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实际成实际成本本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 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1. 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于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优点优点: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需要(即合理、准确)。缺点
2、:缺点: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发出成本分 辨的工作量较大。适用适用: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 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 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如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例题例题:3月初结存一批存货10元/kg,共计200kg,3月8日购进了300kg,单价是11元/kg,3月15日领用材料400kg。 如果领用3月初的有100kg,领用3月8日购进的300kg。计算时3月初的用单价10元来算(100kg10),3月8日的用单价11元来算(300kg11)。然后两次加总,就是3月15日领用400kg的成本。 如果领用3月初的有200kg呢, 2.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
3、。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即每次发出存货的单价按先入库存货实际单价为发出存货的实际单价。如果发出存货的数量在第一批入库数量以内,则以第一批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计算。如果发出存货的数量超过第一批入库的数量,其超出部分,按第二批入库存货实际单价计算,依此类推。例题:已知本月材料收入、发出情况如下表:例题:已知本月材料收入、发出情况如下表: 要求: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平均法计算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及月末结存成本。日期 收 入发出数量 结 存数量单价数量单价3月1日200或800103月1
4、0日5001110.383月15日60020050010113月25日3001210.873月28日300或800年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 单价金额3 1期初余额200103 10 购货5001155003 15 发货6003 25 购货30012 36003 283003 31年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 单价金额3 1期初余额200103 10 购货5001155002005001011200055003 15 发货2004001011200044001001111003 25 购货30012 36001003001112110036003
5、283001112110024001001212003 31100121200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3月月15日日 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成本 = 20010 + 40011 = 6 400(元)3月月15日共计发出日共计发出600:(1)3月1日:200kg10(2)3月10日:400kg11两次成本加总后可算出600kg的成本。3月10日总购进500kg只发出400kg,3月15日结存了100kg,单价是11元。3月月28日发出材料日发出材料300kg (1)先发出之前遗留的100kg11(2)不够的200kg123月月28日发出材料成本日发出材料成本= 10011 + 20012 =
6、3500(元)最后余下的是3月25日购进的100kg12月末结存成本月末结存成本= 10012 = 1200(元)(元) 物价下跌,使得发出存货成本偏高,期末结存会偏低。低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物价上涨,使得发出存货成本偏低,期末结存会偏高(接近市价)。高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2.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优点优点: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缺点缺点:较:较繁琐,在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工作量较大。 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在计算存货的单价时,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各批收入的数量作为权数的计价方法。即平时收入时按数量、单价、金额登记,但每次
7、不确定其结存单价,而是在期终时一次计算其本期的加权平均单价。本期耗用或出售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到期终时,再按此加权平均单价确定其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耗用或出售金额=本期耗用或出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材料加权材料加权平均单价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期收入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 20010 + 50011 + 30012加权平均单价= 200 + 500 + 300 =11.1(元/kg)本月发出材料成本= 90011.1 =9990(元) 本月结存材料成本= 10011.1 =1110(元)或=(20
8、010 + 50011 + 30012) 9990 = 1110(元) 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优点: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 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缺点:缺点: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和金额,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4.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也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进货前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移动平均法与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只是要求在每次(批)收入存货时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移动加权平均
9、单价平均单价本批进货前本批进货前库存存货成本+本批进货成本=本批进货前库存存货数量+本批进货数量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 20010 + 50011第一次加权平均单价第一次加权平均单价= 200 + 500 10.71(元(元/kg)3月月15日发出材料成本日发出材料成本= 60010.71 =6426(元)(元)3月月15日结存材料成本日结存材料成本= 10010.71 = 1071(元)(元)3.15结存:结存:100Kg 10.71元元/kg 3.25购入:购入:300kg 12元元/kg3.28发出:发出:300kg 第二次加权平均单价第二次加权平均单价 = 11.68(元/kg)3月28
10、日发出材料成本=30011.68=3504(元)本月结存材料成本本月结存材料成本=(20010)+(50011+30012) -(6426+3504)=1170(元)10010.71+30012 100+300 4.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优点:优点: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缺点:缺点: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不适用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例题:甲公司按例题:甲公司按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计算材料的发出成本。计算材料的发出成本。2007年年7月月1日结存日结存A材料材料10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公斤,每公斤实
11、际成本本100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5日,购入A材料5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10日,发出日,发出A材料材料800公斤公斤。 15日,购入A材料7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98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0日,发出日,发出A材料材料1300公斤公斤。25日,购入A材料8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30日,发出日,发出A材料材料300公斤。公斤。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A材料的发出和结存成本:例题:甲公司按例题:甲公司按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计算材料的发出成计算材料的发出成本。本。2007年年7月月1日结存日结存A材料材料10
