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1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2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3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4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格桑花鸿鸣军嫂去唐古拉山兵部站看望当连长的丈夫,从格尔木站一下车,就看见一名20 岁出头的小战士向她招手,原来是接她的司机兵。军嫂来到军车前,看见车的前面,绑了一束鲜花,有点像江南的扫帚梅,还有点像菊花。她乐了,这个小伙子,还挺热爱生活的。军车离开格尔木,奔驰在去唐古拉山的山路上。司机兵一边开车,一边和军嫂聊天。“嫂子,听连长说,你是大学生,还是城市人,却一直生活在山村。”司机兵好奇地问。“是啊,我和你大哥是大学同学,他毕业参军去了边疆,父母年龄大,就他一个儿子,为让他安心卫国,结婚后我辞去公司会计工作,

2、从苏州到他老家,陕西的一个小山村,现在有 10 多年了。”军嫂轻描淡写地说。“嫂子,你是城市人,在山村适应吗?”“开始不适应,现在学会了柴火灶做饭,喂猪砍柴,山地播种,彻底是个农村媳妇了。军嫂说着笑了起来。司机兵又问:“嫂子,山村的生活不容易吧?”“还行,就是有时候有一种无助的感觉,比如上个月,我脸上一个痦子越来越大,还有点疼,医生说是黑色素痣病变,怀疑是恶性肿瘤前兆,必须切除。我瞒家人做了手术,还好,病理检验报告显示,肿瘤是良性,我就是那次才哭了。”军嫂好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却让司机兵心里为之一振,他由衷地说:“嫂子,你真了不起!”军嫂笑着说:“这有什么啊,你大哥为国家,我为他呀。”军嫂脸上

3、洋溢着开心的神情,接着说,“实际我最自豪的是我儿子,他7 岁了,经常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爸爸,我爸爸是解放军,他在唐古拉山保卫国家司机兵听得眼睛有些湿润。对面不断有军车开过来,军嫂发现,这些军车开过来的时候,都鸣笛三声,车上的人都向他们的军车敬礼,有时候司机兵也举手回礼。军嫂很奇怪,问:“你们军车在路上相遇,都互相敬礼呀?”司机兵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军嫂:“嫂子,你认识车前挂着的那束花吗?”军嫂说:“好像我们那里的扫帚梅花。”司机兵说:“是的,它和扫帚梅是一个品种,在西藏,叫格桑花。人们经常借着格桑花表达和抒发美好的情感,把它当作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征。它美丽而不娇艳,又是形容女强人的代名词

4、,还是西藏首府拉萨市的市花。”“我们部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有军车接送探亲的军嫂,车前必须绑一束格桑花。来往的军车遇见后,都要避让,同时车上的军人,不管是谁,都要向军嫂敬礼。”这时军车正行在盘山路上,一段路很窄,前面一辆军车停在悬崖边,等待他们的车缓缓立正!敬礼!通过,两车快要相遇时,听见了对面车上的大声口令:军嫂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从车窗伸出头,走出很远,还向敬礼的战士们挥手。军车来到了雪峰山下的补给站,司机兵说:“我们在这里吃午饭,还有半个小时就到达兵部站了。”军嫂有些着急:“既然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先不吃饭,直接上山好吗?”司机兵乐了,说:“理解嫂子心情,我去办理上山手续。”不一会儿,司机

5、兵垂头丧气地走了回来:“嫂子,我们上不了山了。”“怎么了?”“昨天夜里发生了雪崩,上山的路全被堵住,现在正清理积雪,车根本上不去。”“多长时间才能上山?”军嫂也有点急了,没想到,近在咫尺,却发生雪崩,成了远在天涯。司机兵说:“听补给站同志说,最快也要半个月。”想到有三年没见到丈夫了,现在已经到了雪峰山下,军嫂计算了一下时间,一咬牙:“我在这里等半个月。”半个月后,上山的路还没通,军嫂想到年迈的公公和婆婆,还有儿子马上要上学,不能再等了,只好遗憾地决定回去。临走前,在补给站领导安排下,军嫂和丈夫各拿着望远镜,在山下和山上互相观望。军嫂发现,望远镜里的爱人,站在国旗下,手不断地擦着眼睛,而自己,却

