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学术联盟2015~2016学年度高考押题卷语文教师用卷(四)_第1页
名校学术联盟2015~2016学年度高考押题卷语文教师用卷(四)_第2页
名校学术联盟2015~2016学年度高考押题卷语文教师用卷(四)_第3页
名校学术联盟2015~2016学年度高考押题卷语文教师用卷(四)_第4页
名校学术联盟2015~2016学年度高考押题卷语文教师用卷(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拜祭先祖的历史极其悠久,相关的文字证明远在甲骨文时代就能够找到。 B.拜祭先祖的形式尽管会因时代和世情不同而有所改变,但拜祭先祖的理念始终不变。 C拜祭先祖,缅怀先祖,是为了继承祖先的精神,延续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 D拜祭先祖,虽说拜祭对象和拜祭形式可以不尽相同,但在精神实质上却是一致的。 【答案】B 【解析】由原文“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拜祭先祖理念的根基,也就是为何拜祭先祖,没有改变”可知,B项“拜祭先祖的理念始终不变”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不变的是“拜祭先祖理念的根基”,而不是”拜祭先祖的理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2、项是 A中华文化孕育并形成于农耕时代,农耕生产注重继承,注重继承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它民族文化相区别的突出特征。 B中华文化是早熟的文化,早在农耕时代就已经定型。因为早熟和定型,外族的人侵和内乱,无法导致中华文化中断和灭绝 C中华民族拜祭先祖,缅怀列祖列宗,既是为了让先祖开创的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也是为了从先祖精神中得到激励。 D中华民族拜祭先祖,借此来寻根溯源,想象未来。继承先祖的精神,继续创造先祖的文化,其实最终指向是完善人生价值。 【答案】A 【解析】由原文“炎黄文化成型于农耕时代”可知,A项“中华文化孕育并形成于农耕时代”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并不

3、完全代表中华文化。再由原文“重继承,是中华民族文化区别于世界上很多民族文化的特征”可知,A项“注重继承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它民族文化相区别的突出特征”犯了扩大范围的错误。应为“世界上很多民族”,而不是“世界其它民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拜祭先祖的传统绵延不绝,反映出炎黄子孙对先祖开创的中华文明的热爱。缅怀先祖的精神,渴望从先祖的精神中得到激励。 B如果站在希伯来系列文化的立场上,从历史线性发展角度来看待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这种文化定型较早,影响深远。 C拜祭先祖,不管是拜祭黄帝和伏羲,还是拜祭家祖和父母,其实都反映出每一位炎黄子孙对于社

4、会发展、进步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理性的认识。 D社会凝聚力的增强,离不开整个社会对于民族共同祖先的拜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拜祭先祖绝不可以局限于各个小家庭对各自祖先的拜祭上。 【答案】C 【解析】由原文“中华民族一代一代举行拜祭,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思考”可知,C项“拜祭先祖其实都反映出每一位炎黄子孙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理性的认识”犯了夸大其辞的错误。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严实修学校/招生徒立考试法祺就试登上选辟掌书记廉希宪宋子贞皆器遇之以闻于朝擢国史院编修官/ B时严实修学校招生徒立考试法祺就试登上选辟掌书记/廉希宪宋子贞皆器遇之以闻

5、于朝擢国史院编修官 C时严实修学校招生徒立考试法祺就试登上选辟掌书记廉希宪宋子贞皆器遇之以闻于朝擢国史院编修官 D时严实修学校招生徒立考试法祺就试登上选辟掌书记/廉希宪/宋子贞皆器遇之以闻于朝擢国史院编修官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应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对文段进行语法分析。所给文段中,“严实”“祺”“廉希宪”“宋子贞”为人名,充当各分句的主语;“学校”“生徒”“考试法”掌书记”“编修官”为名词,充当各分句的宾语;“修”“招”“立”“就试”“辞”“器遇”“擢”为动词,充当各分句的谓语。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准确判断各分句的层次。文段标点为:“时严实修学校,招生徒,立考试法,祺就试登上选,辟掌书

