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超标综合治理方案_第1页
重金属超标综合治理方案_第2页
重金属超标综合治理方案_第3页
重金属超标综合治理方案_第4页
重金属超标综合治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游 锰超标综合治理方案2017 年 3 月2 / 51第一章锰金属来源及危害 01.1 锰污染 01.2 含锰废水的来源 31.3 含锰废水的危害 41.4 环境标准 4第二章项目背景与现状 52.1 政策背景 52.2 * 污染现状 62.3 八家子矿排水现状 7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123.1 建设地址 123.2 建设条件 12第四章项目概述 154.1 项目概况 154.2 治理目标 154.3 指导思想 154.4 基本原则 164.5 方案依据 17第五章治理技术介绍与选择 185.1 化学法 185.2 物理法 19/ 515.3 物理化学法 215.4 生物法 225

2、.5 生物生态修复法 235.6 最终技术方案 28第六章方案设计 296.1 治理方案 296.2 设计水质特征 306.3 治理目标 306.4 实施阶段 306.5 实施路线 316.6 综合治理方案设计 31第七章投资运营费用估算及维护 397.1 投资估算 397.2 运营费用 407.3 系统维护 41第八章保障措施 428.1 政策措施 428.2 组织措施 44第九章效益分析 469.1 生态环境效益 469.2 社会效益 469.3 经济效益 46I / 51第一章镒金属来源及危害镒是环境水质污染物的重要重金属监测指标之一,由于我国镒矿 床多为中小型矿床,制约了镒矿山建设的规

3、模,现有镒矿山生产能力 普遍较小。全国年消耗镒矿1000万t以上,居世界首位,但我国镒 矿资源相对缺乏,富矿较少,在大量镒矿的开发和深加工过程中由于 设备和处理技术等各方面的制约,使我国的含镒废料和含镒废水污染 较为严重。1.1 镒污染镒污染是指镒对环境的污染。 镒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空 气中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可造成镒中毒。水中二价镒对人、畜和水 生生物的毒性很小。地表水一般为 8微克/立方米,土壤中镒含量平 均值为1000Ppm对土壤含镒影响最大的是来自大气的镒,酸性土壤 易受镒污染。1.1.1 基本信息镒在地壳中的平均丰度为950Ppm是微量元素中丰度最大的。自然界中没有元素态的

4、镒。以镒为主要元素的矿物近百种,而以镒为 次要元素的矿物则更多,其中赋存态为二氧化镒的矿物多于赋存态为 碳酸镒和硅酸镒的矿物。火成岩中平均含镒为1000Ppm石油中含镒很少,只有0.6ppm,煤中平均含镒50Ppm,褐煤中含镒2090Ppm镒 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人每公斤体重平均含镒为0.2毫克。正常人 每日从食物和水中摄取镒310毫克。镒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镒 铁和镒合金。镒铁和二氧化镒用于制造电焊条。 二氧化镒又用于制造 干电池的去极剂。此外,在生产玻璃着色剂、染料、油漆、颜料、火 柴、肥皂、人造橡胶、塑料、农药等工业中也用镒及其化合物作原料。 生产上述产品的工厂以及镒的采矿场和冶炼厂,

5、是镒的主要污染源。 镒的天然风化量每年380万吨,从河流流向海洋输送量为30万吨。 全世界每年镒的开采量达2460万吨,大于天然循环量。1.1.2 对土壤的污染土壤含镒量在2010000Ppm之间,平均值为1000Ppm在岩石 风化为土壤的过程中,镒既不因土壤淋溶而损失,也不会大量富集。 例如玄武岩转化为土壤时,镒含量从每公斤岩石含1200毫克变为1300毫克。有人估算:对于未经耕作也未受污染的土壤,岩石风化 每年输入每平方米土壤的镒为 26毫克;降雨和降尘输入土壤的镒为 0.8毫克,从土壤输往生物同从腐烂的枯枝叶输入土壤的镒,数量相 当,为400毫克;淋溶从土壤输出约2毫克;对于有中等污染而

6、又耕 作过的土壤来说,岩石风化输入的镒,数量不变,降水和降尘输入的 镒增为20毫克,通过肥料输入的镒为5毫克,从土壤输往作物的镒为 560毫克。由此可以看出,除了自然循环以外,对土壤含镒量影响 最大的是来自大气中的镒。受镒污染的土壤主要是酸性土壤, 可使某 些植物发生镒中毒。在土壤中拌石灰,能提高土壤的pH值,使土壤污染状况得到改善。1.1.3 对大气的污染冶炼镒、镒合金和使用镒的厂矿及其周围的大气中,以气溶胶形态存在的镒,其含量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可造成工人职业性的镒中 毒。从区域环境来说,大气中的镒含量,欧洲平均为0.043微克/立方 米,北美为0.15微克/立方米,日本为0.080.

