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语文词类活用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 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 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2) 一般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 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 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
2、”,表示行为的依据, 是“按照法律”的意思。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 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 (小石潭记)中的“西 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 归”(醉翁亭记)
3、中的“朝” “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 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 这时 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 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 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 (陈涉
4、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 其父为宾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 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9)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
5、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中的 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也有所改变。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 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 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 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 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
6、成这个名词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 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常见词类活用例释(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 .但微颔之(卖油翁)“颔”转化为动词“点头”。2 .每至晴初霜且(三峡)“霜”转化为动词“下霜”。3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转化为动词“用蹄子踢”。4 .妇抚儿乳(口技)“乳”转化为动词“喂乳”。5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转化为动词“说出”。6 .其夫吃语(口技)“吃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7 .会宾客大宴(口技)“宴”由名词“宴席”转化为动词“宴请”。8 .泉而茗者,U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
7、“泉” “茗” “璧” “歌” “红装” “蹇”等分别转化为动词“汲泉” “喝茶” “端酒杯” “唱歌” “穿着艳装” “骑驴”。9 .人包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转化为动词“犯过失”。10 .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转化为动词“保佑”。11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转化为动词“击鼓”。12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转化为动词“打洞”。13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寇”转化为动词“入侵”。14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转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 为“把晾干”。15 .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毒”转化为动词“怨恨”。16 .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雨”转化为
8、动词“下雨”。17 .余则细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细袍敝衣”是“穿细袍敝衣” 的意思。18 .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转化为动词“腰佩”。(二)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是“天天”。2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是“用船”的意思。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是“向西”的意思。4 .下见小溪(小石潭记)“下”是“向下”的意思。5 .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 “蛇”是“像北斗星” “像蛇”的意思。6 .犬牙差互(小石潭记)“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7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8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9、)“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9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10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 “北”是“向南” “向北” 的意思。(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攘除奸凶(出师表)“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凶之人”。2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 “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疏 远”。3 .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4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转化为名词,“飞奔的马”。5 .弹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 “入”,动词转化为名词, “产出” “收入”。6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10、)“故” “新”,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旧知 识” “新收获”。(四)意动用法1 .父异之(伤仲永)“异”是“以之为异”。2 .邑人奇之(伤仲永)“奇”是“以之为奇”。3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 图”。4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是“以我美”。5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是“以之为异”。6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耻”是“以为耻辱”。(五)使动用法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 “劳”是“使耳乱” “使 形劳”。2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具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
11、” “劳” “饿” “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3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生”,“使之生”。4 .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息”,“使心息”。5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六)、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中、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 解和掌握它的引中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 “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引中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
12、“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史陈涉世家)。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 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 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产 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常见多义词例释按照多义词、义项、例句及篇目顺序整理从跟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顺从,听从小惠未懦,民弗从也(曹刿论战)顺着,随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依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介词,由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介词,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束名词,泛指马鞭子 执策而临之(马说)动词,用鞭子打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记载(名词用作动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故旧的,原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审计与决算管理办法
- 士兵退伍前管理办法
- 商铺积分制管理办法
- 外包队安全管理办法
- 室内外装饰管理办法
- 场地押金用管理办法
- 委托经营及管理办法
- 政府非投标管理办法
- 动态口令卡管理办法
- 回收筒维护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解酒饮料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自动化设备试用服务合同
- 销售提成管理办法销售
- 宣传岗培训课件
- 2025年金融法规与合规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培训
- 2025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林业新质生产力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机遇研判报告
- 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胫骨平台骨折的外科治疗 - 张国博课件
- 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控机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