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选择题1 .下列属于唐朝创新的工具是铁器和牛耕筒车 曲辕犁 楼车A.B.C.D.2 .某中学几个同学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布置,他们选题为“唐朝的中外交往”。请你 带他们筛选出材料中不恰当的内容A .文成公主和亲B .玄奘西游学习佛经C.鉴真东渡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3 .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 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 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艺术的繁荣状况B.农业的发展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D.开放的社会局面4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非常形象地将唐都长安城的布局描

2、写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 二街如种菜畦”。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和“市”的城 市功能分别是A .政府机构和商业区 B.娱乐区和商业区 C.居民区和商业区 D.商业区和服务区5 .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 风貌。如下图所示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6 .史书中关于一种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的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其所指的是()B.筒车C.曲辕犁D.楼车7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 “且放白鹿青康间,须行即骑

3、访名山。”这些诗句A .痛斥了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江南的无耻行为8 .流露出作者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现实的心境C.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D.反映出社会风尚和民众价值观念的变迁8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筒车曲辕犁唐三彩乐俑A0B.C.D.9 .我国古代把国家称为“社稷”,体现出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唐朝前期农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包括哪几个 筒车翻车秧马曲辕犁A .B.C.D.10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图片中由唐代改进的用于土地耕作的生产工具是A .筒车B.秧马D.曲辕犁11 .

4、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A.农业耕作工具 B.便捷的交通工具C.农业灌溉工具 D.实用的生活用具12 .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水利工程兴建,促进了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为提高。可见促进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唐朝统治者的作用出现了曲辕犁、筒车等新式工具风调雨顺,没有天灾兴建水利工程B.C.D.13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14 .假如时光穿梭,你回到了唐朝

5、,可能看到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A.B,C.D.15 .下图对联赞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吴道子16 .如下图农具的功能是()A .纺织B.灌溉C.防洪D.耕作17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还任用各民族贵族为 官,实行和亲政策因此,各民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上述材料说明()A.唐太宗统治时对外交往频繁B.唐太宗时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唐太宗重视汉族,轻视少数民族18 .唐朝时期,西域音乐盛行中原

6、。下列唐朝宫廷的十部乐中不属于西域乐的是()A.天竺乐B.龟兹乐C.疏勒乐D.高昌乐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 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 还有外国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朱汉国主编历史(1)唐朝的诗人中,“诗仙”

7、和“诗圣”分别是谁?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唐诗以及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3)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隋代,艺术家符中原乐舞与各族、各国乐舞融为一体。唐代,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到了贞观时期,乐舞发展到黄金时代。有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琉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 、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等。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根据材料,概括唐乐舞发展到黄金时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结合所学可

8、知,唐朝在农业上,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 加了粮食产量,推动了农业发展,符合题意;春秋时期出现铁器和牛耕,排除;楼 车是在西汉时期出现,排除。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o2. 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和亲属于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不属于中外交往,选项A符合题意;玄奘西游至天竺学习佛经,加强了中印之间的交往,属于中外交往,排除B;鉴真东渡日本,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加强了中日之间的交往,属于中外交往,排除CD故选A。 3. B 题干图片唐三彩体现了唐朝的手工业中制瓷业的发展状况;乐舞俑中的“西域人”体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局面,驼背上“乐舞队”体现了唐朝艺术的

9、繁荣状况。图片唐三彩骑驼载 乐舞俑反映不出唐朝农业方面的信息,B符合题意,故选B;4.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C符合题意,AB讣符合题意,故选择 Co 5. A 契丹鸡冠壶是辽政权时期的,排除;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风俗画,排除;唐三彩骆驼乐舞俑和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反映了西域服饰文化的源流以及与中原服饰文化相互 影响、交流融汇的轨迹,显示了唐朝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符合题意。 所以A符合题意,BCD项排除。故选择 A。 6. B 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亦称“水转筒车”,发明于唐朝。材料中“水激轮转,众筒兜水”