7、6微克/立方米,意大 利的米兰为1.3微克/立方米,北半球海洋上空为0.0079微克/立方 米,南半球海洋上空为0.00024微克/立方米,南极洲为0.00001微克 /立方米。大气中镒的氧化物和其他金属氧化物一起,能在二氧化硫 转化为硫酸或硫酸盐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1.1.4 对水体的污染水中的二价镒对人、畜和水生生物的毒性很小。例如对于水生生 物的异脚目,镒的毒性浓度为15毫克/升,对鲤鱼为600毫克/升。镒 对丝鱼的致死浓度为40毫克/升,对潼类为50毫克/升。但低浓度的 镒会影响水的色、臭、味性状。镒浓度为 0.15毫克/升时,水出现浑 浊;镒浓度为0.5毫克/升时,水有金属味;氯化镒

8、浓度为1.0毫克/ 升和硫酸镒浓度为4毫克/升时,水便有感觉出味强度为1级的异味。 二氧化镒可使水染成红色,吸着在工业品上,会产生难看的斑点。因 此许多种工业用水对镒含量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例如美国规定纺织品染色、纤维造纸、照相业用水中镒的最大容许浓度为 0.01毫克/ 开;透明胶和粘胶制品生产用水为 0.02毫克/升;高级纸张生产用水 为0.05毫克/升;啤酒酿造、木质纸浆、牛皮纸、漂白纸和主要纺织 工业用水为0.10毫克/升;若干种食品工业用水为0.2毫克/升。地 面水中镒的含量不高,为0.02130微克/升,平均为8微克/升。主 要由地下水补给的河流的水和湖泊底部的湖水,由于缺氧而还原

9、性增强,二氧化镒还原为易溶解的二价镒。 在二价镒重新被空气氧化而生成水合氧化镒沉淀以前,水体中镒含量可达到100微克/升,甚至更 高。水合氧化镒难溶于水,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许多痕量金属 或有机物。水合氧化镒的溶解度随水的 pH值的降低而升高,例如酸 性矿水中镒含量可高达每升几十毫克。海洋中溶解的镒在0.0321微克/升之间,平均为0.2微克/升。镒的化学形态主要为 Mn MnC+ 离子。镒在水底沉积物中的浓度因沉积物类型而异, 例如海洋粘土含 镒平士匀为6700Ppm,而碳酸盐类的水底沉积物中为1000Ppm1.2 含镒废水的来源含镒废水的来源 钢铁企业的外排废水中镒浓度相对较高,必须

10、 进行深度处理。镒代银生产不锈钢工艺突破后,电解金属镒的需求量 猛增。95必上的电解镒生产企业是用碳酸镒矿为原料,采用酸浸、 复盐电解制镒工艺,在电解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主要废水污染源是钝化废水、洗板废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滤布清洗废 水、板框清洗废水、清梢废水、渣库渗滤液、厂区地表径流和电解梢 冷却水等。每生产1t电解镒,大约排放工业废水 350t。镒矿石矿井 水污染可分为矿物污染、有机物污染和细菌污染。在有些矿山中还存 在放射性物质污染和热污染。矿物污染有砂、泥颗粒、矿物杂质、粉 尘、溶解质、酸和碱等;有机物污染有油脂、生物代谢产物、木材及 其他物质的氧化分解产物。细菌污染主要

11、是受开采、运输过程中散落 的岩粉、矿粉及伴生矿物的污染。镒矿石矿井水的一大特点是镒离子 含量高。矿井水中的镒是由岩石和矿物中镒的氧化物、硫化物、碳酸 盐及硅酸盐等溶解于水所致。氧化过程中镒迁移于水中生成Mrn ,因此矿井水中镒主要以M,形式存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从井下排出大 量废水废石,污染了河流,占用了大量农田、山林、草场,破坏了生态平衡。1.3 含镒废水的危害在工业方面,如纺织、印染、造纸、漂白粉和胶卷等行业,漂洗 用水中含有较高的镒则会降低产品的色泽, 影响其颜色的鲜亮度。使 用含镒水作为食品和酿造用水,将严重影响食品的色、香、味等。当 水中含镒量超过一定值时,还将导致生产设备出现故障而

