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常见问题答疑_第1页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_第2页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_第3页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_第4页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法常见问题答疑-陈青来平法讲座答疑(一)2007.9 1、03G101-1 第62页中,梁侧面纵向构造筋的构造要求是:当hw450时,设置纵向构造钢筋,且钢筋间距a200。请问,如hw =450时,单侧设置多少道纵向构造筋?是1道还是2道? 答:如果梁的净高正好等于450mm的时候,布置一道,那就是有两个空,450/2=225,按照图集要求已经大于200了,要布置两道,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两道,但是,在规范中有了这样的规定,所以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或者不布置,或者要布就布置两道。另外,如果是设计人员则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是预算和施工人员,按图处理就可以了。 2、框架梁或梁截面较大时,拉筋的

2、构造应如何设置?(当设计者无规定时) 答:如果布置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需要布置拉筋,拉筋的规定在平法图集中已经非常明确了,直接看03G101-1 P62注解第4条。 3、桩头已镶入承台处,桩顶的承台钢筋是否需考虑保护层? 答:从平法的图示来看,桩的钢筋是从桩顶位置布置的,桩伸入承台50,100这个应该已经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了。不用从承台顶在考虑保护层了,否则太厚了。 4、抗震框架梁的底筋能搭接吗?在哪个位置搭接? 答:抗震框架梁的底筋是可以搭接的,只要不在梁下部跨中位置就可以了。 5、箍筋两个弯钩的总长度应该是多少倍d? 答:箍筋两个弯勾如果是135度,抗震的情况下是11.9d,不抗

3、震的时候是6.9d。 6、当暗柱过长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是否应当伸至暗柱端或考虑与暗柱箍筋搭接? 答:不管暗柱有多长,暗柱都属于墙的加强,它是墙的一部分,不是墙的支座,所以应该伸至暗柱的端部,不可以搭接。 7、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与圈梁,哪个是支座? 答:在砖混结构中,二者都属于整个建筑物的构造加强构件,柱肯定是梁的支座,但是,在实际作用的时候,砖混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是墙不是构造柱,所以,这种关系不像框架结构那么明显。 8、非框架梁L的底筋锚固长度是12d还是按03G101-1第33页第3点: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少于250mm? 答:这个直接取12d就可以了,L的下部钢筋支座处属于受压区

4、域,和框架梁不同,250mm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9、板负筋的分布筋与另一方向的负筋搭接长度是多少? 答:分布筋的功能是使主筋绑扎成网,浇捣混凝土时主筋位置不发生偏离。另一功能是提高主筋的连接长度。具体的取值范围,平法中没有明确,一般取150mm即可。 10、梁上部钢筋中(2B20)标识的钢筋在遇到有悬挑梁时,如何处理?是将支座钢筋延伸还是布置(2B20)钢筋.(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 答: 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有可能是漏写了,或者没有按照平法的要求来布置,这种情况一定要咨询设计人员。 11、满堂基础中地基梁与承台两者之间交接处钢筋如何配置? 答:基本上要看承台的钢筋是不是双层钢

5、筋。而且基础梁不一定要贯穿承台.高抗力等级要贯穿承台.这个具体的要咨询设计了。 12、非接头搭接,施工时如何保证钢筋不松动.振捣砼时,如何保证两根钢筋间隔是一定的? 答:应该是非接触搭接,虽然,两根钢筋不直接绑扎在一起了,但是,钢筋可以和其它的钢筋绑扎的,固定应该不成问题。 13、基础梁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倒置输入与图示不符。 答:简单的来判断,基础梁的受力和框架梁的受力正好是相反的,另外,基础梁在平法集中标注中是下部钢筋在前,上部钢筋在后,这个和框架梁也是相反的,应该和图示是相同的。 14、梁的侧面纵筋在集中标注行已标注,而原位标注再标注时,是否重复计算? 答:不会重复计算.但是会按照原位标注

6、内容进行计算.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规定,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5、判断梁两侧是否有附加箍筋,是否可以依据谁是支座来判断?谁是支座,就可以在另一根梁的梁侧加附加箍筋?若两根梁交叉时,谁也不是谁的支座,是不是两侧都不加? 答:附加箍筋主要是用在非框架梁遇框架梁的时候,在框架梁上有可能设置,这个是设计给定的。如果谁也不是谁的支座,这个更需要设计明确了。 16、转换层的框支梁有2.4m高,梁端头钢筋的锚固是否还是要伸到梁底再加一个锚固长度? 答:这个问题直接咨询设计即可,如果设计没有给定,按照平法图集是要这样处理的。 17、简支梁(单跨)底筋锚固长度是MAX12D,支座中心线,还是应取250(

