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 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2 .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3 .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4 .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5 .积累古诗回乡偶书。教学重点:1 . 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2 .理解积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教学难点:1 . 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2 .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教学设计:交流平台一、回忆课文,说形象1 . 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出示:【课件2】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在柏

2、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2 .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 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设计意图: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学生很容易联系到学过的课文中去,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二、理解形象,学方法1 . 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2 .出示:【课件3】3 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4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5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板书:多个

3、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 . 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2 .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3 .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 .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 .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 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 说一说。)6 .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设计意图: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第二次再读,形象应该更加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

4、巨大作用。)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1 . 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2 .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3 .教师指导: 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4 .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5 .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板书:词语包含感情色彩)(设计意图: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教师讲解指导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再换另外的词语好像达不到这样的

5、表达效果,只有这些词语才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 . 出示:【课件4】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 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 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 .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3 .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板书:五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4 .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5 .写完后小组内

6、交流,评价。(设计意图:在学生体会出桑娜的心理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心理活动的,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找出写作的方法,并尝试去写一写。)日积月累一、朗读感悟1 . 教师范读回乡偶书2 .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 .指名读,强调读音:鬓衰4 .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出示:【课件5】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说话的口音虽未改变,但两鬓却早已斑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5 .学生交流。6 .指导诵读、表演。(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表演诗中的情景,是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二、情感升华1 .“ 少小离家老大回”, 五十年了,诗人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 86 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2 . 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板书:回乡偶书游子思乡)三、拓展延伸1. 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亮在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心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