12、无法正常运 行。在给排水管网方面,水中镒含量高,镒会沉淀在管壁上而降低管 道的通水能力,其沉淀剥落或者镒在管道末端产生积淀时,将严重影 响供水水质及堵塞管道,增大水流阻力,即形成所谓的“黑水”或“黄 水”,严重时还会引起管道的腐蚀破坏。含镒废水进入生活饮用水中, 由于水中镒的异味大,污染生活器具,使人们无法正常使用且会造成 慢性中毒,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将水中镒含量限制在0.1mg/L以下。含镒废水会对周边的土壤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过重镒的摄入会引起 动物和植物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产生毒害,渣废弃地一般通气透水性较差,易造成地表积水,引起植物根部组织缺氧, 加上土壤重金属镒的毒

13、害,植物生长严重受阻。1.4 环境标准国家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作为集中 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的镒指标进行限制: Mnc 0.1mg/L,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规定,镒含量W 0.1 mg/L。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现状2.1 政策背景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 号,对水污染治理做出了明确要求。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 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 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 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切实加

14、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 安全,制定本行动计划。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 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 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 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 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 护和水资源管理。坚持政府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坚持全面依法 推进,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坚 持全民参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 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

15、经济效 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 丽中国而奋斗。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 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 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主要指标: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田类)比例总体达到 70% 以上,地级及以

16、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 10%U内,地级及以上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田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fc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 比例达到70溢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 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 能的水体。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 75%U上,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 或优于田类比例总体为95溢右。2.2 *污染现状八家子经济开发区是以采掘业为主的工矿型地区,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铅、锌、银、硫、镒、铜、

17、铝、铁等。其中 镒矿石资源量1330万吨,新探明的铁矿储量近5亿吨,铅锌资源量575 万吨,硫资源量1400万吨,石灰石资源量超亿吨。从上世纪六十年代 开始,八家子就以铅锌矿、铅硫矿开采、冶炼、选矿及深加工为主导 产业,现有13家重点采矿、选矿企业。矿山经过六十多年的开采,加 上历史的原因和矿权、管理的混乱,致使矿区及其周边附近生态环境 严重恶化,如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於塞;堆积了 大量的废石、尾矿等隐患。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令人担忧,且采矿矿 渣经雨水冲刷都进入到了 *中,经长期沉淀河底淤泥中铅、锌、镒等 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严重威胁当地及矿区下游青山水库的水质质量 和人民生命

18、财产安全,青山水库于 2014年蓄水,为了保证水库的供水 安全,*的治理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2.3 八家子矿排水现状葫芦岛八家子矿区现有工业废水年排放量 112.5万t ,占六股河流 域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63.4%; CO印排放量143.08t ,占六股河流域 工业污染CODF放总量的79.8%;铅年排放量130kg,占六股河流域工 业污染铅排放总量的85.7%;碑年排放量307.45kg,占六股河流域工 业污染碑排放总量的97.2%.*干流自西向东横穿矿区,把矿区分为生产区和尾矿库两部分, 见图2-1.生产区位于*左岸支沟沟谷中,由东向西两岔回合而成,总 集水面积2.68km2;八家

19、子铅锌矿生产区分布在东岔沟,集水面积为 1.44km2。尾矿库位于八家子右岸磊子沟沟谷,集水面积0.8km2。图2-1八家子矿生产生活区和尾矿区示意图八家子矿区平面总布置包括采矿、选矿和尾矿库三个部分,矿区平面总布置见图2-2。采矿井有5座分布在矿区北部,分别为柏家屯、 冰沟、东风、红旗和芦沟井田;选矿车间紧邻井田;毛石堆放在生产 区西部东、西岔沟分水岭坡面上,毛石堆放场占地面积5600m:有效容积为43万m,主要是历史堆放的毛石,用于回填废弃矿井和尾矿 库加固,现状毛石开采和回用量基本平衡;尾矿库位于磊子沟沟谷。选犷车石图2-2八家子铅锌矿区平面总布置图八家子矿区生产生活区详细布置见图 2-

20、3。生产生活区主要布置在*左岸支沟的东岔沟,顺沟谷南北方向呈条形布置,从北向南依次为 井口、铅锌铜选矿车间、硫精矿车间、沉淀池、居民区、机电处等。各井田分区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开拓运输系统,选厂距离左岸支流汇入* 口直线距离约3000m沉淀池对选矿车间的生产废水进行沉淀处理;毛石堆放场和职工居住区距离左岸支流汇入 * 口直线距离约2000m; 机电处布设有8个循环池,总容积1600m3,用来容纳矿坑排水和选矿 废水,并通过泵站将其抽回选矿流程复用。47 / 51图2-3八家子矿区生产生活区平面图图2-4 现状图1图2-5 现状图2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3.1 建设地址治理区段位于辽宁葫芦岛市建昌