7、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250mm). 答: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部分不受拉.到支座部位弯距为零.单跨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是受压.所以与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250mm无关. 18、03G101-1图集中:梁下部钢筋都在支座处断开。当跨度短时,是否可以不断开。 答:下部钢筋的通长做法都是在支座处断开,这个地方如果不考虑施工的麻烦程度,不断开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连通。 19、筏板框架柱插筋是否只要锚固长度?还是插至筏板底面? 答:按照平法图集必须要插到基础底,至少四根角筋要插至底面,其余的可以只算一个锚固长度.这个在06G101-6中有体现,但是,实际计算的时候要按照平法要求来进行。 20、

8、基础梁为无抗震构件,反之筏板是否是非抗震构件? 答:筏板也属于非抗震构件。 21、满堂基础底板设双向钢筋,基础梁梁位处与梁平行的底板筋是否还需布置? 答:不设置。因为筏形基础的底板跟筏形基础梁的关系,底板是节点关联.只有跟梁垂直的钢筋穿过或者锚固筏形基础. 22、梁的锚固长度是按梁的砼标号还是按柱的砼标号? 答:梁是节点关联,按柱的砼标号. 23、框架梁端支座处锚固长度,弯锚时是按 1、伸至柱外边+15d。2、一个锚固长度。3、0.4Lae+15d.? 答:支座满足直锚,就按锚固长度。如果不满足直锚按照平法的要求需要按1来计算。 24、拖墙梁的定义?配筋是否同框支梁做法? 答:如果拖的是混凝土

9、墙,这个梁就是框支梁。如果拖的是砌体结构,这个梁是墙梁,不叫框支梁。墙梁的话需要判断是什么梁,然后才能决定具体的配筋。 25、框架梁钢筋伸入短肢剪力墙是一个锚固长度还是伸至墙边下弯15d? 答:如果框架梁是以墙为支座,这时候也要满足构造要求的,一般情况下墙的厚度很少能够满足一个Lae的,这时候要求墙的厚度不能小于0.4Lae,满足这个条件弯折15d就可以了,钢筋在弯折以后超过15d以后的部分其实已经不再起作用了。但是,现实中可能采用弯折,总长要等于Lae这样的配置。其实,这样的设计情况,具体的锚固构造是需要设计明确的。 26、抗震kz边柱、角柱从纵向钢筋构造(03G101-1第37页)中,当梁

10、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梁上部纵筋深入柱;WKL构造中,主外侧纵筋配筋率大于1.2%时,柱筋伸入梁;如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是否梁、柱钢筋交叉伸入对方构件 答:这两个需要先判断采用哪一个节点,决定好采用的节点以后,才判断配筋率的。所以,不会有交叉的现象,如果设计说明除外。 27、由于梁的断面宽度限制,如梁宽250mm,200mm,梁钢筋锚固小于0.4lae,在钢筋直径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梁的弯钩长度仍然是15d。这个问题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 答:这个就需要设计来解决了,另外是什么梁的锚固小于0.4Lae。 28、KL设计为4肢箍且大箍套小箍,请问小箍宽度怎样确定,是不是1/3梁宽

11、? 答:如果是4肢箍一般情况是箍了4根主筋,要在1/3宽的基础上扣保护层,再加一个钢筋的直径,这个应该清楚的。不是1/3梁宽。如果箍的不是4根主筋,那需要计算有几个空了。然后才能确定小箍的长度。 29、在转换层(梁转换)的设计中,当两胯梁的断面尺寸不一致时,变截面的位置,按边支座或是中间支座。如果按边支座梁的上、下钢筋均存在互相交叉,砼不能完全包裹钢筋,如何处理? 答:这是梁跨变截面,如果是框架梁有其变截面的构造,但是,转换梁的变截面需要设计来明确。平法没有明确说明。 30、柱锚梁有两种情况:柱的钢筋锚入梁内65%为1.5lae 柱的钢筋锚入梁板内全部为1.5lae。两种情况分别用于哪种情况(

12、图中所示均为现浇梁板)? 答:选用B节点也就是第2种构造的时候,对现浇板有要求的,第一种情况就是现浇板不符合第二种原则的时候采用的,现在这种形式比较少见。同时,如果只有梁没有现浇板的情况下,而且,梁的截面尺寸小于柱的截面尺寸的时候,采用第一种。一般都是采用第二种构造的。 31、如果设计要求量的锚固不仅要满足0.4lae+15d,而且要满足lae。设计要求这么施工,现场施工时是否要按设计要求施工? 答:设计不光可以这样要求,设计还可以直接要求不采用平法的构造,设计永远是大于图集的,施工肯定要按照设计的来进行,但是,在施工的时候可以和设计的进行交流,有助于提高。 32、平法中,梁钢筋在支座内锚固长

