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2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3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4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 物 教 案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的生殖,即: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涉及到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但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在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已经学习过了,部分学生已经有所遗忘,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复杂、抽象,这就成为本节的教学难点,无性生殖部分包括“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植物的组织培养”两个内容,虽然内容具体,但涉及到的范围广,尤其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这需要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具体如

2、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教学重点: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教学难点: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2、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

3、过程。教学用具:教师:互联网课件、自制PPT课件、学生微机室、盆载万年青、月季等花卉、杨、柳的枝条。 学生:供观察的已经纵切开的各种水果。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授新课一、植物的有性繁殖(受精与果实的形成)达标检测小结课后作业(第二课时)二、植物的无性繁殖1、营养繁殖2、植物的组织培养达标检测小结利用 PPT课件出示各种植物的花、果实,果树、杨树苗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做鼓励、评价。PPT出示桃花和桃的结构。PPT超链接到网络课件开花与结果传粉。 PPT超链接到网络课件开花与结果动画双受精过程。PPT超链接到网络课件开花

4、与结果动画果实的形成。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水果的结构及各部分分别是由雌蕊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引导学生就观察、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并做鼓励、评价。PPT出示双受精作用后雌蕊的结构图及果实的结构图。PPT出示桃、李、杏、西瓜、辣椒、茄子等果实的纵切图片及其思考题:桃、李、杏这些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西瓜、辣椒、茄子这些果实中有多粒种子,这是为什么?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了解3至5种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植物的果实的形成。鼓励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植物。引导学生阅读P122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例举营养繁殖的实例。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营养繁殖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盆载万年青、月季等花卉,杨、柳的枝条进行实践

5、操作。PPT出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植物组织培养资料。PPT出示思考题:植物的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过程中涉及到两性性细胞的结合吗?鼓励、评价学生交流。PPT出示抢答题并鼓励、评价学生答案。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观看图片思考:1、植物的花与果实之间是什么关系?2、杨树苗是怎样培育出来的?辨认花和果实的各部分结构并回忆花的主要部分。根据传粉动画,认识传粉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观看动画,理解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双受精的部位,比较哺乳动物的受精与植物双受精发生部位的不同。观看动画,理解植物经过双受精作用后,雌蕊发生的变化。四人一组,把本组带来的水果纵切开来,辨认水果的结构并讨

6、论各部分分别是由雌蕊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各组交流观察、讨论结果,组内成员相互补充。在白板软件状态下,通过连线方式把雌蕊的结构与果实的结构连接起来。四人一组,观察、讨论、交流答案。思考、回忆、交流。利用网络、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交流调查结果。阅读、明确营养繁殖的概念。根据营养繁殖的概念,例举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营养繁殖的实例。四人一组搜索、整理并展示结果。四人一组进行嫁接、扦插、压条的实践操作。观察并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技术的关键所在无菌条件。四人一组搜索、整理并展示结果。思考并交流答案,明确植物的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属于植物的无性繁殖,而花与果实的形成则是有性繁殖。以四个大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抢

7、答。思考、回忆、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产生学习兴趣,引出新课。通过直观手段分解难点,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会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索,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面,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后记:同学们能联系生活,掌握知识,掌握做题技巧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按照人、动物和植物分成了三部分。本节是讲解动物部分中的一个类群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材中以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关系引入,分别以家蚕和蝗虫为例,介绍了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因此教学的难点应是对学生课前对

8、家蚕观察饲养过程的指导和督促。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上通过启发、观察、比较、讨论、探究等形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产生思维的火花,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感受到生物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生物学知识与人类关系的密切。本节课蕴涵着一个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中国的丝绸,中国的丝绸之路。这是一个将思想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绝佳机会。2、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描述变态发育的过程,说明变态发育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观察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提高观察能力2.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