21、县八家子管委会大楼-污水处理 厂之间。3.2 建设条件3.2.1 地理区域建昌县隶属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位于葫芦岛市西北部。东邻连 山区、兴城市,南连绥中县,西北接凌源市,西南与河北省秦皇岛市 海港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接壤,北靠喀左、朝阳两县。地处东经11913至 120 18,北纬 40 24至 41 06之间。总土地面积 3227.2 平方公里。耕地89万亩。3.2.2 地形地貌建昌县的地势特点:西高南低,相对高差 1147.5米。县内主要山 川均呈西南-东北斜列伸展。燕山余脉由青龙县入境,从南至北,由大 青山经由土岭,蟒挡坝岭,大黑山的红草沟形成一条脊梁(以大凌河、六股河的分水岭为界),把

22、整个建昌分成岭上、岭下两大部,岭上以 大凌河为主,包括青龙河流域;岭下以六股河流域为主,包括黑水河 流域,地貌多样,这是建昌县大特点。建昌县地处辽西低山丘陵区。 按成因可划分为剥蚀构造,剥蚀堆积,堆积 4种地形。如按绝对高度 和坡度二个指标概括建昌县地貌,即为中低山低山、丘陵、河谷、平 原四大类型。3.2.3 气候特点建昌县属北温带亚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8.2 Co 一月平均气温-10 C,最低气温-26.9 C;七月平均 气温23.4 C,最高气温40.7 Co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多集中在七、 八月份。春季雨水少,增温迅速,多大风,易春旱。无霜期 158

23、天左 右。3.2.4 八家子经济开发区概况辽宁葫芦岛八家子经济开发区是在原八家子镇基础上成立的,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确立为市级开发区,2006年8月,根据国家 发改委审核意见,升格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八家子经济开发区列 入市沿海经济带13个主题概念区。八家子经济开发区位于建昌县东南部,辽西沿海经济区的西翼,东与兴城市毗邻、南与绥中县接壤,距建昌县城 36.5公里,距葫芦岛 市区68公里,国道306线贯穿其中,与京沈高速公路、秦沈铁路客运 专线相距40公里,西北100公里接锦朝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十二五”期内,将启动建设的建绥高速公路、赤绥铁路工程将贯穿 八家子经济开发区,

24、经济开发区的交通优势将进一步突出。八家子经济开发区现有人口 31256人,区域面积92.6平方公里, 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为八家 子村。八家子经济开发区是以采掘业为主的工矿型地区,辖区内矿产 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铅、锌、银、硫、镒、铜、铝、铁等。八 家子经济开发区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623.6 毫米。六股河流经开发区四个建制村,绵延15 公里,淡水资源充足。八家子经济开发区目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2010年全区GD旗现13亿元,同比增长15.4%,全口径税收实现1亿 元,同比增长58%

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048 万元,同比增长67%,农民人均收入实现8000 元,同比增长14%。* 是三条河流中控制面积最大的一条人工河,流量130m3/s ,发源于康平县小城子镇李孤店屯,在康平县郝官屯镇老山头与公河、李家河汇流于三河下拉段入辽河。* 属辽河一级支流,河长35.49km,总流域面积511.10km:比降0.57%。第四章 项目概述4.1 项目概况治理河段:管委会大楼- 污水处理厂污染原因:1)八家子矿毛石堆放在生产区西部东、西岔沟分水岭坡面上,毛石堆放场占地面积5600m,有效容积为43万m3,主要是历史堆放的毛石。* 干流自西向东横穿矿区,毛石堆放场距离左岸支流汇入*

26、口直线距离约2000m。矿山经过多年的开采,堆积的毛石经雨水冲刷进入到* 中,导致河水锰含量超标;2)八家子矿 尾矿 库位于 八家子右岸磊子 沟沟谷,集水面 积0.8km2。 选厂设置沉淀池、循环水池对选矿车间的生产废水进行沉淀处理。选厂距离左岸支流汇入* 口直线距离约3000m经现场检查1#蓄水池至2#蓄水池之间输送管道年久失修产生漏点,尾矿废水泄露流入* 中,也是导致* 中游锰超标的原因之一。4.2 治理目标力争到 2017 年底,目标河段的锰金属超标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到2020年,目标河段水质优于V类水质标准。在此基础上,再奋斗5年,实现“水清、岸绿、生态”的水环境治理目标。4.3 指导