13、度是按图集中标注的15d+0.4lae,还是必须根据砼强度按锚固长度计算?在网上两种说法均有,布置以何为准? 答:理论来讲0.4Lae+15d就可以了,而且,这个也经过试验证明了,但是,就平法图集现在也要求要伸到梁对边,柱纵筋内侧。在锚固不能满足直锚的时候,要伸到对边弯折15d。弯锚和直锚不需要在进行大小的判断。 33、短肢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钢筋如何计算锚固长度?在网上请教时,有网友按连梁计,不知是否正确? 答:框架梁只会以框架柱为支座,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设计这样做,具体的构造需要咨询设计,现在通行的做法做一个直锚,这个会在以后的图集中具体说明。 34、在施工中,遇到以下情况:梁支

14、座(负弯筋)标注为:2*7B28/4B25,请问这是新的标注吗?好像在03G101中未发现此标注法,如何解读? 答:这不是新的标注形式,直接咨询设计院。 35、平法中,梁上部筋的搭接分为25%,50%,100% 之分,请问其接头百分比是按上部筋总数,还是梁截面上所有钢筋计? 答:按照上部通长钢筋的根数来判断,不能按照钢筋的总根数判断。支座负筋一般不需要搭接,你算进去没有用,只会破坏结构的稳固性。 36、框架梁柱节点位置,设计要求柱拉筋在节点位置同加密箍筋设置,而在实际施工中,因为此节点钢筋过多过密,施工人员就把此处柱节点中拉筋取消了,请问这种做法对结构有影响吗? 答:如果设计说明了,这样做是有

15、问题的。设计需要考虑钢筋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具体咨询设计院,擅自取消肯定不可取。 37、请问短肢剪力墙结构中,暗柱的保护层按柱取还是按墙取厚度? 答:暗柱的保护层应该是按照柱的比较合适,墙的保护层是指墙外侧钢筋的保护层,墙的钢筋需要在暗柱纵筋的外侧通过的,如果按照墙的保护层还需要扣减钢筋直径的。计算下来这个值是差不多的。 38、暗梁的主筋的长度应怎样确定?暗梁的箍筋应怎么配? 答:暗梁的主筋通长是随墙布置的,和墙的水平钢筋相同,箍筋正常布置就可以了,只是遇到暗柱的时候,箍筋不需要布置。 39、剪力墙水平筋是应置于暗柱主筋内侧还是外侧,图集中无明确说明。 答:暗柱的纵筋和墙的

16、纵筋是在一个位置的,墙的水平在外侧,遇到暗柱的时候就到内侧,那柱不就突出墙面了吗?如果柱不突出的话,墙的钢筋不得弯吗?这是不允许的。所以,水平筋就根据在墙的位置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40、梁一端与墙、柱相连,梁一端与梁相连时,与梁相连,是否可按次梁进行施工,箍筋不加密,下部钢筋锚固长度取12d? 答:这个需要判断是什么梁,如果是非框架梁可以按照这个要求进行计算。 41、机械锚固与机械连接的区别? 答:机械锚固在03G101-1 P35页有明确的说明,其形式也已经表示的非常清楚,一个是锚固,一个是钢筋之间相互连接,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机械连接像我们常说的直螺纹,锥螺纹等连接形式称为机械连接。 42

17、、当它大于0.4lae时进行弯锚,但当支座不能满足0.4lae时那该怎么办? 答:一般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换直径较小的钢筋。 43、附加箍筋是说每侧加上几个,但是它的加密区为2倍次梁宽度+2倍主梁与次梁的 落差,这样的几个普通说法是怎样的? 答:首先更正一下,这个地方不叫加密区,这就是次梁加筋的布置区域,这个区域是由设计人员进行考虑的,所以,落实到图纸中我们看到的就是每侧加几根箍筋。 44、附加箍筋是在有吊筋的情况下才能加,但是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固定吊筋吗? 答:这个感念是完全错误的,附加箍筋和吊筋的作用是相同的,实际中二者取其一即可,并不一定非要同时布置,吊筋根本不需要用附加箍筋固定,可固