9、析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能(三)情感目标认同动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危害,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三、教学重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能够举例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四、教学难点饲养家蚕的活动,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理解家蚕完全变态发育的真正含义。五、学情分析1. 生殖和发育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在不同程度上有感性认识。2. 观察图片的经验丰富,对身边的生物学现象也有一些了解,但深入观察的意识不强,所以归纳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要加强。3. 能领会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但需要掌握更多的实例。4. 学生在七年级的历史课上学习过“丝绸之路”,能理解教材中的诗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六、课前准备多媒课件、拍板教室。七、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从学生熟知的情景入手,提高学习兴趣。引入课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幼虫和成虫的图片。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提出问题:“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怎么会变成蝴蝶呢?所有昆虫都一样变化而来的吗?观察图片,思考问题。教 授 新 课蝴蝶的变态发育过程展示多媒课件 “蝴蝶的变态发育过程”, 提出问题:图片中的蝴蝶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昆虫的发育过程都是这样的吗?学生观看图片,分组讨论找寻答案,说出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解答疑问,引入

11、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家 蚕 的 生 殖 与 发 育课件展示有关“家蚕与人类的关系” 图片,提出问题:你养过家蚕吗?想一想,蚕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家蚕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请大家观察课本P9“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 小组讨论并将各图按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最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蚕宝宝的一生经历。学生观察课本P9“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 小组讨论并将各图按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52 1 6 4 3最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蚕宝宝的一生,分析归纳家蚕的发育经过: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时期。创设情境,引入家蚕的生殖与发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学生学会迁移应用,同时让学

12、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出示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差异比较表,引导学生对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特点进行比较。学生比较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差异。得出变态发育的概念: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分析,归纳出变态发育的概念,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蝗 虫 的 发 育 过 程教师展示蝗虫发育过程的图片,并和蚕的发育过程图片进行对比,提出问题:“蝗虫和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有什么异同?你知道昆虫的变态发育有几种类型吗?课本分别以哪种

13、昆虫为代表加以介绍?什么叫“完全变态”?什么叫“不完全变态”?你对此还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观察图片,列表比较两种昆虫发育过程的异同。归纳总结,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卵 若虫 成虫三个时期。各小组派代表列举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哪些,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哪些,全班同学动手写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 幼虫 蛹 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 若虫 成虫。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出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达到突破本节重点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丝绸、蜜蜂采蜜、蝗虫对作物的危害等图片。学生

14、举例,说明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生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生物的意识。课 堂 小 结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收获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卵生)二、昆虫的发育方式: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课 堂 练 习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把答案写的作业本上。学生独立思考并按要求

15、完成作业。巩固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八、板书设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卵生)二、昆虫的发育方式: 1、完全变态发育:卵 幼虫 蛹 成虫2、不完全变态发育:卵 若虫 成虫九、教学反思:同学们对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了解的很到位,就是运用到实际的时候还是容易混。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示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但受精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经变态而上陆生活。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是以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

16、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在探究两栖类生殖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时,从侧面的与人和环境呼应,进一步体现了整套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由于自小接触过相关的童话故事或观察饲养过蝌蚪,学生都已知道青蛙是变态发育,但不能详细地描述它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从思维方面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要提供充分的显示蝌蚪发育过程的直观手段给学生观察,如录像或标本(因季节原因,不太可能取到实物)。这个年龄的学生好奇但好动,有参与意识但不稳定,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采用让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方式,达到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学思路:布置学生课前以小组为

17、单位准备一些关于两栖动物生存状况的资料,以备课堂上的深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关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的教学组织程序:观看录像标本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环境的教学程序是:阅读资料,引出问题小组分析教学目标1、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3、 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4、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教学设计: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谜语: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

18、没有腿, 儿子长大变了样, 脱掉尾巴长出腿。 2、青蛙属于哪类动物?3、什么是两栖动物?4、常见的两栖动物举例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的生殖出示宋朝诗人赵师秀的有约 展示下列问题:(1)、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条件下才能听到蛙叫?(描述的季节和地点)(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有的青蛙都会鸣叫?青蛙为什么鸣叫?(出示图片、鸣叫)(3)、青蛙的抱对有何意义?比较特别精子和卵细胞排倒水中。(4)、归纳:雌雄蛙成熟后,在 的池塘边, 通过鸣叫来 ,雄蛙和雌蛙经过_抱对_,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到_水_中,精子和卵细胞在_水_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叫_体外受

