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本科20135)_第1页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本科20135)_第2页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本科20135)_第3页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本科20135)_第4页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本科2013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概论 1.中药炮制 :Ø 一个理论Ø 一个性质Ø 三个需要Ø 一项传统制剂技术 广义内容:净制、切制和炮制 狭义内容:炮制(炒、炙、煅、蒸、煮、燀、复制、发芽、发酵、煨、烘焙、制霜、提净、水飞、干馏等)2中药的使用特点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 中医理论:五味归经、作用趋势(升降沉浮)、毒性、七情等 五味理论 :酸、苦、甘、辛、咸 肝、心、脾、肺、肾 木、火、土、金、水Ø 醋制:柴胡、香附、元胡,入肝Ø 蜜制:党参、甘草、黄芪,补脾益气Ø 盐制:黄柏、知母、车前子,入肾 结论:入肝醋制; 入肾盐制; 补脾益气蜜

2、制。 还有胆汁制,黄连制(苦味)、姜汁制(辛味)(2)一药多用 (3)便于调剂 (4)便于制剂(5)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炮制 有毒 安全有效 马钱子(砂烫或油炸) 乌头(蒸或煮) 半夏(浸漂、复制)。 炮制 无作用有药效 血余炭(扣煅法)3中药炮制学 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内容:炮制的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 最早的专著:雷公炮炙论4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1)继承 (2)研究探讨炮制原理 (3)改进炮制工艺 (4)制定质量标准 (5)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1炮制起源于用药实践 最早的炮制是简单的,如洗涤、打碎、劈成小块、用牙齿咬成碎粒等(净制、切制)炮制的萌芽

3、和起始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 ,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原始的“炮炙”两字都离不开火。古称的炮制系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 3炮制与饮食相关4炮炙炮制的衍变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方书,载有炮、炙、燔、细切、熬、酒渍等炮制方法。黄帝内经: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书。书中有“治半夏”、“呚咀”、“燔制左角发”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东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提出炮制原则:“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

4、提出炮制方法及品种:炼:矾石、朴硝 蒸:桑螵蛸 烧:贝子 酒煮:猬皮 熬:露蜂房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第一部炮炙专著,作者雷敩。原书已经佚失,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骥根据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辑复出版。 方法: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飞等。 辅料炙:首先提出用辅料炙药。如: 蒸:清蒸、酒浸蒸、药汁蒸 煮:盐水煮、甘草水煮、乌豆汁煮 炙:蜜炙、酥蜜炙、猪脂炙、药汁涂炙 浸:盐水浸、蜜水浸、米泔水浸、浆水浸、酒浸、 醋浸 新修本草:我国的第一部药典。 新方法:煨、燔、作蘖、作豉、作大豆黄卷。 矿物药炮制的记载:玉石、矾石、硝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陈师文等著,为政府所颁行。&

5、#161; 使炮制制度化:提出对药物要“依法炮制”“修治合度”,炮制 被列为法定的制药技术。¡ 炮制品数量多:载有185种药物的炮制方法。¡ 辅料广泛使用:广泛应用酒和醋炮制药物。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所著。专列“修治”一项,收载各家方法,保存大量的文献资料。记载了具体的炮制方法;¡ 净选:去掉泥沙、去掉非药用部位 ¡ 切制:切片、制粉 ¡ 炮炙:加辅料炙。 亦有高温加热处理药材。增加了当代所创造的炮制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炮制大法:明·缪希雍所著,收载药物439种。¡ 内容

6、:来源、采集时间、质量、辅料及炮制方法。¡ 在卷首,提出著名的“雷公炮制十七法”:炮、火监、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日煞、曝、露。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修事指南:清·张仲岩所著。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分条缕析,较为醒目。收集药物232种。¡ 理论:煅者去其坚性,煨者去燥性,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 辅料:吴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 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 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 秋石制抑阳而养阴; 枸杞汤制抑阴而养阳。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第三节 学习中药炮制学的目的任务(略)第四节 炮制研究一

