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之用电安全_第1页
安全培训之用电安全_第2页
安全培训之用电安全_第3页
安全培训之用电安全_第4页
安全培训之用电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培训之用电安全主主 题题 目目 录录触电事故的特点触电事故的特点 触电事故的特点:触电事故的特点: 隐蔽性隐蔽性、突发性突发性、高危性高危性。 电流看不见、听不到,预兆不直观、不明显,而造成的事故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三分钟内或瞬间就夺去人的生命。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有三种:有三种:电击电击 电伤电伤电磁场伤害电磁场伤害。电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系统,造

2、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至死亡。电伤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包括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以及易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电磁场生理伤害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越大。 接触的电压越高,对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 交流电比直流电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大,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对人体影响也不同。 电流持续时间越长,对肌体损伤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通过人体的电流途径不同时,对人体的伤害情况也不同。 电流对心脏影响最大。 触电事故

3、触电事故在常见伤害事故中占的比例:15%20%左右 触电形式触电形式1、单相触电、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一相导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触电形式触电形式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发生单项触电,U0=220V,R0=4欧姆,若人体电阻Rb=1700欧姆,则流过人体的电流Ib=129mA,远大于安全电流30mA解:VUb48.219417001700220mAAVRUIbbb11.12912911.0170048.219触电形式触电形式n 显然,这种触电的后果与人体和大地间的接触状况有关。如果人体站在干燥绝缘的地板上,因人体与大地间有很大的绝缘电阻,通过人体

4、的电流就很小,就不会有触电危险。但如果地板潮湿,那就有触电危险了。触电形式触电形式n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发生单相触电的情况如图 (b)所示。这时电流将从电源相线经人体、其他两相的对地阻抗(由线路的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构成)回到电源的中性点,从而形成回路。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线路的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的数值有关。在低压电网中,对地电容C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主要取决于线路绝缘电阻。正常情况下,设备的绝缘电阻相当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致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但当线路绝缘下降时,单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依然存在。而在高压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特别在对地电容较大的电缆线路上),线路对地电容较大,通过人体的电

5、容电流将危及触电者的安全。触电形式触电形式n 2、两相触电:、两相触电:人体同时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触电形式触电形式n 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电流将从一相导线经人体流入另一相导线,这是很危险的。设线电压为380V,人体电阻按1700欧姆考虑,则流过人体内部的电流将达224mA,足以致人死命。所以两相触电要比单相触电严重得多。解:mAAVRUI5 .2232235. 01700380触电形式触电形式3 3、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当 人体两脚跨入触地点附近时,在人体两脚跨入触地点附近时,在前后两脚之间便存在电位差,此即前后两脚之间便存在电位差,此即

6、跨步电压,由此造成的触电称之为跨步电压,由此造成的触电称之为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 人的因素: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失控 安全检查不严、不细思想麻痹大意无证上岗新工人上岗未经三级教育安全交底不清违章作业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突遇大风、雷雨天气 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又未设置保护网 工作场所有大量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n设备绝缘损坏、电线磨设备绝缘损坏、电线磨损破皮、老化损破皮、老化n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措施措施n绝缘检验工具无专人保绝缘检验工具无专人保管、不定期检查、校验、管、不定期检查、校验、失灵失灵n 保护接地、接零措施不

7、保护接地、接零措施不当当n 特殊场所不使用安全电特殊场所不使用安全电压压n 无防触电措施,未用防无防触电措施,未用防水橡皮护套电缆水橡皮护套电缆n 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n 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单单 相相 触触 电电有有 较较 大大 电电 流流 用用 电电 安安 全全 常常 识识 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在24V,甚至12V以下。没问题 用用 电电 安安 全全 常常 识识没问题 用用 电电 安安 全全 常常 识识双线触电有较大电流 用用 电电 安安 全全 常常 识识高压电弧触电 用用 电电 安安 全全 常常 识识不接

8、触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低压带电体安全用电原则不靠近不靠近高压带电体高压带电体 用用 电电 安安 全全 常常 识识主主 题题 目目 录录27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坚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坚持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公司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公司HSE理念是:理念是: 1.健康安全环保是公司生存的基础、发展的保障。健康安全环保是公司生存的基础、发展的保障。 2.管理健康安全环保事务,不仅是经济责任,更是社会责任。管理健康安全环保事务,不仅是经济责任,更是社会责任。 3.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员工是公司最宝

9、贵的资源和财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4.设定目标,只有设定目标,只有“执行执行”才能实现。才能实现。 5.体系化管理,持续改进,坚信体系化管理,持续改进,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6.安全行为安全行为 “五想五不干五想五不干”, 注重细节、控制风险。注重细节、控制风险。 7. 管理承包商,分享信息和经验,实现双蠃。管理承包商,分享信息和经验,实现双蠃。 8.尽量使用清洁无害的材料和能源,保护环境和资源。尽量使用清洁无害的材料和能源,保护环境和资源。 9.不仅遵守法规标准,更要争先创优、努力提高行业水平。不仅遵守法规标准,更要争先创优、努力提高行业水平。 10.健康安全环

