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管理_第1页
静脉溶栓管理_第2页
静脉溶栓管理_第3页
静脉溶栓管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路径急诊一线医生部分患者发病时间(以最后看起来正常为准):_一、明确患者符合绿色通道初筛标准考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发病时间 <7h ;年龄 18-80 岁;无意识障碍或不能控制的严重躁动;无心脏起搏器( 2h 以上病人)、无主要既往史禁忌如颅内出血、动脉瘤、血管畸形、严重出/ 凝血疾病史等。二、确认完成下列各项1. 开放肘静脉通道(IV 0.9 NS),留置套管针2. 血常规 + 血型 + 快速血糖3. 凝血象4. 肾功能 + 电解质 + 心肌酶5. 预约急诊影像检查6. 若时间窗 >2h ,准备多模MR/CT检查单7. 预约心电图* 患者是否有外院CT:是 否

2、 * 预约首次头颅影像为: CT 平扫 mCT mMR* 急诊预约影像及化验检查时间:_三、完成心电图检查,确认化验尽快盖绿道章送检,带患者去行影像检查四、进一步完成以下既往史评估,明确有无相关既往史禁忌症及是否有MR 禁忌征* 既往颅内出血病史;* 动脉瘤或动脉 / 静脉畸形史;*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史或创伤史;* 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包炎;急性胰腺炎;曾接受创伤性的心肺复苏术;* 出血倾向的肿瘤;* 严重肾功能不全(时间窗 >2h 者);* 最近 3 月内有:严重内出血、严重创伤、急性心肌梗死、重大手术病史;* 最近 10 天内:曾进行有创的心外按压、分娩;曾对无法压迫部位施行血管穿刺;

3、* 严重的肝病,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硬变、门静脉高压及活动性肝炎;* 心脏起搏器(时间窗 >2h 者)。五、到达影像科时间:_(在 CT 平扫时同影像科医生一起阅片,无出血应尽快通知二线;对 >2h者,注意明确是否有 MR 禁忌征,若有,需做 mCT 者,尽早联系二线到场)六、是否通知急诊二线是 时间: _否 原因: CT 示脑出血 CT 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他七、影像检查完成时间专业资料 NECT_ mCT mMR_八、实验室检查结果获得时间:_血糖 _mmol/L白细胞 _ × 109/L血小板 _× 109/LINR_PT_sAPTT_sFbg_g/L? 急

4、诊溶栓二线部分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路径急诊二线医生部分一、急诊二线接诊时间:_二、患者 NIHSS 评分(影像检查后):_三、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或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溶栓给药时间:_ 介入治疗,治疗开始时间(指动脉溶栓给药时间或机械装置就位时间)_: 否 , 原因: _(多条原因者,按重要程度排序)l 静脉溶栓工具包rt-PA 静脉溶栓操作规程1.rt-PA 使用剂量为 0.9mg/kg ,最大剂量为 90mg 。根据剂量计算表计算总剂量。将总剂量的 10在注射器内混匀, 1 分钟内团注。将剩余的 90 混匀后静点,持续 1 小时以上。记录输注开始及结束时间。输注结束后以0.9% 生理盐水冲管

5、。2. 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变化:* 测血压 q15min × 2h,其后 q60min × 22h ;维持血压低于185/110mmHg ;任何静脉降压治疗后,均要检查血压q15min × 2h ,避免血压过低;* 测脉搏和呼吸q1h× 12h,其后 q2h ×12h;* 神经功能评分 q1h× 6h ,其后 q3h × 18h;* 24h 后每天神经系统检查。3. rt-PA 输注结束后严格卧床24h 。4. rt-PA 输注结束24h 后重复 CT/MR检查。5.用药后 45 分钟时检查舌和唇,判定有无血管源性水肿,

6、如果发现血管源性水肿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发病 0 3h 静脉溶栓标准适应症 发病 3 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禁忌症 1. 年龄症状体征专业资料* 年龄小于18 岁或大于80 岁;* 开始静脉滴注治疗前神经学指征不足或症状迅速改善;* 经临床( NIHSS>25 )和 / 或影像学检查评定为严重脑卒中;* 脑卒中发作时伴随癫痫发作;* 严重的未得到控制的动脉高血压;收缩压 185mmHg 或舒张压 110mmHg ,或需要强力(静脉内用药)治疗手段以控制血压;* 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处于因动脉瘤而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状态。2. 既往

