线划、几何图形、轮廓图形和弯曲 单线划的粗细为单线划的粗细为 0.080.080.1mm0.1mm;两条实线间的间隔为两条实线间的间隔为 0.150.150.2mm0.2mm;实心矩形的边长为实心矩形的边长为 0.30.30.4mm0.4mm;复杂轮廓的突出部位为复杂轮廓的突出

19、部位为 0.3mm0.3mm;空心矩形的空白部分边长为空心矩形的空白部分边长为 0.40.40.5mm0.5mm;相邻实心图形的间隔为相邻实心图形的间隔为 0.2mm0.2mm;实线轮廓的半径为实线轮廓的半径为 0.40.40.5mm0.5mm;点线轮廓的最小面积为点线轮廓的最小面积为 2.52.53.2mm3.2mm2 2;弯曲图形的内径为弯曲图形的内径为 0.4mm0.4mm时,宽度需达到时,宽度需达到 0.60.60.7mm0.7mm。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二、地图载负量二、地图载负量 1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地图载负量也称为地图的容量,一般理解为地

20、地图载负量也称为地图的容量,一般理解为地图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图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极限载负量极限载负量:指地图可能达到的最高容量:指地图可能达到的最高容量适宜载负量适宜载负量: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件确定该图适当的载负量。件确定该图适当的载负量。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2 2、载负量形式、载负量形式 面积载负量面积载负量 指地图上所有符号和注记的面积与图幅总面积之比指地图上所有符号和注记的面积与图幅总面积之比数值载负量数值载负量 即单位面积内符号的个数即单位面积内符号的个数极限负载量极限负载量地图上可能表达的最大

21、容量地图上可能表达的最大容量适宜负载量适宜负载量最佳容量最佳容量 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3 3、地图上面积载负量的量算、地图上面积载负量的量算 居民地居民地:符号和注记的面积;:符号和注记的面积;道道 路路:长度和粗度;:长度和粗度;水水 系系:单线河、渠道、附属建筑物、水域的:单线河、渠道、附属建筑物、水域的 水涯线及注记的面积;水涯线及注记的面积;境界线境界线:长度和粗度;:长度和粗度;植植 被被:符号和注记:符号和注记等高线等高线:作为背景,不计算面积。:作为背景,不计算面积。 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4 4、地图载负量的

22、分级、地图载负量的分级 Q Q n n=Q =Q n-1n-1/i i式中:式中:Q Q n n 第第n n级密度区的面积载负量,级密度区的面积载负量,n=1,2,3,n=1,2,3,; ; Q Q n-1 n-1 第第n-1n-1级密度区的面积载负量;级密度区的面积载负量; i i 辨认系数,它是一个变数,在辨认系数,它是一个变数,在1.21.2 1.51.5 之间变化。之间变化。 当当n=1n=1时,可认为是最密区的载负量,即极限载负量。时,可认为是最密区的载负量,即极限载负量。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5 5、极限载负量及其影响因素、极限载负量及其影响因素

23、极限载负量极限载负量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决定决定地图用途地图用途景观条件景观条件制印技术制印技术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1:20 万 1:50万 1:100万1:200万1:400万10203040293638391: M图12-06 极限载负量同地图比例尺的关系(%)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三、制图物体选取基本规律三、制图物体选取基本规律 1 1、制图物体的密度越大,其选取标准定得越低,但、制图物体的密度越大,其选取标准定得越低,但被舍弃目标的绝对数量越大;被舍弃目标的绝对数量越大;2 2、选取遵守、选取遵守从主要到次要、从大到

24、小从主要到次要、从大到小的顺序,在任的顺序,在任何情况下舍去的都应是较小的、次要的目标,而把何情况下舍去的都应是较小的、次要的目标,而把较大的、重要的目标保留在地图上,使地图能保持较大的、重要的目标保留在地图上,使地图能保持地区的基本面貌。地区的基本面貌。6:543 3、物体密度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量都应从高密、物体密度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量都应从高密 度区向低密度区逐渐减少度区向低密度区逐渐减少;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KIIIIIIIVV原始密度曲线选取后密度曲线密度区图12-07 选取基本规律4 4、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的辨认系数的前提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