7、. 研究的原则1.以中医医药理论为指导A.大黄:药物升降沉浮 大黄:性味苦寒,主沉降。酒炙:引药上行,清头目之火。 可研究苦寒之性,伴有什么样的成分变化。生者沉降,酒炙之后清头目之火的作用又有什么样的药物变化相对应。B.砂仁:药物归经 砂仁:辛温、开胃消食,入中焦脾胃。盐炙,下引入肾,治小便频数。 从成分变化入手,进行研究。甚至也可从药物的分布、代谢进行研究,看看归经是否具有规律性的变化。2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文献研究药物炮制的来龙去脉炮制变化的全貌精华之所在发现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立题研究找到突破点。第二章 炮制的原则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第一节 炮制的原则与内容一、原则¡ 总

8、原则:制其太过,扶其不足 ¡ 具体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恶为制,相畏为制1相反为制:利用与被制药物味、或性、或归经、或作用趋势相反的药物、或辅料去炮制,使被制药物的某种性能减低,称为反制。如:黄连用生姜汁制,即为反制。2相资为制:利用与被制药物性或味、或归经、或作用趋势相同的药物去炮制,使被制药物的某种性能得到加强。两者相互资助,亦称为从制。 a.党参用蜜炙,增强了补中益气的作用。党参能益气补脾,蜂蜜具甘温润补之性,两者相互资助,增强了补中益气的作用。b.甘草用蜜炙,亦为相资为制。c.黄连用胆汁炙,两者均为苦寒之药,两药相制,能增强黄连苦寒之性,使寒药愈寒。3.相恶为制:即一种

9、药物能减低另一种药物的性能,叫相恶为制。¡ 如:麻黄被蜜炙,4.相畏为制:按用药“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规律,相畏者是药物相互抑制。某些有毒的药物,须配以能抑制其毒性的药物或辅料,加以炮制以制毒性,免予发生有害作用。如:半夏用生姜复制,即为相畏为制。半夏畏生姜,姜制后可以降低毒性。二、炮制的方法包括: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可以根据中医用药的具体要求,采用某一具体的炮制方法。1.制其形:一般指饮片的切制加工,即改变药物的外形和分药用部位。如:a. 全草类药物,细长状的药材切制段。b.种子类药材要炒黄炒爆,目的是使种皮爆开,便于捣碎,煎出成分。c.矿

10、物药要先煅制,便于粉碎成小块。2.制其质:一般是指通过加工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能及其质地。如:a.炒黄: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香气,“香能醒脾”。可以增强某些药物的开胃醒脾作用。b.炒焦:能减弱药物的刺激性,如焦山楂。c.炒炭:能增强止血作用,如:槐米,地榆。d.煅制:可以改变药物性能,如血余炭、棕榈炭则可以产止血作用,煅前不入药,使棕榈坚硬的性质得到改变。e.蒸制:能增强药性的,如首乌、地黄的补益作用增强。 能降低毒性的,如藤黄可以降低毒性。 能保存药性的,如黄芩。f.煮制:能降低毒性的,如煮乌头。能洁净药物的,如煮珍珠。g.燀制:能分离非药用部位的,如燀苦杏仁h.复制:能降低毒性的,如矾制半夏。i

11、.发芽: 能产生新的药性的,如大麦发芽。3.制其性:一般是指通过炮制影响药物四性。如:a.南星:辛温,胆汁制,能降低其辛温之性,则清润去燥。b.大黄:苦寒,酒炙,降低苦寒之性。c.黄连:苦寒,吴茱萸炙,降低苦寒之性。d.甘草: 甘平,蜜炙,则甘温。4. 制其味:一般是指通过炮制影响药物的五味或矫正劣味。常常通过辅料味的厚薄,如盐、醋、胆汁制能使药物的味更厚(因咸、酸、苦味厚,属阴),酒、蜜能使药物的味变薄(因辛、甘属阳)。有时也可以通过浸、漂、泡、煮、捣的办法,使药物的味变薄,其缓和了药性。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是用药前的第一道工序

12、,也叫净选工序 二、降低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如半夏半夏 传统认识: 止咳化痰,具有毒性,不能生用 炮制方法: 姜汁浸、矾水煮、复制(甘草、石灰水) 现代研究: 含刺激性苷,苷元为尿黑酸,还含有3,4二羟基苯甲醛 毒性成分特性: 1、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2、主要对眼、咽喉、胃肠等粘膜强烈刺激 3、热稳定(100度、30分钟) 4、生姜、矾水煮能降低毒性三、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1、炮制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 性(气): 药物的”性”,即“气”。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归纳得到的,是临床作用的反推。按中医药传统分为:四性即四气。 四气:寒热温凉 味: 一般是通过真实的味觉