7、史* 已知有颅内出血史或疑有颅内出血;* 有脑卒中史并伴有糖尿病;* 近 3 个月内有脑卒中发作;* 已知出血体质、出血倾向的肿瘤、目前或近期有严重的或危险的出血、严重的肝病,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硬变、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及活动性肝炎;* 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史或创伤史(如肿瘤、动脉瘤以及颅内或椎管内手术);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包炎;急性胰腺炎;* 口服抗凝血药,如华法林;* 最近( 10 天内)曾进行有创的心外按压、分娩或不可压迫血管的穿刺(如锁骨下或颈静脉穿刺);* 最近 3 个月有:胃肠溃疡史、食管静脉曲张、动脉瘤或动脉/ 静脉畸形史、严重的创伤或大手术。3. 辅助检查*CT 扫描显示有

8、颅内出血迹象;尽管CT 扫描未显示异常,仍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已知有颅内出血史或疑有颅内出血;* 血小板计数低于 100× 109/L ;*48 小时内曾使用肝素且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实验室正常值上限;* 血糖低于2.8mmol/L或高于 22.2mmol/L。静脉溶栓rt-PA 应用剂量计算体重:( kg)静脉溶栓禁忌合并用药及并发症处理一、禁忌合并用药24h 内不能使用静脉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 24h 后重复 CT/MRI 没有发现出血, 可以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和 / 或抗血小板药物;禁用普通肝素、降纤及其他溶栓药物。二、 并发症处理1.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24h 内,如发现神

9、经症状加重,考虑出血并发症或输注过程中发现出血,应立刻停止rt-PA 输注,并* 复查头部 CT;专业资料* 复查血常规、 PT、 PTT 及纤维蛋白原 ;* 可输 4 单位的袋装红细胞;4 单位的新鲜冷冻血浆或冷沉淀物;1 单位的血小板,特别是近期使用抗血小板治疗者;* 请神经外科(或其他外科)会诊。2.血管再闭塞的处理:排除脑出血后,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5000IU,每日两次, 7-10 天。如血小板记数 <80000/mm3,则停用。禁用普通肝素。3.其他并发症的对症处理:降颅压、抑酸、保护胃粘膜及抗感染等。静脉溶栓治疗目标时间项目时间入院 - 急诊医生接诊10 分钟入院 -急

10、诊 CT扫描25 分钟入院 -读CT45 分钟入院 - rt-PA 溶栓治疗开始60 分钟l 溶栓常用量表? 卒中严重程度 -NIHSS 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估(NIH Stroke Scale, NIHSS)时间点:溶栓前溶栓后 2 小时溶栓后 24 小时溶栓后 7天溶栓后 90 天评分标准项目(UN=untestable,无法检测 )0=清醒1a 意识水平1= 嗜睡专业资料2=昏睡3=昏迷0=均正确1b 意识水平提问(月份,1 =1项正确年龄)2 = 均不正确或不能说0=均正确1c 意识水平指令(握手,1 =1项正确睁眼)2 = 均不正确0=正常2 凝视1 = 部

11、分凝视麻痹2 = 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不能被眼头动作克服)0=正常1 = 部分偏盲3 视野2 = 完全偏盲3 = 双侧偏盲(双盲,包括皮质盲)0=正常1= 轻瘫4 面瘫2 = 部分(面部下部区域3 = 完全(单或双侧)5a 左上肢运动0 = 无下落(上举 90 °或 45 °,坚持 10S)专业资料1 = 下落(上举 90 ° 或 45 ° ,不能坚持 10S)2 = 需努力抵抗重力(上举不能达90 °或 45 °就下落)3 = 不能抵抗重力,立刻下落4=无运动UN= 截肢或关节融合0 = 无下落(上举 90 °或 45

12、 °,坚持 10S)1 = 下落(上举 90 ° 或 45 ° ,不能坚持 10S)2 = 需努力抵抗重力(上举不能达 90 °或 45 °就下落)5 b 右上肢运动3 = 不能抵抗重力,立刻下落4=无运动UN= 截肢或关节融合0 = 无下落(抬起 30 °坚持 5 秒)1 = 下落( 5 秒末下落)2 = 需努力抵抗重力( 5 秒内就下落)6a 左下肢运动3 = 不能抵抗重力,立刻下落4=无运动UN= 截肢或关节融合0 = 无下落(抬起 30 °坚持 5 秒)1 = 下落( 5 秒末下落)6b 右下肢运动2 = 需努力抵抗