25、具有最小的辨认系数的前提 下保持下保持各地区间的密度对比关系。各地区间的密度对比关系。 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四、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四、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1 1、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保持、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图形的基本特征 2 2、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的对比数的对比 3 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4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5 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保持面状物体的

26、面积平衡 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6:54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五、制图综合对地图精度的影响五、制图综合对地图精度的影响 1 1、误差来源、误差来源 2 2、制图综合引起的误差、制图综合引起的误差 (1 1)描绘误差)描绘误差 (2 2)移位误差)移位误差 当符号发生争位矛盾时的移位当符号发生争位矛盾时的移位 为强调某种特征而产生的移位为强调某种特征而产生的移位 (3 3)由图形概括产生误差)由图形概括产生误差 长度变化长度变化 方向变化方向变化 轮廓图形的改变轮廓图形的改变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

27、素的制图综合一、水系的综合一、水系的综合 (一)海洋要素的综合(一)海洋要素的综合 1 1、海岸的制图综合、海岸的制图综合 海岸线的图形概括形状概括形状概括海岸性质概括质量概括质量概括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1 1)海岸线图形概括的方法)海岸线图形概括的方法 v研究类型及图形特征研究类型及图形特征v找出转折点找出转折点v确定准确位置确定准确位置v图形化简图形化简(a)(b)(c)(d)图12-08 海岸线图形概括的方法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海岸线图形概括的基本原则)海岸线图形概括的基本

28、原则 保持海岸线平面图形的类型特征保持海岸线平面图形的类型特征资料图正确的综合不正确的综合图12-09 侵蚀海岸的概括侵蚀海岸侵蚀海岸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1:1 000 0001:2 500 0001:4 000 000图12-10 以堆积为主的海岸图形概括 堆积海岸堆积海岸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保持各段岸线间的曲折对比保持各段岸线间的曲折对比 曲折系数曲折系数 AAAAk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 11l 保持海陆面积的对比保持海陆面积的对比 海角上,删去小海湾海角上,删去小

29、海湾 扩大陆地面积扩大陆地面积海湾中,删去小海角海湾中,删去小海角扩大海部面积扩大海部面积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岛屿的综合、岛屿的综合 (1 1)岛屿的形状概括)岛屿的形状概括 大岛屿大岛屿同海岸线概括同海岸线概括小岛屿小岛屿突出形态特征突出形态特征岛屿岛屿只取舍,不合并只取舍,不合并(2 2)岛屿的选取原则)岛屿的选取原则 根据选取标准进行选取根据选取标准进行选取 根据重要意义选取根据重要意义选取 6:54根据分布范围和密度进行选取根据分布范围和密度进行选取 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图12-11

30、 群岛的选取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3 3、海底地貌的综合、海底地貌的综合 (1 1)水深注记的选取)水深注记的选取 首先首先选取浅滩上、航道上最浅选取浅滩上、航道上最浅水深注记;水深注记;其次选取其次选取标志航道特征标志航道特征的水深注记;的水深注记;再次选取再次选取反映海底坡度变化反映海底坡度变化的水深注记;的水深注记;补充水深注记到必要密度补充水深注记到必要密度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等深线的勾绘)等深线的勾绘 原则:判浅不判深原则:判浅不判深66237777441212131311

31、11111199正确错误图12-12 等深线的勾绘23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3 3)等深线的综合)等深线的综合 等深线的选择等深线的选择 根据深度表进行,浅海详细,深海概略。根据深度表进行,浅海详细,深海概略。-20m和和-200m等深线必须选择等深线必须选择等深线的图形概括等深线的图形概括 原则:舍深扩浅原则:舍深扩浅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二)陆地水系的制图综合(二)陆地水系的制图综合 1 1、河流的制图综合、河流的制图综合 (1 1)河流的选取)河流的选取 河网密度河网密度 指单位面积内

32、的河流长度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长度k=L/pk=L/p 河流选取标准河流选取标准 v将实地河网按密度进行分级将实地河网按密度进行分级;v在不同密度区中确定选取标准;在不同密度区中确定选取标准;v不同类型的河系,采用不同的选取标准;不同类型的河系,采用不同的选取标准;v先选主河流及各小河系的主要河源,再以小河系为单位,先选主河流及各小河系的主要河源,再以小河系为单位,从大支流到小支流选取。从大支流到小支流选取。6:546:54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河流选取的基本规律河流选取的基本规律 河网密度大地区,选取标准低,舍去的河流条数多,河网密度大地区,选