13、辨别的,目前对于味的研究认为:味也是临床药效的反推。按五行学说分为五味。五味:酸苦甘辛咸首乌:生首乌制首乌 性味功效生首乌苦、涩、微温润肠通便制首乌甘、温滋补强壮现代研究 生首乌:蒽醌苷类,具有致泻作用。制首乌:游离蒽醌衍生物(润肠弱)糖(滋补)卵磷脂(滋补):不溶于水易溶乙醇,制后易于煎出2、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势 药物作用趋势是根据药物在临床中所反映出来的具体功效而推论出来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升降浮沉”。大黄 生品 :苦寒,沉降,下行,具有泻下作用 酒大黄: 借酒之力上行,清头目之火 现代研究 a、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泻下成分,炮制后结合性蒽醌水解。 b、实验证明大黄及游离蒽醌有

14、广泛的抑菌作用,炮制不能破坏游离蒽醌,只能使结合蒽醌水解,因此炮制品的泻下作用减弱而上清头目的作用增强(抑菌作用) 3、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 归经:是药物对某个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四、炮制可缓和药性药物不同,性能各异。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常会带来副作用。所以要通过炮制来纠正其偏盛之性。五、增强药物的疗效中药除通过配伍来增强疗效外,还可以通过炮制的方法提高疗效。如淫羊藿六、利于药物贮藏、保存药效 a、干燥处理后含水量降低,避免霉烂变质 b、昆虫、动物药物热处理后,杀死虫卵. 如:桑螵蛸 c、某些含苷类药物经加热处理能破坏其中与苷共存酶的活性,便于苷类成分的保存. 如:黄芩、杏仁七、利于调制剂和

15、有效成分的煎出 a、矿物药和贝壳类药物。如自然铜、磁石、石决明、穿山甲等 b、种子类药物,炒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c、根、根茎切制。 1.利于调剂; 2.扩大药材的表面积-有效成分的煎出。八、炮制可以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特异臭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便于服用酒炙、蜜炙、醋炙、麸炒、漂洗。如: 五灵脂(动物粪便) 臭味 醋炙 紫河车(胎盘) 腥味 酒蒸 僵蚕(动物药) 腥味 麸炒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1.生物碱的性质 (1).游离生物碱,多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生物碱盐,可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有机溶媒。 (3).特殊类型的生物碱(季铵碱类

16、或分子量低、含极性基团较多的生物碱),游离型可溶或易溶于水。2.辅料可以影响生物碱的溶解性 酒、醋提高疗效 a.醋制的影响: 米醋:含46%的醋酸,与游离型生物碱结合成盐,疗效提高。 元胡:延胡索乙素为主要止痛成分,以游离状态存在,不溶于水,效低。 醋炙元胡:生物碱成盐,溶于水,疗效提高。 炮炙前后:延胡索乙素成分不变,但煎出量变化较大。b.酒制的影响: 黄酒:含1520%的乙醇,具有稀醇性质,利于生物碱的溶出,酒炙可 提高疗效。 川芎:酒制 总生物碱 提高33%; 黄连:酒炙 小檗碱 提高85%3.加热对生物碱的影响 生物碱具有不同的耐热性,高温下可发生水解,分解等现象。 (1).含毒性生物

17、碱的药物:高温破坏生物碱,毒性降低 a.马钱子:含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砂烫,油炸,破坏和转型含量降低 毒性降低。 士的宁 1015 230240 (34min) 马钱子碱 3035 b.川乌:乌头碱,蒸、煮水解,生成乌头原碱,降低毒性。(2).含不耐高热的生物碱药物,以生用为宜 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4.水处理对生物碱的影响 含水溶生物碱药材减少或缩短与水接触的时间少泡多润有效成分在水中溶解流失,影响疗效。如:槟榔、苦参、黄柏 槟榔:水泡,槟榔碱可损失24.17%。 黄柏:水泡小檗碱含量从.,损失;5.净选对含生物碱药材的影响 植物体内的分布很不一致要区分药用部位。如: 麻黄碱:存在于麻黄的茎中

