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抚养孩子心里教育的重要节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有哪些关键的节点?抚养孩子心理重要的节点,到底我们带孩子有哪些心理教育的最佳时点?身边有很多无助的甚至是绝望的父母,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呢?发现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怎么突然变成面目可憎,可怕又陌生,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对爱子的失控,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当我们无奈地说起孩子问题的时候,往往答案只有一句话:为时已晚,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有最佳的一个时机的。既然说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到这么严重的程度,所以现在赶快来审视一下目前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到底有没有适应到他现阶段的发展?我们给他提供的到底是不是孩子在年龄段
2、当中他最需要的?通过孩子的不同年龄的节点要了解清楚他心理发展的一些特征,给予相应的一些比较科学的养育方式,因为一旦错过了这个时间节点可能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甚至到了未来的某一天,突然你觉得怎么变得这么陌生,这么冷漠,怎么变得好像我不认识了,我控制不了他了,怎么变得跟我之间如此地有隔阂,就是因为在之前的(一定是在之前的,不是突然间到那一天才发生变化,而是之前)一直以来你们之间的一些相处的方式、养育的方式造就了今天他这样子的结果。(一)第一节点就是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源自于12岁之前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方式。比如孩子出现的行为像是逃学、厌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
3、自我伤害、打架、抢劫这些行为的发病期大都数在12岁18岁的前后,但是这些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是在12岁之前,不是说孩子到了12岁突然一下子有这样的问题了,而是一直我们都埋下了这样的一个种子。我们要看一看你有没有做过这些事情:1、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的成长?如果你需要挣钱,如果你事业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时间亲自来哺育,那你不要生孩子,否则极有可能挣来的钱,等你挣到钱的时候,孩子已经成为败家子了;事业做大的时候,孩子跟你已经成为陌路人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去问“为什么?为什么?我这么辛苦!”没有人给你回应的,所以我们要先审视一下,做父母之前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现在已经做了父
4、母,再去看看怎么挤一些时间出来给孩子充足的陪伴。2、看看你是否有耐心来陪伴孩子?如果你是一个只需要别人关心你,而不愿意关心别人的这么一个人;如果你对生活的琐事没有耐心,也不愿意做这类事情的时候,那你说你做父母干嘛呢?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呢?每个阶段你是不是知道要做什么事情来满足他的心理抚养呢?比如心理抚养包括哪些方面?不要想象说孩子长大之后自然就会懂事了,你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你说孩子以后总会长大的,长大之后自然就会懂事了,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一定会失望的,因为现在社会你不教育,电视、网络会教育,当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我们错过的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父
5、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道理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间了。很多父母为了一套房、一套电器、一套家具反复地去斟酌,不断地查相关的知识,不断地考察,但是有多少夫妇为生一个孩子反复斟酌,反复考察,不断寻求相关知识的?还有人认为有爱就有家,有家就有孩子,有家孩子就自然会长大,但是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的是好的养育方式。(二)第二个节点就是孩子依恋期的陪伴是很重要的,回顾下依恋期里我们有没有给到孩子充足的陪伴的这些内容给到他?很多父母常常在青春期发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是一脖子的仇视,孩子小一点的时候发脾气也好,孩子有一些无理的行为也好,父母都觉得还好控制,但一到青春期,看到那种眼神父母会觉