19、精_。小结:青蛙的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有性生殖猜谜,回答:青蛙1、猜谜,回答:青蛙2、回答:两栖动物3、回忆、回答4、举例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朗读分析自主探究、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结合诗,生活经验回答分析回答:雄蛙,求偶,吸引雌蛙进行交配。有利于精子直接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的受精率。4、归纳生殖过程,完成学案总结: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出示受精卵图,青蛙的受精卵能直接发育成青蛙吗?2、青蛙的发育(1)、播放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2)、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了_受精卵_、_蝌蚪_、_幼蛙_、_成蛙_四个时期小时候我们学过课文、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为什么历经艰辛才找到呢?(3)、列表

20、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比较早期蝌蚪成蛙生活环境四肢尾运动器官呼吸器官课件展示幼体和成体生活习性和结构特征差异很大.小结:青蛙的发育特点:变态发育从上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那么水环境一旦破坏,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俗话说:一只青蛙,四条腿。但下列资料中的青蛙却出现了意外,出示图片(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出示材料:用事实说话:保护青蛙,人人有责,请阅读P14“资料分析”,讨论 :1、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2、 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拓展应用:辩论怎样做可以使青蛙的种群数量能够回升? 四、我的收获:五、达标检测回答:不能,发育成蝌蚪1、

21、观看,并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2、描述青蛙发育经历的四个时期、完成学案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3、列表比较,完成学案对应展示的图片排出正确的顺序回忆变态发育定义总结完成达标检测,小组交流解决回答:两方面种类数量减少、出现畸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交流展示如果你是一只青蛙如果你是一名政府官员如果你是一名中学生总结归纳完成达标检测,小组交流解决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有性生殖2、发育:变态发育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教学反思:对于蝌蚪与青蛙的呼吸器官 外形特征 的区分要特别清楚。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生殖和

22、发育”的最后一块内容。学习本节时,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初步知识,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教材选用鸡卵作为代表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获取相关知识,贴近生活,增添情趣。同时,安排堂上练习,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有关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比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通过探究和讨论锻炼学生的仔细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谈话法等相结合。(二)、教学策略:

23、鸟与人类的生活密切,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大类群动物。而鸡等家禽更是无人不晓。它们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基本上个个学生都知道,鸡卵更是吃过无数。但很少同学会留意鸡卵的内部结构。本节通过对鸡卵结构的观察这一实验,以小组同学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究鸟卵的结构、讨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认识鸡卵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本节学习内容,除了让学生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了解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越是高等级的动物其生殖过程越复杂,对环境适应能力越强。(三)、教学步骤: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温故知新课题:鸟的生殖和发育回顾前两次课所学的昆虫和两栖类动物的发育方式,由变态发育引导到直接发育,从而引出本次新课,鸟的

24、生殖和发育,再以鸡蛋为例开始介绍鸡卵的结构。跟随老师思路一起回忆原有知识,让思维逐渐从变态发育过度到直接发育。建立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联系的支点,为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框。培养学生自主归纳课内知识点的能力。一、鸡卵的结构探究:鸟卵的结构进一步探究:卵壳的结构特点动动脑:鸟卵的结构为什么这样复杂,这样的结构适合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提出问题:胚胎(鸡蛋)发育要不要养气,所需要的氧是从哪里来的?取一个鸡蛋,将其由外至内进行观察,解剖鸡卵,观察内部结构,思考各部分结构相应的功能,针对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学生一同总结。产卵只是生殖发育的一个阶段,引出下一主题。思索、讨论,尝试说出氧是从哪里来的,引发对卵

