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敬畏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2. 了解本文中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重点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3.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4.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二 教学重点:1. 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2.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2. 理解分析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四、材料分析:这篇文章属于议论性的散文,主要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的作者深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辨证关系,指出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它的高级形态,人与大自然中其他事物之间是兄弟关系
2、。最后则忠告人们:人类在谋求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时应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果说发展是火,保护是水,那么作者用散文的笔调把这两者可以相容的实质提示出来,闪现着理性的光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1. .人类是一种神奇的生物,我们往往赞美人类的智慧,可是当我们看到人类的成就、人类的伟大的同时,我们有没有留意是谁创造了人类,人类的母亲那是否是更伟大的,儿我们人类和这位“母亲”又是怎么相处的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美丽的母亲。2播放人与自然片段,展现自然界的伟大和神奇的创造性。(视频)一、 检查预习:1. 给加点字注音:(PPT)鲲(kun)鹏斥安鸟(yan)蓬蒿(hao)
3、咫尺(zhi)狼藉(ji)相形见绌(chu)美味佳肴(yao2)2. 解释下列词语:(PPT)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佳肴:精美的菜肴。二、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并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5分钟)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作者的观点:
4、课文最后一段。 过渡:这一观点是否在课文一开始就提出来了?(学生回答是在结尾提出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进而提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又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呢?我们一起分析课文结构和内容。 合作探究,把握文意:(8分钟) 1、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明确:可分三部分:(板书) 第一部分(1):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谈起。 第二部分(210):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论述宇宙的生命。 第三部分(11)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 2、逐层分析: 第一部分: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存在于人存在之前至少有200
5、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第二部分:第一层(27):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第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找出理由来,并读一读):a、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b、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c、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d、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6、,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第5-7段着重谈大自然的智慧。提出人类是大自然创造出的会思维的生物,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提问学生找出理由,并大声读出课文)a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命。b大自然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第二层(8-10)宇宙是有生命的。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可以在最后一段找出作者的观点,那就是我们要“敬畏自然”。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他不说“敬爱自然”或是“畏惧自然”?(2)为什么作者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互相补充。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词
7、:(听写)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 继续学习课文: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出了人类妄图“征服自然”的错误观点,并在课文的第二段至第十段对人类智慧和自然的智慧进行了论证,得出了人类是自然创造的,更是与自然创造的其他生物是平等的,最终作者将文章回归于“敬畏自然”上面,的出结论是“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1.这篇文章的文体是:议论性散文,这篇文章既有散文的诗意与意境,同时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强的逻辑,它是采用论证的方式层层推进,没有将“敬畏自然”这个问题直接写出,而是通过许多的论据来说明,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场严密的论证。 2.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发现作
8、者在字里行间中都透露着一种哲理性,理解富于哲理的句子,并且试着自己讲一讲。(研讨与练习的第二题)(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
9、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3. 向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引导。(用ppt)(1)、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含义: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 (2)、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含义: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
10、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3)“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而看起来静止不动的东西其实也拥有着生命。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反问句,请看课后第三题反问句的使
11、用,默读定义。二、 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方法(1)、文章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拟人化。(2)、学习文中反问句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12、?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请同学们根据文章所给出的反问句来自己造一个句子,互相说说,互相评评四、探究活动:1. 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是否真正的做到了“敬畏自然”呢?2. 你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敬畏自然”呢?三、 看人类对自然的污染的视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敬畏自然”观念,“敬畏自然“从你们做起。四、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我的童年教案一、教学
13、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生字词和文学常识。过程与方法: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三、教学难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师友互助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诵“童年呵,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回
14、忆时含泪的微笑!”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样的?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并注音释义,查找资料,整理作者的常识。5分钟后谁先完成,请举手示意。2、快速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5分钟后谁先完成好,请举手示意。3、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够回答地最到位。预习交流:(1) 查找资料,整理作者的常识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