12、公斤,每公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斤实际成本100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5日,购入A材料5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10日,发出日,发出A材料材料8公斤。公斤。 15日,购入A材料7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98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0日,发出日,发出A材料材料13公斤公斤。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A材料的发出和结存成本:2007凭证号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 1略期初结存1010010005购入5105525105100105100052510发出81008002510010520052515购入7986862571
13、001059820052568620发出256100105982005255881989831合计12121121211319898例题:甲公司按例题:甲公司按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计算材料的发出成本。计算材料的发出成本。2007年年7月月1日结存日结存A材料材料1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5日,购入A材料5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10日,发出日,发出A材料材料8公斤。公斤。 15日,购入A材料7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98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0日,发出日,发出A材料材料13公斤。公斤。要求:根据上述
14、资料,计算A材料的发出和结存成本:解:解:加权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金额+本期收入金额 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 = 1000+525+686 10+5+7 =100.5(元) 本月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 =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21100.5=2 110.5(元) 本月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1100.5=100.5(元)例题:甲公司按例题:甲公司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材料的发出成本。计算材料的发出成本。2007年年7月月1日结存日结存A材料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本10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5日,购入
15、A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元,材料已验收入库。10日,发出日,发出A材料材料500公斤。公斤。 15日,购入A材料4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2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0日,发出日,发出A材料材料300公斤。公斤。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A材料的发出和结存成本:2007凭证号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 1略期初结存3001030005购入30011330060010.5630010发出50010.5525010010.5105015购入40012480050011.7585020发出30011.7351020011.7234031合计7008100800
16、876020011.72340解:解: 7月月5日购入材料时:日购入材料时: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 本批进货前库存存货成本+本批进货成本 本批进货前库存存货成本+本批进货成本 = 3 000+3 300 300+300 =10.5(元) 结存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的实际成本 = 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 60010.5 = 6 300(元) 解:解:7月月10日发出材料日发出材料500公斤时:公斤时: 发出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的实际成本 = 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 50010.5 = 5 250(元) 结存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的实际成本 = 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
17、 10010.5 = 1 050(元)解:解:7月月15日购入材料时:日购入材料时:移动加权平均单价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 本批进货前库存存货成本+本批进货成本 本批进货前库存存货数量+本批进货数量 = 1 050+4 800 100+400 = 11.7(元) 结存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的实际成本 = 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 50011.7 = 5 850(元) 解:解:7月月20日发出材料日发出材料300公斤时:公斤时: 本月发出本月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的实际成本 = 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 30011.7 = 3 510(元) 本月结存本月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的实际成本 =
18、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 20011.7 = 2 340(元) (二)计划成本法下的发出存货成(二)计划成本法下的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本的确定计划成本法是指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收入、发出和结存均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存均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同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另行设置有关成本差异账户(如“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反映,期末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由将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方法。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方法。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存货成本差异率,就可以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
19、例101】某企业2007年5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 000元, 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 000元, 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1000元(超支), 本月收人材料成本差异为2 000元(超支)。 材料成本差异率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80 0002%=1 6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 000+1 600=81 600(元)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70 000+1 400=71 400(元)50000100000
20、8000070000原材料原材料历年考题历年考题【例题【例题6】(2001年考题)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发出存货的成本比较接近于市价。()【答案】【例题【例题7】(2002年考题)企业的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期初甲种原材料库存数量为50吨,其计划成本为200元/吨,“材料成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为100元,本月以210元/吨购入甲种原材料50吨,则本期甲种原材料成材成本差异率为()。A.1%B.2% C.3%D.4% 【答案】C 【例题【例题8】(2002年考题)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期初库存硬盘数量为50件,单价1000元;本月购入硬盘100件,单价1050元;本月领用