6、得心特别寒,怎么我就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养了一个仇人出来呢?而且孩子给你的那种眼神会让你觉得非常恐惧的,感到不理解,似乎孩子没有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昨天看到的一个新闻:在大连,有一个大概是十六七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在去年因为经营不善就破产了,但是他的父母依然用尽了所有的能量、能力、积蓄去把这个孩子在国际学校的费用又续了一年,就是希望这个孩子马上接下来高考,未来能够出国,希望孩子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不能因为他们破产了就不让孩子继续在国际学校读书了,就继续让孩子在那个环境里面。有一天回到家,孩子就说:“妈,给我3000块钱。”妈妈说:“你也知道我们家现在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真的很困难,就可能对于我们
7、来说每天花一百块钱都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事了,这三千块钱妈妈真的没有。”说完这个话,这个一米八高的小伙子满眼都是愤怒,眼睛充满了血丝,手里握着的手机,他感觉到全手都在用力想要把这个手机摔在地上,然后面目狰狞,然后他对妈妈说:“你没钱你生我干什么?你现在跟我说这些,你少跟我扯这些没用的,我告诉你不给我,你就等着叫120吧,你等着吧!”这个妈妈当时那种恐惧、无助、委屈和讨好,居然在这个母亲脸上一直看到讨好,让人特别心酸,然后一直充斥到这个母亲的脸上,变得非常复杂,等到这个孩子要离开的时候,这个妈妈拼命地拽着他,孩子不听,扭头就走,“你等着吧!”就撂下这句话给妈妈。作为母亲,她一直会不会有一种恐惧?一种
8、担心“我的孩子会不会做出格的事情,我承受不起这个后果。”后来这个妈妈难过了一会就去了当铺,把脖子里的这条钻石项链当了2600元,然后她还苦苦地哀求当铺老板说:“我的孩子要三千,你能不能再多给我一点?“对方说:“不行,这2600元已经是最大限度的了。”当这个妈妈面对镜头采访的时候,记者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妈妈就说:“我不能因为三千块钱失去我的儿子啊,三千块钱对于我们目前来说虽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不是我们完成不了的,但是如果失去我们的孩子,这个后果是我们承受不了的。”这个妈妈一直在以爱来养恶。为什么?因为她这个爱是完全没有底线没有规则的爱,这个所谓的爱已经把孩子给害了,所以很多父母有
9、一些方面还是从小酿下的祸端。身边一些父母告诉我:孩子出生之后,爷爷奶奶就说“送回老家吧,我帮你们带,你看你们每天上班怪累的。”然后父母果真把孩子送回老家了,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再把他给接回来,可是为什么这孩子就跟我不亲呢?怎么这么没良心呢?我生的啊,就因为跟奶奶呆了五六年时间怎么就跟我不亲了,每年过年我还回去看他呢,太白眼狼了!肯定是奶奶说我的坏话了看一个心理实验就明白了: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到了一个大房间,这个房间里有两个铁架子,一个是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装饰物,而另外一个铁架子上缠上了毛绒玩具,特别像母猩猩,地上还有吃的玩的,然后就观察小猩猩是吃是玩还是要母猩猩。结果发现这个小猩猩
10、面对陌生房间,他先是恐惧叫了几声,然后迅速跳上了模拟的母猩猩的铁架子上,然后紧紧地抱住,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下来吃点东西,然后又迅速地爬上那个铁架子上紧紧地抱着那个毛绒绒的母猩猩。想想那个画面会不会让人觉得有点心酸?像不像我们孩子小的时候,看到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爬上你的枕头拿着你的衣服一直在脸上不断反复地去蹭这个实验证明了:幼小的动物虽然是需要食物,但更重要的是对于抚养者的依恋,后一种它会超过对于玩具的吸引。孩子在一岁以内,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感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给他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孩子就可以立刻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那么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孩子就会出现烦躁不
