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吾党之小子狂简 简:简单,单纯B子路,行行如也 如:词尾,译为“的样子”C予所否者,天厌之 厌:厌弃D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由:途径解析A项简:大,指志大。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斐然成章斐然:有文采的样子B行行如也 行行如:刚强的样子C夫子莞尔而笑 莞尔:大笑的样子D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然:有次序的样子解析C项莞尔:微笑的样子。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A.B.C.D.解析A项介词,比/介词,在;B项代词,自己;C项语气词,表停顿;D项代词,他。4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A无
2、所取材B夫子之墙数仞C欲罢不能D无得而逾焉解析A项“材”通“哉”。5名句填空。(1)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2)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3、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升:登上B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诱:诱导C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由:缘由D多见其不知量也 多:只,只是解析C项由:途径。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B.C.D.解析B项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A项奚:副词,怎么/代词,什么。C项以:介词,用/介词,因。D项虽:连词,表假设,即使、纵然
4、/连词,表转折,虽然。8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孔子对子路的批评使得其他弟子不再尊重子路,孔子看到后,立即对子路的技艺客观地进行了评价,既有所肯定又指出了不足,使得大家改变了对子路的看法。B子游在武城实施礼乐教化,孔子认为有些大材小用,感到好笑,可是当子游说明了原因后,孔子立即对他加以肯定。C孔子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言传”,而且重“身教”;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赢得了当时社会的普遍赞扬。D“子之武城”一文,既诙谐又严肃。孔子平日的风趣,子游的笃信师道,师生间的和悦宛然可见。标志着我国的散文发展至论语,已经走向了成熟。解析A
5、项“使得大家改变了对子路的看法”原文没有提到;C项“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赢得了当时社会的普遍赞扬”原文没有依据;D项“标志着我国的散文发展至论语,已经走向了成熟”错。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译文: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能,而他一旦有所创立,又是那么高远。虽然想去追随它,但无路可走了。(2)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译文:人纵使想自绝于太阳和月亮,那对太阳月亮又会有什么损害呢?(二)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
6、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2(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3)钱穆:“孔子论用行舍藏,有道亦复有命。如怀道不见用是命。行军不能必胜无败,亦有命。”(钱穆论语新解)w10第(1)则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孔子对待天命和人事的基本态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知天命,尽人事(敬畏天命,竭尽人事)。(10字以内)2·1·c·n·j·y11从君子的品格角度来考察,孔子更倾向于颜渊的而不是子路的价值取向,为什么?答案颜渊的用行舍藏,就是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其一生,无论穷达,都以仁为
7、己任,是谓仁者;追求仁义,坚定不移,死而后已,是谓勇者;能进能退,圆融通达,变通自如,是谓智者。子路鲁莽冒进,轻率就死,不是真“勇”;不知天命,不预胜败,可谓无“智”。在孔子看来,颜渊具备了君子的最重要的三种品格,即“三达德”,故孔子更倾向于颜渊的生活态度。【孔子论学习之道论语中的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君子行“仁”而为政。为了达到学以修身、学以成仁的目的,孔子论述了许多学习之道。其一,乐学与好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自内心的喜欢、良好的心理态度是学习的良师益友。虽然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和条件近乎苛刻,但从论语中可以看出,他的教学活动并不像我们想象中
8、的那样严谨紧张,不苟言笑,倒是非常轻松愉快、随机而行、随意而发的。孔子本人更是因“好学”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这正是孔子以学为乐、好学不倦、安贫乐道、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痴迷执著的状态。如果说好之、乐之是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的话,那么“好问”就应该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了。孔子认为,不懂不要装懂,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这样才能学到真东西。其二,无倦与精进。学贵有恒,最忌一曝十寒。论语中关于学贵有恒的思想,先述“无倦”,次说“一以贯之”,再论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如琢如磨。子张问
9、政时,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子路问政时,孔子说:“先之,劳之”“无倦。”(子路)这是孔子对弟子问“政”的回答,即“无倦”,也就是对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勤能补拙,恒成万事,学习更是如此。孔子反复强调为学育人贵在有“不厌”与“不倦”的态度,意即:对己,学习而不知满足;对人,耐心教导而不知疲倦。其中,对求学者而言,学而有恒,学而不厌,这是很难做到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需要有执著的精神,久之则学业成矣。其三,敏捷与勤思。孔子于求学、敬事都强调“敏则有功”。如学而中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及公冶长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
10、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敏”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反应迅速,二是勤于思考。“敏于事”“敏于行”,是说做事行动要反应迅捷;“敏而好学”“敏以求之”,是说求知治学要勤于思考。与“敏”相对的是“慎于言”“讷于言”,其意并非要人三缄其口,而是强调少说多做,言行一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正是孔子学以修身、学以养德思想的表现。其四,自省与改过。自省与改过,是求学者的终极目标,亦是成贤至圣的捷径。孔子也觉得“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它。人之过,只要不是故意为之,有过便改,无损形象,还能得人共仰,何乐而不为呢?过而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这才是真正的过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了正确的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教育在学校的普及与推广
- 2025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乡镇工厂租赁合同范本
- 电子书销售平台的市场分析与运营策略
- 现代办公环境下骨科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应用
- 科技公司如何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网络防御能力
- 社区康复支持网络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
- 2025江西南昌市江铜产融社会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审车合同范本
- 格式和合同范本
- 神奇的光:如何形成彩虹
- 三、胆石症课件
- 学生作业情况登记表模板(可打印)
- 兔子坡(阅读课上课课件)
-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 八年级英语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阅读专项练习试卷附答案
- 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明细表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全册】
- 物联网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1例妊娠糖尿病的个案护理
- 光伏发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