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65)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65)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65)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65)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6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和第 II 卷,全卷包括六道大题,23 道小题。2. 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3. 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考生须知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第 I 卷(共 70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不同的是:A. 诘难奉命于危难之间B. 狭隘挟天子而令诸侯C. 载歌载舞载不动许多愁D. 恃才放旷侍卫之臣不懈于内2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随手转发的短信,虽然文 飞扬,却让问候的

2、真情大打折扣。 生活中,有的坎坷是别人造成的,有的 碍却是自己设置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从中吸取教训,就能够避免重 覆辙。 这件棘手的事情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实在令人一 莫展。A采障倒筹B彩幛蹈愁C彩幛倒愁D采障蹈筹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是:A好学者遇到难题,总要找到答案才肯罢休,他们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中国的汉字以其造型独特、意蕴丰富、形态优美,而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C当今社会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不应该妄自菲薄。 D三国演义中,杨修恪尽职守,却屡犯曹操之忌,终招杀身之祸,实在令人惋惜。4. 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句子恰当的是

3、:2013 年 10 月 11 日凌晨,位于石景山区苹果园南路东口的喜隆多商场发生火灾。在长达 8 小时的扑救过程中,石景山区消防支队司令部参谋长刘洪坤、八大处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刘洪魁以身殉职。接到火警,当日并不值班的刘洪坤主动赶赴现场,协助组织火灾扑救。6 时 10 分,刘洪坤与刘洪魁把战士们安排在安全地带后, ,在浓烟与高9温中侦查整栋大楼,开辟灭火线,不幸被坍塌的屋顶砸中,壮烈牺牲。二人的遗体被发现时,依然保持战斗姿态,距出口仅几米远。 ,被网友誉为“最美消防员”。A再次走近燃烧了近 4 个小时的火海他们舍己为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B再次走近燃烧了近 4 个小时的火海他们舍己为人,感动了无数

4、人C再次冲入燃烧了近 4 个小时的火海他们舍己为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D再次冲入燃烧了近 4 个小时的火海他们舍己为人,感动了无数人5. 对下列名言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是: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分析:孟子以排比的方式列举了人在不同境遇中的表现,体现大丈夫坚贞的操守。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分析:司马迁运用“泰山”和“鸿毛”的夸张表述,抒发了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 C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分析:雪莱以反问的语气,强调希望与苦难同在,启迪人们乐观地面对坎坷不幸。 D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分析:华盛顿将“友情”比作“成

5、长缓慢的植物”,告诫人们友情需要耐心培育。 6对下面请假短信中画线句子修改不恰当的是:老师您好!我昨天外出,不小心偶感风寒。今天早晨因发烧、咳嗽等症状, 所以去社区医院就诊。落下的功课会尽快补上。请您批准。A将第句修改为“我昨天在外,不小心偶感风寒”。B将第句修改为“今天早晨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C将第句修改为“需要去社区医院就诊”。D将第句修改为“特向您请假一天”。二、填空题(共 8 分)7. 默写(共 5 分)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 分)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1 分)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1 分)出师表中

6、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 。(2 分)8.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章回叙事,每回之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即“回目”),以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将下列水浒中的回目补充完整。(3 分)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 施恩三入死囚牢 大闹飞云浦三、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随着大型亲子体验式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家庭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 焦点。我班同学希望抓住这一契机,在本学期期末的家长会中,就家庭教育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请你结合材料,完成下面任务。9. 我班同学在学校中进行了相关调查。请根据下面的调查结果和采访记