11、安的这样一些现象。心理学研究就发现了: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会很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各种各样的性格障碍。所以就建议3岁以内的孩子,尤其是1岁以内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创造条件,给孩子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是一直在变换照看者。很多孩子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家长来找我说“为什么现在我的孩子会这样?他为什么会说谎?他为什么会有一些攻击的行为?他为什么跟我一点都不亲?他为什么总是在不断地闯祸?”有的时候这些全部都是现象,透过现象你要去看到本质,本质上可能你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可能你的孩子一直在向外去索取,但是找到根源,可能我会问她一个问题:“你的孩子在3岁(
12、或6岁)之前是谁带的?”“阿姨啊,我也带了啊。”“那你每天带孩子有多长呢?”“就是下班后可能两个多小时陪他玩一会,然后就睡觉了,第二天他没醒我就出门了,周末有时候我也经常加班,所以都是阿姨带的比较多。”我问:“第一,孩子6岁以后这个阿姨还在不在家了?”她说“孩子都上小学了,白天都不需要人带了,我跟爸爸完全可以兼顾了,这个阿姨就让她走了。”如果你家是这样的情况,同理把阿姨换成奶奶或外婆是一样的。同理,当你的孩子在6岁之前一直习惯了一个养育者,到他6岁的时候突然这个养育者就离开了,又是孩子幼升小如此关键的阶段,那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爱的抽离,他一下子跟这个人建立起的亲密链接和所有的这种依恋关系都被硬
13、生生地切断了,当我们对一个依恋的人切断了所有的链接之后,一定会出现很多我们不能理解的行为,所以你现在孩子出现的一些你不能接纳的一些偏差的行为,我们都去看看这个孩子6岁之前的抚养者有没有发生改变,是不是没有任何的准备的情况下就离开了,而且在离开之后,这个抚养者也没有跟孩子有任何的连接了。比如说从小孩上小学之后,你就把阿姨给辞退了,一直以后孩子都没有再听到过这个阿姨的声音,没有打过电话没有见过面,你总觉得那是一个阿姨,那是外人,无所谓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到六岁,这六年之间,他跟阿姨呆在一起的时候比你更久,你是名义上的妈妈,但是阿姨很有可能成为孩子心理上最为依赖的那个人。奶奶、外婆同理,都
14、是一样的。所以那天那个妈妈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这样,我就问她孩子6岁前谁带?她说奶奶带,那现在奶奶还在带吗?她说上了小学后奶奶就走了,那奶奶走了之后有没有跟孩子去说过任何的我为什么要离开?我去哪了?我多久之后会再回来?妈妈说这有必要吗?反正是她奶奶嘛,过年过节可能都会再见面的嘛。不是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最亲的奶奶抛弃我了,他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大人觉得会有那么严重吗?就是这样的,所以,第一不要在孩子3岁甚至6岁之前频繁地更换抚养人。还有一种家庭就是父母、长辈对于这个阿姨很挑剔,觉得这个阿姨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结果等这个阿姨刚在家里干到两三个月,跟孩子刚刚熟络起来又换了一个新的阿
15、姨进来了;又跟这个孩子刚刚熟络起来,发现这个阿姨又不行,又换掉了这样的情况反反复复地去更换,孩子刚刚熟悉,刚刚有安全感,刚刚建立起链接,又被硬生生地切断,循环往复多次这样的情况,对孩子的伤害多么地巨大!尤其他才是3岁之前甚至是3岁之前的这种小婴儿,他对外界正是一种不安全感一直在不断地充斥着的这么个年龄段,所以当我们要孩子之前一定要去准备,充分地做好思想准备,谁来带?能不能持续带?我们能为这个孩子付出的到底有多少?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不管怎么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当然,在孩子12岁之前他跟父母亲的这种依恋现象是一直存在的,依恋现象和年龄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就越重
16、要!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和心理控制力不管你有多少钱,也不在你有多少知识,更不在你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在他生命初期付出的辛苦和陪伴的时间有多少,尤其指12岁之前。在6岁之前,如果6岁你做不到,最起码3岁之前一定要让孩子有稳定的抚养人,在1岁之前妈妈一定要带孩子。(三)第三个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特别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你觉得你们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现在经常在人际关系当中表现得比较消极,甚至会出现一些语迟(就是说话比较慢,发育得比较慢),甚至是在表达方面比较自卑,甚至有一些语言表达的障碍,像是口吃,类似于这样的,这种其实语言表达上已经是有一