33、取标准低,舍去的河流条数多,反之,少;反之,少;保持不同密度区的密度对比关系;保持不同密度区的密度对比关系;随着比例尺缩小,选取标准的上限随着比例尺缩小,选取标准的上限逐渐增大。逐渐增大。低于选取标准,但具有重要特性的小河流应选取;低于选取标准,但具有重要特性的小河流应选取;大于选取标准,但河流之间间隔较小,小于大于选取标准,但河流之间间隔较小,小于3mm通常舍去。通常舍去。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河流的图形概括)河流的图形概括 目的:目的:舍去小弯曲、突出类型特征

34、、保持各河段弯舍去小弯曲、突出类型特征、保持各河段弯 曲对比曲对比河流弯曲形状河流弯曲形状 (a)微弯曲 (b)钝角形弯曲 (c)半圆形弯曲(d)套形弯曲 (e)菌形弯曲图12-13 河流的简单弯曲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a)(b)(c)图12-14 河流的复杂弯曲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概括河流弯曲的基本原则概括河流弯曲的基本原则 保持河流弯曲的基本形状保持河流弯曲的基本形状保持不同河段弯曲程度的对比保持不同河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保持河流长度不过分缩短保持河流长度不过分缩短0.60.40.60.4

35、0.20.5图12-15 河流的图形概括单位:mm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3 3)真形河流的图形概括)真形河流的图形概括 表示主流和汊流的相对宽度以及河床宽度和收缩的情况。表示主流和汊流的相对宽度以及河床宽度和收缩的情况。 1:10万1:20万图12-16 主流和汊流河心岛单独存在时,只取舍,不合并河心岛单独存在时,只取舍,不合并, ,外部总轮廓一致外部总轮廓一致时可适当合并;时可适当合并;图12-17 河心岛的综合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保持河流中心岛屿的固有特征保持河流中心岛屿的固有特征;保

36、持辫状河流中主汊流构成的网状结构及汊流的保持辫状河流中主汊流构成的网状结构及汊流的密度对比关系。密度对比关系。1:500 0001:1 000 0001:2 000 000图12-18 反映主汊流的网状结构和密度对比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湖泊、水库的制图综合、湖泊、水库的制图综合 (1 1)湖泊的综合)湖泊的综合 湖泊的岸线概括湖泊的岸线概括 保持湖泊与陆地的面积对比保持湖泊与陆地的面积对比 ; 保持湖泊的固有形状及其同周围环境的联系。保持湖泊的固有形状及其同周围环境的联系。图12-19 湖泊的形状浑圆形 三角形 长条形 弧形 桨叶形、

37、多支汊形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湖泊的选取湖泊的选取 选取原则:湖泊只选取原则:湖泊只选取不合并选取不合并选取标准:选取标准:0.51mm2选取方法:选取方法:独立湖泊独立湖泊:按选取标准选取:按选取标准选取分布湖泊分布湖泊:分布范围、形状、分布范围、形状、 密度对比等密度对比等 不能依比例尺表示时改用不能依比例尺表示时改用蓝点蓝点表示表示6:54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水库的综合)水库的综合 真形水库真形水库形状概括形状概括取舍取舍记号性水库:记号性水库:取舍取舍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

38、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居民地内部的井、泉和水网地区的井、泉居民地内部的井、泉和水网地区的井、泉: : - -大于大于12.512.5万的地图上部分表示万的地图上部分表示 - -人烟稀少的荒漠地区尽可能详细表示人烟稀少的荒漠地区尽可能详细表示选取水量大的,有特殊性质的选取水量大的,有特殊性质的( (如温泉、矿泉如温泉、矿泉) ),处于,处于重要位置上重要位置上( (如路口或路边如路口或路边) )的井、泉。的井、泉。反映井、泉的分布特征。反映井、泉的分布特征。反映各地区间井、泉的密度对比关系。反映各地区间井、泉的密度对比关系。3 3、井、泉和渠网的制图综合、井、泉和渠网的