18、, 小檗碱:存在于黄柏的皮中,三棵针的根皮中 所以用药时要净选,麻黄用药去节;黄柏去掉栓皮;三颗针主用根皮。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1.苷的性质 (1).一般多溶于水和乙醇中,有些能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中,但难溶乙醚和苯。 (2). 酸性条件下苷键易水解 (3).苷类成分常与酶共存于植物体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发生酶解(注意酶解发生)。2.加热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杀酶保苷 黄芩中的黄芩苷、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槐米中的芸香苷都可以发生酶解而失效,通过炮制如烘、炒、蒸、燀等都可以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保证药效。.酒炙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可增强苷的溶解度,增强疗效。如: 酒炙 白芍 增加芍药苷的溶

19、出量 酒炙 红花 增加红花苷的溶出量.醋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避免醋炙 酸性条件下水解,减低苷的含量,也增加了成分的复杂性,一般不用或少用醋炙含苷类药物。.水处理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软化时避免水泡 苷类溶于水,应注意酶解,水解。溶于水而使有效成分流失。 生产过程中,有机酸会被水或醇溶出来呈酸性而促进苷类的水解,应加以注意。 第四章 中药炮制分类、古老记时及辅料第一节 分类(略) 第二节 炮制的古老计时法(略) 第三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一、辅料的概念 炮制辅料:指在炮制过程中应用的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作用:中间传热体;发挥药性作用 分类:液体辅料;固体辅料 二、液体辅料 多用于炙制、

20、蒸制、煮制、淬制等。 1酒 分类:黄酒:含乙醇1520,炮制多用 白酒:含乙醇5070,折算使用 炮制方法:酒炒制(酒炙)当归、黄连 酒蒸制女贞子、地黄 酒炖制肉豆蔻 酒淬制阳起石(一)对黄酒和白酒的使用分歧 白酒代替黄酒: 不能用白酒代替黄酒: A.应用历史比白酒长; B. 大多数地区应用普遍; C.所含成分丰富,作用必有差异; D.价格便宜,来源丰富,利生产; E. 能赋予药物色、香、味等良好的外观形象。 (二)酒的性质: 辛、甘、大热;活血通络,祛风散湿 (三)酒制的作用 (1).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提高疗效(因为酒是良好溶媒) (2).引药上行,扩大用药范围(大黄等) (3).改变或

21、缓和药性,保证用药安全(蟾酥、常山) (4).增加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 (5).解腥、防腐、矫臭矫味(乌梢蛇、蕲蛇) 2醋 名称:苦酒、米醋、陈醋 含量:乙酸46 炮制方法: 醋炒制(醋炙)柴胡、芫花、五灵脂 醋煮制莪术、元胡 醋蒸制乌梅、五味子 醋淬制磁石、穿山甲金 醋提净硇砂(精提) 性质: 酸、苦、温,散瘀止血,理气止痛,行水解毒 炮制作用:增药效、矫味、防腐、解毒、利溶出(生物碱) 现代研究:醋元胡、芫花、提净硇砂;还不能说明醋炙法的机制 3蜂蜜 成分:含果糖、葡萄糖70,含水14-20%,炼制后用 性质作用:生则性凉。熟则性温,故能补中。 归纳为:甘平,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

22、味矫臭。 蜜炙的现代研究: 麻黄、甘草 麻黄:麻黄碱变化不大;挥发油损失1/2。 甘草:a、甘草酸损失 b、甘草酸变化不大 成分变化关键是加热温度 4生姜汁 成分:挥发油、姜辣素、淀粉、树脂状物质 作用: 1.缓和副作用 姜厚朴 2.解毒 姜半夏 3.抑制药物的寒性 姜黄连 姜汁的制备 : 鲜姜捣汁、干姜煎汁 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1:1 药材:生姜:干姜=10:1:13 炮制方法 :姜炒制厚朴 姜煮制半夏 5.食盐水 源于宋 成分:NaCl 性质: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 解毒防腐,矫臭矫味 作用:盐下引入肾利小便 现代研究 1.盐制黄柏与生品对比,其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 2.泽泻的

23、生品、酒制品、麸炒品,对动物都有利尿作用, 但盐制品反而无利尿作用。盐制的实质是什么,值得深 入研究。 制备:食盐加4-5倍的水 三、固体辅料 1 麦麸 成分: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a2、Fe2 分类:生麸皮、蜜麸皮、糖麸皮。 性质:麦麸甘淡、和中益脾 作用:缓和燥性、矫臭赋色、增补脾疗效、吸附油质 2.稻米: 成分:淀粉、蛋白质、矿物质、有机酸、糖、Vb 分为:粳米、糯米 性质:甘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 作用:1.提高药物健脾和胃的功效(党参)。 2.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斑蝥)。 3. 土(灶心土、陈壁土、赤石脂、黄土) 性质:辛温,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痢 成