18、定的地方多了。附加箍筋和吊筋主要是为了防止主梁受到次梁的集中应力破坏,产生裂缝。 45、剪力墙及柱插筋是四角进行弯折还是没变中部筋都必须弯折? 答:按照平法04G101-3来讲是都要弯折的,但是,按照新的图集柱可以角部弯折,其它钢筋不弯折,墙不存在角部,新的提法中墙的竖向筋是隔几根弯折一根,仔细阅读图集即可。另外要注意图集的适用范围。 46、易扰动的地方乘以系数1.1,易扰动的地方指什么地方? 答:这个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工艺来判断。 47、在03G101-1第47页中,转角墙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我认为实际施工时不好处理,请问,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到底该怎么处理?可以在转角处相互锚15d吗,与内侧一

19、样?我认为这样更妥。 答: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改版中考虑处理,弯15d的想法非常好,没有问题。但是,弯勾需要在暗柱纵筋的内侧,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平法常见问题答疑-陈青来平法讲座答疑(二)2007.9 06G101-6图集问题 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 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

20、不同,为什么? 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 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 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

21、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 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 答:06G101-

22、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7、根据06G101-6中的规定:独基底板钢筋起步S/275,是并且关系?是否可按计算般的方法起步50计算? 答:二者之间是并且的关系,都要满足的,计算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计算的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计算。施工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规定进行布置的。 8、06G101-6中,为何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t5400mm时,设A12200构造筋,t5400

23、mm时不设? 答:从图示来看,在小于400mm以后,不管是双杯口还是双高杯口的独立基础,都要设置这样的构造钢筋,主要是当小于400mm以后,这部分砼特别是双杯口的基础,就比较脆弱了,一旦上柱有受力变化,有可能会产生开裂等现象,需要布置构造钢筋。 9、06G101-6第45页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面配筋是否放置支撑筋呢? 答:平法中只规定受力钢筋和构造要求的钢筋的布置情况,本题所涉及的钢筋应该属于施工工艺钢筋,平法也没有规定基础主梁的钢筋如何绑扎,现场不是也得撑起来吗!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不也得用马凳支撑吗!这些应该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而不是在平法中。 10、06G101-6第54页梁高加腋处箍筋

24、与梁的箍筋不用重复布置吧? 答:这个是不重复布置的,这个和框架梁加腋是一样的,直接是取代的关系,布置这个就不需要布置其它的箍筋了。 11、06G101-6第23页“底部一平”的配筋如何解释? 答:这个在平法图集中已经解释了。通俗的说就是两个基础梁相交的时候,梁的底标高是相同的,这时候梁的下部钢筋就会打架,要考虑钢筋谁通过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底部的非贯通纵筋,同时是配筋值不同的时候。 12、06G101-6第68页中地下框架梁DKL纵筋构造图中上排非贯通第二排仍按ln/4计算吗? 答:地下框架梁的受力情况和楼层的框架梁类似,但是,二者也有区别。图示来看地下框架梁中不需布置第二排的非贯

25、通筋,如果设计布置了,需要咨询设计。 13、请解释06G101-6中P11图-13中钢筋标注含义 答:这个的解释直接看图集中图示上面的说明即可!图集已经说的很明确了。 14、06G101-6中58页中(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大样中我个人认为转角梁外侧无需分布板主筋,只须放分布筋即可。 答:本题所指的转角梁的外侧是指什么位置,如果是转角无外伸的构造,在转角的位置受力钢筋布置成网状,分布筋按照注解的第2条进行布置就可以了。 15、04G101-3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要求上下钢筋对接连通布置,而06G101-6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上下钢筋可不对接,弯曲12d锚固即可,实用时能否把筏板基础梁梁端无外伸构

26、造套用06G101-6做法? 答: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或以后的图集改版中提出才可以,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 16、06G101-6第64-65页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 答:这个桩钢筋伸入的构造按照61页的构造来考虑就可以了。03G101-1图集请教陈青来教授的答疑 -1_山重水覆默认分类 2009-08-02 00:00 阅读386 评论5 字号: 大 中 小小03G101-1图集请教陈青来教授的答疑 -12009-04-16 11:47基础一、1、04G101-3图集第6页关于“加腋”注写的规定:“b×hYc1×c2”,“其中c1