21、硬盘100件,其领用总成本为()。A.102 500B.100 000元C.105 000D.100 500元【答案】A 【例题【例题9】(2004年考题)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是()。A.月初结存该种存款的实际成本 本月购入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 B.月初结存该种存款的计划成本 本月购入该种存货的计划成本 C.原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批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D.原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 本批购入存货的计划成本 【答案】A 【例题【例题10】(2004年考题)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其特点有()。A.发出存货的成本比较接近于其市价B.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成本偏低,利
22、润偏高C.发出存货的成本不接近于市价D.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市价 【答案】BCD 第四节原材料的核算第四节原材料的核算一、原材料的分类一、原材料的分类1. 原料及主要材料。2. 外购半成品(外购件或外协件)。3. 辅助材料。4. 燃料。5. 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6. 包装材料。一般用包装材料,如纸张、麻绳、铁皮等,也可归入辅助材料类。二、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的日常核算二、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的日常核算 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的日常核算,是指从材料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账均以实际成本来反映材料的收、发、结存情况。(一)材料收发的凭证(一)材料收发的凭证材料收入材料收入的凭证主要有收料单、入库
23、单以及退料单等。 材料的发出材料的发出凭证主要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簿、销售发料单、配比发料单等。 自制材料入库,应根据成本计算单中的实际制造成本填列。(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材料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应设置“原材料原材料”、“在途物资在途物资”等账户。“原材料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其借方发生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收入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反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借方借方余额余额表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原材料原材料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实际成本 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在在 途途 物物 资资已支付
24、或已开出、承兑已支付或已开出、承兑 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已验收入库的材料 商业汇票的材料货款商业汇票的材料货款 的实际成本的实际成本(材料未入库)(材料未入库)在途材料、物资的采购在途材料、物资的采购 成本成本 1. 外购材料收入的总分类核算。外购材料收入的总分类核算。 从供应单位采购材料和验收入库的业务看,因为货款结算方式、采购地点、收料和付款时间不同,其账务处理也有所不同。 (1)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的)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钱货钱货两清业务两清业务。 根据银行结算凭证、发票账单和收料单等确定的材料成本,借:原材料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
25、取根据取 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或 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 应付票据等账户)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 【例【例102】 企业为一般纳税人,某日该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2 600元,增值税额为 2 142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2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142贷:银行存款 14 742 (2) 付款在前,收料在后付款在前,收料在后。 该项业务的产生,多数是在企业向外地采购材料,发生结算凭证等单据已到,并
26、已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在会计上将此项业务作为在途物资处理,通过“在途物资在途物资”账户核算。 【例【例103】假设【例】假设【例102】购入材料的业务,假定发票等结算凭证已到,货款已经支付,但材料尚未运到。企业应于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 12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 142 贷:银行存款 14 742上述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再作如下分录:上述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再作如下分录:借:原材料12 600贷:在途物资12 600 (3)收料在前,付款在后。)收料在前,付款在后。 第一,材料已到,供应单位发票收单第一,材料已到,供
27、应单位发票收单也已到达,但由于企业的银行存款不足也已到达,但由于企业的银行存款不足而暂未付款而暂未付款,在此情况下,属于企业占用了供应单位的资金,形成了应付而未付供应单位的款项,构成了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应通过“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账户核算。 【例【例104】企业从外地西江钢铁厂购入甲种材料2 000公斤,买价4 000元,增值税发票上的增值税额为680元,供应单位代垫运杂费400元。材料已到达并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应据有关发票账单及收料单等凭证作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 4 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贷:应付账款西江钢铁厂 5 080 第二,材料已到第二,
28、材料已到,但供应单位但供应单位发票账单未到,而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未到,而货款尚未支付。在此情况下,为做到材料账实相符,应先按双方合同价格或计划价格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作相反的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下月初用作相反的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按正常程序,时,按正常程序, 借:应付账款借: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或 应付票据 ) 等账户 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业务月份内可暂不进行总分类核算,但如果月终仍未收到发票账单,应暂估入账,下月初用作相反的分录
29、,待发票账单到达后再按实际成本入账。 【例【例105】假设上述购入材料的业务,材料已经运到并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月末,按照暂估价入账,假设其暂估价为12 000元,有关会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 12 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2 000下月初用作相反的分录下月初用作相反的分录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2 000 贷:原材料 12 000历年考题历年考题【例题【例题11】(2003年分录题)公司购入A材料10 000公斤,单价36元,增值税率17%,价税合计421 200元,款项已付,A材料已验收入库(3分)【答案】借:原材料 3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
30、值税(进项税额) 61 200贷:银行存款421200 【例题【例题12】(2003年多选题)对月末仍未付款的收料业务,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月末在材料明细账中记入收入材料的暂估金额B.下月初将暂估金额用红字冲回C.实际付款时再将收入材料的实际金额入账D.月末不能入账,待实际收到时入账 【答案】ABC 【例题13】(2005年分录题)企业购入材料一批,买价80 000元,增值税额13 600元,对方代垫运费1 600元(运费的增值税略)。货款、运杂费和增值税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入库。(3分)【答案】借:在途物资 81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贷:银行存款9
