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全章优秀导学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全章优秀导学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全章优秀导学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全章优秀导学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全章优秀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第一节 光的传播学习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2.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4.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能绝对化地理解科学规律。课前学习一、尝试学习(看书P56-58完成)1光在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发生_和_。2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_传播而引起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在现代工程的测量、施工中也有广泛的应用。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_。4光可以传

2、播_和_。二、阅读课外资料,了解光从何而来光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把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特别提醒: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是因为反射太阳光而亮的,它自身并不发光。)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它们都属于自然光源(也叫做天然光源)。为了使用方便,人们研究并制造了人造光源,它的发展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原始人用篝火照明,后来又出现了火把、油灯、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现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种电灯,人造光源还在发展和改进。课堂学习一、光源议一议: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_ A、太阳 B、月亮 C、钻石 D、点亮的蜡烛 E、萤火虫 F、正在工作的电灯 G、发光水母

3、概括与小结:_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_和_。二、光的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举例说明2.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1) 观察或探究图4-1-1的现象,讨论:光射到物体的表面发生了什么现象? _。(2) 观察或探究图4-1-2的现象,讨论:光射向玻璃砖时,发生了什么现象?_。(3) 观察或探究图4-1-3的现象,讨论:光射进不均匀的糖水中时,传播路线是直线吗?_。(4) 讨论归纳: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吗?_ _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_ _。3影子的形成。影子: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进入的区域就产生了 。及时练习1

4、1如图,某人在路灯下,请画出它的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2观察下图,尝试解释日食和月食形成的过程4.合作探究“小孔成像”。仔细观察图4-1-4,认识小孔成像原理,然后 画出物体AB经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上标出AB的像AB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三、光线 1.光线: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物理上采用了什么方法?_ 2.光线_是真实存在的,而是 。及时练习2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例的是( )A在有雾的天气里,看到从汽车头灯里射出的光束B电影院里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C透过云雾缝隙的太阳光束D早晨太阳还在

5、地平线以下时,就能看见红彤彤的太阳射向地面的光束2.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许多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树叶的形状 B各种形状C圆形的 D树枝形状四、光速自学P58:到现在为止,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_,大小是_,符号是_。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_,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_,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_,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等于_。及时练习31.发生雷电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2.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晚上,某同学看见闪电8s后才听到雷声,则雷电发生处距离该同学约有多远?五、光传播能量和信息1.自学课本58页“讨论交流”部分

6、:(1)光可以传播_和_。图4-1-7中,图_说明了光能够传递信息,图_说明了光能够传递能量。(2)你还知道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光能传递信息或能量?试举1例_。当堂检测1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道理,能证明这一道理还有_、_、_等现象。2一个人面朝南方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这时是_(选项“早晨”、“中午”、“下午”)3我们在上体育课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伍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来解释。4我们常见到的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 B.月亮 C.平面镜 D

7、.太阳5如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 传播的; 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7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A太阳的影子 B树叶的影子 C树叶间小孔的像 D太阳的像8发生日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在中间C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中间D月球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它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二节 光的反射定律学习目标1、了

8、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4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哪些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写3个_。2.光在真空的的传播速度是_,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要_。二、尝试学习(看书P60-63完成)1.看书P60第一自然段:我们能看到发光的电灯,是因为_,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黑板,是因为_。2看图4-2-2,认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完成填空。 如右图中,a是_,b是_,1是_,2是_3.光

9、的反射定律是:_与_以及_在_上;_和_分居_两侧;_等于_。课堂学习一、认识光的反射1.在P56图4-1-1中,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被_回空气中传播。 2.当太阳光照射在桌面或者墙面上时,也会发生_现象。3光的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返回_传播的现象,人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_。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问题一:两角大小关系?猜想:_问题二:三线关系(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的位置排列关系如何?)猜想:_。设计实验:观察桌上的器材,讨论:要探究两个角的大小关系,需要测量什么?_; 要探究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需要怎样操作