27、为腋长,c2为腋高”。但是,基础梁有两种“加腋”,一种是侧腋,另一种是顶腋。第6页没有说明此标注是侧腋还是顶腋?不过,看了第33页“基础主梁梁高加腋注写图示”与第38页“基础次梁梁高加腋”的图形语言,我认为第6页说的是“梁高加腋”。这个认识对吗? 2、而且,我有这样的认识,对于“基础主梁加侧腋”,设计时,在施工图上是不必进行注写的,施工人员“自动”按照第31页“基础主梁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来进行操作即可。这个认识对吗?答:1.对.梁高加腋是计算加腋,需要标注.2.对.侧腋是构造加腋,由施工方面实施,设计不注.二、1、看了青来教授12月8日关于基础梁保护层的一个回复:“表中基础梁数据应加以修正。

28、在实际应用时,图集第38页已经明确规定最底层为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钢筋已在表中明确规定(保护层)为40,而基础梁的钢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实际(保护层)将大于40。但对于高板位和中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则应按规范执行”,再对比04G101-3图集第25页,感到现在有发布“勘误”的必要。 2、第25页“保护层”表中,“基础底板”的数据表现方式是好的,就是分别对“顶筋”和“底筋”列出保护层的厚度。请教青来教授:括号里面的“防水:50”也是指底筋保护层的厚度吧? 3、建议“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也按“顶筋”和“底筋”分别列出。你看好吗?答:由于高板位筏形基础应用不多(中板位更少),所以不计划在101-3的构

29、造详图中公布高板位和中板位的构造,而25页的通用构造主要服务于本图集的构造,且由于38页的构造中已明确梁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应用中不存在问题.对于低板位筏基,即便上翻基础梁中也可能有回填土,但属于无水"封闭土",不象自然土对钢筋有侵蚀性,所以基础梁侧面及梁顶的保护层不必采用40.就目前101-3所包括的低板位筏基构造,25页不存在勘误问题,但宜以加注解的方式适时修正以求全面.另外,防水为50系指低板位的板底筋三、 在高层建筑中,有很多采用桩基方案,但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底下室,此时的底板和我们常说的筏板有什么区别呢?在结构计算中一般采用怎样的计算模型呢?在这里柱下是独立的承

30、台,承台之间设有拉梁,且底板的厚度也比较厚,一般都是500左右。(我所在的地方是温州,土质在3米以下一般是以淤泥为主)答:1、“筏板基础”的底板是“承重”的。 2、“桩基础独立桩承台”是“承重”的,而此时的“底板”主要起封闭和防水的作用。四、48米的钻孔灌注桩配置了5节钢筋笼,底部钢筋笼不用可以吗,灌注桩的受力情况是样的?>?答:根据不同土质与地震设防烈度,灌注桩配筋可采用全桩配筋和按一定比例部分配筋两种方式.具体采用哪一种,应由设计者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按规范相应要求确定.五、04G101-3第25页关于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为“二b”以下35,而混凝土规范中规定基础纵筋保护层不应小于40m

31、m,而且该条为强制性条文,不知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取值。 另外,外墙迎水面的保护层,图集与地下防水工程设计规范相差很大,地下防水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为不应小于50mm。 以上问题在施工图审查中经常认识不一,请陈总给与回复,谢谢!答:1、表中基础梁数据应加以修正。在实际应用时,图集第38页已经明确规定最底层为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钢筋已在表中明确规定为40,而基础梁的钢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实际将大于40。但对于高板位和中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则应按规范执行(总则第条 要求“.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2、该图集的编制依据中未列入地下防水工程设计规范,故施工尚应遵守该规范。图集修订时应考虑列入

32、。六、hengzhena梁式筏基中的(底标高相同)筏基底网底层钢筋在其上同方向的JZL下还设置底网配筋否?CDF答: 1、梁式筏基中的(底标高相同):我把它称为“正筏板”基础。 2、在“正筏板”基础中,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底层钢筋(即: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垂直的板筋),放在基础主梁JZL下部纵筋的下面。这就是“正筏板”基础的第一层钢筋。 3、“正筏板”基础的第二层钢筋是:基础主梁JZL下部纵筋和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即: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平行的板筋)。后者在基础主梁JZL两侧50mm处开始布置。也就是说,在基础主梁JZL的内部不设置“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即: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平

33、行的板筋)”。CDF1、目前,确实有一些施工人员,把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纵横钢筋)绑扎好之后,再把另外绑扎好的基础主梁的钢筋笼子往上面一放这样的施工方法似乎很方便。 2、但是,上述的做法是不是违反了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呢?如果设计师是根据“基础主梁下部纵筋的下面只有基础板的一根钢筋”来设计基础梁的钢筋的,那么,你现在往基础主梁下部纵筋的下面多塞进一根基础板(与梁平行的)钢筋,抬高了基础主梁的下部纵筋,减少了基础主梁的“有效高度”,降低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3、所以,奉劝坚持把整个钢筋网放在基础主梁下部纵筋下面的人,在施工之前,最好先问一下该工程的设计师可否这样做,免得独自承担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的责任

