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中常见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修改_第1页
浅谈房屋建筑中常见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修改_第2页
浅谈房屋建筑中常见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修改_第3页
浅谈房屋建筑中常见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修改_第4页
浅谈房屋建筑中常见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论 文 设 计 题 目 :浅谈房屋建筑中常见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指 导 老 师 学 生 姓 名 林贻明 学 生 学 号 09003302130014 专 业 年 级 层次 2009级土木工程(专升本)函授 校外学习中心(点)  武汉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福建函授站武汉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房屋建筑中常见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学 生 姓 名:林贻明学 生 学 号:09003302130014年 级 、 专业:2009级土木工程(专升本)函授校外学习中心(点):武汉科技大学成人

2、教育学院福建函授站指 导 老 师: 目 录摘 要1第一部分 引言3第二部分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3一、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原因及防治对策3二、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及防治对策5三、温度差引起的裂缝及防治对策6四、地震作用引起的裂缝及防治对策6第三部分 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7一、荷载裂缝原因及防治对策7二、非结构性裂缝原因及防治对策7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9第四部分 结束语12参 考 资 料13摘 要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工程质量逐步提高。但是某些结构部位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比如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它会对房屋建筑的安全使用以及耐久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本文以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结构形式中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作为探讨对象,重点介绍了房屋建筑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所采取的防治对策。关键词:建筑裂缝 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防治对策The discussion of the caus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he crack being familiar in building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quality gradually improved, some structure parts still exist cert

4、ain gradually and defects, such as the building structural cracks, it will produce varying influence on the safe use and durability of the buildings. With concrete structure and masonry structure of our current residential building as research objects in this paper,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ausatio

5、n and prevention of the crack being familiar in building.Key words: crack; concrete structure; masonry structure; prevention浅谈房屋建筑中常见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第一部分 引言在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中,主要结构形式有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而这两种结构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而且一直困扰着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引起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

6、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深入,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也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墙体裂缝、渗漏等引起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采取措施减少墙体裂缝,已成为工程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将重点介绍房屋建筑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所采取的防治对策。第二部分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 砌体出现裂缝是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砌体轻微细小的裂缝影响外观和使用功

7、能,严重的裂缝影响砌体的承载力,甚至引起倒塌。在很多情况下,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往往是大事故的先兆,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妥善处理。砌体中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冻胀;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地震等灾害作用四个方面,下面分别叙述。一、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原因及防治对策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建筑物局部产生不规则变形,基础不足以调整因沉降差而产生应力时,便会使砖砌体的薄弱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当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变形应力时,墙体便会产生裂逢。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型、倒“八”字型、水平及竖向裂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

8、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裂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往上逐渐减轻;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上往下形成倒“八”字裂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向下逐渐减轻,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向裂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2)建筑物基础深浅差别较大;(3)相邻建筑物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差别较大,基础处理不当造成不均匀沉降;(4)建于软弱土质上,如在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上,即使上部结构均匀,但由于压缩模量较小,强度较低,变形较大,因荷载差异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5)地

9、基含水量变化不正常。因周围环境某些变化,使建筑物场地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甚至冲刷掏空,导致不均匀沉降;(6)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7)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立面变化过大,长度过大且不设沉降缝等,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的主要措施有:(1)建筑措施:设计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合理设置沉降缝。在地基软硬极不均匀,建筑物平面形状、高差悬殊等不利情况时,可在特定部位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应从屋顶檐口直到底部基础,把整幢建筑物

10、竖向断开,分成几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建筑物的长高比小、整体刚度大、自成沉降体系。施工中应保持缝内清洁,应防止碎砖、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控制相邻建筑物的间距。(2)结构措施:减轻建筑物自重。在软弱地基上可采用下列措施: a.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如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孔砖等,以减轻墙体自重; b.采用轻型结构: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铝合金结构等; c.采用空心基础、薄壳基础、无埋式薄板基础,以及架空地板代替厚填土,可以大幅度减轻基础自重。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整体性,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增大端部洞口的墙体宽度,加强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圈梁的宽度等于墙厚,高

11、度不小于120mm,构造柱应设置在外墙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其钢筋与圈梁连接成整体。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可以进行基础施工。不宜将建筑物设置在不同刚度的地基上,如同一区段建筑,一部分用天然地基,一部分用桩基等。必须采用不同地基时,要妥善处理,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3)施工措施:保持地基土的原状结构。基槽开挖施工时,应避免人来车往破坏地基持力层土的原状结构。必要时,基槽开挖深度保留20 cm左右原土,待基础施工开始时再挖除; 适当安排施工顺序。当建筑物各部分荷载差异较大时,施工顺序安排应先盖高层、荷载重的部分,后盖低层、荷载轻的部分,这样可以调整部分沉降差。二、地