10、?_ _。实验探究:请同学们利用器材,合作进行探究,把实验测量结果填入下表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3分析实验现象,归纳结论: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法线 同一平面内;光的反射定律 、 分居 两侧; 反射角 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 。及时练习11.在图5中,画出反射光线佃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2.在图6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画出相应的法线和平面镜。图6 三、认识光路的可逆性请你观察图4-2-6,想一想图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合作探究:你能利用手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吗?四、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阅读课文相应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

11、)什么样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2)什么样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吗? 2议一议。(1)什么样的物体会发生镜面反射?_,什么样的物体会发生漫反射?_。你能解释发生漫反射时,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的原因吗?(2) 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_发生镜面反射;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3)电影的幕布通常是用粗糙的白布制作的,这是因为它对光线能发生 反射,使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影片内容,而且白色物体能反射_色光。3概括与小结。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的,反射可以分为_和_,无论哪种放射都要遵循_。我们能

12、从不同方向都看到一个物体,是因为这个物体表面发生了_反射。及时练习21.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2.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 ;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时,反射角是_度。3.小明要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中(如图9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13、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当堂检测1.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 ;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并在图中画出光路)30°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 的缘故。 3.皮鞋上擦上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以增加漫反射效果; B、鞋油的颜色好,所以越擦越亮; C 、鞋油比皮革亮,所以越擦越亮; D、反复擦可使鞋油充填皮革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4.大城市中盖建的一些高楼用玻璃作外墙,由于太阳发生 ,使附近的住户受到较强的光照而不

14、能很好的工作和休息,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污染光污染。5.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将平面镜转动 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那么反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    )A B C2 D06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不适用于垂直照射 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反射现象7.晚上,小丽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从上面垂直于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可以观察到平面镜较 ,是因为它发生的是 反射;白纸较 ,是因为它发生的是 反射。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

15、困惑: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情况。4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光的反射定律是:_。2.光的反射可以分为_和_,它们都_光的反射定律。3.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的。二、尝试学习(看书P65-68完成)1.请你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像,思考:像的大小和你自己有什么关系?_,抬起你的右手,观察镜子里的像抬起的是哪只手?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_。把手放在镜子后面试试,看看你能接收到镜子中的像吗?_,这说明了什么问题?_2.

16、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够看做平面镜呢?_。课堂学习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提出问题。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与物体始终相等吗?猜想:_ _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吗?猜想:_ 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吗?猜想:_ _2、设计实验:观察桌上的器材,讨论以下问题:(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试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这是因为 。(3)刻度尺的作用是 。(4)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为什么? 。3、进

17、行实验,将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实验次数123物距/cn像距/cm后一支蜡烛能否与像重合能否用光屏接收到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是_像;像与物体的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关于镜面_。及时练习11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2如果某同学身高是1.6m,当他站在穿衣镜前时,镜中的像高为_,如果他走进平面镜,则像的大小_,如

18、果他远离平面镜,则像的大小_。3.月地之间的距离是3.84×108m,若水池深为2m,则月亮在水池中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倒影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倒影的大小_。4一人在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m,若他沿着与平面镜平行的方向以1ms的速度运动了3s,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m4概括与小结: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_,像物距离是物距或像距的_。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作图1.合作探究:当我们用手或光屏去接收像时,能接收到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_2.合作探究:利用平面镜和三角形纸条完成图4-3-4中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平

19、面镜对光线起_作用,平面镜所成的像_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_像。及时练习21尝试根据平面镜成像光路画出下图中S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还有其他方法能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吗?请你尝试利用像和物体的对称性,画出下左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3如右上图某发光点发出许多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中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你能根据这两条反射光线找出发光点的位置吗?三、认识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面镜?_,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_。当堂检测1、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的像是 的 像和物的大小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 3、爱好足球的小亮在

20、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4、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 5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_cm。 6某人从远处走近一个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 )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C像不变,人和像间的

21、距离不变 D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7.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 8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下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    A