39、制图综合 (1 1)井、泉的选取)井、泉的选取 6:54(2 2)渠网的综合)渠网的综合 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以取舍为主,少有图形概括以取舍为主,少有图形概括(a)资料缩小图(b)综合图图12-20 渠网的选取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二、居民地的制图综合二、居民地的制图综合 (一)居民地的形状概括(一)居民地的形状概括 1 1、城镇式居民地的形状概括、城镇式居民地的形状概括 目的:保持居民地平面图形特征目的:保持居民地平面图形特征内部结构外部轮廓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

40、要素的制图综合(1 1)城市居民地平面图形化简的原则)城市居民地平面图形化简的原则 正确反映居民地的内部通行情况正确反映居民地的内部通行情况;通行情况:通行情况:街道、铁路和水上交通等,重点是街道街道、铁路和水上交通等,重点是街道。正确反映街区平面图形的特征正确反映街区平面图形的特征 街区的取舍街区的取舍合并街道合并街道首先应首先应选取主要街道选取主要街道,再选取条件好的,再选取条件好的次要街道次要街道。 6:54图12-21 保持街区的平面图形特征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正确反映街道密度和街区大小的对比;正确反映街道密度和街区大小的对比;图12

41、-22 保持不同地段街道密度和街区大小的对比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正确反映建筑面积与非建筑面积的对比正确反映建筑面积与非建筑面积的对比 建筑密集街区:建筑密集街区:合并为主、删除为辅合并为主、删除为辅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建筑稀疏区:建筑稀疏区:选取、合并、删除进行概括选取、合并、删除进行概括K k k k k k kK ,k k ,k , k n n n n1:2.5万1:5万1:10万图12-24 由独立建筑物构成的稀疏街区的概括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

42、的制图综合资料图正确的概括不正确的概括图12-25 间有建筑密集地段的稀疏街区的图形概括正确反映居民地的外部轮廓形状正确反映居民地的外部轮廓形状 v保持轮廓上的明显拐角、弧线或折线形状;保持轮廓上的明显拐角、弧线或折线形状; v保持其外部轮廓图形与道路、河流、地形要素的联系。保持其外部轮廓图形与道路、河流、地形要素的联系。 6:54(a)资料缩小图(b)正确的概括(c)不正确的概括图12-26 城镇居民地外部轮廓形状的概括(a)(b)(c)(d)图12-27 用外部轮廓图形表示居民地资料图概括图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城镇式居民地形状概

43、括的一般程序)城镇式居民地形状概括的一般程序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农村居民地的形状概括、农村居民地的形状概括 (1 1)街区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街区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 密集街区式稀疏街区式混合型街区式6:54图12-29 密集街区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资料图 概括图资料图 概括图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舍去次要街道,合并街区,区分主次街道舍去次要街道,合并街区,区分主次街道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图12-30 稀疏街区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 资料图 概括图

44、 资料图 概括图舍去次要街道,合并街区;舍去次要街道,合并街区;对独立房屋进行取舍对独立房屋进行取舍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图12-31 混合型街区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资料图 概括图 资料图 概括图6:54(2 2)散列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散列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 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特点:不依比例独立房屋特点:不依比例独立房屋 核心有少量依比例的街区建筑核心有少量依比例的街区建筑 方法:方法:对独立房屋选取对独立房屋选取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6:54图12

45、-32 独立房屋的取舍资料图概括图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选取位于主要位置上的独立房屋选取位于主要位置上的独立房屋 原则:原则: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选取反映居民地范围和形状特征的独立房屋;选取反映居民地范围和形状特征的独立房屋;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选取反映居民地内部分布密度对比的独立房屋选取反映居民地内部分布密度对比的独立房屋 图12-33 独立房屋的选取和移位资料图概括图适当移位,以保持其相互方向和拓扑关系适当移位,以保持其相互方向和拓扑关系6:5

46、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3 3)分散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分散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 特点:散而有界、小而有名特点:散而有界、小而有名方法:方法: 取舍取舍(4 4)特殊形式的农村居民地的概括)特殊形式的农村居民地的概括 主要形式主要形式窑窑 洞洞蒙古包蒙古包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新庄资料图资料图资料图概括图或图12-34 窑洞式农村居民地的概括概括图概括图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二)用圈形符号表示居民地(二)用圈形符号表示居民地 1 1、圈形符号的设计、圈