34、。hanyanfei_1b不好意思,我还有个想法:依陈教授表达的意思,“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平行的板筋”和“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同为第二层钢筋,那么与基础主梁JZL垂直方向的基础主梁JZL放在它的上面,还是放在和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底层钢筋同一层呢。按陈教授说的是不是不能出现第三层钢筋呀,换句话说是不是我可以这样理解,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底层钢筋和同方向的基础主梁JZL做同一层绑,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和同方向的基础主梁JZL做同一层绑,把梁和板一起考虑,做成两层钢筋网片,有什么不对之处,还望见谅CDF答: 1、“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底层钢筋和同方向的基础主梁JZL做同一层绑”,“把梁和

35、板一起考虑,做成两层钢筋网片”,这种理解不对。 2、综合以往的讨论,一块“筏形基础”的钢筋施工步骤如下: (1) 首先确定出“强梁(JZL)”的方向当纵横JZL为等截面高度时,以跨度小者为“强梁”;当为不等截面高度时,以高度大者为“强梁”。 (2) 然后,布置与“强梁”方向垂直的筏板最底层的板筋。 (3) 然后,在这层板筋之上布置“强梁(JZL)”的下部纵筋,并且在“强梁(JZL)”的两侧布置与“强梁(JZL)”平行的第二层板筋(这时,筏板的下层钢筋网布置完成)。 (4) 然后,再在其上布置与 “强梁(JZL)”垂直的基础梁下部纵筋。 3、可见,最下层的基础梁下部纵筋的下面,有而且仅有一层板筋

36、。wp1999 CDF先生:关于上面的回答,我认为这和以前在网上的讨论是一致的!但这和刚发布不久的04G第38页的说明是有点不同的!你认为呢?不知陈教授对此问题是怎样解释的啊七、hxpti809504G101-3第25页关于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为“二b”以下35,而混凝土规范中规定基础纵筋保护层不应小于40mm,而且该条为强制性条文,不知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取值。 另外,外墙迎水面的保护层,图集与地下防水工程设计规范相差很大,地下防水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为不应小于50mm。 以上问题在施工图审查中经常认识不一,请陈总给与回复,谢谢!答:八、该图是从04G101-3中截下来的,在图中:如果该基础属于低板

37、位梁板式筏型基础的话,那么在图中,筏板的下层钢筋无论是纵向或者横向,只要在基础梁宽部位的的筏板下层钢筋是否均不布置还是只布置一个方向(纵向或横向)的?如果按照后一种布置方法的话,那么在该图中应该在哪个方向的基础梁下部布置筏板钢筋?图1答:请对照38页底部钢筋层面布置理解.最底层的板筋钢筋层面(1)与同向梁底部纵筋不存在"同层面重叠"问题,所以应满布.只有另向板筋钢筋层面(2)与梁底部纵筋有"同层面重叠"问题,所以应给梁底部纵筋"让路".九、当存在双向基础梁的时候,Y向基础梁(参图集39页)的下方的底网Y向钢筋是否满铺?实际施工的时候,

38、底网底层钢筋是否不论是X还是Y向,均为满铺?答:底面一平的筏形基础,基础平板下部两向钢筋中只有最下层的钢筋满铺;其上另向钢筋与基础梁的下部纵筋在一个层面,遇到梁筋后给梁筋“腾空”,没必要实际也用不着满铺。十、请问青来教授:准备出版有关“桩基础”的平法图集吗?其中包括:桩承台、基础拉梁、防水构造等。答:“桩基础”的概念比较含混,一般称做“桩基”而非“桩基础”。因为桩基是一种人工地基,既人对天然地基进行了改造。地基与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而桩基是两种概念的复合。有“独立基础、桩基承台及关联构件”的编制准备,但要等“箱基及地下室结构”编制完成之后。十一、问题主要是:在JZL的下方与其平行的底网钢

39、筋的布置与否?感谢您对此问题的解释;网片钢筋的排法第一根间距距梁角主筋的距离为网片筋间距的一半!答: 1、基础主梁下部纵筋的下方只有与之垂直的“基础板底部最下层钢筋”,当然,也有基础主梁的箍筋(与板底筋插空布置),就是没有“与其平行的底网钢筋”。关于这一点,看看04G101-3图集第38页右下图及注,就明白了。 2、“与梁平行的板筋在基础主梁JZL两侧50mm处开始布置”过去有的设计院是这样说的,可能是来自楼板钢筋距梁50mm处开始布置现在按04G101-3图集第39页应该做一更正:“板的第一根筋,距基础梁角筋垂直面为1/2板筋间距”。1、目前,不少设计和施工人士仍然坚持:“与梁平行的板筋在基