27、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突出“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及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生命周期理念,围绕有效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总体要求,加大产业结 构调整力度,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依靠科技进步,完善政策措施,扎 实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切实保 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4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强化民生保障,大力防控和应对重金属污染,保障环境安全,确保社 会和谐稳定。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重

28、点防控区重点防控行业重点防控 企业重点防控污染物为主线,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全面规划重点任 务,统筹污染防治与产业发展,统筹现有污染源整治与解决历史遗留 问题试点示范,分区、分类、分期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治旧控新,综合防治。近期以污染源的监管防控为重点,加大淘 汰落后产能力度,实施污染源综合整治,努力消化存量、多还旧账, 保安全、防风险。同时,采取综合手段,坚持源头预防,严格准入, 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重金属产污强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和污染物 的排放。关停淘汰,重点培育。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关停淘汰落后产能, 不断促进产业更好发展。同时要积极培育污染治理水平高,产业工艺 技术先进的企业,为其发

29、展壮大提供发展空间。政府引导,多方行动。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重金属污染防 治提供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国家意志,落实 政府责任,加强部门协作,力争做到目标、任务与投入、政策的匹配。鼓励全社会参与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促 进企业改造环境责任,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行动的重金属污染 防控新格局。4.5 方案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08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05年);7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8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9 .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10 .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61号);11 .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09 2020);12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13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11年);14 .其他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规范性文件。第五章治理技术介绍与选择水中镒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Mr2在中性

31、条件下的氧化速率很慢,难以被溶解氧氧化为二氧化镒。一般来说,在pH值7.0 时,地下水中的FeT的氧化速率已较快,相同的pH值条件下,MM的 氧化要比Fe”慢得多,因而水中镒的去除比铁要困难得多。在pH值9.0 时,M,的氧化速率才明显加快,溶解氧才能迅速地将MrT氧化成MnO 析出,因而最初常通过投加碱性物质提高水的 pH值或投加强氧化剂等 加快MrT氧化速率的化学方法除镒。目前,国内外对去除水中金属镒的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方法如化 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生物-生态修复法等。5.1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该法主要适用于处理 镒金属离子浓度较高的废水。5.1.1

32、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 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法使沉淀物从 水溶液中去除。该法包括中和沉淀法、中和凝聚沉淀法、硫化物沉淀 法、领盐沉淀法、铁氧体共沉淀法。5.1.2 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一般作为镒金属废水的预处理方法使用。氧化还原法 根据镒金属离子的性质,分两个方向。一是利用镒金属的多种价态,在废水中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锰金属离子向更易生成沉淀或毒性较小的价态转换然后再沉淀去除。常用的还原剂有铁屑、铜屑、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硼氢化钠等,常用的氧化剂有液氯、空气、臭氧等。二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在阴极得

33、电子被还原,使金属离子从相对高浓度的溶液中分离出来。该方法有利于重金属回收,但能耗高。5.2 物理法5.2.1 截污截污是河流治理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目前国内受污染河流,无不源于外来污染物远远超出湖泊自身的净化能力而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破坏,而截污则基本能够解决河流的污染之源,防止水体进一步恶化。截污作为一项有效的措施被广泛认可。但是,河流截污工程浩大,涉及面广,包括大量管网铺设、污水厂建设、人员动迁、河流周边生态修复、工厂企业排污控制等,其巨额的工程投资、漫长的工期与复杂的工程实施,使众多的河流主管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无力承担,而进展缓慢,因而当前的截污工作更多的体现为相关主管部门量力而行的治河措施

34、之一,通常会结合其他的治理方法实施。5.2.2 清淤由于常年自然沉积,河流底部聚积了大量淤泥, 富含可观的营养盐类 , 其释放也可能形成河流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将底泥从河体中移出可减少积累在表层底泥中的营养盐,减少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是减少内源污染的直接有效措施。在工程施工时, 要密闭机械工作面, 对淤泥要安全处置, 防止二次污染。但是, 清淤后水质只能暂时性地得到改善, 随着污染的输入,河流很快又淤积回去,而且工程量大,投资费用高。河流清淤的成功范例还鲜有报道, 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 对是否清淤及清淤厚度正进行细致而周密的论证。5.2.3 曝气复氧污染严重的河流水体由于耗氧量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