17、定的阻力了,但是语言表达又是人类社会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追溯到幼年时期有什么样的可能性?当进入到青春期一直到婚恋期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障碍它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尤其是男性,如果说有这种情况,他会在和异性交流的时候没话说,显得比较笨拙,然后让人觉得你说话好像很乏味,不知道怎么让人开心,自己又特别的紧张,所以当他遇到喜欢的异性的时候会更加焦虑。那我们追溯到在我们出生的第三年,一岁到三岁,这三年期间,这其实是我们人生当中最无助的三年,因为我们所有的事情要别人帮助才能完成,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之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的是人脸,听到的是人声,所以他尤其需要的是不断地有耳边爱的唠叨。我一直提倡家长,如
18、果你现在孩子还小,你有非常大的机会让你的孩子未来的语言表达变得顺畅,让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变得非常地强,最主要的一点不是说我们的发音要多么地标准,而是在于3岁之前孩子的耳边有没有这个爱的唠叨,事实上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唠叨的,只有是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经常陪伴在孩子的耳边不停地唠叨。比如小宝宝拉粑粑了,这个抚养人还是爱意浓浓地说:“诶呦,看你这小屁屁!”我们一直会用爱的语言来向这个孩子进行唠叨的传递的。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现在这个阶段,那么我们一定要去强化,要去留意,要去修正,但如果孩子已经错过了这个阶段,你有可能会有二胎的机会,那从一个新的生命开始就要去不断地修正或者说孩子哪怕过了这个期限,我们都
19、要知道问题出在哪?当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的时候才能更好地从现在开始帮助到我们的孩子。我们说到的这个爱的唠叨,不仅仅是说孩子身边的这个陪育者、抚养者从早到晚陪着她,很多妈妈或很多阿姨在带孩子的时候一直是一个无语的状态,就是每天只要保证这个孩子是安全的就可以了,但是从来没有跟这个孩子有太多的爱的表达,觉得一个小婴儿又听不懂,但是3岁之前在孩子的耳边不停地唠叨非常地关键,让孩子通过抚养人的这种爱的唠叨去感知身边的一切,当我们用爱的唠叨在进行的时候也会向他来传达爱意。比如刚刚说到的你给他换个尿布湿,可能你会说:“你看看你的小屁屁,好臭臭啊,谁家的小臭宝啊?”我们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出去散步的时候一路上也
20、会说:“你看这个小狗狗,你快喊小狗狗。”是不是类似这样的话,我们都是在跟孩子去介绍这个世界,让他通过你的语言开始慢慢地感知周围的一切,同时也是让孩子开始积累最早期的词汇量。所以说孩子一定是在说跟听之间有一个转换的,就是听得多了他才能说得多,在他的耳边不停地唠叨,孩子早早地就能冒出很多词汇,所以一个孩子如果说话早,小嘴特别伶俐,往往就是因为他在一岁半到三岁之前,主要生活在家庭内并且身边总有爱他的亲人在不断地唠叨;相反,如果发现孩子到了四五岁见到陌生人的时候不爱张嘴,不爱叫人,那这类孩子往往也是在三岁之前他缺乏这种唠叨的背景,所以我们要去要求无论你家里是老人带孩子还是阿姨带孩子,不管他的普通话标准
21、与否,先让孩子耳边有这样的声音出现。孩子的辨别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你担心说“不行,他们有口音,怕把孩子带跑偏了”,但是最怕的是无声的状态,哪怕有声音他不够标准也没有关系,先让孩子感觉到从声音上来说“我是被爱着的,我是被关注着的”,那么孩子会有一个非常好的转换的能力;如果你的普通话够标准,或者我们让他多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这种音频,孩子自然是很快能够转换过来的,那么就是看看这两者哪种对孩子的好处要更多一些了。我想一个不标准的语音环境跟一个完全无声的环境相比,那肯定是有爱的但是哪怕不标准的那一个充满着唠叨的那个声音对孩子的发展更好的,所以我们要对抚养者,如果你不能全天侯不能在家陪伴孩子,那他又是处在
22、这个敏感期,那你就要要求全天候照看他的这个人或这两个人,要让他们多跟孩子多说话,哪怕他听不懂,多跟他说,多去输入。所以,你不要觉得养一个孩子光有物质抚养就够了,拼命地赚钱,把自己的事业做得非常好,但是很有可能我们错过了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这样的敏感期,我们一定要孩子耳边多留下的是妈妈的细语,父亲低沉的音质,因为这时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你照顾他并且让他产生满足形成快乐的记忆是相关联的,那是他今后不需要理由而爱你和依恋你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熟悉的声音。如果你白天都特别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那你下了班之后我知道你很累,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还非常小,特别是在三岁之前,请你一定要多在他身边给他耳语,一直让他