31、5 200 2. 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 根据按实际成本计价的领、发料凭证,按领用部门和用途进行归类汇总,通过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于月末一次登记总分类账,这样就可大大简化记账工作。“发料凭证汇总表”的一般格式见表101所示。生产 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合计原料及主要材料 43 43043 430辅助材料2 737.101 075.65747.404 560.15外购半成品7 615.407 615.40修理用备件3 181.503 181.50包装材料燃料合计56 9641 075.65747.4058 787.05 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进行材
32、料发出的核算。对生产领用的各项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等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56 964制造费用1 075.65管理费用 747.40贷:原材料 58 787.05历年考题历年考题【例题【例题14】(2005年分录题)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分配材料费: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70 0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材料986元,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2 800元,在建工程领用材料35 000元。(5分)【答案】借:生产成本70 000制造费用 986管理费用 2 800在建工程35 000贷:原材料108 786 【例题【例题15】(2007年账表题)根据
33、所给资料,采用先进先出法登记A材料明细账。(10分)企业2006年12月1日结存A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2元。12月5日购入4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3元;12月7日生产领用300公斤;12月16日购入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4元;12月25日生产领用350公斤。【答案】年凭证号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121略 初余 200122400125 购入400135200200122400400135200127领用 2001224003001339001001313001216购入2001428003001339002001428001225领用30
34、01339001501421005014700123160080006508300150142100 【例题【例题16】(2008年分录题)企业的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3日从渤海公司购入甲材料一批,买价135 000元,增值税额为22 950元,对方代垫运费2 475元(增值税略),均已通过银行支付,但材料尚未运到。 【答案】 借:在途物资 137 4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2 950贷:银行存款160 425 【例题【例题17】(2008年账表题)根据所给资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登记甲材料明细账要求:1.根据“材料明细账”中的资料计算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和发出
35、的材料的实际成本。必须写出计算过程,未写出计算过程的不能得分。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2.登记材料明细账。 【答案】 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67 50046 80032 000)(900600400)146 3001 90077(元/公斤)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300)7784 700(元)年凭证号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 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11900756750012入库6007846800150019领用 800700125入库40080320001100128领用300800131合
36、计100078800110077847008007761600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甲材料 计算单位:公斤三、按三、按计划成本计划成本计价进行的日常核算计价进行的日常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的日常核算,是指从材料的收发凭证到明细账、总账上都以计划成本加以计量。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单独通过专设的“材料成材料成本差异本差异”组织核算,最终于月末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例题18】材料的收发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判断)【答案】 (一)材料的收发凭证(一)材料的收发凭证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收发凭证的格式同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收发料凭证格式基本相同,
37、所不同的是在凭证上要列明材料的计划单价。其格式略。 (二)材料总分类核算(二)材料总分类核算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的总分类核算,仍应设置“原材料原材料”账户,但均应按计划成本入账,即按计划成本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还需增设“材料采购材料采购”与与“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两个资产类账户。 原原 材材 料料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材 料料 采采 购购 采购材料的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实际成本 入库材料的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计划成本在途材料的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超支差异 及发
38、出材料 节约节约差异 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库存材料的超支差异超支差异 库存材料的节约差异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超支差异超支差异) (节约差异节约差异) 【例题【例题19】(2001年多选题)应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登记的是()。A.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额B.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额C.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额D.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额【答案】AC 【例题【例题20】(2003年多选题)应当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核算的是()。A.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
39、本的差额 B.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C.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负担的超支差D.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负担的节约差【答案】AD 【例题【例题21】(2004年单选题)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不能在“材料采购”账户借方登记的是()。A.购入存货的货款 B.购入存货的采购费用C.入库存货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D.入库存货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答案】D 【例题【例题22】(2005年多选题)“材料采购”明细账可以计算确定()。A.外购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B.外购材料的计划采购成本C.外购材料的成本差异额D.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答案】AC 【例题【例题23】(2007年单选题)企
