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1页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2页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3页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4页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4 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尹力1 1、教育基本含义: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教育与训练、灌输的区别(1)(1)灌输与教育的区别:灌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讲述、推理、论证、辩论、统计等说明或解决问题时,以强制性、片面性、模糊性,权威性和绝对性等来误导接受者,使人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只能被动的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灌输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它用“强制”的方式封闭了学生的思想。而教育与灌输的最大不同在于,在解决同样的问题上,教育更注重的是选择性、多样性、限定性、精确性和公正性等,激发人去思考和对问题不断地探究。“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

2、一个开放的过程,它应解放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为什么会产生灌输?这往往与教育中教师所处的“强势”地位有关,而学生通常在判断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避免灌输,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在某些阶段能够听到对有争议问题的不同观点;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环境,使学生可以对所传授的知识提出挑战。(2)(2)训练与教育的区别:训练主要是通过指导和练习短期内使学生提升或掌握某种特定的能力,即把理念、知识变成一种能力。而教育时间跨度较长,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2

3、2、谈谈对“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口号的理解1985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861986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的这一管理体制,对于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为实现“两基”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管理权限层层下放、管理重心下移的问题。在我国,城市的基础教育建设资金和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收入,包括向企业征收的教育费附加,而

4、农村则仍然靠通过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向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主要由乡、村甚至是由农民承担。农村则仍然靠通过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向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因此,也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主要由乡、村甚至是由农民承担。到了 2020 世纪 9090 年代,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了出来。一是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积累已经不多,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实际上主要落在了农民身上,农民不堪重负。许多地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得不到保障,拖欠教师工资比较严重,办学条件较差。越是贫困的地方,这种情况越严重。二是这种体制对教师队伍也难以实行有

5、效管理,不能把好教师质量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乡镇的教师队伍急剧膨胀,不合格的教师不断增加。正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反映的,小学没毕业的来教小学嘛!教师发不出工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多,特别是不合格的教师太多。有的地方竟然出现 1313 岁的孩子进了教师工资名单的现象。三是总体上来说不少乡镇干部的管理水平与办好义务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有些乡镇的教育工作实际上已变成向农民收费的集资办学,更有甚者还打着“办教育”的旗号向农民乱收费,引起农民的不满。这些弊端,使受教育人口最多的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影响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这些现象的本质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体制严重地影响了

6、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20012001 年开始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统”和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农村办学的主要经济来源已断绝,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当二十年前教育行政机关由局、厅、部荣升为委员会时,该口号盛极一时,大到红头文件,中到学校墙体,小到日常交谈,均见其活跃其间。七年前,历史绕了一个弯,从教育部取代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始,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委员会纷纷退出历史舞台,逐渐成为大众昨日的回忆。此时,该口号又因为有借人民之名行经费摊派之实的嫌疑而为人们所诟病,有偏激者甚至把它与“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联系起来,认为它借光鲜亮丽的外表扮演了不甚光彩的角色。据

7、说,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为“人民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TT。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其积极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怎样评估都不过分。不过,从穷国办大教育的现状出发,当初举全民之力推动教育发展也是政府腰板不硬、口袋不鼓的无奈之举,倒不见得真要把它贬得一无是处以烘托如今政策的英明。历史终究是历史,随心所欲毕竟非明智之举。况且,从思辩的角度出发,政府乃人民民主机构,产生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负责于人民,“人民教育政府办”,归根结底不还是人民办么,只不过人民由台前退居幕后、由直接转而间接、由显性变至隐性罢了。3 3、生命教育、底线教育、同学关系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

8、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底线是指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处于困境中,并作出多种选择,但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伤及无辜,都需要符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底线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不同的人所面对的困境千变万化,教育的使命之一是让人作出适应自己实际情况又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的底线选择。同学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宿舍、班级、学校是一个小型

9、社会,在这个小集体中学会处里好同学关系,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影响社会。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比较常见的是彼此之间在兴趣、爱好、信念等方面的偏爱和偏见所致。而个别同学与班级中的“小群体”之间的分歧也会导致冲突的产生。其实同学之间的许多矛盾、冲突都是因一些小事引发的,只要大家心平气和的冷静处理是可以避免冲突,恢复同学之间的正常关系的,但是如果这些矛盾不及时解决就容易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恶化,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如果因为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导致自己心情不佳,学习受阻甚至影响自己的顺利发展那是很不值得的。因此当矛盾、冲突不可避免的来临时,我们一定要用积极、理智的态度设

10、法去化解矛盾,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让自己能在和睦、温馨的生活环境中安心学习,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 4、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摘要:高校行政化是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各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它是历史的产物,已经影响到大学的办学管理、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师生关系、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演变为体制顽疾,成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绊脚石。高校行政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高等院校行政级别化、机构设置上级对口化、高校管理行政科层化、学术管理教师边缘化。导致高校行政化的根本原因是官本位的历史文化环境、办学资源的行政控制权和办学决策的行政操办。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不是简单地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而应全局考虑、整体设计、逐

11、步推进、双管齐下。核心问题是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资源调配权,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不利影响:第一,大学的办学特色无法彰显。第二,兴趣导向的科研受到压抑。第三,教师工作重心的偏移。第四,师生关系的异化。第五,不端学风的滋长。建议:一是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二是研究和制定大学法。三是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政府投入。四是落实办学自主权,减少政府的政策性干预。五是建立合理的高校治理结构,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解放高校的生产力。六是协调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关系。七是建立以主动接受多元监督为前提的学校自律机制。可能问题:高校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尊重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