23、身边充斥着妈妈的声音的,让他对你的声音熟悉而又踏实,让孩子对你的声音形成一种依恋。因为这种声音他在肚子里就已经开始听了,妈妈回到家千万可不能偷懒,尤其是最好的亲子时光就是睡觉之前的这半个小时,读绘本,讲故事,妈妈来讲,孩子来听,等孩子慢慢会讲了,孩子也可以讲出来,跟妈妈之间的这种言语的听和说的交流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在孩子3岁之前一定要给他爱的唠叨,爱的唠叨听得越多,孩子未来人际交往越会畅顺一些,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更好一些,他也更会有安全感,这个耳边的耳语不管普通话与否,但一定要求这个抚养者在孩子的耳边经常说话,不停地跟他讲。同时,在这个时候不能忽略了长辈,老人给你带孩子,你要给予她心理上的安慰
24、,因为她们到了这个年龄会特别没有成就感,会特别地觉得除了做事自己没有任何的价值,所以这个时候你看到她,进门先喊一声“妈”都会让她觉得心理舒服了。但我们的爱一直是在向下(对孩子)流动,为了让爱是流动起来的,不要光向下(对孩子)流动,也要回过头看看你的父母,看看你的祖辈在带孩子的这个事情上她们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不需要你太多的回报,哪怕是你看到她跟他说一句,打个招呼,说一句“您辛苦了”。(四)第四个心理节点就是6岁,6岁之前我们要对孩子说“不”。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感情抚养,但是很多家长困惑的是当我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去培养起来的孩子,怎么有一天突然让我们感觉这么陌生呢?那么敌对,那么可怕呢?这是我们
25、养大的孩子吗?有的时候孩子在父母看来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突然发现他抢别人东西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特别好,可是有一天为什么孩子就因为父母说了几句而就选择自我伤害呢?而有的时候稍微有点不满足就离家出走呢?记得有一个妈妈说:“记得前两我和她出门过马路的时候她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之后她就离家出走了呢?就再也找不到这个孩子了,我真搞不清楚我这么爱她,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于孩子成长需要爱,但是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和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感觉到快乐,而是生活当中的这些相遇和离别。快乐和痛苦,它都是成双成对的出现的,成长当中孩子必须经历的也是这种成对的教育,就是
26、你必须要让他经历的是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和忍耐,所以如果我们一直给予孩子的是非常充分满足的这种爱和快乐,你也要记得痛苦、克制和忍耐这些是要同时出现的,这种养育就在孩子三岁左右,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的时候,我们就要对他说“不行”,但这个时候你要对他说“不行”,他会怎么样?你想一想,你家孩子三岁左右,他在外面看中了一辆小汽车,他要买,你不给他买,有很大的概率这个孩子是会哭闹的,更有甚者会在地上打滚,撒泼,我就是不起来,这个时候如果你妥协了,那他之后就知道了,这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会的非常危险的、狡猾的试探。那就试探你,看看你会怎么样,你满足我了,好,哭闹有用,下次我会再这样做。你就会发现孩子
27、是非常精明的,他不断地去试探你的底线,试探哪一种方式更能能够满足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养育孩子不能给孩子推向了深渊,很多时候爱子如杀子,太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以爱来养恶了,所以你要去审视一下目前家庭当中的教育,除了爱的教育还有没有一些克制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忍耐的教育,让孩子知道怎么去承担痛苦的这样的教育方式,所以说“不”,拒绝孩子,有底线的不随意满足,这是非常重要的。跟孩子说“不”,其实这个时间一定要视自家孩子的情况要不断地去提前的。到底怎么样去跟孩子说不?一定要跟孩子说“不”,这是一个大前提。前一段时间讲到过,一个合格的抚养者在抚养的过程当中一定是“恩威并施”的,很可惜的是很多的抚养者只做到了
28、“恩”,没有做到“威”,或者没有在该出现“威”的节点上出现“威”,而在之后发现管控不了的时候,盲目地给孩子一些非常强制性的所谓的规则,那么孩子一下子就接受不了了。所以一定是从小开始,当发现孩子有用各种各样无理取闹的行为去威胁你的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不管他是3岁、2岁、1.5岁,只要有一定要开始制止,树立规则,而不是等到有一天你发现孩子控制不了的时候你才跟他说:“你这样可不行啊!你停下来”那时候已经晚了。 怎么跟孩子来说不呢?1、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 一般3岁左右就已经有了,甚至更早,你会发现孩子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去威胁你,3岁之前,孩子很多时候的哭声是他身体痛苦的一种感受的表达,哭是一