6、早已泪流满面。这时,军嫂突然发现,在丈夫身边,齐刷刷地站着一排军人,他们一起举起右手,向山下敬礼。(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军嫂看见军车前绑的鲜花,认为司机兵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小伙子,这看似闲笔,实则颇具匠心,目的是为下文写过往军车敬军礼作铺整。B. 小说善用语言写人,作者在写军嫂向司机兵叙说自己的故事时,使用“轻描淡写地说”“ 说着笑了起来”等语句,写出了军嫂生活的不易。C. 司机兵虽然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他的串联,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连贯、自然,军嫂这一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D. 小说以故事中有故事的形式,在叙述中穿

7、插讲述,既讲述了军嫂过去的生活故事,也叙述了现在军看望丈夫的故事,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2)小说多次写到“眼泪 ”,眼泪中包含着不同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为“军嫂 ”,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1 ) B( 2) 是一种忧虑的眼泪,军嫂担心自己有恶性肿瘤,流下了忧虑的眼泪。 一种钦佩的眼泪,军嫂默默付出,独立撑起一个家,让司机兵钦佩。 一种是感动的眼泪,过往军人对军嫂行礼,为军嫂让行,这些都让军嫂很感动。 一种是无奈的眼泪,军嫂和连长丈夫长久分离如今却只能用望远镜相望。(3)示例一:我认为标题“格桑花 ”好。理由如下: 从内容来看,

8、以“军嫂 ”为题无法全面概括文章的内容。 从人物形象来看,“格桑花 ”是女强人的代名词,是军嫂坚强形象的象征。 从情感来看,“格桑花 ”代表着幸福吉祥,表达出军嫂和丈夫之间的美好情感; 从表达效果来看,“格桑花 ”富有诗意,能够激起读者的想象。示例二:我认为标题“军嫂 ”更好。理由如下: 从内容来看,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军嫂的故事,即军嫂过去的生活故事和现在看望丈夫的故事。 从人物形象来看,小说主要刻画的是军嫂这个人物的丰富形象。 从情感来看,小说表现的足以“军嫂 ”为叙述对象的军嫂和丈夫之间的情感故事。 从表达效果来看,“军嫂 ”一词朴素、大众化,更为直接地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解析】【分析】(

9、1 ) B 项, “使用 轻描淡写地说 说着笑了起来等语句,写出了军嫂生活的不易”曲解文意,军嫂叙说的故事本身可以反映军嫂的不容易,但是“使用轻描淡写地说 ”“ 说着笑了起来”等语句主要是为了突出军嫂的乐观。故选B。( 2)本题说小说多次写到“眼泪 ”,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眼泪中包含着不同的情感。依次找到几次写“流泪 ”的情节,结合上下文或者小说主旨分析即可。第一处流泪是军嫂瞒家人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以后,军嫂担心自己有恶性肿瘤,流下的是忧虑的眼泪。第二处是司机兵听军嫂介绍自己带孩子照顾家人,眼睛有些湿润,司机兵钦佩军嫂默默付出,独立撑起一个家,这是一种钦佩的眼泪。第三处是过往的车辆看到车前面的格

10、桑花后都对军嫂敬礼,军嫂流出了激动的泪水。第四处是因为雪崩不能上山,军嫂和丈夫各拿着望远镜望着对方,长久分离如今却只能用望远镜相望,是一种无奈的眼泪。( 3)本题说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为“军嫂 ”,要求结合作品谈谈看法。这个题目可以见仁见智,关键是要谈出理由和看法。这里答题时主要切入点是小说的几个要素。具体来讲,就可以从情节上,分别说“军嫂 ”和 “格桑花 ”概括情节的利弊关系;从人物形象上,可以各自从小说塑造“军嫂 ”形象还是“格桑花 ”形象的有利角度讲明理由;从表现的情感主旨方面,也可以从“军嫂 ”或者 “格桑花 ”各自表达的感情角度讲明好处;从读者感受方面,也可以从 “军嫂 ”和 “格