12、基冻胀引起的裂缝及防治对策 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上部开始冻结,下部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体积膨胀,使土体向上隆起。隆起的程度与冻结层厚度及地下水位高低有关,一般隆起可达几毫米至几十毫米,其折算冻胀力可达2-10Mpa,而且往往是不均匀的。建筑物的自重往往难以抗拒冻胀隆起的力,因而建筑物的某一局部就被顶了起来,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类似地引起房屋开裂。这类冻胀裂缝在寒冻地区的一、二层小型建筑物中很常见。设计人员对冻胀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是小建筑,基础埋浅一点就可以了;或者施工人员素质欠佳,遇到冻土很坚硬,难以开挖,擅自抬高基础埋深,从而造成冻胀裂缝。此外,有些建筑物的附属

13、结构,如门斗、台阶、花坛等往往设计或施工不够精心,埋深不够,常造成冻胀裂缝。 预防地基冻胀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有:(1)建于寒冷和严寒地区的砌体房屋,要将基础的埋置深度做到冰冻线以下。不要因为是中小型建筑或附属结构而把基础置于冰冻线以上。有时,设计人员对室内隔墙基础因有采暖而未置于冰冻线以下,从而引起事故。对跨年度施工的建筑,入冬前应对地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按采暖设计的建筑物,当冬季不能正常采暖时,也应对地基采取保温措施。(2)在某些情况下,当基础不能做到冰冻线以下时,应采取换土(换成非冻胀土)等措施消除土的冻胀。(3)当独立基础联系梁下或桩基础承台下有冻土时,应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

14、胀量的空隙,以防止土的冻胀将梁或承台拱裂。(4)在强冻胀和特强冻胀性地基上,其基础结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基础梁,并控制上部建筑的长高比,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5)外门斗、室外台阶和散水坡等部位宜与主体结构断开,散水坡分段不宜超过1. 5m,坡度不宜小于3%,其下宜填入非冻胀性材料。三、温度差引起的裂缝及防治对策温度变化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一年四个季节上的温度变化,另一是室内、室外。温度上的差异。热胀冷缩是绝大多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能,砌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收缩受到约束时,都会引起砌体开裂。常见的原因是砌体长度过大,由于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墙体

15、竖向整体裂缝,故应按规范的要求设置伸缩缝。此外,由于混凝土屋盖,混凝土圈梁与砌体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会使墙体产生裂缝。预防温度变化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1)根据砌体房屋墙体材料和建筑体型、屋面构造选择合适的温度伸缩区段,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设置伸缩缝。在施工中要保证伸缩缝的合理做法,使之能起作用。(2)屋面应设置有效的保温层或隔热层(包括通风层)。屋面如为整浇混凝土,或虽为装配式屋面板,但其上有整浇混凝土面层,则要留好施工带,待一段时间再浇筑中间混凝土,这样可避免混凝土收缩及两种材料因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不协调变形,从而避免裂缝。屋

16、面施工最好避开高温季节。(3)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瓦材屋盖、木屋盖、轻钢屋盖。(4)设置分隔缝或滑动层: a.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设置分隔缝,其间距不大于6 m,并与女儿墙隔开,缝宽不小于30 mm; b.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20 m; c.当现浇混凝土挑檐或坡屋顶的长度大于12 m,宜沿纵向设置分隔缝或沿坡顶脊部设置分隔缝,缝宽不小于20 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 d.当房屋进深较大时,在沿女儿墙内侧的现浇板处设置局部分隔缝,缝宽不小于20 mm,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 e.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

17、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对于长纵墙,可只在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于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l/4范围内设置(l为横墙长度)。四、地震作用引起的裂缝及防治对策 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结构的抗震性是较差的。地震烈度为6度时,对砌体结构就有破坏性,对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的房屋就会引起裂缝。当遇到7度、8度地震时,砌体结构的墙体大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标准低的一些砌体房屋还会发生倒塌。地震引起的墙体裂缝大多呈“X”形。这是由于墙体受到反复作用剪力所引起的。除“X”形裂缝外,在地震作用下也会产生水平裂缝与垂直裂缝,特别是对内外墙咬槎不好的情况下,在内外墙交接处很易产生竖直裂缝