6、记廉希宪、宋子贞皆嚣遇之,以闻于朝,擢国史院编修官。”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是古代学官名,为学术顾问官性质。汉初为太常属官,掌管古今史事侍问及书籍典守。 B 夜三鼓,即夜三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来报时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后一般用三更指深夜C国玺是指君主制国家里君主或帝王的印,一般由玉制成。在中国古代,国玺被视为皇帝身份的代表。D虎符亦称兵符,是古代统帅授予下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分成两半,一半交给带兵的将领,一半由统帅保存。 【答案】D 【解析】D项“是古代统帅授予下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分成两半,一半交给带兵

7、的将领,一半由统帅保存”有误,应改为“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分成两半,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一半由国君保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盂祺才华过人,出类拔萃。在众多官员的举荐下,他入朝任职,很快便被提升为从仕郎、应奉翰林文字,兼太常博士,朝廷那些记载典章制度的册籍,悉数出自其手。 B盂祺能力卓越,深孚众望。元军南下攻宋,他作为一名德才兼备、博学有声望、能够帮助军队出谋划策的饱学之士,入选随军,参与军事,被朝廷授予承直郎、行省咨议。 C盂棋谋略过人,智慧出众。焦山之战,他审时度势,认为宋军处在下游,元军应自上游顺流而下,向宋军猛攻。出使

8、南宋,他疾言厉色,迫使南宋写下投降文书。 D盂祺鞠躬尽瘁,勤于政务。他在嘉兴任职期间,注重兴建学校,并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可就在他准备大展宏图之时,突然病倒,不得不辞官回东平养老度日。 【答案】A 【解析】由原文“一时典册,多出其手”可知,A项“朝廷那些记载典章制度的册籍,悉数出自其手”夸大其辞。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伯颜以兵事诣阙,政无大小,祺与执政并裁决之。(5分) 译文:2)莫若以计安之,令彼不惧,正如取果,稍待时日耳。(5分) 译文: 【答案】(1)伯颜因为军事问题返回京城去了,军中事务无论大小,都由孟祺和执掌政事的官员共同决定。(关键词“以”、“诣阙”、

9、“并”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不如用计谋让他们安定下来,使他们不害怕,正像摘取果实一样,只是再稍微等一段时间而已。(关键词“莫若”、“安”、“取果”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 孟祺字德卿,是宿州符离人,壬辰年,孟祺北上渡过黄河,定居在济州的鱼台。济州州帅石天禄对他很赏识,召请他兼任详议府事。孟祺年幼就很聪明,擅长骑马射箭,从小就知道学习,侍从父亲移居东平。 当时地方官严实兴修学校,招收学生,设立考试的办法,孟祺参加考试,获得了较好的名次,被选中担任掌书记。廉希宪、宋子贞都很器重他,向朝廷推荐他,他被提升为国史院编修官。后来改任从仕郎、应奉翰林文字,兼任太常博士。 当时记载典章制度

10、的册籍,大多是他写的。至元十二年,丞相伯颜统兵讨伐南宋,皇帝选德高望重、博学多才、可以辅佐谋划大计的人一同前往,于是任命孟祺为承直耶、行省谘议。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孟祺升任郎中,伯颜对他很信任。当时军中公文很多,孟祺应对解决,(公文)没有一点儿被积压的。大军驻扎在建康,伯颜因为军事问题返回京城去了,军中事务无论大小,都由孟祺和执掌政事的官员共同决定,在焦山作战时,宋军处于河的下游,孟祺说:“不如乘机速进,以挫伤敌人的锐气。”元军按照他的建议,于是打败了宋军。伯颜听到后,高兴地说:“我没有料到一介书生也能这么懂军事!”各位将领为了多掠夺财物,争相逼近临安,伯颜向他请教,孟祺回答说:“宋人的办法,只

11、有逃往福建,如果我们用大军进逼,他们必然会急忙逃跑,(他们逃跑后,)一旦临安出现强盗抢劫的情况,那么三百年积聚的财富,就会毁于一旦。不如用计谋让他们安定下来,使他们不害怕,正像摘取果实一样,只是再稍微等一段时间而已。”伯颜说:“你的话正合我的心意。”于是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临安,以安顿抚慰南宋朝廷,南宋便不再商议迁到福建的事了。先前,南宋降表中以伯、侄相称,想保留皇帝的封号,元廷拒不接受。孟祺自愿请求出使南宋,以取得南宋投降文书。他到了后,就在三省会见了南宋宰相,直至夜里三更,南宋还没有最后决定,孟祺严肃地说:“国家形势到了这种地步,你们还等什么呢!”南宋于是做了决定。投降的文书写好之后,南宋