40、业购入原材料,买价2000元,增值税(进项税)为340元,发生运杂费230元,入库后发生整理挑选费90元。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A.2660元 B.2570元 C.2320元 D.2230元 【答案】D【解析】入库后的整理挑选整理费不作为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材料采购”账户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材料采购借: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库存现金 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应付票据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 ( 等账户)(按实际支付或应
41、支付的金额)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月末,企业应将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分别下列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票的收料凭证,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按计划成本,别汇总,按计划成本, 借: 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将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将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材料采购(实际计划)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会计分
42、录。 (2)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原材料(借:原材料( ) 贷:应付账款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下月初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 “材料采购材料采购”账户月末借方余额,反映企账户月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业在途材料的采 购成本。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对于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
43、成本差异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接近实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接近实际成本。除特殊情况外,计划成本在年度内际成本。除特殊情况外,计划成本在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不得随意变更。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成本差异,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 其他业务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
44、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1. 收入材料的总分类核算。收入材料的总分类核算。同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一样,由于采购地点、结算方式和收料与付款时间的不同,同样存在几种不同情况。(1)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钱
45、货两)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钱货两清业务。清业务。 按采购的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等账户的贷方。同时根据“收料单”,按计划成本计入有关材料账户的借方和“材料采购”账户的贷方。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其他货币资金等)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计划成本)可以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可以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材料采购材料采购 原材料原材
46、料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计划计划 110 100 100 100 80 10 8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实际实际计划计划 实际实际计划计划 20 10 10 2借:材料采购 110(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等)110借:原材料 10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贷:材料采购 10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借:材料成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 10(超支差)(超支差) 贷:材料采购贷:材料采购 10(超支差)(超支差)借:借: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8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20(计划成本)(计
47、划成本)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 10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差异率差异率 = 差异差异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10100100% =10%差异差异 = 计划成本10% = 100 10% = 1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 80 10% = 8 20 10% = 2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80 + 8 = 88 = 20 + 2 = 22借: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 8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2 贷:贷: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10(结转发出材料负担的超支差)(结转发出材料负担的超支差) 材料采购材料采购 原材料原材料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计划成
48、本 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计划 105 120 120 120 90 11.25 15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实际实际计划计划 实际实际计划计划 30 3.75 15 15借:材料采购材料采购 105 贷:银行存款 (等)105借:原材料 120 贷:材料采购贷:材料采购 120借:材料采购借:材料采购 15(节约差)(节约差) 贷: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成本差异 15(节约差)(节约差)借: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 9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3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 12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差异率差异率 = 差异差异计划成本计
49、划成本100% = - 15120100% = - 12.5%差异=计划成本(- 12.5% ) = 120 (- 12.5% ) = - 15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 90 (- 12.5% ) = - 11.25 30 (- 12.5% )= - 3.75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90 +(- 11.25)= 78.75 = 30 +(- 3.75)= 26.25(结转发出材料负担的节约差)(结转发出材料负担的节约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 15 贷:生产成本贷:生产成本 11.25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3.75 【例【例109】7月5日,企业从南宏钢铁厂购入甲种材料6 000公
50、斤,价款12 6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 2 142元,当即以银行存款付清。材料已按计划成本12 900元验收入库。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第一第一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2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 142贷:银行存款 14 742第二第二借:原材料甲材料12 900 贷:材料采购原材料 12 900 材料采购材料采购 原材料原材料 12600 12900 12900 实 计 计 300 材料成本差异差异 300 (2)付款在前,收料在后)付款在前,收料在后。 当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作为在途材料,计入“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待材料到