35、量,溶解氧很低,甚至处于缺氧(或厌氧 )状态。向处于缺氧(或厌氧 )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此过程称为河道曝气复氧),可以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因此,向处于缺氧( 或厌氧 ) 状态的河流中进行曝气复氧可以补充河流中过量消耗的溶解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有助于加快黑臭、感官性差等状态的河流恢复到正常的水生态系统。由于河流曝气复氧工程的良好效果和相对较低的投资与运行成本费用,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葡萄牙、澳大利亚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中国香港在中小型污染水体乃至港湾和河流水体污染治理中经常采用的方法。5.2.4 换水冲稀通过工程手段引水稀释受污

36、染水体, 短时间内降低水体的污染负荷 , 改善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 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但是换水冲稀后污染的总量没有减少,实际是污染物转嫁,如果外来污染持续存在,很快会恢复到原来的污染水平,且浪费了优质的水资源。通过引水稀释, 可使得河流中优势菌种由绿藻转化为大型水生植物 , 大大改善了河水的水质。但引水稀释导致交换水体的生态体系发生变化 , 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5.3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离子还原交换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技术。主要适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浓度含量较低的废水。5.3.1 离子交换还原法离子还原法是利用一些容易得到的还原剂将水体中的锰金属还原,形成无污染或污染程度

37、较轻的化合物,从而降低锰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以减轻锰金属对水体的污染。离子交换法是利用金属离子交换剂与污染水体中的金属物质发生交换作用,从水体中把金属交换出来,达到治理目的。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这类方法费用较低,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金属污染物,但适用范围有限,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5.3.2 吸附法吸附法是应用多孔吸附材料通过离子鳌合、络合等作用吸附废水中锰金属的方法。活性炭是传统常用的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强,去除率高,但价格贵,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人们找了许多天然吸附剂如膨润土、矿物材料、果

38、胶等并研制了很多新型吸附剂。吸附法不但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好,而且操作简单,吸附剂可循环利用。5.3.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包括扩散渗析、电渗析、反渗透和超滤法等方法, 这些方法能有效地从锰金属废水中回收金属,或使生产废液再生回用。具有节能、无相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在锰金属废水处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4 生物法目前锰金属废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治理方法主要有微生物絮凝法和生物吸附法。5.4.1 微生物絮凝法微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自身构成的具有高效絮凝作用的天然高分子物。目前发现的对锰金属有絮凝作用的微

39、生物有12 种。近年来多菌株共同培养的生物絮凝剂,因其可促进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且絮凝效果好,成为研究热点。用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废水安全、方便、无毒, 不产生二次污染,絮凝效果好,絮凝物易于分离,且微生物生长快,易于实现工业化。5.4.2 生物吸附法生物吸附法是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使锰金属离子被微生物细胞吸附的过程,这些作用包括络合、鳌合、离子交换、吸附等。生物吸附剂是利用一些微生物对金属的吸附作用,并以这些微生物为主要原料,通过明胶、纤维素、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等材料固定化颗粒制得。用固定化细胞作为生物吸附剂与直接用游离微生物相比,可以提高生物量的浓度,提高废水处理的深度和效果,大大减少吸附一解析

40、循环过程中的损耗,固液相分离容易,吸附剂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增强,使用周期明显延长,降低成本。若将多种对不同金属具有不同亲缘性的微生物固定化后,分别填装组成复合式的生物反应器,则可用于处理含多种污染成分的废水。生物吸附法应用于金属废水的净化,具有吸附性能强、PH适应范围广和运行费用低等优势。5.5 生物生态修复法当前 , 国内外的自然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水生植物技术、生物增效技术、微生物制剂技术、人工浮岛技术等。其中,前两种主要是水生植被恢复技术和生物增效技术技术一般作为河流治理的主要技术,应用较为成熟,人工浮岛技术一般作为辅助技术使用。生态修复措施具有原位净化水质, 同时也可以恢复水体中的水

41、生生态结构、运行成本低、增加水体自净能力的特点。在自然未受污染水体中 , 生态系统十分复杂。在水体底质中、颗粒物的表面、驳岸表面上有大量的细菌, 这些细菌是水体中有机物质的主要分解者。在水体中的原生动物又以菌类为食。原生动物的捕食能够加速生物膜的更新。衰老的细菌被捕食后, 为新的细菌的生长提供了生长空间, 使细菌的整体处于较活跃的状态。同时原生动物又是后生动物的食物而底栖生物,如螺蛳 , 和部分鱼类又以轮虫等后生动物为食。水体中生长的植物在为水体提供氧气的同时也为细菌和微小动物的生长提供了附着空间水体底质和植物组成的复杂环境又为各种生物提供了不同的栖息地。整体的生态系统本身有着一定方向的物质流