47、形符号的设计 明显性:面积、结构、视觉黑度和颜色等明显性:面积、结构、视觉黑度和颜色等圈形符号的大小变化图12-35 图形符号的设计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尺寸:最大尺寸、最小尺寸和适宜尺寸尺寸:最大尺寸、最小尺寸和适宜尺寸最小尺寸地图用途使用方法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圈形符号的定位、圈形符号的定位 (1 1)平面图形结构成面状均匀分布时,圈形符号定位于)平面图形结构成面状均匀分布时,圈形符号定位于图形的图形的中心中心;(2 2)居民地由街区和外围的独立房屋组成时,圈形符号)居民地由街区

48、和外围的独立房屋组成时,圈形符号配置在配置在街区图形的中心街区图形的中心;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3 3)居民地图形由有街道结构和部分无街道结构组成时,)居民地图形由有街道结构和部分无街道结构组成时,圈形符号配置在圈形符号配置在有街道结构的部位的中心有街道结构的部位的中心; (4 4)圈形符号配置在房屋较集中的部位的中心)圈形符号配置在房屋较集中的部位的中心; (5 5)对于分散式居民地,首先应判别其范围,圈形符号)对于分散式居民地,首先应判别其范围,圈形符号配置在注记所指的主体位置的中心。配置在注记所指的主体位置的中心。 6:54第五节普通

49、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3 3、圈形符号和其它要素的关系处理、圈形符号和其它要素的关系处理 圈形符号和其他要素的关系:圈形符号和其他要素的关系:同同线状线状要素具有要素具有相接、相切、相离相接、相切、相离三种关三种关系;系;同同面状面状要素具有要素具有重叠、相切、相离重叠、相切、相离三种关系:三种关系:同同离散的点状离散的点状符号只有符号只有相切、相离相切、相离的关系。的关系。6:54要素水系道路资料图资料图化简后化简后关系处理(a)相接(b) 相切(c)相离图12-37 圈形符号与其它要素的关系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6:

50、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三)居民地的选取(三)居民地的选取 1 1、选取指标的确定、选取指标的确定 图解法图解法:通过样图试验确定居民地选取指标的方法。通过样图试验确定居民地选取指标的方法。 图解解析法图解解析法:根据制图区域实地上的居民地密度,确定根据制图区域实地上的居民地密度,确定适宜的面积载负量,按新编图上图形和名称注记的大小,适宜的面积载负量,按新编图上图形和名称注记的大小,通过计算获得居民地的选取指标。通过计算获得居民地的选取指标。解析法解析法:数学模型来计算居民地选取指标。数学模型来计算居民地选取指标。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

51、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选取居民地的一般原则、选取居民地的一般原则 (1 1)按居民地的重要性选取)按居民地的重要性选取 (2 2)按居民地的分布特征选取)按居民地的分布特征选取 (3 3)反映居民地密度的对比)反映居民地密度的对比 3 3、选取居民地的方法、选取居民地的方法 定出全取线选取;定出全取线选取;按其他条件补充按其他条件补充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四)居民地的名称注记(四)居民地的名称注记 1 1、居民地名称注记的选取、居民地名称注记的选取 (1)(1)位于城市郊区并和城市连成一体的农村居民地可位于城市郊区并和

52、城市连成一体的农村居民地可以选注名称;以选注名称;(2)(2)当居民地成群分布,有分名也有总名时,在注出当居民地成群分布,有分名也有总名时,在注出总名的条件下,分名可以选注;总名的条件下,分名可以选注;(3)(3)大居民地有正名和副名时,副名可按规定选注。大居民地有正名和副名时,副名可按规定选注。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居民地名称注记的定名、定级和配置、居民地名称注记的定名、定级和配置 (1)居民地的定名:居民地的定名:以国家公布地名为主以国家公布地名为主(2 2)居民地名称注记的定级:)居民地名称注记的定级:确定字体、字大确定字体、字大

53、 (3 3)居民地名称注记的配置:)居民地名称注记的配置:不压盖同居民地不压盖同居民地 联系的重要地物联系的重要地物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三、交通网的制图综合三、交通网的制图综合 (一)陆地交通网(一)陆地交通网 1 1、道路的分类和分级、道路的分类和分级 2 2、道路的选取、道路的选取 (1 1)选取道路的一般原则)选取道路的一般原则 重要道路应优先选取重要道路应优先选取道路的取舍和居民地的取舍相适应道路的取舍和居民地的取舍相适应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保持道路网平面图形的特征保持道路网平面图