7、录,概括目前家庭 教育存在的问题。(3 分)【调查结果】家长会参加人员统计图学生作文写作内容统计图【采访记录】某同学:因为爸爸平时加班应酬多,所以我生病的时候,都是妈妈带我去看病。遇 到困难,我首先会想到找妈妈帮我解决。班主任老师:我们班里平时与父亲接触较少的孩子,大多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比如 不善与人交往,在竞赛活动中显得胆小、畏缩,体育锻炼中也不积极。10. 中国自古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有许多故事流传至今。请结合下面材料,判断应将下面哪 则事例推荐给父母,并从中归纳出三条值得借鉴的教育经验。(4 分)【材料】家庭教育既没有固定的教育情境,也没有系统的教育计划,更难考核其教育成果, 因此对家长而

8、言不是一项硬性的任务。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孩子会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家庭教育中,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赏也很重要,比如温存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友好的合作,都是对孩子的鼓舞,会使孩子表现得更为出色。【事例】谢安在大雪天与孩子一起赏雪、咏雪。(出自世说新语 咏雪)仲永的父亲领着仲永四处拜访乡里人。(出自伤仲永)11. 同学们准备在板报上写两句寄语表达对父母的情感。请根据下面同学搜集到的歌词, 将寄语补写完整。(要求:两句话句式一致,字数相同)(4 分)【歌词】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爸爸去哪儿

9、主题歌歌词节选是你创造了这个家,然后又创造了我。是你拖着我的手,从昨天走到现在。我亲爱的爸爸,你是我最崇敬的人;我慈祥的爸爸,你是我未来的偶像。父亲和我歌词节选寄语:母亲给了我血肉,哺育我成长;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 12-14 小题。陈涉世家(选段) 司马迁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

10、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 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 遇雨,皆已失期,失期

11、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 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12.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 分)扶苏以数谏故为天下唱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然足下卜之鬼乎?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4.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陈胜、吴广起义能够得到士卒支持的原因。(3 分)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第一次盼望,完成 15-17 小题。(共 15 分)第一次盼望史铁生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礼拜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那个礼拜日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

12、总之她很久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 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望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前一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的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 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要去的!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 嗯。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蹲在土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儿。我蹲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不知看了多

13、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大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蹲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呀,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吗?母亲不是答应过我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走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我就这样念念叨叨的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 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下午吧,母亲说,下

14、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 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

15、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礼拜日,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礼拜日,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 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15. 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4 分)16. 第段中的画线句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4

16、 分)17. 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 的看法。(7 分)(二)阅读说“帘”,完成 18-19 小题。(共 8 分)说“帘”陈从周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十分宜人。小天地起了变化,是这帘 在左右吧?帘,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天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然,就吟出了古人这句词来,真是伤心惟有自家知。有人说,“帘” 与“怜”“恋”音同,因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让空间产生实中有虚、静

17、中有动的效果。说得率直点,即所谓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非千篇一律,而是变化无端。因此 帘底纤月,帘后佳人,隔帘双燕等等,没有一件不叫人遐思,引人入画。“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 不同的“隔”的妙用,帘的运用则更加灵活。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 一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要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于是因帘产生 了“珠帘寨”“水帘洞”等许多美妙故事。“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水晶帘没有见到过,最细的虾须帘如今已入著名博物馆,单就湘帘、竹帘来说,

18、不仅遮阳好,通风好,隔音好,而且帘影好, 留香好,分外雅洁。静止的环境,因声、光、影、风、香而起了万千变化,真可谓帘如无帘,让人叹为妙用啊!今日的建筑师、园林师们,似乎将帘已抛出九霄云外了。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 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有删改) 18文章结尾说:“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结合-段,说说帘的功能与文化是如何巧妙结合的。(3 分) 19作者在第段中提到帘在中国建筑中的神秘作用,请判断下面材料中的哪句古诗文名句与这种神秘作用相关,并简要说出理由。(5 分)【材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散入珠帘湿罗幕

19、,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三)阅读做人与处世,完成 20-22 小题。(共 7 分)做人与处世季羡林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 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关系;第三,内心思想与外在行为的关系。这三个关系, 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人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但是,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以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样去索取?索取手段不出两途: 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强制手段。我个人认