42、和能量流, 在系统内部, 生物之间相互促进或约束, 保持着整体的功能和活力。自然界水体的自净功能主要是依靠水体中的生态系统来完成的这种自净能力非常巨大, 在没有人类干涉的情况下可以分解天然水体中的所有的有机物质, 可以自动调节水体中的养分平衡。在一定程度范围内 , 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类的增加可以提高水体中生物的密度 , 同时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也会相应增加, 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的能力也会提高。但是一旦超过系统的承载能力, 水体生态系统的某些环节就会遭到破坏或丧失功能, 而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又会反作用于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的自净能力的减弱又加速了生态系统的崩溃。在恶性的循环之中, 水体

43、逐渐丧失了自净的能力。恢复水体本身的生态结构可以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通过水体的自净功能达到水体的自我净化, 并达到水体和水体内生态系统良性协调发展。 在已经发生水质恶化的水体中, 完全依靠水体自发的修复作用和简单的物理修复方式很难迅速恢复水体中的生态结构。而在人工参与的条件下, 系统而全面的恢复水体的生态结构可以达到水体生态系统良性协调发展的目的。5.5.1 水生植物技术水生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环境生态功能,利用水生生物法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转移水体系统中的污染负荷,其发达的根系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以分解水中污染物以供植物吸收,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澄清水

44、质、抑制藻类的功能。人为创造一定的条件,利用适合相应河流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 构建适合水体特征的水生植物群落, 能有效降低悬浮物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及溶解氧,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5.5.2 生物增效技术生物增效技术将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 如利用载体材料、包埋物质或合理控制水力条件等) ,使微生物固着生长,提高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数量,从而利于反应后的固液分离,利于除氮和去除高浓度有机物,以及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适应性生物增效技术立足于恢复、强化微生物群落来净化水体。微生物群落是水生态系统的基础生物组分,既是水体的

45、“清道夫”,降解污染物,给其他的水生生物营造健康的水环境,也是生物链的重要环节,维系正常的物质循环。微生物(菌类、藻类、原后生动物等)是水体自然净化的主力军,河流受到污染水质变坏,也是因污染量过大超出微生物的消化能力。水质的下降导致部分生物种(包括微生物)丧失了生存环境而逐步消亡,而水生生物结构的改变反过来也助长了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水生态系统的退化。生物增效技术正是通过营造微生物的生长空间,数百、数万倍放大微生物量,使水体自然的净化能力得到大大加强,放大对污染的消化能力,切断恶性循环。不仅可体现到水质的明显改善,也是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循环。生物增效技术以培育、发展土著微生

46、物为首要目标,这些微生物因适合于原本的水环境而具备高度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既不存在因投加微生物菌可能产生的生物入侵,或因微生物死亡需反复投加,也不存在化学药剂的生物危害;因依靠微生物自发的营养消耗净化水体,而不需机械清理而产生的巨大能耗或复杂运营管理要求。生物增效技术依靠微生物的能力自然净化水体,并紧密结合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及相互促进发展,因而是一项长期、生态的河流治理措施。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成熟的生物增效技术为生物巢增效技术,该技术以生物巢为核心,同步净化水质与建立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性水体治理维护系统。生物巢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生态载体,它融合了材料学、微生物学及水体生态学等学科,采用食品级

47、原材料,通过专利编织技术,将其制成高比表面积、高负荷的,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最有效的以生态修复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净化问题的环保产品。5.5.3 微生物制剂技术选育高效菌株制成为微生物复合制剂处理污染水体。其过程以酶促反应为基础,通过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特殊蛋白质作为催化剂 , 净化污水、分解淤泥、消除恶臭。微生物制剂技术主要优点是能迅速提高污染介质中的微生物浓度,并可望在短期内提高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速率,另外生物反应通常条件温和,投资省、费用少、消耗低,而且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其缺点是要保持良好的水体改善效果, 需根据水体变化情况, 不断投加 , 可作为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的辅

48、助措施。微生物制剂技术适合封闭缓流水体,在藻类大量爆发前使用,可弥补微生物制剂通常见效时间较长的缺点。5.5.4 人工浮岛技术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水环境与生态修复的原理是通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植物根系和浮床基质等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与此同时,植物根系释出大量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从而加速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随着部分水质指标的改善,尤其是溶解氧的大幅度增加,为好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再通过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的进一步分解,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最终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吸附积累在植物体内和根系表

