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1_第1页
八年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1_第2页
八年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1_第3页
八年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引言 奇妙的物理世界0、科学探究的步骤有: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分析问题并设计实验 完成实验并收集证据和数据 分析数据得到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而产生的。吉他发声是因为吉他的弦在振动,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说明: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了。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水(液体) 也能够传声。3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 和音色。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区别是音调 。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 大。我们能较辨别猫和狗的叫

2、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4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20Hz 到 20000Hz 之间;猫、狗、蝙蝠、海豚等动物能听见频率高于20000Hz 的超声波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 Hz ,发出的是 次声波,所以我们不能听见这个声音,但大象能听见这种声音。5物理学中,噪声是由于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振动而发出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 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干扰的都是噪声。6高速公路旁种树是为了在传播途中 减弱噪声;用手堵住耳朵是在人耳处 减弱噪声;高考期间禁止工地施工属于在声源处 减弱噪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为 340m/s7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噪声

3、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和固体废物污染 第二章物态变化8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称为水的三态。其它物质一般也有三态。例如,铁水是液态,干冰是 固态,色拉油是 液态。9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 、或煤油等测温液体的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10温度计上的字母 C 表示使用的温标是 摄氏温标 。它是以通常情况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的温度作为一百度。该温标的三十度记录为 30。体温计中的液体是 水银,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0.1,它的测量范围为 35 42 ,使用体温计前要 甩一下 是因为它与普通

4、温度计相比有一个 缩口装置。11物质由 液态变为气态 的过程叫汽化, 例如水变为 水蒸气 。物质由 气态变为液态 的现象叫做液化。 汽化时液体要 吸热,液化时气体要 放热。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12沸腾是在液体 表面和内部 同时发生的 剧烈的 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熔点沸点13当温度略高于物体的熔点时,物体处于液态水银3935714由表格中数据可知, 39时,由于此温度 低于 萘的熔点所以萘为 固态;此温度正好等于水银的熔点所以水银可能处于萘80218液态 或 固态 或 固液共存状态 ,氮210 19615钢水变成钢锭是凝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放 热;

5、冰变成水是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吸 热,由于冰是 晶体所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石蜡是种 非晶体 所以它 没有 固定的熔点。16物质从固态 直接变为 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热。17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如右图:18 降低温度和 压缩体积都能使气体液化。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石油气变成液态。19严禁 用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而且要用外焰加热20夏天用嘴“吹气”使开水变凉,这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的方法使开水快速蒸发,水温降低;把地上的水扫散开是为了增大液体表面积从而加快蒸发。夏天湿衣服容易干是因为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

6、越快21水烧开后让水壶离开炉子,水温没有降低,水却不沸腾了,这说明沸腾时需要吸热22物态变化:(1) 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 放热(2)酒放在瓶子里逐渐减少:汽化(蒸发)(3)春天,冰雪消融:熔化(4)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 (5)冰冻衣服的晾干:升华(6)用旧的白炽灯灯壁变黑:先升华,后凝华(7)雪和霜的形成:凝华第三章光现象23舞台上的灯光和煤气的火焰都是人造 光源。太阳光、星光属于天然光源。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 组成的。它可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能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还能使胶卷感光等,这说明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 光能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 的形式传送到地

7、球上。24我国古书中记载了“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个实验说明光的色散现象。最早用实验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他用三棱镜使太阳光折射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di àn)、紫这七种颜色的光。25验钞机是利用 紫外线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家里用小太阳取暖主要是靠它发出的红外线,这两种光肉眼都不能看见26激光 和紫外线 是两种特殊的光污染。青藏高原上很多藏民患有畏光眼炎,就是由于受太阳中紫外线 侵袭的缘故。27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不光滑,光线照射在上面发生漫反射 ;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

8、生了镜面反射 ;28射击瞄准的要领是: “三点 (目标、准星、缺口 )一直线”,这是用 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5 km/s( 3×10 8 m s)。29如图所示, M 为平面镜, F 为可绕 ON 转动的屏,入射光线AO 在屏 E 上,当屏F 和屏 E 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时(甲图),才能在屏上看到反射光线。30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 引起的,立竿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31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需要注意(1)使用的是玻璃板而不是镜子;( 2)不应将蜡烛B 点燃32用笔尖垂直接触平面镜,笔尖距笔尖的像6 毫米,则平面镜玻

9、璃厚为3 mm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3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例如:树叶“是绿的”是因为树叶只反射绿光 。有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如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34透过蓝色玻璃看白墙上的国旗,黄色五星呈黑色,红色背景呈 黑色,而白墙呈蓝色。35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由300 变为 350 时,入射角 增大 50 ,反射角 增大 50 ,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的夹角改变10 度。36如图:要使人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平行,则这两个平面镜的夹角为90 度。37如图,测视力时利用了平面镜,视力表的像到人眼距离是5

10、 米38某人站在平面镜前的2 米处,镜中的像离他本人4 米远。如果他向镜子前进0 .5 米,则像离镜子的距离为3 米,像的大小 不变 。39太阳光通过一个很小的三角孔,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它是 太阳的实像 。这叫做 小孔成像 。夏天,树林中地面上的圆斑也是太阳的实像。40一些同学到山区游玩时,可用平面镜改变太阳光的传播方向 ,使其射人岩洞的内部。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41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 1)看: 看书上的文字时有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 2)照: 在太阳下照,能在地面上形成亮斑的凸透镜;(3)摸: 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42凸透镜的三种基本光线如右图所示,归纳成一句话:“光线穿过

11、透镜后总是往透镜较厚的位置偏折”,这个结论对凹透镜也适用43光在空气和其它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空气中的角总是要大些”。44一束光线与水面成40 度角,其入射角是50 度,反射角是50 度。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折射角是 40 度。45粗测凸透镜的焦距的一种方法是:在太阳下上下移动凸透镜,只到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此时透镜到地面的距离就是透镜焦距。45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把幻灯片放在距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 倍焦距 但大于 1 倍焦距 ,在屏幕上成到倒立放大的实像。46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这时,小灯泡的成像情况是不

12、能成像47如图,我们看见的鱼比真实的鱼的位置要高一些,这是由于 光的折射现象 。叉鱼时应瞄准A 1 点下方4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 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则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15 cm f 30 cm,若将物体放在该透镜前12 cm 处,则物体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9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如右图:50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向左移,像也向左移(即物体跟着像跑);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51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2 倍焦距以外 处,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2在使用幻灯机、照相机、放大镜时,能成缩小的实像的是照相

13、机 ,能成放大的虚像的是放大镜 ,能成放大实像的是幻灯机 。5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需配戴的镜片是凹透镜 。54老花镜是 凸透镜,投影仪上的反射镜是平面镜,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55伽利略望远镜是由一个凸透镜(物镜)和一个凹透镜(目镜)组成的。开普勒望远镜是用两个凸透镜 组成的,其中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 小,第五章物体的运动56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速度的单位是米 /秒;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57物理学中把 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是米 /秒,读作 米每秒 ,用符号表示为

14、m/s58单位换算 (1)5. 4 × 104 km= 5.4× 109cm(2)54km/h= 15m/s (3)20m/s=72km/h59km/h 和 m/s 两个单位的换算法则是:“大化小除以3.6;小化大乘以3.6”60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应注意观察量程、最小分度值 和零刻度线 。并且在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测量某一桌子的长度为 1.832m,则有效值是1.83m,估读值为0.002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6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半分钟内通过120m 的路程,则它在前60m 中的速度为4m/s63小船以 5 米秒的速度向东行驶,相对于坐在船上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