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与统计_第1页
流行病学与统计_第2页
流行病学与统计_第3页
流行病学与统计_第4页
流行病学与统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行病学与统计医学统计学: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各学科。医学统计的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医学数据 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 统计描述:率、均数统计推断:对统计指标的差别和关联性进行分析和推断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1.研究设计 2.收集资料:来源:经常性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病历、医学检查记录、出生死亡报表等)健康检查记录】;一时性资料【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要求:完整、正确和及时;足够数量;代表性和可比性3.整理资料: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常规检查;取值范围检错;逻辑检错 数据的分组设计和归纳汇总。4.分析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2、(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A实验和调查 B统计设计 C收集资料 D整理资料 E分析资料统计工作中,分析资料指的是: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统计描述 E统计推断总体: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参数: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m,总体标准差s,总体率p。统计量: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 ,样本标准差S,样本率p。误差:指实际值与真实值之差。分为随机误差(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非随机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概率是对总体而言。是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符号P表示。取

3、值范围01。在统计学中,误差的种类有A标准误差  B计算误差 C系统误差 D随机测量误差  E抽样误差统计学上的误差主要有A.系统误差 B.标准误差 C.随机测量误差 D.抽样误差 E.计算错误误差算术均数: 简称均数,用于描述对称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百分位数 B.中位数 C.算术均数 D.几何均数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标准差有9名健康成人的空腹胆固醇测定值(mmol/L)为5.61,3.96,3.67,4.99,4.24,5.06,5.20,4.79,5

4、.93。求算术均数。有7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求平均抗体效价。血清抗体平均效价为1:16 注意:变量值中不能有0;不能同时出现负数和正数;若全为负数,计算时先把符号去掉计算中位数(median, M):可用于任何分布的计量资料有7名正常人的血压(舒张压)测定值(mmHg)为:72,75,76,77,81,82,86,87求中位数。M(7781)/2=79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定量变量,位次居中的指标是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是A.标准差 B.中位数C.几何均数 D.算术均数方差(

5、variance)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数据的平均离散情况,常用于描述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的离散程度。某地20岁男子160人 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身高(cm)166.064.95(4.95/166.06)*100% = 2.98%体重(kg)53.724.96(4.96/53.72)*100% = 9.23%某地不同年龄女童身高(cm)的变异程度年龄组(1)人数(2)均数(3)标准差(4)变异系数(%)(5)=(4)/(3)12个月10056.32.13.756个月12066.52.23.333.5岁30096.13.13.255.5岁400107.83.

6、33.1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要求: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组成。表中数字区不插入文字,不列备注项。必须说明者表“*”号等,在表下方说明。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A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  B标题、横标目、纵标目、数字 C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  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有 A标题   B横标目  C纵标目  D线条  E数字统计表内不列的项是A.标目          B.线条

7、 C.数字         D.备注 制图的基本要求(1)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2)基本结构:标题、标目、刻度、图例4部分组成。标题:一般放在图的下方,左侧加图号 标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分别表示横轴和纵轴数字刻度的意义刻度: 图例:说明统计图中各种图形锁代表的事物。放在右上角或下方中间比较两家医院15年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可选用的统计图是A构成图 B直条图 C线图 D直方图 某医院拟表示一年中各月病床使用率的变化趋势,应选用的统计图是 A普通线图

8、60; B直条图 C散点图  D直方图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图是A.单式条图 B.复式条图 C.普通线图 D.半对数线图分析某医院199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A.单式直条图B.复式直条图 C.圆图 D.线图分析某医院1998年和200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单式直条图 B复式直条图 C百分比条图 D统计地图观察某地十年肺结核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可选择的统计图是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

9、图是A.单式条图 B.复式条图 C.普通线图 D.半对数线图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1)根据统计推断目的提出对总体特征的假设无效假设,或称为零假设,记作H0,即假设差异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相同备择假设,记作H1,即差别不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不同(2)确定检验水准亦称显著性水准,用表示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卡方、t值、F值)3.确定P值,做出统计推断结论注意:假设检验是针对总体而言的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1.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定量资料 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 多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方差分析配对设计:配对t检验 随机区组资料:随机区组设计方差

