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一、考试情况介绍一考试方式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 、40 、40 。试题类型包括1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 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3 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4 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5 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二、复习范围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三、各
2、章要点及重点习题第一章绪论1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 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第二章社会化1 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2 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3 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A 初级社会化B 预期社会化C 再社会化D 继续社会化4 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
3、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5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2第三章自我1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物-我分化、人-我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2 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C。A 理想自我B 实际自我C 心理自我D 应该自我3 自我美化:个体以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解释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建立与提升自尊。4 什么是自尊影响自尊的因素有哪些见教材P61-63第四章社会认知1 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2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
4、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3 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C。A 近因效应B 晕轮效应C 首因效应D 宽大效应4 根据维纳Weiner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C。A 运气B 任务难度C 能力D 努力5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C。A 宽大效应B 首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近因效应6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C。A 选择性B 双向性C 整体性D 易出偏差性7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
5、者的D会影响社会认知。A 经验B 需要C 价值观念D 情感状态1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2 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3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1 社会认知具有哪些特征P74-7532 简述对应推论理论的基本内容。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有1行为的社会合意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如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
6、的事如杀人我们就可以从其行为推论出他/她是一个不道德如残忍、无人性的人。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3 什么是刻板印象它的利与弊是什么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使用刻板印象的好处就是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但刻板印象的使用也有弊端一是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 二是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第五章社会态度1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构成。2 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
7、内化三个阶段。3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增加新的认知。4 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B对态度改变的影响。A 权威性B 相似性C 吸引力D 可信赖性5 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D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A 接受区B 潜意识区C 拒绝区D 不明朗区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D提出的。A 海德HederB 凯尔曼(KelmanC 谢里夫(SherifD 费斯廷格(Festinger7 态度个体对社会存在某一特定的人、事、物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8 认知失调理
8、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认知失调论是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1改变认知2改变行为(3增加新认知4第六章人际关系1 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2 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3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和互补。4 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成分。5 爱情三角理论由C提出的。A 伯克威
9、茨(BerkwitzB 李(LeeC 斯腾伯格SternbergD 鲁宾(Rubin6 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第七章利他行为1 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2 应用分析题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18岁青年刘某为抓小偷被歹徒刺穿心肺血流不止在他身边有几十个围观的群众却无一人帮忙。直到五六分钟后才出现一好心男子将刘某抱入诊所。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答题要点1、这种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为为旁观者效应即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2、原因可能有结合案例说明只要合理即可1责任扩散是指当
10、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2对模糊情境的解释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如不知歹徒和刘某是什么关系不知该管不该管。3对利害得失的计算怕受到歹徒的伤害。第八章攻击行为1 攻击行为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2 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挫折 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3 应用分析题试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释如下案例产生的原因。一名15岁的美国中学生震惊了校园。他本是大家眼中的受气包今天却拿着左轮手枪从厕所走出来一路走一路打还面带笑容。迄今已有2人
11、死亡13人受伤。自称和少年枪手最要好的男生说“他平常喜欢看暴力电影。”他曾听这孩子讲要枪杀人的事5但认为那是“说着玩儿的”并未报告校方。枪手的另一位朋友说那孩子平时不爱发脾气甚至不会打死一只苍蝇总是压抑自己“我真搞不懂为什么这次他会这样”。总统布什获悉深表哀痛。答题思路此中学生的行为属有意伤害他人的攻击行为。相关的理论解释有1挫折 攻击理论-“他本是大家眼中的受气包”。该中学生由于受到挫折引发了攻击行为。2社会学习理论“他平常喜欢看暴力电影。”该中学生通过观看、模仿电影中的暴力场面学会了攻击行为。3本能论“那孩子平时不爱发脾气甚至不会打死一只苍蝇总是压抑自己”。该中学生被压抑的本能通过攻击行为
12、得到了释放。第九章社会影响1 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和自我暗示四种类型。2 “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C现象。A 社会抑制B 社会促进C 社会惰化D 从众3 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C现象的存在。A 模仿B 暗示C 从众D 服从4 个体受到外界压力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叫做C。A 顺从B 从众C 服从D 盲从服从和从众虽然都是社会影响下的产物都是因为压力而导致的行为但两者有诸多不同。首先压力来源不同。服从的压力来源于外界的规范或权威的命令从众的压力实际来源于个体的内心从众是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其次发生方式不同。服从是被迫发生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从众是
13、自发的外界并没有强迫或命令个体必须如何做。最后造成的后果不同。不服从往往会使个体受到惩罚而不从众只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安和失衡。当然人的行为是复杂的很多时候服从和从众相互交织并不能截然分开。顺从compliance也叫依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顺从和从众的区别在于顺从是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做出的而从众并没有他人的直接请求从众来自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顺从和服从的区别在于顺从来自他人的请求是非强制性的而服从来自他人的命令带有某种强制的特征 命令者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规定性的社会角色联系如老师与学生、上级与下级而请求者和顺从者之间并没有规定性
14、的社会角色关系的束缚各种人际交往之中都可以产生顺从行为。因此顺从是一种比服从更为普遍的社会影响方式。65 米尔格拉姆Milgram的经典电击实验证明了D行为的普遍存在。A 模仿B 暗示C 从众D 服从6 社会促进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社会促进”。7 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往往比单独时偏少不如独立完成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为社会懈怠。8 去个性化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9 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外界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他人和规范。1 简述从众的定义以及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P212P215-2162 简述去个性化的定义以及影响去个性化的主要因素。P226-228第十章群体心理1 领导方式又称领导风格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时所采纳的行为方式和所表现的行为特征。2 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3 群体规范有哪些功能P2384 应用分析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群体内的各个成员间可能既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达标题】
- 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 轨道自动计轴设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金刚石刀片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隧道打桩工程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虫黄藻分子育种技术-全面剖析
- 环保印染工艺的创新与实践-全面剖析
- 4050补贴合同样本
- 公司劳保采购合同样本
- 农村旧厂转让合同样本
- 中建项目质量验收管理手册
- 《断层解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初级)安全生产实务试题及答案指导
- 2024新版英语英语3500个单词分类大全
- Unit8 Bens first trip to Beij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五年级下册
- 《灰尘的旅行》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自然教育》课件-概述与发展
- 奥体中心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 HXD3型机车主变压器讲解
- JT-T-1045-2016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范
- 2024年地基基础检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