12、规律,为大学自主办学提供空间,为调动大学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但是现行的高校体制是通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有着较为稳定的结构,如果改革不慎引起原有结构崩溃,将对我国高等教育造成灾难性后果,不但使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也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从而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5 5、教育存在形态熏陶、主题学习、训练、自由探索、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6 6、教育学基本范畴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教育、教学、课程、教学过程等是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教育是人的精神和与之相适应文明的再生产过程,是使人类的精神、文化和文明得以积累、继承和发展的过程。7 7、当代教育学的基本形

13、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8 8、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背景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9 9、教育的结构(人民是教育的对象)1 1、教育活动的结构(1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主体)。教育者通过自己的活动实施一定

14、的教育影响,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其基本特征是具有主导性和社会代表性。(2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个体)。作为教育对象是在教育者的影响和指导下获得发展的,只有人才能成为教育对象。(3 3)教育措施教育措施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手段和方法,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些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教育工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政治:教育可以培养社会管理人才;教育培养合格的、有教养的公民;教育传播政治意识,1010、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

15、等功能倡导主流政治价值观。经济:教育将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通过自身的运营,直接推动经济增长。文化: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科技:通过传递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通过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践,推动科学技术进步;通过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力。人口: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111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认知发展可分以下四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 02 2 岁

16、)。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 27 7 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 71111 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 71111 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11515 岁)121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 1)婴儿期(0 01.51.5 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期(1.51.53 3 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3 35 5 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6 61212 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12121818 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18182525 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25256565 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17、;成熟期(6565 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131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414、人的身心发展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1515、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功用;(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于上世纪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大量的开创性研究系统阐述了这一理论。舒尔茨等经济学家将教育活动纳入经济计算, 并且

18、通过回报率的推算, 表达了教育投资具有在教育成本以外的经济回报。他们研究发现,美国经济增长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对人力资本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为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教育对美国 GNPGNP 曾加的贡献份额达到了 33%33%其它许多研究也表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如有关研究认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GDGD 醐会增加 9%9%这方面的研究既不断证实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性,也为各国政府大力投资教育找到了理据,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人力资本理论极力主张人力资本对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指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形成于教育、医疗

19、保健、劳动力在国际国内的流动及信息获得等众多途径。其主要观点有:(1 1)劳动力质量重于劳动力数量;(2 2)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3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4 4)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并且高于物力投资收益率。11这些观点体现了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高度重视,肯定了教育成本投入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国家教育经济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着我国教育市场的产生和发展。1717、筛选假设理论筛选假设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之一,他把教育看作一个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内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的,从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研究挑选工人的过程

20、,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认为教育信息具有社会经济效益。1818、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之一,注重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两部分,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从而说明不同的劳动力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受到不同的待遇,进而阐述教育对经济的功能。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区别: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教育水平比较高;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基本成立;有白人占据统治地位,工资待遇高,就业机会多,工作稳定。次要劳动力市场与之相反。1919、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1

21、616、人力资本理论6060 年代,对世界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产生了深远的影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2020、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

22、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苟子、柏拉图、康德以及近代的很多教育社会学家。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都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如前者在一

23、定历史时期还曾具有反宗教、反封建专制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的进步意义。但二者都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部,都犯了机械的、片面认识事物的错误。他们都只是看到了个体与社会、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差别与对立,而没有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同一和统一,导致了对确定教育目的依据的片面认识。以这种片面的认识来指导教育实践必然产生一定的危害。单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不考虑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而制定的教育目的,势必导致教育的自然主义和自由主义;单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而不顾个体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而制定的教育目的,则极易破坏教育的因材施教与生动活泼,导致对人身心、个性的压抑和摧残。也有人企图调和

24、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2121、教育适应生活说与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准备生活说”也称作“教育预备说”在斯宾塞看来,教育应当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完满的生活做好准备。根据人类活动的重要程度,斯宾塞把教育排列成以下的次序: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做父母的教育,准备做公民的教育,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教育适应生活说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杜威进一步指出,从两个方面来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一是教育即生长

25、,从儿童生长的角度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二是学校即社会,从学校变革的角度重新考虑儿童的生活世界。222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案例(1)(1)林森浩案件生命教育、底线教育、同学关系(2)(2)张继鑫死亡案我以为,学校体罚学生导致学生冻死,在全国可能是比较极端的个案,但这起案件背后更加可怕的问题,却不是“很舒坦”的谬说,而是害人的奴化教育,培养奴隶的教育。张纪鑫因为外出买东西违反纪律了,老师让他到宿舍后面罚站。在老师喝酒忘记的情况下,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夜里,张纪鑫为什么宁可冻得倒在地上,宁可最后被冻死,就是不敢私自离开?也许有很多答案,但无非是害怕、恐惧,对老师错误的惩罚,哪怕死了,也不敢反抗。这样的学生,也不过是一个十足的奴隶,从精神到肉体,都是强权的附属品。教育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哪怕门门功课都是 100100 分,也是一个精神的残废者。我们的教育,树立起老师的绝对权威,孩子不敢反抗,与“听话教育”相配套的则有“检讨文化”,孩子们从小被逼着写检讨。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