20、为,东西文化之分野,就在这里。西方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或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结果呢,从表面上看上去,西方人是胜利了,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自从西方产业革命以后,西方人屡创奇迹。大至宇宙飞船,小至原子,无一不出自西方“征服者”之手。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报复的,它是能惩罚的。报复或惩罚的结果,人皆见之,比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灭绝,人口爆炸,资源匮乏,新疾病产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中哪一项不解决都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前途。东方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宋代张载说得最简明扼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的意思是伙伴。我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我们的行为没能跟

21、上。在某种程度上,也采取了“征服自然”的办法,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 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 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唐朝张公艺的“百忍”是历史上有名的例子。至于内心思想与外在行为的关系,则是个人修养与选择的问题。当私心杂念占 据心灵,人往往身不由己,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表面上得到了利益,内心却矛 盾痛苦。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

22、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听 从内心的召唤,做本真的人,方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俯仰无愧于天地。(有删改)【注释】张公艺:生于 578 年,卒于 676 年。其家自北齐至唐朝九代人未曾分家,家庭和睦, 世人誉称“九世同堂”。唐高宗问他治家要诀,他书写了一百个“忍”字。后人为其修建“百忍堂”,以示纪念。20. 作者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这三个关系应该怎样处理?(3 分)21. 作者为何重点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2 分)22. 在第段后补写一句话,阐明张公艺的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2 分)第卷(50 分)六、作文(50 分)23. 许多歌曲都有前奏。有了前奏,后面的乐

23、章更加美妙精彩。人生亦如此,我们所做的准备,所付出的努力,甚至不得不面对的失败,往往也是成功的前奏。成功只是辉煌的瞬间,成功的前奏更值得回味。请以“成功的前奏”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的真实姓名。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共 70 分)一、评分: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1B2D3C4D5B6A 二、共 8 分7弓如霹雳弦惊 会挽雕弓如满月 燕然未勒归无计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评分:共 5 分。每空 1 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8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武松评分:共 3 分。每空 1 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三、共 11

24、分9. 父亲承担教育责任不够,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影响不足,这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评分:共 3 分。每个要点 1 分。10. 推荐事例:。经验一:善于创设教育情境。经验二:注重激发学习兴趣。经验三:适 当鼓励孩子。评分:共 4 分。每空 1 分。11. 示例一:父亲给了我骨骼,教会我坚强。示例二:父亲给了我勇气,引领我前进。评分:共 4 分。结合材料写出父亲的特点 2 分,语言表达 2 分。四、共 9 分12. 因为通“倡”,首发 评分:共 2 分。每小题 1 分。13. 不过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士卒们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地看着陈胜。 评分:共 4 分。

25、每小题 2 分。14. “失期,法皆斩”的暴政使士卒们别无选择。“狐鸣”“鱼腹中书”等异象使士卒 们敬畏陈胜。吴广关爱士卒,士卒愿意追随他。大丈夫应为国事而死的号召激发了 士卒们的斗志。评分:共 3 分。每个要点 1 分,答出 3 点即得满分。完全照抄原文,不得分。五、共 30 分(一)共 15 分15. 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盼望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 受,令“我”印象深刻,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 怀,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评分:共 4 分。每个要点 1 分。16. “光线渐渐地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凉下去”

26、“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12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更表现了“我” 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评分:共 4 分。每个要点 2 分。17. 答案示例一: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 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 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 爱。答案示例二: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 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 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 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 令人感动。评分:共 7 分。对母亲形象作出总体评价 1 分,结合文章内容 2 分,分析 2 分,语言表达 2 分。(二)共 8 分18. 隔中有透,创造诗情画意;灵活运用,演绎美妙故事;在遮阳、通风、隔音的同 时,又因声、光、影、风、香使静止的环境起了万千变化。评分:共 3 分。每个要点 1 分。19. 答案示例:第句与帘的神秘作用相关。因为“帘卷西风”让孤独的词人更添愁绪。与 第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