54、形的特征P p pP pp图12-38 呈矩形网状结构道路的综合资料图 概括图保持不同地区道路的密度对比保持不同地区道路的密度对比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各种道路的选取)各种道路的选取 铁路的选取铁路的选取 公路的选取公路的选取 其他道路的选取其他道路的选取 道路附属物的选取道路附属物的选取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3 3、道路的形状概括、道路的形状概括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1 1)删除)删除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

55、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图12-40 道路符号共边线(3 3)特殊的表示手法共线或缩小符号)特殊的表示手法共线或缩小符号 (2 2)夸大具有特征意义的弯曲)夸大具有特征意义的弯曲 4 4、管线运输、管线运输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二)水上交通(二)水上交通 (三)空中航线(三)空中航线 四、地貌的制图综合四、地貌的制图综合 (一)地形图上的等高距(一)地形图上的等高距 等高距与地面倾斜角间的关系表示为:等高距与地面倾斜角间的关系表示为: tan1000aMh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二)

56、地貌等高线的形状化简(二)地貌等高线的形状化简 1 1、形状化简的的基本原则、形状化简的的基本原则 以正向形态为主的地貌,扩大正向形态,减少负向形态以正向形态为主的地貌,扩大正向形态,减少负向形态 图12-41 以正向形态为主的地貌等高线的化简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以负向形态为主的以负向形态为主的地貌,扩大负向形态,地貌,扩大负向形态,减少正向形态减少正向形态 图12-42 以负向形态为主的地貌等高线的化简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等高线的协调、等高线的协调 图12-43 删除谷地时,应使同

57、一斜坡的等高线相互协调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3 3、等高线的移位、等高线的移位 (1 1)为保持地貌图形达到必须的最小尺寸时可进行等)为保持地貌图形达到必须的最小尺寸时可进行等 高线移位;高线移位; (2 2)为了保持地貌形态特征移动等高线;)为了保持地貌形态特征移动等高线; (3 3)为了协调等高线同其它要素的关系,特别是同国)为了协调等高线同其它要素的关系,特别是同国界线的关系所采用的移位。界线的关系所采用的移位。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三)谷地的选取(三)谷地的选取 数量选取:选取谷地的

58、数量数量选取:选取谷地的数量质量选取:谷地在地貌中的作用质量选取:谷地在地貌中的作用1 1、谷地选取的数量指标、谷地选取的数量指标 (1 1)按谷间距选取谷地)按谷间距选取谷地 谷间距:相邻两条谷底线之间的距离,以谷间距:相邻两条谷底线之间的距离,以mmmm为单位为单位 规定:谷间距为规定:谷间距为2 25 5毫米毫米 (2 2)按比例选取谷地)按比例选取谷地 xFAAFMMnn)(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选取谷地的质量指标、选取谷地的质量指标 谷地在地貌中作用大的应优先选取谷地在地貌中作用大的应优先选取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

59、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四)山顶的选取和合并(四)山顶的选取和合并 1 1、选取、选取 (1)(1)标志山体最高的山顶必须选取,当它的面积很标志山体最高的山顶必须选取,当它的面积很小时,要小时,要夸大夸大到必要的程度;到必要的程度;(2)(2)优先选取山体结构方向上的山顶优先选取山体结构方向上的山顶 (3)反映山顶的分布密度反映山顶的分布密度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2 2、合并、合并 (1 1)独立山顶不能合并;)独立山顶不能合并; (2 2)沿山脊分布的间隔小于)沿山脊分布的间隔小于0.50.5毫米的山顶可合并毫米的山顶可合并; (3 3)连续分布的方向一致的条形山顶、沙垄、风)连续分布的方向一致的条形山顶、沙垄、风 蚀残丘等可合并。蚀残丘等可合并。 6:54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五节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1 1、地貌符号的选取、地貌符号的选取 (五)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的选取(五)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的选取 (1 1)点状符号)点状符号 (2 2)线状符号)线状符号 (3 3)面状符号)面状符号 2 2、高程注记的选取、高程注记的选取 区域的最高点和最底点区域的最高点和最底点 各种重要地物点的高程各种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