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恰当运用兴利除弊点化课堂-对当前语文教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恰当运用兴利除弊点化课堂-对当前语文教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恰当运用兴利除弊点化课堂-对当前语文教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恰当运用兴利除弊点化课堂-对当前语文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恰当运用,兴利除弊,点化课堂-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热的冷思考 摘要    多媒体手段使语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然而滥用多媒体却使语文教学出现异化。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多媒体喧宾夺主,成为课堂的亮点, 解读文本,品味语言的语文课异化为图片欣赏课。 第二,阅读教学以多媒体课件预设教学过程,动态教学过程异化为固定程序的播放。 第三,人机对话取代师生情感交流,激情迸射的人文课堂异化为以电脑为本的课堂。 鉴于此,多媒体运用应兴利除弊,应本着“适量,适当,适时”的原则,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其优势主要有: 一、  

2、  用得适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    运用适时,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异化     优势      适当运用           

3、 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语文教师鼠标轻点就能“上可九天揽月,下可深海捉鳖” ,就能纵横五千年;多媒体手段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更加生动形象。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可使语文教学猛虎添翼;用得不好,画虎不成反累犬。笔者反思别人和自己的课堂,发现多媒体使语文教学出现异化。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多媒体喧宾夺主,成为课堂的亮点, 解读文本,品味语言的语文课异化为图片欣赏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

4、组成部分。”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学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语文教学应最大限度地尊重文字,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研读文本,品味语言文字,体会蕴含其中的感情。因此,语文教学应高度关注文本,任何脱离文本的教学手段都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笔者听过一堂公开课,讲授粤教版必修三的足不出户知天下一文。授课老师一开始就用多媒体介绍作者比尔盖茨,接着展示了有关比尔盖茨的家的图片。授课老师电脑技术很好,又花了大功夫去查找,打出的图片美不胜收,让学生和听课者惊叹。授课老师以此作为这堂课的亮点,边展示边解说,用去了二十分钟。剩下的二十分钟时间里,学生快速阅读全文,

5、教师领着学生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下课铃声就响起了。 评课时,有老师对展示图片一环赞誉有加,笔者提出了异议。笔者认为这一环节由电脑老师完成也能做得很精彩,这样的课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就语文课的性质与语文教学任务而言,这一环节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多媒体是一种教学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其功能是辅助教学,使用它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尽在“辅助”二字,不能过分依赖画面,不能用画面代替对文本的解读,代替对语言的品味,代替对文本情感的体验。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的退化。滥用多媒体只能使语文课异化为电脑课或图片欣赏课。 二、阅读教学以多媒体课件预设教

6、学过程,动态教学过程异化为固定程序的播放。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既然阅读教学是动态过程,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淡化教学过程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与多元性。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过程是不能完全预设的,不能按固定程序展开的。 然而,多媒体展示的特点是信息呈现方式单一,只起到播放工具的作用,没有交互性和反馈功能,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多媒体课件一般是事先做好,其教学过程基本定了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一步一步按规定程序进行演示,很难灵活掌握进度,调整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用一个个事先预先好的问题使劲把学生拽入

7、自己的思维轨迹,简直有“请君入瓮”之嫌疑;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亦步亦趋跟着课件走,学生的思维被框定,很难体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此,笔者深有体会。 讲授拣麦穗一文时,笔者精心制作了画面精美的课件,还使用了动画效果,并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 1.    “拣麦穗”在文中是一种实际的行为还是某种情感的承载? 2.    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我”是怎样的女孩? 4.  

8、  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5.    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6.    “小火柿子”有什么意义?运用了什么手法?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笔者自以为这些问题落实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也就读懂了文章;课件做得精彩,肯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结果事与愿违,学生在第一个问题上就卡壳了,反复启发,才得到与课件基本一致的答案。面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又成了“一群沉默的羔羊”,左启发右点拔,使劲把学生往预设的答案上拽,还是没法贴近答案,最后干脆打出答案,让学生抄写了事。课

9、后直埋怨自己遇上了一群蠢驴。旁边的语文老师也在教这课,我们用的是同一个课件,他遭遇的课堂气氛与笔者惊人地相似,两人一讨论,决定在另一个班有选择地使用课件。 在另一个班的课堂上,笔者先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然后关闭投影仪,提问学生:“同学们早预习了课文,请问读完此文后,有何疑问?有何感受?请畅所欲言。” 立刻就有人举手。 生:“读完后感到心情压抑。” 生:“读完后感到忧伤,这种感觉对吗?” 笔者为之一震:“你们都是聪明的学生,悟性不错,感觉都对。文章的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到压抑、忧伤呢?” 生:“是这几句话:我仍旧站在那颗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可是我却哭了