24、分:硅酸盐、钙盐、碱性氧化物 作用: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疗效 现代认识 土可以吸附部分挥发油。 土炒可使药物受热均匀。 土制药物,给其增加了一些无机盐。 4. 蛤粉 成分: CaO 性质:咸寒,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作用:除去药物的腥味;增强清热化痰疗效 5.滑石粉 成分:硅酸盐 性质:甘、寒。利尿、清热、解暑。 作用:药物受热均匀; 受热和传热较砂、土等缓慢,起到闷的作用 第五章 净选与加工 一、概述 二、作用 1.使药物达到法定的纯度标准。 除非药用部位;除泥砂、杂质、霉变品及残留 2.利于饮片的切制和炮炙。 分档、软化,使之适应相同的软化条件和炮制火候。 3.利于调剂。

25、 有些种子类药材,净选后可直接调剂。 4.分离药用部位 如麻黄、莲子 三、方法 (挑、筛、洗、风选) (一)挑选法: .除去杂质,清理混杂: 杂质:虫卵、鼠粪、杂质 混杂:堆放不当,有混杂,如乌头、半夏等。 .除去非药用部位: 去芦、去核、去心、去粗皮、去毛、去头去翅、去梗、去壳皮等。 去芦:即去芦头(根类药材地上的残茎)。 传统:“芦能致吐”; 现在:非药用部位或与根的作用不同。 去核: 传统:“去核免滑”。 现代:非药用部位,如山楂,山茱萸,乌梅, 去心:根类药物,去掉中间的木质部。 传统:“抽心去烦”。 现代:非药用部位 传统将远志去心,现代研究表明,远志皮、心的成分和药理相差无几。 去

26、瓤 传统:去瓤免胀。果实药物挖去中间心, 现代:非药用部位,故去瓤。如:瓜蒌。 去毛: 传统认为“毛能射肺”,毛进入汤液的刺激作用。 去皮: 传统:去皮免损气。 现代:栓皮是非药用部位,且质地坚硬,不利切割和煎煮,所以去皮。如黄伯。 .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 如:麻黄;莲子;生姜发散,姜皮利水; 乌梅肉敛肺涩肠,核为非药用部位; (二)、筛选法 (1)利用药物与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 (2)大小分档,使大小规格趋于一致。 (3)筛去辅料。如麦麸,河沙,滑石粉 (三)、风选法 利用比重不同,借风力使之分离。风车,簸箕:扬簸或扇风。 如:清葙子、莱菔子、车前子、番泻叶、浮萍等。 (

27、四)、水选法 用水漂洗去除杂质,或反复更换水浸泡。 如乌梅,海藻,昆布,山茱萸,大枣、川贝母等 (五)、其他的加工方法 1.捣碎:如矿物类、甲壳类、种子类药材。 2.揉搓:如竹茹、荷叶、桑叶等。 3.制绒:麻黄(制绒缓和发汗),艾叶。 4.拌衣:朱砂拌:拌茯苓、远志,提高宁心安神之功。 青黛拌:拌灯心草,适于清肺凉血。 第六章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存保管 一、炮制品的质量 1.净度 :纯净度,即炮制品中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2.形态 (1).片形 要符合药典、规范规定 (2).无破碎的渣屑,残留的辅料 3.色泽 (1)饮片色泽反应其质量要求的指标。(如花、叶类药材) (2)炮制品应都有固

28、有的颜色光泽(如麸炒枳壳) (3)炮制品色泽不正常变化是说明其内在质量的变异(如黄芩) 应显其固有的色泽,受潮、受热、存放太久,均可破坏其色泽。 4.气味 气味散失或变淡,都会影响药物疗效,凡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酒、醋、姜等辅料炮制的药物不易久贮,贮存期应严加管理。 5.水分 水分是生虫、霉变、有效成分分解的因素,配方时也能相对减少实际用量,影响疗效。所以要控制水分含量在7%-13%。 6.灰分 “生理灰分”:将干净而又无任何杂质的炮制品加高热灰化而得。 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说明有无机物质掺杂,常见的有泥土、砂石。 7.其他 (1)不应有虫蛀、霉变、泛油、潮解现象。 (2)蜜制品放冷后不粘手