12、的谢太后在宫内盖了印,盂祺把它带出来。孟祺又让谢太后到内殿,取出国玺十二枚(一起)带出。伯颜想亲自封存这些东西,孟祺制止他说:“有专门保管的人,您不必亲自动手,一不谨慎,恐怕以后有奸邪的人胡乱造您的谣,最终说不清楚。”伯颜便停了下来。江南平定之后,伯颜上奏朝廷,称孟祺前后功劳很多,并说他可以担任重要职务,皇帝下令褒奖提升,任命他为少中大夫、嘉兴路总管,佩带虎符。孟祺到任后,首先注重兴办学校,创立规章制度。到任不久,竟然因为疾病辞官,回到了东平。至元十八年去世,年纪五十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咏怀二首(其二)李贺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

13、是南山期。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注】讵( jù):岂,怎。南山期:指长寿。苦蘖(bò):指黄蘖,一种落叶乔木,木材坚硬,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入药。附注:著书:此指写作诗文等。惊霜句:言见到自己的白发而吃惊。李贺因苦读苦吟,年少已见白发。讵是南山期:诗·小雅·南山以南山为君子比寿。此言自己这么年轻就白了头,怎敢期望有南山之寿?讵:岂。幅巾:宋书载,汉末王公名士多委正服,以幅巾为雅。幅巾不是正规的冠帻,而是比较随便的头巾。这里说连幅巾都不戴。苦蘖:黄蘖木的皮,味苦,可用来染黄色,农家多用来染衣服。8这首诗的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4、?请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以叙事来引发抒情。(1分)诗人傍晚著书完毕,发现头上白发忽然像霜似的落下一丝,感到很震凉,不禁感慨万千。(2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现状和内心感受,是全诗感情抒发的触动点。(2分)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抒发了诗人叹“老”嗟贫、忧伤悲苦的思想情怀(2分)开头两联,诗人沉沦不遇,看到镜中早衰的容颜,由“早衰”想到了“早死”,无可奈何,只能苦笑,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2分)后面两联,乡居生活贫苦不堪,头上不襄“幅巾”,任凭风吹雨打;身上穿着用苦蘖染的黄衣,与乡野之人无异。清苦的生活让心境更加悲苦,苦到极

15、处,诗人只能自宽自解,觉得自己与鱼儿相比,没有什么可以不满足的,超然的态度,有力地烘托了他的悲苦情怀。(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与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l)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希望能够回头的两句诗是“ ”。2)赤壁赋中,苏轼用“ ,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景。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军中送别宴席场景的两句诗是: 。 【答案】(1)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伫乎吾将反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1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

16、是(5分) A虫友们在“常乐居”小茶管的谈话,从侧面反映出本篇小说主人公“蟀爷”超凡脱俗的为人品性和他在众人心日中的崇高地位。 B蟀爷养蟋蟀除了因为好玩;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更多是出于揣摩学习的目的。正因如此,作为京剧团的名净,蟀爷的演技能够高人一筹。 C退休之后,蟀爷对京剧的酷爱其实并末消褪。为协助学生排演节目,他远赴青海。可看出他始终胸怀京剧事业,渴望为京剧事业奉献余热。 D小说在情节安排上主要采用了倒叙手法,这样的结构安排,让小说情节更显集中,有助于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小说深刻弘大的主题。 E小说将故事发生地点集中在小茶馆“常乐居”,通过茶客、老板之问的对话,真实反映了一个老艺术家的感

17、人故事,表达了对老艺术家的赞美。(2)小说开头所描写的环境有哪些特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3)小说在刻画“蟀爷”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答:4)有人说,小说中“常乐居”小茶馆老板“常青松”纯属一个多余人物,完全可以不去写他对于这个看法,你是怎样看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分) 答: 【答案】(l)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A项“起凡脱俗的为人品性”有拔高之嫌。项中“从某个意义土来说,更多是出于揣摩学习的目的。正因如此,作为京剧目的名净,蟀爷的演技能够高人一筹”错误。从小说全文来看,蟀爷演技能够“高人一筹