51、达验收入库后,再据“收料单”按计划成本,由“材料采购”账户的贷方,转入有关材料账户的借方。 【例【例1010】7月13日,企业从外地西江钢铁厂采购乙种材料4 000公斤,买价8 600元,增值税额1 462元,采用商业汇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一张,计 10 062元,向开户银行申请承兑,并以银行存款支付手续费50元,当日连同解讫通知一并交给供应单位,材料尚未运达。应据有关凭证作如下会计分录: 第一,第一,借:材料采购借:材料采购乙材料乙材料 8 600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进项税额)1 462 贷:应付票据贷:应付票据 10 062 第二,第二, 借
52、: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 50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50 上述乙种材料于上述乙种材料于18日到达;并已验日到达;并已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9 200元。据元。据“收收料单料单”作如下分录:作如下分录:借:原材料乙材料9 200贷:材料采购原材料 9 200 材料采购材料采购 原材料原材料 8600 9200 9200 实 计 计 600 材料成本差异差异 600 【例【例1011】7月20日,企业从兰新钢铁厂采购丙种材料10 000公斤,买价16 000元,增值税额2 720元,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已承付全部货款,材料尚未到达。应据有关结算凭证,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材料
53、采购原材料 1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720贷:银行存款 18 720上述乙种材料至月末仍未到达,反映为“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余额即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3)收料在前,付款在后)收料在前,付款在后。 此类业务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是结算凭证已到,但企业暂时无力支付或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二是二是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未到,而货款尚未支付。应分别情况作如必要的账务处理。 第一,材料已到,并已验收入库,第一,材料已到,并已验收入库,供应单位发票账单也已到达,但企业暂供应单位发票账单也已到达,但企业暂时存款不足而未付款或未开出、承兑商时存款不足而未付款或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业汇票
54、。 在此情况下,属于企业占用了供应单位的资金,形成了企业的债务,应计入“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和“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即 借:材料采购 贷:应付账款 第二,材料已到,但供应单位发票第二,材料已到,但供应单位发票账单未到,而货款尚未支付账单未到,而货款尚未支付。 在此情况下,平时可不作账务处理不作账务处理,到月终发票账单仍未到为使材料账实相符,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到下月初作相反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到下月初作相反的分录,的分录,以便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按正常程序通“材料采购”账户核算。 【例【例1012】7月29目,企业接到货场通知,从兰新钢铁厂按合同购入的12 000公斤乙种材料
55、已经到达,并于当日验收入,但对方发票账单未到,故按计划成本19 000元暂估入账。于月终根据收料单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19 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9 000下月初用相反的分录冲回:下月初用相反的分录冲回: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9 000 贷: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19 000 收到发票账单后,据实按正常程序入账。 (4)外购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外购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 企业外购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一般是在一般是在月终进行。由月终进行。由“材料采购材料采购”账户转入账户转入“材料成材料成本差异本差异”账户。账户。 【例【例1013】现据上述外购材料各项业务,
56、经过汇总计算后得出,本月外购材料的计划成本22100(即12900+9200),即发生超支差异240元。据以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甲材料 12 900 乙材料 9 2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2 900 乙材料 9 200上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300 乙材料 600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300 乙材料 600 2. 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 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一般是在月终根据各种发料和退料凭证,按照发出材料的类别和用途分别汇总,据以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并根据汇总表进行发出材料的总分类核算。“发料凭证汇总表”的一
57、般格式见表103所示。表103 发料凭证汇总表 2007年7月份 应借科目 应贷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销售费用合计原料及主要材料4300043000辅助材料271010657404515外购半成品75407540修理用备件3150包装材料燃料计划成本小计56400106574058205成本差异(差异率1%)56410.657.4582.05实际成本小计569641075.65 747.4058787.05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成本差异即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成本差异即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根据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根据“发料凭证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表”所列计划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所列计划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56 400制造费用 1 065管理费用 740 贷:原材料 58 205 根据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发料凭证汇总表”所列发所列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作如下分录: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作如下分录:借:生产成本 564.00制造费用 10.65管理费用 7.40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582.05历年考题:历年考题:【例题【例题24】(2001单选题)企业的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本月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基础全真测试题
- 婚庆酒席场地租赁合同(2025版)
-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2025版户外墙面广告设计与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家庭旅行规划与定制服务合同范本
- 2025房屋室内外景观改造合同书
- 2025版龙楼中心小学校园环境美化工程合同
- 2025版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及共同债务分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广场砖铺贴与户外座椅安装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SET协议安全运营维护合同
- 2025-2030中国油气分离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DB13-T1349-2010-超贫磁铁矿勘查技术规范-河北省
- GB/T 196-2025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 2025税收优惠政策培训
- 2025年澳洲淡水龙虾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县委办副主任2024年个人述职报告
- T-CSTM 01345-2024 复合材料冷却塔结构技术规程
- 装饰装修工程居间合同范本
- 污水处理中的中水回用技术及应用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与操作课件
- 隧道脚手架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