29、,不应返潮。 (3)炭药要“存性”(不应灰化,应有其固有气味) (4)贝壳类煅后应酥脆 (5)矿物类质地要疏松 (6)乌头、马钱子中的生物碱、巴豆油等含量必须符合国家药典规定。 二、贮存保管中药材的变异现象 1.虫蛀 易在饮片重叠空隙、裂痕、碎屑中发生。被虫蛀的药物,因受虫体、及其排泄物的污染,内部组织遭到破坏,影响了质量。 2.发霉 受潮后,药物的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了霉菌,可见许多白色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继而萌发黄或绿色的菌丝。 3.泛油 药材中的挥发油、脂肪、糖类等,因受热、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返软、发粘、颜色变深,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 含糖质多的易受湿度影响;含油质多的易

30、受温度影响。 4.变色 药物的天然色泽起了变化,或由深变浅、或由浅变深、或由鲜艳变黯淡。 5.气味散失 药物的应有气味在受外界因素影响或贮藏过久散失或变淡薄。 芳香性药物如薄荷、细辛、香薷、麝香等最易发生。 6.风化 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物,因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脱水变成粉末状态。 7.潮解溶化 固体药物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并在湿热气候的影响下,外部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如:咸秋石、硇砂、青盐等。 8.粘连 熔点比较低固体树脂类药物,受潮后粘连或结块。如乳香、胶类药物。 9.挥发 含挥发油的药物,受温度和空气的影响,挥发油挥散,失去油性,产生干枯的破裂。如肉桂、沉香、厚朴。 10.腐烂

31、鲜活药物,受温度和空气的影响,引起闷热,继而因受细菌的侵蚀而发生的败坏现象称为腐烂。 三、贮存保管方法 1、传统的保管法 (1)通风法 主要起降低温度作用,可控制室内湿、温度。 (2)吸湿法 可采用吸湿剂、吸湿机。吸湿剂有石灰块、无水氯化钙、硅胶等。 (3)密封法(包括密闭法) 使药物与外界的温度、湿度、光线、细菌、害虫隔绝。 适于:潮湿季节;对贵重药品;含糖多的药物。 (4)对抗法 用两种以上药物同贮而起到抑制虫蛀的贮存方法。 如花椒蕲蛇或白花蛇;丹皮泽泻;高粮酒、酒精动物药。 2、现代贮藏方法 (1)气调养护 降氧充氮,或降氧充二氧化碳。 (2)气幕防潮 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潮热空

32、气侵入库内的装置,从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第七章 饮片的切制 一、饮片定义: 广义: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称为“饮片”。 狭义:指干燥的中药材经软化处理,切制成一定规格片形的药物,称为“饮片”。 二、饮片切制的目的: 1利于煎出有效成份。 2利于炮制。 3利于鉴别。 4利于调剂、制剂。 5利于贮存 三 、切制前的水处理 水处理目的:1软化药材,便于切制 2调整药性、降低毒性 3洁净药材,去除非药用部位 软化处理的方法:冷浸软化法;热软化法 1.冷浸软化法: 方法: A.淋法 用清水浇淋药材(清水浇淋1-2次即可)。 用于质地疏松的全草类药材:佩兰 、薄荷、 香薷。

33、B.淘洗法(抢水法) 将药材投入清水之中,快速洗涤并及时取出,稍润或不润。 本法适用于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者:陈皮、桑伯皮、五加皮。 C.泡法 是将质地坚硬的药材用清水浸泡一定时间。 受药材体积和季节的影响:春冬长,夏秋短,大长,小短。 *泡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药材伤水和成分的流失。 药材洗去泥沙,即可浸泡,中间不换水。如槟榔、萆藓、乌药、土茯苓。质轻的药材浸泡是要压以重物:防风、枳壳、青皮。 D.润法 将渍湿的药材置一定容器内或堆集于润药台上,以物遮盖,使药材的水分缓缓渗入其内部。 冷浸软化的原则:“少泡多润”,“药透水尽”。 软化的检查方法:传统称“看水性”、“看水头”,属于经验方法。 弯