10、保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健康安全环保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综合反映。(28)“五想五不干五想五不干”,控制高风险作业,控制高风险作业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工具,未配备不干;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 (29)中海油十项高风险作业中海油十项高风险作业1、设备检修作业、设备检修作业2、电气作业、电气作业 3、热工作业、热工作业 4、进入受限空间作、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业 5、挖掘作业、挖掘作业 n6、起重作业、起重作业n7、高处作业、高处作业n8、接触危险化学品作业、接触危险化学品作业n9、陆上交通运输、陆上交通运输n10、联合作业(交叉作

11、、联合作业(交叉作业)业) 十项高风险作业对十项高风险作业对电气作业电气作业的理念要求的理念要求 检修线路和设备必须停电进行,实行有效的隔检修线路和设备必须停电进行,实行有效的隔离锁定和安全警示;离锁定和安全警示; 做好电荷释放和检验,禁止接触高压带电设备;做好电荷释放和检验,禁止接触高压带电设备; 作业过程中确保有作业监护人;作业过程中确保有作业监护人; 送电前应专人检查线路上是否还有人工作、有无送电前应专人检查线路上是否还有人工作、有无漏电,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漏电,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电工应经专业培训并取证;应正确使用绝缘防护电工应经专业培训并取证;应正确使用绝缘防护用品和工具;用品和

12、工具; 停送电和电气检修应申请作业许可并得到批准。停送电和电气检修应申请作业许可并得到批准。海油海油HSE理念对高危作业的管理程序理念对高危作业的管理程序主主 题题 目目 录录1绝缘、屏护和间距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1 1、绝缘、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把带电体用绝缘物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超负荷使用也是造成绝缘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止触电安全技术措施防止触电安全技术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

13、为常见的安全措施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2 2、屏护、屏护 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 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1绝缘、屏护和间距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3 3、间距、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了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人体或其所带的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1米。1(36)10

14、 kV以下2035 kV35 kV一般情况下0.71.02.0m用绝缘杆操作时0.40.61.5m在线路上工作时人与临近带电线的距离1.02.5使用火焰时,火焰与线路1.53.02接地和接零接地和接零接地接地 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 接地和接零接地和接零保护接地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 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

15、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2接地和接零接地和接零保护接零保护接零 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 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五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变压器中性点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23装设漏电保护装置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

16、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自动切断电源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漏电保护原理漏电保护原理 安装漏电保护器时,工作零线必须接漏电保安装漏电保护器时,工作零线必须接漏电保护器,而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不得接漏电保护器。护器,而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不得接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反应电流漏电保护器反应电流30mA30mA,反应时间,反应时间0.1S0.1S4采用安全电压采用安全电压 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

17、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直流不超过120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和6伏。4采用安全电压采用安全电压 凡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42伏或伏或3636伏伏安全电压。 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1212伏伏安全电压。 5加强绝缘加强绝缘 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 6安全标志与安全色安全标志与安全色 安全色标的意义安全色标的意义色标色标含义含义举例举例红色红色停止、禁止、消

18、防停止、禁止、消防如停止按钮、灭火器、仪表运行极限如停止按钮、灭火器、仪表运行极限注意、警告注意、警告如如“当心触电当心触电”、“注意安全注意安全”绿色绿色安全、通过、允许、工作安全、通过、允许、工作如如“在此工作在此工作”、“已接地已接地”警告警告多用于文字、图形、符号多用于文字、图形、符号蓝色蓝色强制执行强制执行如如“必须带安全帽必须带安全帽” 导体色标导体色标 类别类别交流电路交流电路直流电路直流电路接地线接地线L1L1L1N正极正极负极负极色标色标绿绿红红淡蓝淡蓝棕棕蓝蓝绿绿/双色线双色线安全用电管理措施安全用电管理措施一、强化安全用电教育,严格持证上岗;一、强化安全用电教育,严格持证

19、上岗;杜绝违章作业。杜绝违章作业。二、定期性检查维修设备,增设保护网,二、定期性检查维修设备,增设保护网,选用防爆电气。选用防爆电气。三、严格执行安全用电技术规范、技术措三、严格执行安全用电技术规范、技术措施、操作规程。施、操作规程。 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作业。 电工作业人员要遵守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执行维护检修制度,特别是高压检修工作,必须坚持工工作票、安全监护作票、安全监护等工作制度。电工特种作业管理要求电工特种作业管理要求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防护措施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

20、防护措施 1 1、静电的防护、静电的防护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静电可以造成多种危害。在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体流动、感应、摩擦等作业时都会产生静电,由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别容易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 静电防护一般采用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使用静电中和器 和工艺上采用和工艺上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保护等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保护等方法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静电产生。2 2、雷电的防护、雷电的防护 雷电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器、避雷避

21、雷针、避雷器、避雷网、避雷线网、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 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3 3、电磁危害的防护、电磁危害的防护 电磁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电磁屏蔽电磁屏蔽装置装置。高频电磁屏蔽装置可由铜、铝或钢制成。金属或金属网可有效地消除电磁场的能量,因此可以用屏蔽室、屏蔽服等方式来防护。屏蔽装置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提高屏蔽效果。 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选用不当或由