22、3:40   B4:20  C8:20   D9:40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四节 光的折射规律图4-38学习目标1认识折射光线、折射角,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射入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4经历“光的折射规律”探究过程,学习描绘光路、记录数据的实验方法。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光在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P56图4-1-2中,光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_。二、尝试学习(看书P69-71完成)1自学P69中内

23、容,完成下列填空。在下图中,表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现象,其中cd表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a表示_光线,b表示_光线,1表示_,2表示_,虚线是_。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来,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_入射角,请你猜想一下,如果光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和入射角会是什么关系呢?_,你的猜想依据是什么?_。课堂学习一、认识光的折射现象1.阅读教材P69,回答:光从一种透明介质_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路线会发生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认识折射光线、折射角、界面、入射光线、入射角、法线。 及时练习1 如图,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是 光线,O

24、B是 光线,OC是 光线,N,0C是 角。3.折射现象。(1)P70图4-4-5中,透过露珠看到了另一侧的花朵的像,这时光经过了_种介质,发生了_;鱼缸中只有一条鱼,但看上去好像有两条鱼,这时光也经过了_种介质,发生了_;水中的人看起来变成了两部分,其中看到水下部分时,光经历了_种介质,发生了_。(2)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折射有关?_。 及时练习2 1天气晴朗,河水清澈平静,我们看到河水里有游鱼,也有白云。所看到的云实际上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云的 ;所看到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 而形成的鱼的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的是( )A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B水缸里盛满清

25、水后,看上去缸底变浅了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D人站在河边,可以看见天空的云彩在水中飘动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提出问题:光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位置有怎样的关系?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2.猜想与假设:_3.进行实验,搜集证据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中”,观察现象,完成以下问题:.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是在法线的同侧还是分居在它的两侧?_.折射光线是偏向还是偏离法线?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_.入射角增大后,折射角是否随着增大?入射角减小后呢?_.当入射角改变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26、是否改变?折射光线向哪边偏折?_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_4分析与论证:如果光从其他透明介质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会向_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将会_入射角,这说明光折射时,光路是_的。5. 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_光线与_光线、_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_;折射角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_;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填“改变”或“不改变”)由于折射光路具有           ,光从水、玻璃等其它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27、60;   入射角,折射光线         法线。 及时练习31 在图4-33各图中,大致作出折射光线。图4-33图4-35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C不动 D无法判断二、折射成虚像的原理1.如图,a、b表示水面下一个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试根据折射规律做出它们的折射光线,并确定人眼看到S的虚像的大致位置。2.夏天,游泳池里的水看起来只有及膝深,但跳下去后却有齐腰深,这说明我们站在岸上看到的是池底的_,比实际位置_一些;水

28、中的筷子,水下部分看起来向_偏折,这说明我们看到的是水下部分筷子的_,这是由光的_形成的。3当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看到的实际上是物体的_,位置要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_一些,这是由于光在界面处发生了_的缘故。及时练习47.站在河边看清澈的水中的鱼和山的倒影,实际所看到的是:(      )A鱼的实像和山的虚像;        B. 鱼的虚像和山的虚像;C鱼的实像和山的虚像;        D. 鱼的虚像

29、和山的实像。当堂检测1.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要比实际的位置_些。(填“低”或“高”)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_的缘故。2.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A、都是折射现象; B、都是反射现象;C、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 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3.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如果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减小,则:(     )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不变; B、 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减小; D、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减小4.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的镜面上时( )A没有入

30、射角和反射角 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度C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度 D入射角是0度,反射角是90度 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海市蜃楼 B、影子 C、水中的倒影 D、小孔成像 6.下列各个光路图中,能反映光从水斜射如空气中的是( )7.筷子放在盛有水的碗里,侧面看去筷子发生曲折,这是由于光的(     )A.折射现象            B.反射现象C.漫反射现象     

31、0; D.镜面反射现象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在水中出现的岸边树木的倒影 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C.汽车司机所用的观后镜 D.从岸上看到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一些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的种类。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法线;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入射角,折射光线将_