10、。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等我长大以后,总感到除了母亲,再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笔者:“这些话中有什么样的感情让你忧伤?” 生:“老汉的死,对老汉的思念。” 生:“再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好像含义很深,但我读不明白。” 笔者:“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疼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生:“不求回报的爱。” 生:“纯真的爱。” 这堂课,学生异常活跃,笔者也反应敏捷,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反过来又推动了老师,真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还原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阅读中独特的体验与感

11、悟。 由此可见,违背多媒体为教学内容服务这一原则,用多媒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语文课堂就会异化为用课件 “满堂灌”的“新填鸭式”。 三、人机对话取代师生情感交流,激情迸射的人文课堂异化为以电脑为本的课堂。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大差异是: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更是情感活动。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当不好语文教师。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产生情感的共鸣。” 对学生来说,语文教师激情澎湃的语言,精彩别致的板书,抑扬顿挫的朗读,师生探讨时心灵碰撞的火花,都是一种情感体验,一种人文熏陶。即使只是

12、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 曾记得走出校门的第二年,教一月的哀思。笔者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着读着,声音哽咽了,泪水夺眶而出。读完后,下面响起轻轻的抽泣,女同学泪流满面,男同学在揉眼睛。多年后,那个班的几个学生遇到笔者,他们谈到了那堂课。笔者不好意思,说自己出洋相了。一位学生激动地说:“老师,我一辈子都记得那堂课。那首诗我今天还能背。”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是特殊的语文资源。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气质、情感、爱好,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书法好的教师,学生不知不觉在模仿其书法;朗读好的老师,学生渐渐爱上朗诵;爱看电影的老师

13、,激起了学生看电影的兴趣;会讲故事的老师,带出了爱读小说的学生,学生甚至在模仿教师说话的口气,走路的姿态。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发各种语文资源,学习各种先进教学技术时,别忘记开发自身这一特殊的语文资源。 然而,依赖多媒体的语文课堂,只要一点鼠标,响起了朗读,出现了画面,显示了答案,什么都有了。教师成了电脑操纵员,教师注意的是显示器上的图像,学生注意的是投影屏幕上的画面,人机交流代替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由此可见,过分依赖多媒体,将师生互动异化为人机交流,忽略师生情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忽视语文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必将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激情迸射的语文课异化为冷冰冰的电脑操作。

14、以上种种语文课堂异化现象,并非多媒体的错,而是不懂得理性使用多媒体的错。古人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能否让多媒体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关键在于能否善用。善用的原则是六个字:适量、适时、适当。      一、用得适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形象生动的画面成为学生展开深度思考的依托,让学生的深度思考依托多媒体而又超越多媒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曾在外校观摩教授变色龙一文,授课者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种动物与作者所写人物之间的关系,采用一个三维制作的动画

15、,演绎蜥蜴在不同的环境下体色的变化情况,两分钟的一个小动画,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蜥蜴的变色是为保护自己,而文中的奥楚蔑洛夫的“变色”也正是为了保护自己,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直观的画面形象地印入学生的脑海,而教师通过点拨又留给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以莫高窟为例,“藏经洞”一段文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如何让学生感悟到其中的分量呢?老师以透着苍凉的藏经洞洞门照片为背景,满怀深情地介绍藏经洞发现及文物丢失的历史史实(内容出自余秋雨文化苦旅),然后请全体同学起立,齐读这段文字。一张照片,一段叙述,开启了学生的心扉,学生读出了历史的沧桑,爱国的情怀。 老师展示的这张照片既激发了学生阅读此文的强烈兴趣,又能让学生较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题与感情。 二、    运用适时,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于一体,它使知识容量增大,更具吸引力,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取较多的知识信息,对知识的掌握更清晰,全面,深刻,能更充分地调动各种感观系统,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学生的知识面被拓展,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多媒体带来发展的内驱力,使学生原有的认知手段被拓宽,文本、媒体、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课程的丰富性得以发展和生成。如讲授传统篇目葫芦僧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