25、壳结构特点的思索。跟着老师的实验操作,逐步观察鸟卵的结构。讨论并分析每种结构的功能,说出结构名称和结构的功能。选用以上材料,设计探究方案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分组实验,探究鸡卵的结构。讨论说出鸟卵的结构体现出鸟类适合陆地生活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知道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总结本节要点巩固练习,引导学生思索技能训练科学、技术、社会:带你参观养鸡厂播放鸟的繁殖行为图片。然后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繁殖行为。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引导学生再次总结鸟的生殖

26、和发育过程。指导。根据问题和图片观察说出相应繁殖行为。说出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几个阶段。观看。再次说出鸟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思索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三、课前问题回顾解答,进行小结根据课件,逐一分析课前三个问题。并归纳小结。根据老师的引导和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独立思考回答问题。自身尝试归纳小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小结思考、填图学生上讲台进行填图,教师小结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练习练习、巩固P20的练习2、3、4七、板书设计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观察鸡卵的结构:卵壳(气孔)卵壳膜气室 提供氧气卵白

27、保护、提供水分和营养系带 保护卵黄 营养胚盘 胚胎发育的部位二、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八、教学反思:卵的结构必须要区分清楚 熟练掌握。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材分析:有关性状、基因、遗传物质的传递等内容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 抽象,但遗传和变异既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又是生命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学科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所以,在教材中首先从对表象的性状开始,逐步深入展开,利用一些科学实验的现象促使学生思考并理解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传递与性状遗传间的关系,并

28、在此基础上理解性别的决定以及变异的生物学基础。在教学中因把握教材的思路,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现象、实验进行思考与分析,以主动形成对遗传变异的认识,体现科学与探究的教学理念。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相对性状,并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4)教学重点和难点: 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2、基因控制性状。3.课前准备:(

29、1)、各组成员在上课前观察自己家庭成员的性状特点并填写以下表格:性 状本人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眼皮单眼皮双眼皮舌能卷舌不能卷舌耳垂有耳垂无耳垂拇指会弯不会弯酒窝有无(2)、预习课本 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P24-P28)(3)基本概念理解 : 1)遗传与变异: 2)生物的性状: 3)生物的相对性状: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引入1、提问:我们知道生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而整个生物圈的生命却在不断的延续和发展,这是为什么呢?2、陈述:是的。通过生命个体的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生物圈的生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3、陈述: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得以延

30、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则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前一章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接着我们就要学习第二章的内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反映了什么生物现象?“龙生九子,九子九个样”说的又是什么生物现象?4、陈述: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所以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开始,(出示本节课课题: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5回忆自己与父母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哪些不同,为什么与父母既像又不像?6、说了这么多遗传和变异,那么大家

31、来总结一下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7、陈述:我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所以我们先来讨论什么是性状的问题。1、回答:因为生物个体会繁殖后代。2、学生听教师的陈述,并开始思考遗传与变异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进入新的教学环节。 3、学生判断是否有亲缘关系。4、从游戏中学生总结得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5、让学生读课本上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的二、生物的性状1、 列举一些常见的人体性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这些性状,请一个小组展示调查结果(展示调查表22、 看书上的图作出解释.3、上面我们谈的均是生物的性状,这些性状有什么特点呢?总结

32、概括什么是性状?4、加深理解,看看自己有哪些性状?5、 看问题找规律,总结上面的例子引出什么是相对性状?先看概念,再出示图片,加深对相对性状的理解。6、检测学生掌握相对性状概念的程度:判断下列几组图片哪些是相对性状,哪些不是。7、进一步理解相对性状概念:各位同学展示调查表1家庭成员的性状特点调查表。8、从调查表1中我们了解到父母的很多性状都给了我们,所以我们很像父母。那么父母究竟把什么传递给了后代子女,才使子女象父母呢?1、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性状进行调查,并展示本组的调查结果。2、小组讨论人的性状。3、小组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结合调查和课本归纳出相关概念。4、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5、提问各