15、、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他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季羡林自传: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
16、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注意以下字音和字形:一垄lng 教谕y龙肝凤髓su 蹿房越脊cun 门楣mi椽子chun注意以下词语解释:肃然起敬: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2)快速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明确: 穷的家庭;艰辛的父辈;吃白面的回忆;童年的伙伴;离乡的济南。(3)细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明确: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
17、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2、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明确:作者的童年可以说是苦难的童年。作者出生的家庭极度贫穷,一年到头,只能“啃红高粱饼子就哭咸菜”,偶尔吃一回白面馒头如同吃“龙肝凤髓”一般;为吃一块白面饼子,竟被赶到水坑中。作者在6岁时便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也是极为残酷的事情。这些都是作者童年苦难生活的表现。3、“每天最高的享受”这一部分中,作者写道:“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写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明确:能激励我前进,鼓舞我振作;促进我养成对物
18、质生活要求不高的良好习惯;提醒做父母的爱护子女要得法。4、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真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试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明确:“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概可想见”,虽无过多的描述,只是平平淡淡的陈述事实,读来却让人心酸。学生在独自理解的基础上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合作解决。预设问题:1、开头第一句“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联系全文内容,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明确:作者生于黑暗、混乱的旧中国,再加上家境贫寒,童年生活一直十分贫
19、困,没有留下任何丰富多彩的生活记忆,所以说“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2、作者是怎么介绍父亲和叔父在济南的经历的?明确:作者连用了四个四字短语,用“拉”“扛”“当”“卖”四个动词,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父亲和叔父在济南所从事的艰辛工作,表现了他们为生存,在人生地疏的环境中的艰难挣扎。3、作者详写举人太太给我拿白面馒头的情形有什么作用?明确:说明“我”对这一情形的印象极为深刻,突出了“我”吃白面馒头的奇妙感受,也反衬了“我”家的贫穷与生活的艰苦。4、作者为什么“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明确:尽管作者此时能吃上白面馒头和肉,但他离开了母亲,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之情。品读释疑:小组
20、合作探究,探究时要求组长安排好任务,小组成员依次发言,小组内一名成员负责记录,一名成员负责监督小组成员合作时的纪律,一名成员做好代表本组参加小组间交流的准备。1、指出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哪能被“革命家”打倒在地。2、作者两个小伙伴的命运和遭遇说明了什么?3、“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强调;反语。2、说明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是那个动荡多难的社会。3、设问。这一设问起过渡作用,由上文的叙述引出下文的议论,阐发了作者人生的感悟。同时这一设问句也起到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七、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
21、们明白,那个动荡多难的社会才是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我们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更美好的明天。八、作业布置:1、完成相关作业本练习2、预习下一课课文、了解写作背景、识记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九、 板书设计: 我的童年季羡林 贫穷的家庭 凄苦的童年艰辛的父辈 心酸的回忆我的童年 吃白面的回忆 深远的影响 童年的伙伴 离乡到济南 罗泊湖,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学习对比方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3.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4.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
22、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教学难点:透视文章写作内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方法:勾画圈点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直奔课题:1、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所以会读书的人,一定会注意题目的丰富内涵。那么聪明的你们,从课题中读到了那些信息呢? “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2、针对题目,你能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3、v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v 什么时候消逝的?v 为什么会消逝?v 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v 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v 造成这种恶果的是谁?v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二、整体感知:跳读课文,再次勾画,提取主要信息:(1)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用文中的词语或语句回答)(2) 概括造成美丽的仙湖消逝的原因有哪些? (3)作者对罗布泊的消逝怀着怎样的感情?(结合文中的语句回答)学生读后交流,再展示交流。(1)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是生命的绿洲,被称作仙湖。现在则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
24、飞鸟,令人恐怖。关键词是“绿洲”“仙湖”。(找学生跳读课本相关句子)罗布泊现在是: “沙漠”、 “神秘”死寂荒漠, 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找学生跳读课本相关句子)对照多媒体形象化认识,加深印象。过渡到第二问。(2)变化的原因: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相应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这样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
25、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关键词是“改道”“四盲”。(3).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驱动。“盲目”其实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图本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甚至不懂生态平衡,不懂自然规律,兴高采烈地自掘坟墓让黄沙将整个家园掩埋。从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4)感情:全文充满了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生态意识,环保意
26、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是课文的基本理念。课文又涉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三、精读探究:文章内容尽管很简单,但却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请大家再次细读课文,找出最让你震撼的地方分析一下。(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学习列数字、作比较、拟人、排比等手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重要作用。)1语言品味(1)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用“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这些词语描绘出一个美丽宁静、令人向往的“生命绿洲”,与第一部分描绘的荒凉恐怖的戈壁形成强烈对比,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27、也更激起人们的好奇心。(2)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抽干了,使干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 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 1000公里,周边的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里木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连续用四个“盲目”与“吸水鬼”,既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人们过量用水的无知,也表达出作者的遗憾和焦虑。“急剧”“马上”“很快”明确写出塔里木河与罗布泊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确切的数据更直观地展现出人类致使塔里木河缩减、罗布泊消失的巨大危害。(3)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