11、桑花 ”各自方面具体分析带给读者的独特阅读效果。要注意表述条理清楚,语言简洁精练。故答案为:B; 是一种忧虑的眼泪,军嫂担心自己有恶性肿瘤,流下了忧虑的眼泪。 一种钦佩的眼泪,军嫂默默付出,独立撑起一个家,让司机兵钦佩。 一种是感动的眼泪,过往军人对军嫂行礼,为军嫂让行,这些都让军嫂很感动。 一种是无奈的眼泪,军嫂和连长丈夫长久分离如今却只能用望远镜相望。示例一:我认为标题 格桑花”好。理由如下:从内容来看,以军嫂”为题无法全面概括文章的内容。 从人物形象来看,“格桑花 ”是女强人的代名词,是军嫂坚强形象的象征。 从情感来看,“格桑花 ”代表着幸福吉祥,表达出军嫂和丈夫之间的美好情感; 从表达

12、效果来看,“格桑花 ”富有诗意,能够激起读者的想象。示例二:我认为标题“军嫂 ”更好。理由如下: 从内容来看,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军嫂的故事,即军嫂过去的生活故事和现在看望丈夫的故事。 从人物形象来看,小说主要刻画的是军嫂这个人物的丰富形象。 从情感来看,小说表现的足以“军嫂 ”为叙述对象的军嫂和丈夫之间的情感故事。 从表达效果来看,“军嫂 ”一词朴素、大众化,更为直接地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本题考查词

13、语含义及把握作品情感态度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厘清文章思路,把握每部分作者的观点,把握对人物的评价,进行概括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本题可结合具体情节,军嫂担心自己有恶性肿瘤,流下了忧虑的眼泪;军嫂默默付出,独立撑起一个家,让司机兵钦佩;过往军人对军嫂行礼,为军嫂让行,这些都让军嫂很感动;军嫂和连长丈夫长久分离,如今却只能用望远镜相望,无耐。此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作品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

14、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先明确观点,再分析。比如我认为标题“格桑花”更好。从内容来看,以“军嫂 ”为题无法全面概括文章的内容。从人物形象来看,“格桑花”是女强人的代名词,是军嫂坚强形象的象征。从情感来看,“格桑花 ”代表着幸福吉祥,表达出军嫂和丈夫之间的美好情感。从表达效果来看, “格桑花 ”富有诗意,能够激起读者的想象。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所谓 “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

15、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 ”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 “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 ”不同, “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

16、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 ”,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 “我喜欢 ”变成了 “你是 ”与 “你将会喜

17、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 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

18、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 “被遗忘权”和 “隐私权 ”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数据十大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

19、应有所辨析。( 3)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着重论证了哪些影响?【答案】( 1 ) A( 2) B( 3) 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对个人权利的影响。【解析】【分析】(1) B项,将第一段数字化记忆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和 第四段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进行简单拼接,强加因果。 C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表明了“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 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D 项,曲解文意

20、。原文最后一段可推知,“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的行为本身属于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且明确表示“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故选A。2) 2) B 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故选B。( 3)本题中,由“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可知: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着重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首先, 被遗忘权 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可知:对隐私、记忆

21、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由“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可知: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故答案为:A;B; 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对个人权利的影响。【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

22、 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 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贾政近来闻得代儒称赞他(宝玉)专能对对,虽不喜读书,却有些歪才,所以此时便命他跟入园中,意欲试他一试。逶迤走进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迭翠 ”二字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 赛香

23、炉”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才情,故此只将些俗套来敷衍。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听见古人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倒也大方。”众人听了,赞道:“是极!妙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中”贾政笑道:“不当过奖他。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说着,进入石洞,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熳,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俯而视之,但见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到亭内坐了,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 翼然

24、 罢。”贾政笑道:“ 翼然 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为称。依我拙裁,欧阳公句,泻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 字。 ”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 二字妙。 ”贾政拈须寻思,因叫宝玉也拟一个来。宝玉回道:“此处既为省亲别墅,亦当依应制之体,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何如?方才众人编新,你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雅。你且说你的。”宝玉道:“用 泻玉 二字,则不若 沁芳 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须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称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 “再作一副七言对来。”宝玉四顾一望,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