10、分析2.结果的解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有无实际意义的关系I型错误(第一类错误):指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H0。用a表示。II型错误(第二类错误):指不拒绝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0。用b表示。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病人 B.健康人 C.人群 D.亚健康人 E.亚临床的人下列哪一项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 A.横断面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疾病监测 D.病例对照研究 E.社区干预试验有学者通过调查肺癌病人和非肺癌的人过去的吸烟情况,来研究吸烟和肺癌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 A.现况调查 B.描述性研究 C.筛检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有学者对某人群进行了高血压的调查,获得了该人

11、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对不同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这种调查研究属于: A.探讨疾病的病因 B.探讨发病机制 C.描述疾病的分布 D.研究疾病自然史 E.疾病筛检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 )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 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E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某地区在1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二代发病率 E罹患率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发病率(E )A(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C(受检者中阳性人

12、数/受检者人数)×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E(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的( )A高血压患病率 B高血压罹患率 C高血压发病率 D高血压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某地区196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此资料可计算 A粗死亡率 B死亡专率C标化死亡率 D病死率 E此资料不全难以计算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优点的是( )A资料收集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B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C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D可直接获得发病率资料E所需研究对象的

13、数量相对较少病例对照研究中的调查对象是( )A病例组是怀疑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B病例组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对照组是未有该暴露的人C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D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 E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怀疑患有该病的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比例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则表明( D )A该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 B该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联 C该因素是疾病的病因 D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E该病由该因素引起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C )A暴露与疾病都是现在的情况 B能够确证因

14、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C由因及果的研究 D需要随机分组 E属于观察法OR主要应用于( A )A现况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 队列研究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 E )A不能分析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 B不能估计RR C样本含量要求很大D容易产生医德问题 E回忆信息时,易出现错误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B )A由因及果,前瞻性研究 B属于描述性研究 C能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D需要设立对照组 E因果关联的说服力大于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 C )A在一般人群中选取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有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C在未

15、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D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随机分成的两组E一组患有某种疾病者,一组为未患有该种疾病者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的疾病发病率的差值称为 ( A )A AR B RR COR DPAR E AR%队列研究属于( B )A相关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实验性研究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为( E )A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C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DOR E RR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 A )A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B随机分组 C是否患病分组 D人为随意分组 E领导

16、意图分组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特征的是(E )A由果及因,回顾性研究 B属于观察法 C获得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主要为比值比D不能确证因果关联 E人为施加干预措施关于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组,正确的说法为( B )A是人群中的非患欲研究疾病者 B是患欲研究疾病者,但在处理上不同于实验组C不具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人 D与患欲研究疾病者同时入院的其它患者 E所欲研究疾病的轻型患者多选题:下列所述中属于抽样调查优点的有( A C D )A工作量小 B工作量大 C省时间和人力、物力 D工作易做到细致E特别适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病调查属于队列研究缺点的为( A C D )A观察时间长,花费大 B易出现回忆偏倚 C不宜用

17、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D设计的要求高,实施复杂 E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属于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的有( A/C )A临床试验 B普查 C社区试验 D队列研究 E个体试验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E)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阳性似然比 E符合率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某病早期治疗效果好,漏诊后果严重,对此病的试验诊断应(A )A提高灵敏度 B提高特异度 C降低诊断的截断值 D提高阳性预测值 E提高阴性预测值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A )A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18、B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C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E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科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比例死亡比研究 生态学研究) 、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随访研究)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理论性研究: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理论流行病学比例:是表示同意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且分子包含

19、于分母之中。(构成比)某医院住院病人中有15的胃癌患者,该15是:A.患病率 B.发病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例:某病患者409人,其中男性170人,女性239人,男女性构成比见右侧表所示。具体计算: 表 409名患者性别构成性别 频数 构成比(%) 男17041.6 女23958.4 合计409100构成比的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 例如,某年某地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有185人,女性婴儿有176人,则:比或相对比:是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两指标间的比例关系。两个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如不同时期发病数之比;也可以性质不同,如医院的门诊人次与病床数之比。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两指

20、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3率:表示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生某现象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 或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说明某现象发生频率或强度的相对数是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百分位数发病率用途:反映该病的风险。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效果 1.描述疾病的发病率指标,计算时分子应为A新发病例数 B新旧病例数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D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2.发病率的分子是A患病人数之和 B新病人数之和 C感染人数之和 D死亡人数之和1.描述疾病的患病率指