33、小组,回答问题。6、各小组组长负责统计人数。7、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三、基因控制性状1、我们来看课本P26页,转基因鼠的启示。解决P27的问题。2、讲解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3、教师归纳出结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4、提问学生:父母的性状是怎么传给子女的?小结: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5、我们知道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真理,并且观看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这种技术应用到植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饲养方面来为人类服务呢?回答是肯定的,能!这就是转基因生物。1、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转基

34、因鼠的启示”。2、小组讨论: 描述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3、各组选代表回答问题。4、小组讨论。四、转基因技术的应用1、转基因原理: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2、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3、课外阅读指导:浏览相关的书籍和网页。教师出示问题:说说你所知道的转基因例子。1、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2、选代表回答问题。3、小组讨论:根据你所看到的情况,你还知道有哪些转基因的例子?课堂小结总结本节所学的几个概念:遗传、

35、变异,性状,相对性状,认识常见的性状。通过了解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理解基因控制性状。思考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课处延伸了解各种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断学习新知识。板书设计: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的概念: 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2、变异的概念: 是指亲子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3、性状: 遗传学上八生物所变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教学反思:同学们遇到生活中的相对性状时要仔细区分。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关于基因和染色体(chromosome),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图片,帮学

36、生回忆细胞核、染色体、DNA,以及DNA是遗传物质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测,基因在什么地方?基因通过什么途径由亲代传给子代?进而明确基因、染色体、DNA三者的关系。通过观察人体染色体图以及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让学生明白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教学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

37、-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1、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具体性状的DNA片断。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染色体成单存在,数量减半。如人的体细胞是23对染色体,生殖细胞是23条染色体。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看书分析讨论表述交流相互质疑得出结论表述交流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看书分析讨论表述交流相互质疑得出结论练习交流 得出结论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基因通过什么途径由亲代传给

38、子代?导入新课。质疑:基因在什么地方?组织学生看书p29指导帮助答疑解惑质疑:基因、染色体、DNA三者的关系如何?质疑: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有什么变化?组织学生看书p30指导帮助答疑解惑指导学生练习完成书中的作业 A A a a 受精卵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教学反思:掌握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的传递。 第3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教材分析:(一)对教材的认识为体现现代生物科学深入到基因水平的特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重在引导学生从基因水平认识生物的遗传。关于生物的遗传,学生常常有许多疑问,性状和基因的关系如

39、何?为什么有的性状像父亲有的性状却像母亲?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重在解决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本节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是本章的难点之一。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很陌生。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典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

40、中的生命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难点: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课前准备:教师:PowerPoint课件学生:调查班级同学及其父母眼睑性状,并统计;调查近亲结婚的事例。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检查课后调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学生汇报调查结果让学生展示课后小组调查的遗传现象。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讨论交流,分析有可能出现的原因,作出多种猜测。教师设疑:刚

41、才有两个小组提到,他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这是怎么回事呢?调动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阅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如果高豌豆控制高度的一对基因是AA,矮豌豆控制高度的基因是aa,两者杂交,后代的基因会是怎样呢?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难道控制矮形状的基因(a)没有传给子代?高和矮这对性状,谁为显性性状,谁为隐性性状?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杂种豌豆的后代为什么高的多矮的少?介绍孟德尔的故事以及他做的多种植物的杂交实验。明确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推测,而是要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科研态度。学生汇报讨论结

42、果(讨论结果记录在准备好的纸上),整理知识要点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相对性状?在什么情况下会生物表现出显性性状?什么情况下表现为隐性性状?教师起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深化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内在关系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单眼皮与双眼皮问题;。现在我们再来分析单眼皮和双眼皮的问题。请你根据刚学的知识解释。通过实例分析,检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禁止近亲结婚学生独立思考,陈述个人观点:有可能。像这样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我们称它为隐性遗传病。教师提问:看来双眼皮的父母也会生单眼皮的孩子,眼皮的单双并不重要,但如果隐性基因控制的是致病的性状该怎么办呢?也就是说一对健康的夫妇有