25、笑。众人又称赞了一番。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 ”贾政笑道:这一处倒还好。若能月夜至此曾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说着,便看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众人忙用闲话解说。又二客说: “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也俗。 ”又一个道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俗。 ”贾珍在旁说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罢。”贾政忙道:“休如此纵了他。”因说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等说出议论来,方许你做。方才众人说的,可有使得的没有?”宝玉见问,便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 ”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必须

26、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做?”贾政道:“难道 淇水 睢园 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 ”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 ”因命: “再题一联来。 ”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贾政摇头道:“也未见长。”一面说,一面走。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墙,墙上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祜榻辘物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无际。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虽系人力穿凿,却入目动心,未免勾

27、引起我归农之意。 ”说毕,方欲进去,忽见篱门外路旁有一石,亦为留题之所。贾政道:“诸公请题。”大家正想,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话,便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且题以杏帘在望四字。 ”众人都道:“好个 在望 又暗合 杏花村 意思。 ”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 杏花 二字,便俗陋不堪了。唐人诗里还有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 的妙? ”众人听了,越发同声拍手道:“妙! ”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们跟前卖弄!方才任你胡说,也不过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说着,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

28、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 有凤来仪多了。 ”贾政听了道:“咳,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呢! 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云天然 二字,不知何意?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怕他讨了没趣,今见问“天然 ”二字,众人忙道:“天然者,天之自成,不是人力之所为的。”宝玉道:“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朱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投出去! ”才出去,又喝命回来,命: 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巴!”宝玉吓的战兢兢的半日,

29、只得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贾政听了,摇头道:“更不好。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节选部分介绍大观园的布局结构、风貌景致,主要目的在于展现贾府的极度奢华,展示 贾宝玉的文才,为下文元妃省亲做铺垫;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为我们展现了古代高超 的造园艺术。B. 要想把景物众多、结构繁复、匠心独运的大观园清楚、详细地介绍给读者很不容易,但 作者通过巡看新告竣的大观园,拟题匾对这一方法,不但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还使叙 述极富故事性。C. 大观园中的几处房子,后来都分给宝玉和他的嫂子、姐妹们居住,作者预先描绘这些各具不同特

30、点的景色,以便用它作背景来烘托以后房主人的典型性格。如稻香村的环境就与 守节寡欲的李纨性格协调。D. 题对额也是两类人在文才诗思方面的一次实地考核:一方是正统文人贾政和一批附庸风 雅的清客;一方则是封建逆子贾宝玉,结果宝玉凭自己的才华完胜前者。这体现了作者对 正统文人的辛辣嘲讽。( 2) “林黛玉进贾府”中通过黛玉的观察,刻画出了宝玉“潇洒 ”“ 多情 ”的一面,这篇节选文字通过贾政的考核又展现了宝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3)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宝玉共题写了五处匾对,贾政对宝玉的态度各有不同,如何理解贾政对宝玉的态度中蕴含的深意?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作具体分析。【答案】(

31、1 ) D( 2) 多才:宝玉知识丰富,才思敏捷,题匾对张口就来引经据典,解释头头是道。脱俗:宝玉对景物的理解不落俗套,匾对意境清雅,格调清新,无陈词滥调,与众不同。 叛逆:宝玉说话直率,乐于表现,不善藏锋,直接驳斥众人,甚至与父亲“牛心 ”。 胆小:宝玉有软弱的一面,父亲一呵斥,就吓得不知所措,战战兢兢。( 3) 题写 “曲径通幽”时, “贾政笑道”是满意。宝玉题的对额确实体现出过人的才气,超出众人深远,众人的称赞更是让贾政很有面子。 题写 “沁芳亭 ”时, “贾政笑道”“ 贾政拈须点头不语”“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体现的是贾政掩饰不住的得意。 题写 “有凤来仪”时,“贾政冷笑道”“ 贾政点