32、法线。2.如图表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请你根据折射规律作出光线经两次折射后的大致传播方向。二、尝试学习(看书P72-73完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2.回忆小学时老师做过的实验:把放大镜对照太阳光,在放大镜的另一侧能得到一个明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课堂学习一、认识透镜1.合作探究(1)探究活动一:观察并小心触摸透镜,你能发现它们在外形上的特点吗?(2)探究活动二: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发生的现象。2两种透镜的特点。(1) 透镜是用 物质制成的表面为 一部分的光学元件,其中中间厚,边缘薄的透

33、镜叫做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2)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及时练习1如何鉴别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有几种方法? 二、透镜相关名词: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 的直线叫主光轴。2 光心(O):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 这个点叫光心。 3焦点(F):跟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F点,凸透镜有_个焦点,4焦距(): 。5凹透镜的焦点和凸透镜有什么不同?_及时练习2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画出实验光路图。三、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下列光路图及时练习3在方框中填入恰当的透镜当堂检测1.某同学让凸透镜正

34、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6cm.据此,我们可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 ) A 8 cm B 16cm C 32cm D 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3. 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4.王林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地上有一个透明的塑料甁,他想到,如果天下雨甁中进了水,就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A盛水的透明塑

35、料甁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水透明的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水透明的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水透明的塑料甁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 完成下列各图的光路:6.在下列各图中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第七节 通过透镜看世界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在前面“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把什么称为物距?_,什么叫做像距?_。2.凸透镜对光有_作

36、用,凸透镜的_到_的距离叫做焦距,用符号_表示。二、尝试学习(看书P74-76完成)1.什么叫做实像?_,什么叫做虚像?_。2.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凸透镜来成像?_。课堂学习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探究活动:利用凸透镜分别观察近处和远处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2.提出问题: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猜想与假设:_3.设计实验。根据桌上的器材,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说说看。_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把实验结果填入教材P75的表格中。5.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    

37、0;    时,成等大、倒立的    像;当          时,成放大、倒立的    像;当        时,成缩小、    的   像;当         时,成    &

38、#160;、正立的虚像。(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6.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吗? (2)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3)实像都是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同侧与两侧);虚像都是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4)其他发现_。及时练习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_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_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2.物体

39、位于凸透镜前10cm处时,可以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cm B 7cm C 9cm D 11cm二、凸透镜成像光路1.要画出图中S点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只需要求出从这个发光点发出的任意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 就可以了。2.当发光点不在主光轴上时,下面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方向很容易求出 ;. ; ;及时练习2请在老师指导下作出S点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三、通过透镜看世界 1.放大镜。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把凸透镜靠近要观察的物体,使物距_,透过透镜便可以观察到一个_像,所成的像和物体在镜的_侧。2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胶卷相当于光屏

40、,被拍照物体到镜头的距离_,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像.3投影仪。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这个原理制成的。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是成像物体,银幕相当于_,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比镜头的焦距稍_. 4显微镜。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的光学仪器。显微镜一般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接近物体的一组透镜叫_,接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叫_,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稍_,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5望远镜。利用望远镜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 的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起放大镜的作用,能把物镜所成的像进行_;望远镜的

41、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及时练习31.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2.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增大/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上/下)移动。3.有一次,小

42、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像(实/虚)。当堂检测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2.小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得到(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3.某凸透镜的焦

43、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列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A、像始终变大 B、像始终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 D、像先变大后变小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2甲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凸透镜的焦距已知):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实验过程中,应测量物距u和像距,并记录 的性质特点;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1

44、2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移动(选填“上”或“下”);实验发现:当物距在 范围时,像都能在光屏上承接;当物距在 范围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学习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它的成像原理是_ _ _。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拍照物体照得大些,应如何调节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是否也调整?_二、尝试学习(看书P77-79完成)1眼睛的主要结构包括:_,其中,_类似于凸透镜。2.你的眼睛有一个精巧的变焦系统,当你登山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_;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_。课堂学习一、自主学习:认识眼睛的结构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