49、面的污染物搬离水体,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大幅度减少,水质得到改善,从而为高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创造生态环境条件,为最终修复水生态系统提供可能。人工浮岛中的植物种植方式有漂浮生长、聚苯乙烯泡沫板固定生长、编制袋填充人工基质种植、以毛竹作为漂浮物种植等几种种植方式。直接漂浮种植的植物植株不能挺立;聚苯乙烯泡沫板固定生长的植株可以有较好的分散度, 但是泡沫板容易破碎, 在改进泡沫板机械性能以后才可以直接用于工程实施之中,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减少造成景观污染的可能;编制袋填充人工基质种植可以较好的固定植物, 植物在基质中可以直立生长, 根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在基质内充分分布, 也可以在水体内有一定的分布,

50、但是基质的存在限制了植物根系与水体的有效接触面积; 其他的固定方式也具有使植株根系能够在水体中伸展的特点 , 可以为水体中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载体。人工浮岛中的基质填料也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载体, 增加了有效载体面积。基质填料增加了单位体积内填充物的密度, 能够减少水体在植株根系的空间网状结构中交换和流通。人工浮岛, 采取植物漂浮生长的方式, 可以使该技术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水体, 水位的变化不会对人工浮岛产生影响。5.6 最终技术方案重金属多为非降解型有毒物质,不具备自然净化能力,一旦进入环境就很难从环境中去除。目前,生物生态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河流治理的主要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建立河道的水生态

51、系统是长期维持水质的根本,本方案主要采用生物巢增效技术对河流进行治理及生态修复,辅以生态浮床和曝气技术(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另外,在治理初期为迅速改善水底的黑臭状况,采用投加环境微生物强化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后,水体水质和透明度都得到改善,投加底栖生物(螺类、贝类)和耐污能力较强的鱼类,并搭配种植水生植物,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链的完整性。第六章 方案设计6.1 治理方案6.1.1 清源针对八家子矿堆积的毛石经雨水冲刷进入* 中导致河水锰含量超标。方案决定弃用现有毛石堆放场地,将毛石堆放到安全地带,在新建堆场四周修建截洪沟并将冲刷过毛石的雨水引致选厂沉淀池,严加管理确保毛石堆场不会再

52、次对河流造成污染。6.1.2 截污针对1#蓄水池至2#蓄水池之间输送管道年久失修产生的漏点。方案决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整修或更换残损管道,并对整个选厂的废水管道进行检查,防微杜渐确保再无废水漏点。6.1.3 综合治理针对目前已污染的八家子锰超中标游河段采用生物巢增效技术对河流进行治理及生态修复,辅以生态浮床和曝气技术(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链的完整性。6.1.4 定期复测经过清源、截污及治理力争到2017年底,目标河段的锰金属超标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到2020年,目标河段水质优于V类水质标准。每年应定期对八家子中游河段进行检测,检验治理效果确保锰金属含量不反弹,实现“

53、水清、岸绿、生态”的水环境治理目标。6.2 设计水质特征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为锰,水色黑臭,水质类别为劣五类。6.3 治理目标1、治理后水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水体中锰含量符合要求,黑臭 和异味得到有效去除,水体景观功能恢复。2、河道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恢复河道的自净功能,修复因污染遭到 破坏的生态食物链。6.4 实施阶段第一阶段清源,在三个月内将毛石堆场迁移完毕;第二阶段截污,在三个月内将泄露的管线进行修复或更换完毕;第三阶段综合治理,主要是增氧曝气,投放微生物,安装生物巢,制作生物浮床,半年内完成;第四阶段经过上述治理措施,水体内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透明度和溶解氧浓度增加,水质好转,然后投放水生动物

54、(底栖和鱼类)恢复水生生态链。第五阶段定期复测,每年应定期对八家子中游河段进行检测,检验治理效果确保锰金属含量不反弹。6.5 实施路线I ;治理实施I Ir-一一一一 - 一一一;安装生物巢和生态浮床一 开启曝气 投加微生物 ;治理中期 ;-;:;三;;水体净化4转化有机物 活性生物数量增加!二一,构建水态链)水体养护和监测一j ;治理后期;I!,1 1-16.6 综合治理方案设计6.6.1 生物巢生物增效技术(1)工艺说明生物巢是生物增效技术的主要治理载体,为微生物提供巨大的生 存空间和良好生存条件,给微生物大量繁殖及多样化创造了基础的条 件。将它放进水体内,会大大增加水体土著微生物(指水体中原有的 微生物及其群落,不会造成水体的生态问题)的浓度,在生物巢表面 形成藻菌共生体,从而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分解。(2)设计参数型号:底面布置型规格:2 (H) X 1.3 (vy m用量:1749 nf,约合673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