32、头道”“ 家政摇头道”,是掩饰自己的得意,同时也是在众人面前体现自己教子严厉,维护自己大家长的威严形象。 题写 “杏帘在望”“ 稻香村 ”时, “贾政一声断喝 ”是对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话”表现出的按捺不住的表现欲和年少轻狂意味的不满,他不想让儿子过于骄傲。 在讨论 “稻香村 ”时, “贾政气的喝命”,是宝玉“牛心 ”,对父亲也不客气地反驳,流露出叛逆的意味,这让贾政不喜欢。【解析】【分析】(1) D 项 “宝玉凭自己的才华完胜前者”错,宝玉完胜前者不一定都凭借自己的才华,文人清客们知道贾政的用意,有故意相让的可能。原文中有“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才情,故此只将些俗套来敷衍”

33、的交代。故选D。(2)解答本题从宝玉“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且题以杏帘在望四字 ”、 “唐人诗里还有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 的妙? ”等多处引经据典、应对自如,表现了他知识丰富,才思敏捷;从“大家正想,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话,便说道”表明他说话直率、乐于表现;从“宝玉吓的战兢兢的,半日,只得念道”表明他极为害怕父亲,有软弱的一面;从“此处既为省亲别墅,亦当依应制之体,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 “用泻玉 二字,则不若沁芳 二字,岂不新雅? ”等处体现宝玉对景物的理解不落俗套,无陈词滥调,与众不同,从“尝听见古人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 这旧句

34、在上,倒也大方”、 “这太板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 ”等处看出宝玉匾对意境清雅,格调清新,这些都表现出宝玉的脱俗。( 3)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题写“曲径通幽”时, “贾政笑道”是满意,宝玉题的对额确实体现出过人的才气,超出众人甚远,众人的称赞更是让贾政很有面子;题写“沁芳亭 ”时, “贾政笑道”“ 贾政拈须点头不语”“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 ”体现的是贾政掩饰不住的得意;题写“有凤来仪”时, “家政冷笑道”“ 贾政点头道”“ 家政摇头道”,是掩饰自己的得意,同时也是在众人面前体现自己教

35、子严厉,维护自己大家长的威严形象;题写“杏帘在望”“ 稻香村 ”时, “贾政一声断喝”是对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话”表现出的按捺不住的表现欲和年少轻狂意味的不满,他不想让儿子过于骄傲;在讨论 “稻香村 ”时, “贾政气的喝命”,是宝玉“牛心 ”,对父亲也不客气地反驳,流露出叛逆的意味,这让贾政不喜欢,也是想在众人面前体现自己教子严厉,维护自己大家长的威严形象。故答案为:D; 多才:宝玉知识丰富,才思敏捷,题匾对张口就来引经据典,解释头头是道。 脱俗:宝玉对景物的理解不落俗套,匾对意境清雅,格调清新,无陈词滥调,与众不同。叛逆:宝玉说话直率,乐于表现,不善藏锋,直接驳斥众人,甚至与父亲“

36、牛心 ”。 胆小:宝玉有软弱的一面,父亲一呵斥,就吓得不知所措,战战兢兢。 题写 “曲径通幽”时, “贾政笑道”是满意。宝玉题的对额确实体现出过人的才气,超出众人深远,众人的称赞更是让贾政很有面子。 题写 “沁芳亭 ”时, “贾政笑道”“ 贾政拈须点头不语 ”“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体现的是贾政掩饰不住的得意。 题写 “有凤来仪”时, “贾政冷笑道”“ 贾政点头道”“ 家政摇头道”,是掩饰自己的得意,同时也是在众人面前体现自己教子严厉,维护自己大家长的威严形象。 题写 “杏帘在望”“ 稻香村 ”时, “贾政一声断喝”是对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话”表现出的按捺不住的表现欲和年少轻狂意味的

37、不满,他不想让儿子过于骄傲。 在讨论 “稻香村 ”时, “贾政气的喝命”,是宝玉“牛心 ”,对父亲也不客气地反驳,流露出叛逆的意味,这让贾政不喜欢。【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

38、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贾政对宝玉的表现偶尔微笑点头,但更多的是冷笑怒斥,这是运用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此题重点抓住“微笑点头”“ 冷笑怒斥”等表情分析。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人类智慧发展的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本文特指自然科学)和艺术之间在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有各不相同的联系方式,考察二者在不同阶段相互联系的特征对于理解二者的关系很有意义。古代文明