43、没有可能生下有病的孩子呢?引发学生深思,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播放视频:达尔文和他表姐(“甜蜜的爱情,苦涩的结果”的故事)。让故事说话,找出他俩种下苦果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禁止近亲结婚,即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教师小结:人类的某些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而同家族中携带同样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当近亲结婚后,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大大增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悲剧。怎样防止这样的悲剧发生呢?(出示白化病、苯丙酮尿症患者图片)教师深化主题: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不仅要自己以身作则,还应该在你的周围做好宣传工作噢。通过

44、图片,给予学生更多的视觉刺激,引起心灵上的震撼。学生即兴演讲教师安排学生讨论:怎样对待有遗传缺陷的人(亲友、自己或他人)升华: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外拓展学生上网收集资料课外延伸:“人类基因组计划”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掌握基因的遗传图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一、教材分析:就知识而言,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都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要培养学生具有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的观念.另外,这一节的内容也具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高中阶段学习人体的遗传规律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无论从知识的形成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本节都是具有重要

45、意义的一课. 二、学情分析:要上好一节课,教师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是初二的学生,初二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在授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授课的一个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但不能忽视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参与模拟探究生男生女几率的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更利用于学生掌握。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学生能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能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

46、习,打开通向探索人体奥秘的大门,学生具有分析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社会、自然现象的能力。情感目标1.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2.能运用所学知识影响周围人们的旧观念,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一定的作用。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学生能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能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难点:学生能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能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通过“模拟生男生女的实验”来突破。五、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学生讨论法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情境导入】出示一个孕妇图片,提问:她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问题:生男生女

47、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的性别到底是怎样决定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我们今天的内容:人的性别遗传。学生回答展示图片创设情境,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引出课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望。示标课题:人的性别遗传学习目标讲授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提问:男女性别是人的一种性状,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基因又位于那儿?下边咱们首先看一下男女染色体的图片,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问题:在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中哪一对有差别?这对染色体的差别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阅读课本37页内容,回答问题:(1)两幅图中,哪幅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是女性的染色体?(2)哪些是常染色体?哪些是性染色体?(3)图中哪条是X染色体,哪条是Y染色体

48、?二者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3.图片展示放大之后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4.学生描述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5.学生讨论: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各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图片展示问题:当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时,结合的机会均等吗?结合形成的受精卵是什么样子的呢?发育成男性还是女性呢?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1.教师出示资料:生殖中的问题。2.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出示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抽取:请两位同学分别从两个纸盒中随机抽出一个棋子。 、判断:若都是白色棋子,则表示为“生女”,若是一黑一白,则表示为“生男”。请一名同学

49、记录 、统计:共抽取20次,统计“生男”和“生女”的次数,在下表中的相应位置打“”。 注意事项:一次实验完成后,必须把抽取出的棋子放回纸盒中并重新搅匀。教师进行数据汇总,并引导学生寻找男女比例接近于1:1,得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2通过模拟受精过程,我们知道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纳为什么是:1:1接下来请咱们以图解的形式分析这一自然规律。让学生板演。4学生分组讨论:在这个游戏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游戏与生男生女的奥秘有什么关系?5.展示引入的孕妇图片,回答提出的问题:生男生女的几率有多大?6.男女比例是1:1,那么在现实社会中是这样的吗?出示一则资料:第五次人口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出生婴

50、儿男。而其中海南省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35.64:100,居全国最高水平。 问女性别比为117:100 ,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7对于性别比例失调有什么危害呢?出示资料。8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如:禁止胎儿性别鉴定、男女平等是基本的国策。9男女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和基因有没有关系?展示资料。生:基因。生:染色体上。学生发现并表述出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上相同。但没有标号的那对差异较大。并大胆猜测这对染色体可能与性别有关。阅读教材的文字叙述,逐渐认识X染色体和Y染色体,从而能区分出两幅图中,哪幅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是女性的染色体。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有1条染色体,男性精子有2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学生思考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各小组记录、汇总实验数据,并将所得数据填写在表格中。学生讨论生:取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