10、“以灌稻田”说明这种工具是利用水力推动灌溉的工具,故B符合题意;A是插秧工具;C是耕地的工具;D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排除A、C和D=故选Bo 7. C 据“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 “且放白鹿青康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可知,这些诗句是李白的诗句,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C符合题意;ABD项诗句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Co8. B唐朝在农业方面,兴修水利工程

11、,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符合题意;秧马出现在宋朝,排除;唐三彩反映的是唐朝的手工业法则,排除。所以 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o9.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出现了灌溉用的筒车,也出现了耕种用的曲辕犁,故D正确。翻车是汉朝时期出现的,秧马是宋朝出现的农具,故排除 ABC项。故选D。10. D依据题干“由唐代改进的用于土地耕作的生产工具”,曲辕犁是唐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用于土地耕作,D正确;筒车是唐代发明的灌溉工具,A排除;秧马是宋朝开始使用的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B排除;楼车是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C排除。

12、故选Do11. C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材料中“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可知筒车是农业灌溉工具,C符合题意;耕作工具、交通工具、生活用具均不符合筒车的特点,A、B和D不符合题意。故选 Q12. C根据所学和材料“统治者励精图治,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水利工程兴建”可知,这体现的是唐朝统治者的作用,曲辕犁、筒车等新式工具的作用,兴建水利工程的作用,故符合题意;没有天灾不符合实际情况,故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C13.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李白因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诗仙”。A正确。杜甫被称为诗圣而不是诗仙。B错误

13、;白居易诗歌平易近人,被称为诗魔,C错误;王维是唐朝著名田园诗人,被称为诗佛。D错误。综上,故选 Ao14. D唐朝时期农业方面出现了耕犁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方面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 冠于全国;城市方面都城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既是当时中国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社会风气方面比较开放,充满 活力、兼容并蓄。故 符合题意。故选 Do 15.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一生写下几千首诗,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歌记载了社会的 万象,人民的生活,艰难的旅程,反映出了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 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并称杜甫为

14、“诗圣”。因此对联赞写的是杜甫。选项B符合题意;李白是“诗仙”;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吴道子是唐朝最著名的画 家。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o 16. D 图片是曲辕犁。曲辕犁是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的耕作农具,故D符合题意;纺织与曲辕犁的功能不符,排除 A;筒车是灌溉农具,排除 B;防洪与曲辕犁的功能不符,排 除Co故选Do 17. C根据所学和材料“爱之如一任用各民族贵族为官,实行和亲政策”可知,唐太宗 团结各民族,实行开明民族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故C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不是对外交往,故A不符合题意;开元盛世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故 B不符合题意;唐太宗

15、平等待各民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 Co18. A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天竺乐,即古印度乐,隋唐时成为宫廷乐之一,但不属于西域 音乐,故A符合题意;唐太宗时的十部乐,分别是燕乐、清商、西凉、高丽、扶南、龟兹、疏勒、康国、安国、高昌十部,故排除 BCD。故选Ao 19. (1)李白 杜甫;李白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 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杜甫的诗歌诗风淳朴厚重,很多作品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 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2)唐诗题材丰富多样,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万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昂扬

16、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 貌。(3)唐朝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重视科举制的发展,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开放的对外政策等。(任意一点)(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李白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作品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他被誉为“诗圣”。(2)依据材料一 “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 “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

17、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 “作者中既有帝 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由此可知唐诗的特点:唐诗题材丰富多样,风 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 5万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由材料二“唐朝允许不 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 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据所学,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有很多不同少数民 族、外国人来唐朝考试、当官,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 风貌。(3)依据前面的材料一、二:唐朝是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题材丰富多样,传世诗歌很多,诗人辈出;材料二唐朝社会风气开放。结合课本所学,唐朝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重 视科举制的发展,促进文化的发展;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开放的对外政策,导 致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等。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