28、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开惨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拟人化,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4)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出悲剧”指的是罗布泊从绿洲变为沙漠;“又”表示再一次,说明人类不止一次地制造了悲剧。这句话有力地谴责了人类的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警示人们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应引起足够的注意。(5)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 8.8米,平均每6年下降 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
29、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 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用具体数字表明,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湖泊青海湖的伤害.由些及彼,以此类推,在文末发出的呼吁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了。四、深情小结: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的描述及具体数字的罗列,形成巨大的落差,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将枯死的胡杨和罗布泊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又如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而直接的抒情,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
30、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希望,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五、学以致用请拟一条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31、在1020个字之间)例如: 1.保护环境人类共同的责任! 2.珍惜资源,爱护地球。 3.也许,你明天看见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眼泪。板书设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过去 现在仙湖、绿洲 沙漠、神秘痛惜、遗憾并深情呼吁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概括雪的特征。2、比较探究,体验作者情感。3、联系背景,感悟鲁迅精神。【教学重点】朗读品味,概括雪的特征,体验作者情感。【教学难点】联系写作背景,感悟鲁迅精神。【教学安排】 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有关雪的古诗句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师生共赏雪景)一、导入:师:记得柳宗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咏雪诗:江雪,(出示)同学们,雪,是洁白的自然之物,
32、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它也因此成为古今文人吟咏的对象,你所知道的有关雪的古诗句还有哪些?生1:生2:这里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咏雪的诗词段落,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点击出示)师:雪是是春雨的亲姐妹,它把生命融进了土地,滋润着返青的禾苗、迎春的花儿,它引发了无数文人的遐思,那么,鲁迅笔下的“雪”又有怎样的独特意蕴,寄托了他怎样的人生理想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吧!(板书课题)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点击出示:生齐读)二、品读课文,揣摩特点1、师: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优美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边看画面边听课文,同时感受散文
33、诗这种文体独有的特点。(师配乐朗诵)2、再读课文,读出美感。(师生共同探讨朗读技巧)3、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滋润美艳的江南雪景蓬勃奋飞的朔方雪景。)前者:滋润美艳、富有生机、明艳有趣、不能持久;后者:孤独寒冷、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奋飞4、江南篇:找出文中能够体现江南雪特点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出示课件)5、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江南雪总的特点?(生找相关语句。)6、你能感受到在描写南方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吗?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为什么?(“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
34、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雪罗汉是江南的雪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是美的象征。江南雪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7、如何理解“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孕育着生命,具有轻柔和缓的特点。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描绘了江南雪花的特点,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怀念与喜爱的感情。8、由此,你感受到了江南雪野的什么特点? 9、北国篇:再找出文中能够体现朔方雪特点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出示课件)10、文章哪个句子写出了北国的雪的主要特点?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
35、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11、生找相关语句。雨在什么情况下会形成雪?(严寒)12、如何理解“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朔方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朔方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使它成了雨的精魂。这是作者对朔雪的尽情赞美和高度评价,点明了文章的主旨。13、“朔方的雪”为什么是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朔方雪”的抗争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献身,在当时情况下,这种抗争也是孤独的。14、鲁迅赞扬“朔方的雪”,却为什么把“江南的雪”也写得那么美好?这是正衬还是反衬?用“江南的雪”衬托“朔方的雪”,使“朔方的雪” 更加突出。是正衬。15、你怎么看待朔方的雪?朔方的雪俨然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在孤独而顽强地战斗,在战斗中他的灵魂得到升华。它象征着一种不屈的反抗精神。三、研读探究,情感深化16、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有何目的?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南方的雪”,是一种美的象征,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但这种美未经磨练,不能长久的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 济南的课件教学课件
- 企业劳动争议赔偿协议书
- 产学研合作财务管理协议
- 企业网络安全协议
- 仓储物流违规处罚规则
- 交通行业就业协议书
- 互联网科技合同管理模板
- 代理人供应链管理与优化
- 仓储物流园租用吊车协议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南镇田边小学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 主管护师社区护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学学生两操管理办法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科技常识题
- 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卷 2套(含答案)
-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二十条重大隐患判定标准释义(中化协)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课件交互设计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
- 浅析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