13、重力( 5 秒内就下落)3 = 不能抵抗重力,立刻下落专业资料4=无运动UN= 截肢或关节融合0 = 无共济失调1= 一侧有7 肢体共济失调2 = 两侧均有UN= 截肢或关节融合0=正常8 感觉1 = 轻到中度感觉缺失2 = 重到完全感觉缺失;四肢瘫痪;昏迷无反应0=正常1 = 轻到中度失语9 语言2 = 严重失语3 = 哑或完全失语;昏迷无反应0=正常1 = 轻到中度,能被理解,但有困难10 构音障碍2 = 哑或严重构音障碍UN= 气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碍0=正常11 忽视症1 = 视/ 触 /听/ 空间 / 个人忽视;或对一种感觉双侧同时刺激消失2 = 严重的偏身忽视或一种以上的忽视(如不认

14、识自己手或只专业资料能对一侧空间定位注释:1.NIHSS 评分用于评估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基线评估可以评估卒中严重程度,治疗后可以定期评估治疗效果。3.基线评估 >16 分的患者很有可能死亡,而<6 分的很有可能恢复良好;每增加1 分,预后良好的可能性降低17% 。4.评分范围为0-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分级如下:* 0-1 分:正常或近乎正常;* 1-4 分:轻度卒中 / 小卒中;* 5-15 分:中度卒中;* 15-20 分:中 -重度卒中;* 21-42 分:重度卒中。参考文献:1.Measurements of acute cerebral infa

15、rction: A clinical examination scale.Stroke.1989;20:864-870.? 功能结局评分 -mRS 评分改良 Rankin 量表:评估卒中后功能残疾程度(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时间点:溶栓前溶栓后 7天溶栓后 90 天分级描述0完全无症状1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工作和生活2 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无需帮助能完成自己的日常事务3 中度残疾,需部分帮助,但能独立行走4 中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日常生活需别人帮助5 重度残疾,卧床,二便失禁,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6 死亡注释:mRS 评分用来

16、评估卒中后功能预后结局。专业资料参考文献:Interobserver agreeme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handicap in stroke patients. Stroke.1988 May;19(5):604-7.l溶栓预后评估?溶栓后出血 -SICH 评分SICH 评分:静脉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评估( SITS 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isk Score)SICH 评分( SITS模型)危险因素分值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3单用阿司匹林2NIHSS132NIHSS 7-121血糖 180mg/dl (10

17、mmol/L )2年龄 72 岁1收缩压 146mmHg1体重 95kg1发病到治疗时间 180min1高血压病史1危险分层总分SICH 率( 95%CI )专业资料低0-20.4% ( 0.2%-0.6% )平均水平3-51.5% (1.3%-1.7% )中6-83.6% (3.1%-4.1% )高 99.2% (5.9%-12.5% )基于 SICH 分值的脑出血危险分层注释:1.该评分是预测静脉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SICH)的常用量表之一。2.症状性脑出血( SICH )定义( SITS-MOST 标准):溶栓后 36h 内,相对基线 / 最低 NIHSS 增加 4 分,影像显示有占位效

18、应的脑血肿。3.分值 10 分患者发生SICH 的风险是0 分患者的约70 倍。参考文献:1.Predicting the Risk of 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Ischemic Stroke Treated.With Intravenous Alteplase: Safe Implementation of Treatments in Stroke (SITS) Symptomatic.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isk Score. Stroke.2012;43:1524-1531.项目分值入院头部 CT 脑动脉高密度影或早期梗死征象无0任一项1两项2卒中前 mRS1否0是1专业资料年龄65 岁065-79 岁180 岁2入院时血糖 mmol/L (mg/dL ) 8( 144)0>8(>144)1发病到治疗时间90 分钟090 分钟1入院 NIHSS 评分0-405-9110-152 153? 溶栓预后不良 -DRAGON 评分DRAGON评分:预测静脉溶栓三个月预后不同分值的三个月预后专业资料绿柱:良好结局(mRS 0-2 );黑柱:不良结局(mRS 5-6 )。注释:1.该评分基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