29、种信号,我们要帮他去解决痛苦,要去关心他,关爱他;但是到了3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不再是身体的痛苦,甚至更早的时候你发现现在孩子很早熟,他很聪明的,一岁多他就开始用哭声来向你去表达一些其他的信号,比如我想要什么样的东西,你没有满足我,那我就要用哭来表达我必须要得到,你不给我买我就大哭大闹,当父母发现他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情况出现,就要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2、说“不”的环境一定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而不要在众人面前,或者是在其他的亲属面前,所以无论他在哪跟你对质,跟你大闹,你都不要急,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没有其他的危险物品,你把他放到卧室里面,把门关上,
30、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形境的压力,然后告诉他:“今天这样子是不对的,下次不能再这样了。”3、如果他是第一次这么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因为他不知道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这个时候:一不要打,二不骂,三不要在这个时候跟他讲道理,很多事情你在这个情绪上,第一他听不懂,小的时候听不懂;第二很多言语他不明白,还有他在这个情绪点上的时候他很难安静下来。4、你要做的是这个时候你不要走开,因为要他一直感受到的是你不让步的态度。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哭的时候会很伤心,而且还会很气愤,没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拿枕头下来往地下摔,但是一定要让他知道痛不能再撞,而这个时间你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一
31、个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到的是温和而坚定,你的神态要温和,不要过度动怒,也不能笑场(因为有时候孩子他完全是在试探你,这是人的本性,与生俱来的一种狡猾的试探,他用这种哭闹来看看你的底线在哪,而哭闹的时候他还不停地瞄你,看看你的反应),如果这个时候你手足无措了,你情绪失控了,或者是你缴械投降了,孩子就知道这招有用,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决,不缴械投降,他在偷瞄你的时候你发现了也不能笑场,一定是态度要坚决,神情是温和的,看着他,他哭就让他继续哭,当你发现他看你的时候,你可以说:“哭够了吗?没哭够你可以继续,要不要纸巾?”我们表现出来的是关怀,但是我们的态度没有丝毫地让步,你的态度是一直坚定的,让孩子知道这个事情上你不会让步,你是有底线的。这种对孩子说“不”的方式是一次事件的行为来处理,告诉他: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也不会心痛,我对你的爱是有限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班轮运输合同模板(含供应链金融)
- 2025版大型企业仓储物流全面承包合作协议书
- 2025版波形护栏安装及道路桥梁安全防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保健食品电商平台广告位租赁及合作合同
- 2025版按揭中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按揭贷款优化服务版
- 2025版车辆保险理赔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板材新产品研发及生产合作合同
- 2025年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第一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按揭购房合同范本:保障买卖双方合法权益
- 胸痛患者的急救流程及措施
- “双碳”目标下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
-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第4版) 课件 第七章 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与辅导
- 案例库构建与应用-深度研究
- 2025年金融顾问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南海争端解析》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详细版)
- 2025年个人资产出售与收购协议书
- 2024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
- 《二尖瓣反流》课件
- 2025年度文化旅游区景区管理费收取与运营合同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