18、,甚至整个纵墙外倾或倒塌。预防地震作用引起的裂缝的主要措施:(1)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2)应按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设置圈梁,注意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时要满足搭接要求。圈梁截面宽度宜为墙厚,遇到不良地基,空旷房屋等还应适当加强。(3)设置构造柱。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可不设单独基础,但应深入室外地面下500 mm或与埋深小于500 mm的基础圈梁相连。第三部分 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一、荷载裂缝原因及防治对策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设计计算失误。因计算和绘

19、图错误而又未认真校对;荷载漏算或少算了;受力钢筋截面偏小或板太薄;抄了一个图或采用标注图后未结合实际情况复核,有的甚至认为原有设计有安全储备而任意减小截面,少配钢筋或降低材料强度等级;盲目的相信电算,因输入有误或与编制程序的假定不符合,而输出结果并不正确也盲目采用;设计时所取可靠度不足或偏低等等。(2)施工操作不当。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因模板振动、变形或移位会使结构产生裂缝;施工时因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而提前加荷,使构件过载而出现裂缝。荷载裂缝的防治对策:首先从设计上要严谨、认真,不可漏算和少算荷载,要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复核,不能盲目相信电算。其次施工中,要求模板要有足够的刚度,严格控

20、制其位移;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可提前拆模和加荷。二、非结构性裂缝原因及防治对策在平时的检测鉴定中,经常会遇到楼板裂缝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而且很多裂缝已经贯通、渗水;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表面和内部经常会出现不规则裂缝;在现浇混凝土梁上经常会发现一些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温度裂缝: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产生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 d5 d,初期出现的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继续扩大,甚至达到贯穿的情况。温度裂缝主要由于

21、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 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此种裂缝可称为内约束裂缝。另一

22、方面当混凝土后期均匀降温时,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收缩特性,会受到地基、老混凝土垫层等的约束,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这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此种裂缝可称为外约束裂缝。外约束裂缝一般发生在施工后23个月或更长时间,多在结构中部产生,裂缝较深或是贯穿性的,可以破坏结构的整体性。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

23、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干缩裂缝:混凝土在水化结硬过程中,由于水泥颗粒不断水化,毛细管及各孔隙间游离水逐渐与水泥矿物水化为凝胶及结晶形成的水化石,因而产生强度。一般在毛细管中的水及凝胶水溢失时,水泥石略有收缩。混凝土浇筑后仍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表面水分蒸发过快,特别是平板结构在炎热或大风干燥天气条件下,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是被基础、模板吸水过快,以及混凝土本身的高水化热等原因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这两种体积收缩的结果就形成了混凝土的干缩变形,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几乎为零,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力而导致开裂,从混凝土

24、中蒸发和被吸收水分的速度越快,干缩裂缝越易产生。施工过程中过早拆模或拆模不当致使模板位移,模板刚度不够,变形或模板支撑下沉引起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施工中,振捣不实、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影响混凝土密实性和均匀性,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导致裂纹的产生;混凝土收面不及时,或压抹次数不足,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施工方为了赶工期,过早承受荷载而加剧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养护措施不到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干燥状态,极易出现表面干缩裂缝。对温度裂缝的防治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小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尽量降低水灰比,

25、合理使用减水剂,加强振捣,以减少水化热。(2)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夏天浇筑时,可采用冰水或深井水拌制混凝土,并对骨料进行喷水预冷却,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温度。(3)浇筑混凝土后,表面应及时用草帘或草袋、锯末等覆盖,并洒水养护,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的温度差不宜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对干缩裂缝的防治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一般来说,水泥的需水量越大,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越大,不同水泥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按其大小顺序排列为: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2)控制水泥用量。混凝土干燥收缩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增加

26、量不显著。在有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时,还是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3)用水量的把握。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受用水量的影响最大,在同一水泥用量条件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用水量成正比、为直线关系;当水泥用量较高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大。综合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来说,水灰比越大,干燥收缩越大。因此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绝不允许随意加水。(4)化学外加剂的选用。掺加减水剂、泵送剂,特别是同时掺加粉煤灰的双掺技术不会增大干燥收缩,但是对于某些减水剂、泵送剂,尤其是具有引气作用时,有增大混凝土干燥收缩的趋势。因此在选用外加剂时,必须选用干燥收缩小的减水剂或泵送剂。(5)正确选择养护时间和方法。混凝