22、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 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 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运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注意防潮等。 电电 气气 防

23、防 火火如何扑灭电气火灾如何扑灭电气火灾1、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以免触电,避免电气设备与线路短路扩大。 2、火灾区域内电气设备由于受潮及烟薰,绝缘能力降低,拉开开关时要使用绝缘工具。 3、剪断电线时,不同线路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架空线路在支撑物件附近断开。 4、带电线接地时应设警戒区域,防止人员进入而触电。 带电灭火应注意的问题带电灭火应注意的问题 发生火灾后,为防止火灾扩大,往往来不及断电或其他原因不能断电而需要带电灭火。 1、选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灭火器及黄沙来灭火。 2、人与带电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3、防止触电。三级配电三级配电 两级漏

24、电保护两级漏电保护 在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配电箱开关箱应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即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分别设置漏电保护器。 L1 L2 L3 N 接哪 ? 漏电保护器正确接线图PE FQ三相用电设备配电箱及开关箱配电箱及开关箱一般规定: 1.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震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场所。否则,应予以清除或做防护处理。 2.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配电箱及开关箱配电箱及开关箱 3.

25、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置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 4.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若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与照明应分路配电。 5.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配电箱及开关箱配电箱及开关箱 6.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的颜色标志应按要求配置并排列整齐;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连接,应采用焊接并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7.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

26、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配电箱及开关箱配电箱及开关箱 8.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 9.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定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10.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安全规定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安全规定n1、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执行相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执行相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者应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劳动防护用

27、品。作者应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n 2、移动电动工具的电源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的金属外壳、移动电动工具的电源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的金属外壳应防护接地或接零,手持电动工具配用的导线、插头、插座应防护接地或接零,手持电动工具配用的导线、插头、插座应符合要求。应符合要求。 n3、首次使用应检查电动工具的接零和绝缘情况,确认无误方、首次使用应检查电动工具的接零和绝缘情况,确认无误方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每半年检验一次,并做好检验记录。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每半年检验一次,并做好检验记录。 n4、移动电动工具的导线必须使用绝缘橡胶护套线,禁止使用、移动电动工具的导线必须使用绝缘橡胶护套线

28、,禁止使用软线;导线两端要连接牢固,内部接头要正确,特别是电缆软线;导线两端要连接牢固,内部接头要正确,特别是电缆护套要完好。护套要完好。 电源线不应有接头,长度不宜超过电源线不应有接头,长度不宜超过5米。米。 n5、使用中挪动电动工具时只能手提握柄,不得提线拉扯、过、使用中挪动电动工具时只能手提握柄,不得提线拉扯、过分翻转,避免电源接头缠、扯脱落,使机壳带电或发生短路分翻转,避免电源接头缠、扯脱落,使机壳带电或发生短路;要防止移动电动工具的工作端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要防止移动电动工具的工作端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

29、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示例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安全用电注意事项1.不准私拉乱接电线,如图所示: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安全用电注意事项2.不准用铜丝或铁丝代替熔丝,如图所示: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安全用电注意事项3.按正确方法插拨电源插头,如图所示: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安全用电注意事项4.维修电源开关应挂警示牌,如图所示: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5.带电作业时应正常操作: 接线时先接中性线,后接相线。剪线时先剪相线,后剪中性线。如图所

30、示:主主 题题 目目 录录 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与医务人员接替时,应提醒医务人员在触电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得间断抢救。触电急救的原则触电急救的原则触电急救触电急救-方法方法急救方法: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适用情况:触电者有心跳,呼吸停止急救方法:胸外心脏按压法胸外心脏按压法适用情况:触电者有呼吸,心

31、跳停止急救方法: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适用情况:触电者心跳、呼吸都停止体体 位位 要要 求求 摆放为仰卧位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脊椎外伤整体翻转时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摆放仰卧体位摆放仰卧体位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或吸引的方法 清除口腔内异物压头抬颌开放气道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微弱或喘息式呼吸得到改善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昏迷病人舌后坠会阻塞上呼吸道昏迷病人舌后坠会阻塞上呼吸道 压头抬压头抬颌,解除阻塞颌,解除阻塞呼吸停止的判断呼吸停止的判断压头抬颌后,随即耳贴近嘴鼻眼看(胸部起伏)、耳听(气流) 面感(气息)没有胸部起伏、气息、气流感觉没有呼吸呼吸,即可人工呼吸5 秒内完成判断 判断呼吸判断呼吸 口对口呼吸要点口对口呼吸要点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吹气方法:、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时间: 2秒(默读1001、1002) 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呼吸口对鼻呼吸特征:口腔外伤,牙关紧闭方法:仰头抬颌,封闭口腔 口包鼻吹气口对鼻呼吸口对鼻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 心跳骤停判断(非专业)心跳骤停判断(非专业)经两次人工呼吸病人仍无反应 (无意识、运动)立即做胸外按压时间10秒内完成胸外心脏按压要领胸外心脏按压要领有力、连续、快速有力、连续、快速1.按压部位部位2.按压深度深度3.按压频率频率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