39、中,艺术与萌芽时期的科学的结合是通过神话传说和宗教来完成的,有关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后来的古希腊的史料几乎都是神话与宗教。据记载,古埃及的医学史涉及一个有关“贺鲁斯之眼”的神话,这个神话使埃及人将“贺鲁斯之眼”崇敬为守护与康复的象征,以至于“R这个象征着贺鲁斯眼睛的神秘符号便出现在后来医生的处方笺上。金字塔的修建可以看成是神话幻想和科学的完美结合,这些埃及王朝的法老们幻想能够使之再生的陵墓以最简单的几何形状获得最抽象的艺术效果。古代的宇宙论思想也与神话直接相关,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里都认为大地是被某种有力的能够负重的动物驮在背上的,并以这些动物因为过于劳累导致腿脚抖动来解释地震的成因。古代科学与艺

40、术神话的这种从内容到形式近乎自然的融合,既与当时的科学发展状态有关,也与神话的性质和形成背景有关。文艺复兴后,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绘画和文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将绘画艺术和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早期人物之一是意大利的达芬奇。他创作了一系列详细记录人体结构及功能的笔记和素描,具有艺术作品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价值。近代以来,将艺术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的还有诗歌和小说等文学作品。英国优秀的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童年时期恰好是牛顿确立经典力学并在数学和天文学、光学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黄金时代,他在诗中这样赞美牛顿:大自然及其规律,隐匿在黑暗中,神说,“让牛顿去吧”,一切变得光明。不仅是诗人,思想家们还用其他的文学

41、形式来赞美科学,比如托马斯莫尔以水手对话的形式写成幻想小说乌托邦,书中的“乌托邦人”竟然掌握着当时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并广泛地加以运用。空想主义者康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也描述了公有社会里所拥有的先进科学和技术。当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从20 世纪后期直到今天,现代科学和当代艺术又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古代和近代的结合方式呈现给世界,二者交融的侧重点不仅在于内容或者形式,更在于成果的相互利用,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会的广泛渗透。首先,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多种科技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各类艺术形式无不充分利用科学,尤其是当代技术的最新成就,艺术家们正是巧妙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42、塑造了众多的利用传统表现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来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需求。当然,科学和技术不仅是手段,很多科学成果的内容自身就显示出极强的艺术性。比如数学家们用透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分形图案奇幻迷离,这种全新的艺术格调带给人们以对称与和谐的美感。其次,科学自身的发展与普及也需要艺术家的帮助,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在很多国家的城市里都有艺术家们参与科学普及和教育所做出的贡献。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成为人类灿烂文化的两翼。当科学与艺术寻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必将散发出无尽的光彩。(摘编自讨论科学与艺术之关系)( 1

4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从医学史上的“贺鲁斯之眼”、法老的陵墓、把大地驮在背上的动物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古代科学与神话近乎自然的融合。B.文艺复兴后先进的科学技术兴起,达芬奇的人体素描、小说乌托邦太阳城和蒲柏的诗歌都展示了艺术与科学的价值。C. 为了充分地利用现当代科学和技术的最新成就,艺术家巧妙地塑造了众多的利用传统表现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D. 数学家用迭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显示出全新的艺术格调,这证明了科技手段极强的艺术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列举了从古至今社会生活中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许多

44、具体实例,论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B.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与艺术广泛渗透,这是文章论述当代艺术与科学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前提。C. 文章中三个历史阶段的科学与艺术相互关系的论证重点,始终与二者结合交融的内容或形式有关。D. 文章按照远古时代、近代和当代的顺序论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科学与艺术相互联系的不 同的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过对人类历史阶段性的考察,我们发现,科学对艺术的影响是不断加强、不断深化的过程。B. 如果没有现当代多种科学技术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就很难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 需求。C. 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它们的

45、结合是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 必然。D. 如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能够寻找到一条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 路径。【答案】( 1 ) A( 2) B( 3) D【解析】【分析】(1) B项,根据文意,只有达芬奇的人体素描具备艺术与科学研究的双重价值。C 项,前后分句逻辑关系错误。D 项, “这证明了科技手段极强的艺术性”于文不符,不是“科技手段”,而是 “科学成果的内容自身”。( 2) B 项,科技与艺术广泛渗透,不是“前提 ”;科技向社会广泛渗透才是“前提 ”。( 3) D 项,条件与结论不匹配。寻找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路径,必须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都不断提高。故答案为:A;B;D