27、土浇筑面受到风吹日晒,表面干燥过快,产生较大的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在表面产生拉应力而开裂。如果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早期保温保湿养护,对减少干燥收缩有一定作用。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主要分布在板角、板跨中以及楼面的凹凸部位,其中,板角45o裂缝普遍存在,楼板跨中裂缝的分布和数量呈现一定的随机性,但以横向、纵向最多,大跨度开间中部出现裂缝的几率较大,裂缝多为横向,少数为纵向;纵向裂缝多发生在具有连续长横墙(圈梁)附近;有时板面会出现无规则的龟裂。楼板裂缝普遍存在的另一部位是楼板的凹口处,此处裂缝多沿横向,少数沿纵向开裂。有时会出现少量无明显共性的随

28、机裂缝。大部分楼板贯穿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在各部位裂缝中,多数板角、跨中裂缝都是或者最终发展为完全贯穿型的,而板面龟裂则主要为面层裂缝。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目前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在材料、施工、设计和构造等方面普遍具有以下特点。材料方面:现浇楼板已广泛采用商品混凝士,特别在房地产开发热的大中城市中,应用商品混凝土的比例几乎已达100。当前,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以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为主,楼板混凝土多采用C25或C30等级,坍落度的控制指标差别较大,通常视泵送高度,多控制在160180mm,个别甚达到180200mm。为满足施工性能的要求混凝土普遍采用高用水量、

29、高水泥用量、高砂率的配比方案。同时,为节约成本,混凝土中普遍采用矿物掺合料,而且掺合料种类、水泥品种以及外加剂的品种多从经济性的角度加以选择。此外,由于原材料的紧缺性,骨料的级配和杂质含量都缺乏严格控制。因此同等级混凝土收缩性能相差很大,多数混凝土可能有较大的收缩值。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如水泥的安定性、强度等要求不严,砂石骨料中的杂质含量超过规定要求;砂石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施工方面:伴随房地产热,大量的住宅建设在一年内开工、竣工,并进入销售环节,跨季节施工多。普遍存在赶进度、赶工期现象。施工进度多为10天一层,有的进度甚至达到7天一层,模板周转快,新

30、浇楼板上荷早,且没有进行适当的养护。有些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严格管理,存在负筋踩塌、支模错位、雨天浇筑混凝土等现象。施工过程中的缺陷,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水灰比过大;现浇板的厚度不够;钢筋的位置不到位或数量不够;配筋量的不足等均会造成现浇板的挠度过大,从而引起现浇板在受弯抗拉处产生裂缝。特别是悬挑构件:如阳台、雨棚、挑檐等,由于工人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将现浇板上的负弯矩钢筋踩到,使构件不能承受负弯矩从而引起裂缝,如果拆模较早,严重的甚至引起构件断缝。混凝土搅拌的时间短,拌合物稠度不匀,混凝土的运输、浇筑、间歇等时间超过有关规定;不留施工缝或施工缝留置不当;工序安排不合理;模板支撑下沉

31、等都将会产生裂缝。构造方面:以考虑楼板的受力钢筋为主,纵长建筑多设置后浇带,板角多配置放射构造钢筋以防止板角45o裂缝的产生。除大跨度开间外,板面很少配筋,以节约成本。混凝土楼板非荷载裂缝的产生原因,在于混凝土非荷载变形受到约束产生的拉应力超过了其抗拉强度或极限拉应变。从实际工程中楼板的开裂情况看,楼板裂缝的产生和开展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同时,许多地基条件良好,材料选择、施工和构造措施进行严格控制的工程,尽管板跨中裂缝的出现有所减少,但楼板开裂仍然不可避免,尤其是板角裂缝的出现频率最高。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的开裂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较大的收缩变形以及温度变形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导致。 鉴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开裂对建筑物耐久性的潜在威胁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采用各种防治对策,有效控制和减少楼板开裂现象,这些可从材料、设计和构造以及施工措施加以控制。材料措施:通过与过去自拌混凝土开裂情况的对比,商品混凝土高的干燥收缩变形被认为是楼板开裂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材料抗裂措施主要是围绕控制和减少混凝土收缩展开的。依据混凝土材料组成对收缩影响的认识,这些材料抗裂措施包括:控制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少单位用水量、减少水泥用量、控制砂率、控制砂的细度模数大于2.3、采用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降低砂石含泥量、改善级配等等。严格控制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控制水灰比;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