40、础主梁JZL两侧50mm处开始布置”。 2、但04G101-3图集第39页表示:“板的第一根筋,距基础梁角筋垂直面为1/2板筋间距”。 3、还是请青来教授发表一下意见吧。柱一、汤仁海是我请问陈教授:在柱子基础部位定位箍筋 在04G101-3里,锚固在梁里的部位是至少要加两道定位的箍筋,请问,1、图集的定位箍筋写了矩形封闭箍筋而非复合箍筋,是不是定位的只要外面的“大箍筋”。而不用里面的“小箍筋”啊,(这两种箍筋的概念我不是清楚,呵呵,烦解释一下)2、在板式基础里(我把不是梁和双层筋,只是象板的基础叫板式基础不晓得对不对,因这没有这方面的图集,所以问一下,这方面的图集什么时候出。)定位箍筋是不是和

41、筏式里一样的3、另外,如果定位箍筋实在不好布置(施工中,这种情况很多)是不是在保证定位的前提下,定位箍筋可以取消吗?谢谢答:jbye给点我的理解,不对请原谅(望陈教授海涵)re:Q1 是,只需要一个2肢箍箍住所有的柱筋即可. Q2 也对,基础按构造分类:1、独立基础 2、条形基础 3、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4、片筏基础 5、箱形基础.片筏基础也就是筏形基础,按构造不同又分平板式和梁板式.平板式是在地基上做一块钢筋混凝土板,柱直接支撑在底板上.梁板式按梁板位子不同又分为2类:一类是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承在梁上;另一类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底板上面平整,可直接做建筑物的面层Q3:不能取消,04G101-

42、3 45页明确说明.定位箍筋作用就是定位,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柱纵筋偏离.qlchen 1、是。2、与“板式筏形基础”要求相同。3、不可省。不仅仅是“绑扎定位”,更重要的是“浇筑定位”。二、柱子下面的筋小,上面的筋大,如何变径呀?在哪个地方变啊?我是钢筋工,这种事儿现在还发现了不少呢。答:1、你看03G101-1图集第36页右上角的“图2”,就是解决柱纵筋“上大下小”这个问题的。 2、具体说是这样:第36页“左三图”是解决柱纵筋“上下一般粗”或“上小下大”的情况的。当柱纵筋“上大下小”时,下一层较细的柱纵筋就不能像“左三图”那样伸出上一层500(左右)和较粗的柱纵筋连接,只能把较粗的柱纵筋伸到下一

43、层中间,在那里与较细的柱纵筋连接。 3、在施工时,为了避免“下一层”柱纵筋出现两个连接点,我和陈青来教授于2004.12.12在本论坛讨论过这个问题,你可以打开看看。三、请问陈教授:在G101,P43页中边柱结顶筋在采用(一)类型进行锚固时,当直锚长度已达到1.5la时是否还要进行弯锚?如果要进行弯锚,平直长度应为多少?弯上部钢筋是否要弯至梁底?在P44页中,中柱结顶钢筋在直锚长度已达到要求是否需伸至梁顶?答:1、无论何种情况均应伸至柱顶。2、边柱外侧柱筋至少到顶部再弯钩12d。四、03G101图集第49页边缘约束构件的构造节点中直径小于28的竖向钢筋采用搭接连接,图中的示例是50的接头率情况

44、,标注的搭接长度为1.2LaE,但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有关规定,搭接长度与接头率有关,如为50的接头率,则搭接长度应为1.4LaE。是否本图集的该节点标注有误? 勘误表中有:“钢筋连接和锚固必须遵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3 钢筋的锚固与9.4 钢筋的连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6.5钢筋的连接和锚固的所有规定。”是否是对此情况的纠正?答:这事有些微妙.修正版为了与G329的规定保持一致,结果把原版的lle修正成了1.2la.不过混凝土的问题是模糊控制的宏观问题,如果采用非接触搭接,1