46、【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

47、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中国的文学艺术始终如礼记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是成为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形成了一条反映中国文化创断前行的审美曲线。任何国家的富强,都需要优秀文化提供相应的精神引领与智力支持。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学为主导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和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只有立足传统,才能不忘民族之魂:只有拥抱未来,才能适应时代之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长青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

48、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平昌冬奥会的“北京 8 分钟 ”,以现代思维和手法,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凤凰展翅、龙凤呈祥、梅花、长城、中国结等。通过“北京 8 分钟 ”,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传统文化是创新的不竭源泉,继承传统又不拘泥沿袭,才能超越传统,独辟蹊径。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文化创造应当高度关注和反映当代中国各领域的建设成就,以广大人民投身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为表现对象,创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形式新

49、颖的文艺作品。中国当代文化创造不但要出精品、出品牌,还要出思潮、出流派,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艺术思潮和设计流派。现代以来,欧美产生了一批明显有别于古典艺术传统的现代艺术国际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等,以全新视角和艺术手法观察表现世界,对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以来,中国艺术也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家,如齐白石、张大千等,但他们总体上还是延续着中国绘画传统。在超越传统的现当代艺术方面,我们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因此,文化创造不能仅仅将思维和视野局限在传统的现代化转化上,而是要超越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思维闳限,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语言。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对未

50、知世界和宇宙空间的想象与叙事,创造出了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构成东方神话故事特有的审美体系,与希腊神话遥相呼应;但在现代科幻文艺方面我们却不尽如人意,除了三体,我国目前鲜有优秀科幻文艺作品能跻身全球文化市场。科幻文艺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文化创造,比神话传说更具有科学精神。在科幻文艺创作方面,培育民族的科学意识,大胆放飞想象的翅膀,是进行文化创新的一个可行路径。文化创新的三个向度是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是单纯对传统与现代融合向度的拓展与完善,更能体现文化发展的当代特性与走向,有利于全面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有利

51、于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摘编自管宁文化创新的“术 ”与 “道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反映了中国文化创新前行的审美历程。B. 文化创新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境遇,新时代的文化创新要立足传统,拥抱未来。C. 中国传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挖掘、利用优秀文化基因是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D. 中国的建设成就为文化创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 文章以新时代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为立论前提,采用总 分的论证结构进行论述。B. 文章从传统与现代、实践

52、与创新、现实与未来三个向度阐明了文化创新的路径。C. 文章运用举例法,以“北京 8 分钟 ”来印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接融合的探索。D. 文章阐述中外艺术大师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力,彰显中国要创造当代艺术语言的立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能够对接融合,那么传统文化就会重新获得生机与活力。B. 中国艺术家不能跳出中国绘画传统的藩篱,因而难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师。C. 科幻文艺比神话故事更具有科学精神,科幻文艺的创作,离不开科学意识与想象力。D. 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全面提升,就有必要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答案】( 1 ) A(2)

53、 A(3) C【解析】【分析】(1) A 项, “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不合文意,原文第一段只是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是成为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并非所有的 “中国的文学艺术”,选项扩大了范围,以偏概全。故选A。(2) A 项, “采用总 分的论证结构进行论述”表述错误,文章开头段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创新 ”的观点;中间部分从传统与现代、实践与创新、现实与未来三个向度阐明了文化创新的路径;结尾段再次强调文化创新的意义。全文是总 分 总的论证结构。故选A。( 3) A 项, “如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能够对接融合,那么传统文化就会重新获得生机与活力 ”表述错误,原文第

54、二段相关表述为“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选项断章取义,强加条件,不合逻辑。B 项, “中国艺术家不能跳出中国绘画传统的藩篱,因而难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师”无中生有。D 项,“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全面提升,就有必要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表述错误,根据最后一段“文化创新的三个向度是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是单纯对传统与现代融合向度的拓展与完善,更能体现文化发展的当代特性与走向,有利于全面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可知,选项因果颠倒。故选C。故答案为:A;A;C;【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