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2.2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练习_第1页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2.2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练习_第2页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2.2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练习_第3页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2.2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练习_第4页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2.2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2.2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同步练习1 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 )A 巩膜 B 瞳孔 C 晶状体 D 虹膜2 人体能够通过各种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人体能看清书本上的字,也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B 内耳中有听觉感受器和头部位置变动感受器,所以内耳具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C 听觉形成的流程图是: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产生 听觉D 鼻黏膜是嗅觉感受器,能接受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32016 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

2、国女排奋勇拼搏,最终战胜对手,重登世界冠军领奖台,当时的激烈比赛场景让人记忆犹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比赛时运动员根据来球方向判断出落球点并迅速移动到相应位置,这属于条件反射B 比赛时运动员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C 在球越来越近的过程中,瞳孔的变化是由大变小D 观众的欢呼声传到运动员的耳朵中,最终在耳蜗处形成听觉4 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 4 的调节,在 7 上形成视觉B 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 4 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 结构 9 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D 结构 10 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5 医学人员为了探究

3、眼轴(眼的前后径) 长度和视力的关系,依次检查了不同近视程度的志愿者 180 人的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下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眼轴长度/mm26.9927.0028.4928.5029.9930.00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平均视力1.020.960.820.46提示: 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 1.0A 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好B 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C 眼轴长度与视力好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D 眼轴长度30.00mm 的志愿者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对眼球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 外界光线大脑。B 外国人的眼睛有蓝

4、色、褐色,是因为上有不同的色素。C 结构的作用是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D 上课时一会看书本,一会看黑板,都能看清楚,是由于的曲度可以调节。7 不良的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上网玩游戏等,会导致近视。下图中,表示近视成像情况以及表示矫正近视方法的是图( )A 甲 、 丁 B 乙 、 丁 C 甲 、 丙 D 乙 、 丙8 (微信: qqkt111)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 )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 保护听小骨C 保护耳蜗 D 防止听觉神经受损9 感冒时须及时治疗,并常用盐开水漱口,这样做可防止病菌由_进入中耳( )A 气管 B 外耳道 C 咽鼓管 D 鼻腔10 清

5、3;刘老残游记 第二回中这样描写说书姑娘白妞: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 。文中的“白水银”和“两丸黑水银”分别指( )A 巩膜、瞳孔、晶状体C 巩膜、虹膜、瞳孔B 视网膜、瞳孔、虹膜D 角膜、瞳孔、晶状体11 某人骑车遇到红灯信号后停车等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看到红灯后,视觉产生在视网膜上B 遇红灯停车属于条件反射C 眼球的晶状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D 骑车时,神经系统参与了上述活动的调节1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6、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 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 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 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13 对图中的盲道和手语翻译,分析错误的是( )A 盲道地砖表面的凸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B 盲人在盲道上平稳地行走,是由于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C 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眼球中形成视觉D 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一过程属于条件反射14据调查,现在初中生近视率较高,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

7、眼卫生的高度关注,请结合眼球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眼球最前端无色透明的,光线可以透过的结构是 _,此部位病变或受到损 伤可以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2)图中标号4所示的结构叫做_,人们通常称它为“白眼球” ,对眼球内部起保 护作用。(3)如果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 _ 曲度过大,甚至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就会使物像落在6_ 的_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可 以通过配戴_透镜加以娇正。(4)2 曲度的大小受_调节。15 请结合下列图像及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_,神经冲动 传到_才能形成听觉。(

8、2)在眼球结构中的_具有调节作用,使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 的物体; 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你应该做到_(答出一条具体 措施) 。(3)结合图 3 ,某同学在制作切片时,如果不小心切了手,他会迅速缩回来。在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泡,肺泡中的气体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需要通过_呼出体外。此过程对应图 4 中曲线_段,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_状态。(5)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随着血液流经肾脏经_、_过程形成尿液排出体 外。16 (微信: qqkt111)“守道路畅

9、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 _ 的曲度可 以调节,在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_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反射。 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有_。(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 ,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_接受刺 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状态,胸廓上下径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

10、(5)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 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1 【答案】 C【解析】 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的眼,称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纠正。因此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晶状体。2【答案】 D【解析】 人体能看清书本上的字,也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使远近不同的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A 正确; 内耳中有听觉感受器耳蜗和头部位置变动感受器前厅和半规