18、”并不是因为“养蟋蟀”;同时,蟀爷养蟋蟀虽有揣摩学习的用意,但这并不是主要的。D项“揭示小说深刻弘大的主题”错误,小说的主题称不上“深刻弘大”) (2)“常乐居”小茶馆在建筑式样和器物陈设方面都呈现出传统古朴的风格特征:旧式砖木的结构,名人书写和镌刻的横匾、门联。器用力拒“时尚”,夏天不用电扇,用旧时代店铺常见的“布扇”,冬天则在一楼厅堂正中央生一炉炭火。(3分)这样的环境描写,很好地起到了渲染人物恪守传统,挚爱民族文化的品质特征,强化了小说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思想(3分) (3)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甘于奉献。为了弘扬国粹京剧,蟀爷宁愿牺牲退休后的闲适生活,舍弃自己的“玩虫”小技,远赴青

19、海,协助学生排演京剧。德艺双馨,深明大义。蟀爷作为京剧目的名净,扮相、唱功、做功都有过人之处,名震江南。但六十岁时,为了让年轻人有更多更重的戏份,他主动让道,坚决要求退休聪慧过人,富于情趣。蟀爷戏演得好,虫亦玩得精。他擅长养过冬的蟋蟀,训练蟋蟀只在白天鸣叫,人虫“合二为一”,达到“化境”。直爽乐观,重情重义。蟀爷退休后,经常乐呵呵地去“常乐居”,和虫友们喝茶、聊天。前往青海前,特地到“常乐居”与虫友们辞行;在青海时,蟀爷得便常会打手机到“常乐居”,与虫友们交谈(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得满分) (4)观点一“常乐居”小茶馆老板“常青松”在小说中不是一个多余的人,(2分)理由: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集

20、中于“常乐居”小茶馆,对于小说主人公蟋爷”的故事叙述及形象刻画主要是通过茶客(虫友)与老板“常青松”的对话来完成这样既能让情节显得更加集中,又能彰显出“蟋爷”的品质特征。(3分)小说的主题思想,不仅借助于主人公“蟋爷”形象来反映,更借助于茶馆老板“常青松”结尾处回答虫友的问话来揭示。茶馆老板“常青松”作为故事的见证人和小说作者思想的发言人,他对“蟋爷”的评价,揭示出小说主题思想,显得更加真切感人(3分)观点二:“常乐居”小茶馆老板“常青松”在小说中是一个多余的人。(2分)理由:“常乐居”只是小说人物活动的地点,小说主人公“蟋爷”的故事叙述及形象刻画主要与虫友有关联,而与“常乐居”小茶馆老板“常

21、青松”几乎没有关联。(3分)小说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对主人公“蟋爷”的形象塑造来反映;如若借助小茶馆老板“常青松”的评价来揭示,则会显得突兀直白。(3分)12(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岱年一生中最难忘怀的“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是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直到晚年,他回忆起“这一次”,仍会生起欣慰之感 B张岱年走上学术道路,进行学术研究,出发点是为了救国。终其一生,他的学术研究始终没有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脱离过。 C张岱年认为,有了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就能够拯救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的再生。 D北平沦陷期间,张岱年尽管生活艰辛

22、,但毫不颓唐丧气,反倒更加勤力攻读,专心撰述,源于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切理解。 E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让张岱年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为了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他开始撰写自己的哲学理论专著,开创新的社会风气。(2)张岱年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答:3)材料结尾处引用张岱年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具休分析。(6分) 答:4)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依靠的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答: 【答案】(l)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A项“一生中最难忘怀”的说法有失严谨,由原文“

23、86岁高龄的张岱年忆起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可知,“最难忘怀”这个说法不够准确C项“有了,就能”这样的表述过于绝对由张岱年原话“中国民族现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可知,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于拯救中华民族而言,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E项“为了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他开始撰写自己的哲学理论专著,开创新的社会风气”错误,原文只说了张岱年的哲学理论专著的撰写始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1944年。) (2)学术救国张岱年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张岱年始终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问题

24、的研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欢欣鼓舞于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把“1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看作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第一次”、“平生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这样的感受一直到晚年北平沦陷期间,张岱年滞留北平,虽然时局动荡,生活艰辛,但他抱定一个信念不与敌伪合作,不到伪北大和伪师大去教书。怀着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胜利信念,勤力攻读,专心撰述。(每点2分) (3)诗歌表达了张岱年讴歌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到底、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直接引用张岱年创作的诗歌,能够更加具体而集中地展示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他学术救国的思想出发点。照应材料开头,再次点出张岱年把“1

