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_第1页
13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_第2页
13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_第3页
13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程标准: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本课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这一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曲和联系

2、实事热点两个环节导入新课。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宝岛台湾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情况,了解台湾的重要性及台湾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对这方宝地的热爱与珍重。通过史料分析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下收集的资料,介绍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

3、: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通过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拜祖的感人场景,使学生认识到血浓于水,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图谋永远不会得逞;通过海峡两岸日益密切交往,在经济上初步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比较港、澳回归祖国之后的进一步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1.党和政府确定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2.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教学方法教法: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获取新知汇报交流,整合信息质疑释疑,

4、分析探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学法:课前查询信息、阅读、讲述、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1997年、1999年。)2、我们分别从哪两个国家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有什么历史意义?(香港主权是从英国手中收回的,澳门主权是从葡萄牙手中收回的。中国人民从此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就有万人大船队从大陆到达台湾(当时叫作夷洲);元朝时,中央政府正式对台湾实行管辖。清朝败于甲午战争后,台湾曾被日本割占了50年。但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就已经按照

5、国际惯例把台湾归还我国了。所以,现在我国政府对台湾拥有当然的主权。只是因为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在岛上有它残余的政权和军队,所以还没有与大陆统一起来。要想完全实现祖国的统一,就必须解决台湾问题。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方针在历史上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将来如何解决?请同学们阅读新课。(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对重要的人名、组织名称、事件或方针内容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二、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哪些方针? (A. 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B. 20世纪50 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6、;C.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A. 1979年,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马祖。B.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逐步开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C.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E. 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3、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一是利用台湾问题牵制我国的外国反

7、华势力,二是蓄意制造分裂的台湾当局。)教师过渡:面对着这种复杂的局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方面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另一方面经过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继续密切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请你说说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重要表现。、2、组织学生根据、“动脑筋”讨论回答: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都是炎黄子孙,有紧密相连的血脉关系,有共同的文字、语言和传统文化,还有党和政府坚持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等。)3、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维护

8、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三、课堂总结面对如诗如画的宝岛台湾,老师也想用一首诗表达一下心声,“燕子飞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两岸暂时的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我们都坚信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会实现,因为两岸人民血脉相联,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最后让我们用歌声祝愿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播放上下五千年主题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附歌曲歌词: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江,动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提醒我,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再大的逆境我们同

9、熬过,就是民族的气节,就是中华的脊梁,从来没变过。手牵手,我们朝前走,昂首唱起腾飞的歌,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四、巩固1、知识梳理1对台政策的制定:(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定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2)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海峡两岸的交往:(1)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的隔绝被打破;(2)20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和大陆分别成立了海基会和海协会;(3)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10、”写入协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4)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5)经过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连“练一练”,应选A(只有两项是文件上写明的,两项未见诸文字。)3、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请回答:(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首先提出的?(2)这种政治构想在我国已有什么成功的实践范例?(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台湾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的主要的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