21、标,计算时分子应为:BA.新发病例数 B.新旧病例数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D.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2.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K=100%,1000,10 000/万或100 000/10万时点患病率:调查时间一般在1个月内 期间患病率:调查时间超过1个月 影响因素: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用途:患病率通常用来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发生或流行情况黄炳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患病率发病率定义不同新旧病例数新病例数获得方法不同横断面调查发病报告、队列研究实质静态指标,比例动态指标,率1.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1年)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比例。K=1000或100

22、000/10万2.病死率: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多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3.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指患某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年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病例的总数之比 n年生存率是评价慢性、病死率高的疾病远期疗效的重要指标。1.相对危险度(RR)或率比: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反映了暴露于疾病的关联强度。RR= Ie/I0 RR=1,暴露与疾病无联系RR<1,暴露与疾病存在负联系(暴露是保护因子)RR>1,暴露与疾病存在正联系(暴露是危险因子)例:Doll和Hill调查了英国35岁以上男性吸烟习惯

23、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不吸烟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为0.07,中度吸烟者(15-24支/日)的肺癌死亡率为1.39。RR=1.39/0.07=19.9说明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9.9倍。2.比值比(O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发病率(死亡率)很低;研究对象代表性好 ORRR归因危险度(AR)或率差(RD):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AR= Ie-I0 =RR×I0-I0 =I0 (RR-1)AR意义: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例:AR=

24、1.39-0.07=1.32。表明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当中由于吸烟所致的肺癌死亡率为1.32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指暴露人群中有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AR%= (Ie-I0)/Ie×100%例:AR%=(1.36-0.07)/1.39×100%=94.96%表示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者中有94.96%的肺癌是由吸烟所致。现况调查: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现况调查的种类(!)普查: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所进行的调查

25、,也称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人群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方法:非随机和随机抽样现况调查优缺点(1)优点: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可形成同期对照;是病因探索中的基础性工作(2)局限性:难以确定心因后果;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有可能低估患病水平队列研究的原理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段时期,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1.队列研究主要用于:A研究发病机理  B研究职

26、业种类 C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影响  D研究个体基因突变性 队列研究的特点:时序是前瞻性研究 观察性对比研究 暴露组否分组 研究方向由“因”推“果”追踪观察的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RR=a/(a+b)/c/(c+d)1.队列研究的特点有A.属于观察法 B.属于实验法 C.设立对照 D.研究方向由因推果 E.研究方向由果追因队列研究的优缺点:(1)优点: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前按暴露情况分组且进行随访,所获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可直接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因而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等指标,直接估计暴露于疾病的联系强度大小可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

27、,有助于了解疾病自然史。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因此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效应关系。样本量大,结果较稳定。在有完整资料记录的条件下,可做回顾性历史队列研究。(2)局限性:观察时间长,费人力、费钱,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准备工作繁重,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难度大。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由于随访时间长,所以容易产生失访偏倚多选1.队列研究的用途有( ) A.用于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  B.用于传染病发病机理研究  C.用于检验职业人群 D.用于人群干预

28、研究  E.描述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病例研究的优点 1.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病例 2.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3.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获得的4.由果及因的推理顺序5.比较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分析暴露于疾病的联系。OR=ad/bc1.病例对照研究的因果顺序是:cA由因追果 B由因追因 C由果追因 D由果追果 2.病例对照研究在时间上属于: bA.

29、现况性研究 B.回顾性研究 C.前瞻性研究 D.回顾加前瞻性研究实例 目的:A型性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研究对象:病例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医院对照(内对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ECG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其他科室住院者人群对照(外对照):中型企业健康普查人群完全随机抽样( ECG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信息采集:信息采集:A型性格:全国冠心病与A型行为类型协作组1985年制定的A型性格问卷,按确诊冠心病前两年的情况其他危险因素: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史及家族史,烟酒及膳食习惯等。冠状动脉病变指数:按造影所示病变部位及支数、狭窄程度及范围,结合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节段法进行评判。研究对象例数:实际分析339人 病例组139人 医院对照83人 人群对照117人主要结果:病例组与医院和人群对照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及工作年限、职业构成等方面经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各组间可比性较好A型性格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男性:OR值6.33(95%CI:) 女性: OR值5.05(95%CI:)性格评分等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控制和调整了各因素的混杂后,A型性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依然密切相关表6-2 性格类型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间关系的对比分析性格类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支数冠状动脉平均病变指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