34、曲法:适于长条状药材,如白芍,使药材略弯而不易折断。 指掐法:团块状药物,如泽泻、无花粉、白术,以手指甲能掐入表面为度。 穿刺法:适用于粗大的块状药物,以针杵能刺穿而无硬心感为度。 手捏法:用于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药材,如元胡、枳实、雷丸; 用手捏粗的一端,感觉其较柔软,手握无吱吱响或无坚硬感。 2.热软化法:蒸、煮、烫 蒸法: 优点:速度快; 有效成分流失少 可以杀酶保甙 适用范围:含甙类成分的药材和贵重细料药材。 注意:趁热切制,凉后药材僵硬,难以切制。 四、饮片类型和选择 1.常见的饮片类型及规格: 类型 规格 示例药物 极薄片 0.5mm 羚羊角、降香等 薄片 12mm 白芍、槟榔 厚片

35、 24mm 伏苓、山药 斜片 24mm 瓜子片(桂枝) 马蹄片(大黄) 柳叶片(甘草) 直片 24mm 附子、何首乌 丝 23mm (细丝)黄柏 510mm (宽丝)厚朴 段 1015mm 薄荷、党参 块 812mm 阿胶丁 2.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质地致密、坚实:薄片。如白芍、槟榔、乌药、当归、木通; 质地松泡、粉性大:厚片。 如天花粉、山药、茯苓、甘草; 皮类和宽大的叶类:丝。 如陈皮、枳壳、黄柏; 全草类,成份易煎出:段。如:薄荷、荆芥、木贼、益母草; 木质,动物角质,骨骼类:极薄片,细末,不规则块。 如:苏木、羚羊角、犀角、鹿角; 五、饮片的干燥方法 1.自然干燥 阴干:通风处阴干,

36、适用于含挥发油、遇光变色的药物。 不宜暴晒:如 荆芥、薄荷、厚朴、陈皮、佩兰含挥发油; 槟榔、白勺、防风、乌药、大黄日光照射易变色; 黄精、熟地、天门冬含粘液质多。 晒干:太阳光下直接照射。 2.人工干燥 特点:本法不受气候影响、卫生、干燥时间短。 注意:一般:80,含挥发油50。干燥后,放凉再储存。 a.传统方法:火炕 b.现代方法:蒸汽式、电热式(热风干燥)、红外线式、远红外线式、 微波式。 常用:a.翻板式干燥机 b.热风干燥机 第八章 炒 法 一、 历史沿革 二、含义 三.目的: 1.增强疗效 a. 种子爆裂,易于有效成分煎出,如苏子,芥子; b. 保存有效成分,如槐米、杏仁; c.

37、产生焦香气增强健脾消食作用,如麦芽、山楂 2.降低毒性或刺激性 如牵牛子;瓜蒌仁炒后气香,恶心 或呕吐 3.缓和改变药性 郁李仁、川楝子缓和峻烈 干姜燥性炮姜温而不燥温中,止血 4.矫臭味、赋色 九香虫、僵蚕等 5.便于制剂及储存 1.水分含量降低,虫卵被杀死,不易生霉、虫蛀。 2. 比较坚硬,如穿山甲、龟板 四.关键:火力、时间、搅拌与翻动。 火力:火的大小或温度的高低 文火:小而慢; 武火:大而急; 中火:介于中间; 一般:炒黄文火 160170 炒焦中火 190200 炒炭武火 220300 加辅料炒中、武火 时间: 炒黄:时间短 炒炭:时间长 翻动:要求迅速均匀。翻动时每次要露锅底“亮

38、锅底” 五.设备: 手工炒、 机器炒 六.手工炒药的程序: (1)将锅预热 A.烧热、烫 B.测试锅温:感温法、试投法 C.加辅料炒法: D.容器预热后投药遵循的法则。 (2)投药:原则:少量分锅炒。 (3)翻动:快而均匀,“亮锅底” (4)看火候火候的判定 火候: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 看火候:内外变化特征、辅料变化判断炮制程度。 a.观颜色:表面、断面及内部的颜色变化。 注意:取少量,在日光、白盘子内观察。 b.嗅气味:透出固有气味或辅料的气味, 如芥子辛辣气味,土炒有土香气。 c.听声音:外皮爆裂,爆裂声出现。 d.看形状:明显的形状变化,如膨胀、裂隙、爆花。 (5)出锅:要快;到火候应