25、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看作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第一次”、“平生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的内在原因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更显严谨。(每点2分) (4)第一问:张岱年认为,“惟有赖文化之再生,然后中华民族才能复兴。”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依靠的应该是中华文化的新生。(2分) 第二问:同意。中华文化中有“自强不息”等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日寇大举入侵,国难深重的关头,张岱年等中国人民能够怀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胜利信念,艰苦卓绝,坚持抗战,最终赢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理解,中国文化中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是他们力量的源泉。已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

26、让中华民族创造了崇高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依靠的也必然应该是中华文化的新生。(6分)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果生活经验丰富,知识广博,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写起文章来便会 ,得心应手。 这个女演员曾经演过认为花男人钱是天经地义的简单女孩角色,在这部剧中再度诠释物质女,自然是 。 上市公司应深入分析涉诉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是否侵权等,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应对专利诉讼时才能 。 A游刃有余 左右逢源 驾轻就熟 B驾轻就熟 游刃有余 左右逢源 c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 驾轻

27、就熟 D左右逢源 驾轻就熟 游刃有余 【答案】D 【解析】“游刀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左右逢源”形容做事情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驾轻就熟”意思是驾轻车,就熟路,比喻承担熟习、轻松的事务。句强调写文章得心应手,宜用“左右逢源”。句强调女演员已有饰演物质女角色的经验,再饰演相同角色,故用“驾轻就熟”。句强调上市公司事前对专利诉讼相关法律及事实深入分析后,在专利拆讼上方能毫不费力,故用“游刀有余”。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因为身体原因,一个小时的采访过后,让屠呦呦面色有些疲倦,但只要提到青蒿素这个字眼,她全然不顾老伴儿的提醒,滔滔不绝。 B陶寺

28、遗址的一系列新发现证明,黄河中游地区在尧时期业已成为早期文明社会,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核心的主要源头之一。 C谢泽将这个小院命名为“瓦房”,在他看来,瓦房代表原生态的居住环境,远离城市的喧嚣嘈杂,有一种乡土气息的回归。 D今年初,京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即将全线正式贯通,成为国内首条具备电动汽车快充服务功能的高速公路。但这只是个别线路,离普遍配套还有距离。 【答案】C 【解析】A项因滥用介词“让”导致主语成分残缺,应将“让”删除。B项搭配不当,应将“成为”改为“进入”。D项不合逻辑,应将“即将”删除。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首次阐明

29、了超细颗粒物诱导气道炎症和粘 液高分泌的-种新机制。研究人员通过高倍电子显徽镜观察发现,只有头发丝1/500到1/100大小的超细颗粒物能被内吞进入人体的气道上皮细胞,在细胞内沉积形成黑暗颗粒,继而诱发炎症反应和粘液高分泌。在“细胞自噬”这一细胞的自我保护行为作用下,细胞会试图通过“自噬”包裹住这些黑暗颗粒并降解这些侵入的超细颗粒、无用蛋白质等。然而,在一系列复杂过程下,最终导致了气道炎症和粘液的大量分泌,最终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A细胞白噬却很难降解这些含有大量无机碳、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超细颗粒 B这些超细颗粒由于含有大量无机碳、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细胞自噬根本无法降解 C由于这些超细颗粒含有

30、大量无机碳、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很难被细胞自噬降解 D细胞自噬却很难降解超细颗粒,因为它们含有大量无机碳、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经过分析可知,所选的句子解释超细颗粒物致病机理,强调的对象应是“超细颗粒”。A、D两项的主语为“细胞自噬”,强调的是“细胞自噬”,而不是“超细颗粒”,故可排除。再联系文段来看,B项“细胞自噬根本无法降解”说法绝对,过于夸大,不符事实,故亦可排除。由此可知答案为C项。16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不可否认, 据中国科协2010年公布的第八次公民科学索养调查结果,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 27%。但所谓“科学素养”绝非仅仅是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知识是死的,而思维是活的。科学思维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头仅有科学知识,没有科学思维,。衡量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是否具备科学素养,就要看他是否具备科学思维。 【答案】中国人的科学素养的确是有待提高更意味着要建立科学思维不足以构成合格的科学素养(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