45、.2倍比1.4倍都可靠.这个问题我早已备案,待研讨后再论.五、 接着12月10日关于03101-1图集“P36页的图2”的讨论。这里又发生一个问题: 1、“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以后,如果在“下一楼层”现浇时把柱插筋留到这么高的位置,则施工会很不方便。 2、但如果按“P36页左三图”那样,在本层柱根“500左右”的地方设置柱插筋,则在顶板梁以下“500左右”的地方又发生一个钢筋接头这就造成“一个楼层内的一根柱纵筋出现两个接头”的问题(一般来说,一根钢筋是不允许出现两个接头的)请教青来教授,是不是应该这样做?答:移至上端主要为了节约钢筋.如果太高不容易控制其稳定,可达中部亦可.无论如何应避免连接

46、两次.六、hhhzz-1982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大时,图籍上规定的是上柱钢筋从下面层柱子底面下去Ll于下柱搭接,但是再图籍P42页的图2下面有句小字“注:将柱下端的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时什么意思?答:CDF 1、你说的“图集P42页的图2”是非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如果是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构造,要看“P36页的图2”。不过,这两个“图2”的标注是一样的。 2、“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是这样的意思:先看看左三图,本来每个楼层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是距离本层柱根很近的地方(500左右,实际的计算是“三个数选最大值”),而在“图2”中,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点移到顶板梁以下很近的地方(500左右

47、,实际的计算是“三个数选最大值”),这样,柱纵筋连接点就“上移”了。qlchen上移可以节省一点钢筋.CDF不过,这里又发生一个问题: 1、“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以后,如果在“下一楼层”现浇时把柱插筋留到这么高的位置,则施工会很不方便。 2、但如果按“P36页左三图”那样,在本层柱根“500左右”的地方设置柱插筋,则在顶板梁以下“500左右”的地方又发生一个钢筋接头这就造成“一个楼层内的一根柱纵筋出现两个接头”的问题(一般来说,一根钢筋是不允许出现两个接头的)请教青来教授,是不是应该这样做?七、 03G101-1图集第37页的节点构造图(一)中,有个问题我想问问青来教授:“柱外侧钢筋弯折段放

48、在梁筋上面”通过,那么,梁的端支座负筋就降低了高度(25mm+柱外侧钢筋直径),这就造成支座附近梁的有效高度的降低,对结构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答:达飞先生能够注意到"图形语言",这很难得.但图形语言比文字语言的严格程度要低(数据语言最严格).梁筋只要在梁顶不与柱筋的水平弯折段相碰且与其有30的平行净距,两者应放置在同一层面.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梁筋宜按1:12缓斜向弯下再与柱筋完成弯折同向搭接,此时计算高度应在设计阶段即做相应减小.但目前我国结构设计人员很少做到这样细致.八、融侨图集34页中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50%是为1.4。而剪力墙竖向钢筋及约束边缘等构造却是

49、1.2。请问陈青来教授这是为何?还有框架柱的搭接长度要乘以什么系数?答:qlchen你很心细,看出了“不一致”处。剪力墙50%搭接取系数1.2是与高规“保持一致”,柱50%搭接应取系数1.4。柱搭接系基于“接触搭接”的试验结果,如果采用“非接触搭接”时,锚固效果更好,搭接长度可减小,但目前规范还没有做这方面的规定。融侨陈教授你好,你提出的非接触搭接按理论来说其效果更好,但在实际施工操作中我觉得很难控制,因为其位置是要离开楼板位置。你说呢?还有就是图集中的“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中的A作法当直锚长度大于等于锚固长度时伸至柱顶后截断,是否指当直锚长度够时,但还没伸至柱顶(梁很高)这时

50、还是要到柱顶?对于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和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的名词能否解释一下。(上次听你的讲座时太吵,所以想再麻烦您一下)CDF 1、“柱外侧纵筋配筋率”为:柱外侧纵筋(包括两根角筋)的截面积,除以整个柱的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2、屋面框架梁(WKL)“上部纵筋配筋率”为:梁上部纵筋的总的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梁的有效截面积为梁的截面宽度乘以梁的有效高度。 而梁的有效高度为:梁的截面高度-35 (当梁上部纵筋为一排筋时) 梁的截面高度-60 (当梁上部纵筋为两排筋时)hhhzz-1982两根钢筋搭接时不靠到一起,而是离开30MM的距离就行了,这个好象很容易控制。柱无论是否达到锚固都需要到柱顶弯锚CDF 楼上的朋友:我倒是同意“柱无论是否达到锚固都需要到柱顶弯锚”的说法。但是,你如何理解03G101-1图集第38页(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的“C图”呢? (“当直锚长度LaE时”不弯锚)九、请教陈教授:当柱子下部钢筋与上部钢筋直径不相同时,施工中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时如何做到柱子钢筋中心对齐?或者有什么其他的办法?答:可在较细直径的钢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