39、及时出锅,避免炮炙太过 七.炒法分类: 清炒、加辅料炒 第一节 清炒法 1.概念:不加辅料炒。 2.分类:根据炒的程度分为:炒黄、炒焦、炒炭。 炒微:防止焦化或灰化,如炒葶苈子 小炒:“去味去臭,色性不变” 。矫臭矫味,清表面霉菌 3.目的: (1)增强疗效: (2)使药物部分炭化: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3)通过加热,使某些药物降低或消除毒性。如苍耳子 (4)通过加热,缓和药性。如牵牛子。 (5)便于制剂和储存。加热后,质地疏松;失去水分。 4.注意: (1)药物要大小分档,以达生熟均匀。 (2)火力适当,防止:炒黄焦化 炒焦炭化 炒炭灰化 (3)炒前锅要预热。 (4)炒制均匀,次次亮锅底,

40、出锅迅速,摊开放凉 5.现代研究(1)“逢子必炒”的科学道理 (2)“杀酶保苷”的原理 1标准 黄而不焦 (1)药物断面呈黄色 (2)颜色加深 浅者炒至黄色,深者至较原色加深,苍耳子为深黄色 (3)形态变化 发泡鼓起 (4)声音 爆裂 (5)气味 逸出固有气味 2.作用: (1)降低毒性或缓和药性; (2)利于储藏或保存药效; (3)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3.适于:细小种子类或含苷类药物。 (1)牵牛子 方法:文火炒黄 规格:炒至颜色加深,鼓起,具香气,用时捣碎。 注意: 炒爆鼓起 作用:生品:苦寒,有小毒,气味峻烈,泻下力猛,能耗伤元气。 炒黄: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利于捣碎,利于煎出。

41、研究:牵牛子苷(树脂苷)口服后,经过碱性肠液,水解为牵牛子素,刺激肠管,使肠蠕动增强,分泌增多,产生峻泻作用。 炒黄:破坏部分牵牛子苷,缓和峻泻作用。 (2)牛蒡子 方法:文火炒黄。 规格:炒至微鼓起,有爆裂声,略有香气。 作用:生品:散风热、利咽、透疹、消肿解毒。 炒黄: 1.缓和其寒滑之性,以免滑肠致泻。 2.果皮膨胀破裂,易于捣碎和有效成分煎出。 3.利于苷类成分的保存。 (3)莱菔子 方法:文火炒黄 规格:炒至膨胀鼓起,有爆裂声,香气溢出 作用:生品:能升能散,具涌吐风痰之功。 炒黄:缓和药性,消食除胀,祛痰降气。 1.药性缓和,产香气具下气化痰、消食除胀 2.利于粉碎和煎出,提高药物

42、疗效 消食除胀机理: 1.抑制小鼠胃排空食物不至于过快的进入小肠,减轻 小肠消化的负担 2.小肠运动增强加强机械性的消化作用。 (6)苍耳子 (6)苍耳子 方法:中火炒黄 规格:炒至焦黄色,刺尖焦脆,微有香气,用时捣碎。 作用:通鼻窍,止痛,驱风湿。 生用:有小毒 炒黄:降低毒性,有利于去刺,洁净药物。 传统:认为其毒在刺钩上,去刺即可去毒; 研究: 1.苍耳子中毒肝肾功能病变以肝脏坏死为甚 2.毒性成分毒性蛋白或苍耳苷,不耐高温。120即可破坏苍耳苷。 丸散剂更应炒制以保证安全。 (7)芥子 方法:文火炒黄 规格:炒至有爆裂声,发出香辣气。表面黄色或棕黄色 (黄芥子),或呈灰白色至淡黄色(白芥子),有 裂纹,具香气。 作用: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生品:辛温,易耗气伤阴动火 炒黄:a. 缓和辛燥之性,以免助热伤阴; b.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c.杀酶保苷,保存药效; 生 炒 芥子苷: 2.5% 3.19% 水煎液: 0.79% 1.02% 研究: 1. 芥子苷酶解芥子油发挥生物活性。 2.芥子油辛辣味及刺激作用皮肤和黏膜水肿、起泡,甚至溃破、感染。 3.大剂量强烈的胃肠道刺激。 4.保存不当水解成芥子油,其具挥发性,失去药效。 5.加热炮制a.破坏芥子酶,防止内服时大量的芥子油; b.确保在胃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