11、管,所以内耳具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B 正确; 听觉形成的流程图是: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产生听觉,C 正确; 鼻黏膜是嗅觉感受器,能接受某些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特别是有气味的) ,产生神经冲动,不是接受所以的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D 错误; 故选 D。3【答案】 D【解析】比赛时运动员根据来球方向判断出落球点并迅速移动到相应位置,这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后天学习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复杂反射,A 正确; 比赛时运动员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B 正确; 瞳孔是调节进光量的,当排球越来越近时,进光量就需要的少,所以此时运动员的瞳孔变化是

12、缩小,C 正确; 观众的欢呼声传到运动员的耳朵中,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听觉,耳蜗只是听觉感受器,D 错误。4【答案】 A【解析】 视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 2 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 4 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7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 A 错误;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 4 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故 B 正确; 结构 9 半规管能够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对维持人体平衡也起

13、重要作用,故 C 正确; 10 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 D 正确。故选 A。5【答案】 B 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解析】 近视眼: 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详解】 解: A 、通过表中数据可见: 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变弱,A 错误;B 、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B 正确; (微信: qqkt111)C 、通过表中数据可见: 眼轴长度与视力好坏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变弱,C

14、 错误;D 、眼轴长度30.00mm 的志愿者,物像成在视网膜前,需戴凹透镜矫正,D 错误。故选: B。6【答案】 C【解析】视觉形成的过程: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的视觉中枢,A 正确; 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B 正确;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对眼的内部结构有保护作用的是巩膜,C 错误; 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我们看近物时,它的凸度变大,看远物时,凸度变小,由此可见,我们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晶状体曲度变化的原因,D 正确。故本题选 C。7【答案】 C【解析】 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

15、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双凸透镜状) 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像能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 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眼球壁的最内层) 的前方,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近视眼的成因图:,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近视眼的矫正图: 。因此,图中属于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甲,近视矫正方法正确的是丙。故选 C。8【答案】 A【解析】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

16、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故选: A。9【答案】 C【解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得了感冒时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因此,感冒时须及时治疗,并常用盐开水漱口,这样做可防止病菌由咽鼓管进入中耳。故选:

17、C。10【答案】 C【解析】 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 、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膜(视网膜) 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 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 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 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11【答案】 A【解析】 红灯信号形成的物

18、像在视网膜上,视觉产生在大脑中的神经中枢,故 A 错误; 遇红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灯停车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故 B 正确;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光系统的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就在视网膜 上形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刺激上面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到大脑皮层的,形成视觉,故 C正确; 人在完成骑车这项运动的过程中需要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共同参与,故 D 正确。故选A。12【答案】 A【解析】 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

19、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因此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综上分析,只有选项 A 正确,故选 A。13【答案】 C【解析】 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将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再由躯体运运动中枢发出指令来完成行走动作,A 正确;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所以盲人在盲道上平稳地行走,是由于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B 正确; 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

20、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C 错误; 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D 正确; 故选: C。14【答案】 1 角膜 巩膜 2 晶状体 视网膜 前 凹 睫状体【解析】 ( 1)眼球最前端无色透明的,光线可以透过的结构是角膜;(2)巩膜白色,起保护作用,就是平常我们说的“白眼球”;(3)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双凸透镜状) 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看电视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

21、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 2 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 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 4 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更多资料加齐齐老师微信:qqkt111近视。为了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一旦近视,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4)2 晶状体曲度的大小受睫状体的调节。15【答案】 4 耳蜗 大脑(或大脑皮层,或听觉中枢) 2 晶状体 不走路看书,不在强光下看书,不躺卧看书,读写姿势要正确,认真做眼保健操等,(合理科学即可)abfed 呼吸运动 BC

22、 舒张 过滤 重吸收【解析】 ( 1)在听觉形成过程中” ,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4耳蜗; 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才能形成听觉。(2)眼球结构中的2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你应该做到不走路看书,不在强光下看书,不躺卧看书,读写姿势要正确,认真做眼保健操等(答出一条具体措施)。(3)“实验开始后,首先要用小刀将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 3 块。如果不小心切了手,你会迅速缩回来并感到痛”。在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f 神经中枢e 传出神经d 效应器(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泡,肺泡中的气体需要通过呼吸运动呼出体外。呼气过程,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此过程对应图 4 中曲线 BC 段,此时肋间肌和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