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 用时60分钟。第I卷第1至6页,第口卷第6至8页。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卷时,考生务 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一云南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
2、图,完成下面小题,1.从图中可知,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为()A.西北部B.东北部C.西南部2.造成我国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是()A.文化传统B.自然环境C.国家政策D.东南部D.社会治安【答案】1. D 2. B【解析】【分析】【1题详解】 读图可知,“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一云南腾冲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以此为界,东南侧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稠密,西北侧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低于 50人/平方千米,因此从图中可知,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为东南部,D符合题意,排除A:读图 可知,我国东北部和西南部人口密度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内部不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排除B、C。故选D。【
3、2题详解】“胡焕席线”(黑龙江黑河一云南腾冲线)基本上和我国400亳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 理、气候迥异,线东南自然条件相对优越,适合种植业发展,环境承载力强,开发较早,社 会经济条件较好,因此人口密度较大,线西北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不适合规模种植业的发展, 环增承载力小,开发较晚,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因此人口密度较小。由此可知,造成我国这 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条件,B符合题意:文化传统、国家政策、社会治安不 是造成我国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排除A、C、D。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 状况,城巾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
4、历史长短。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 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 远离都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 .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春运不属于人口迁移B.疫情期间,我国各省市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属于政治因素人口迁移C.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间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D.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答案】3. C 4.
5、B【解析】【分析】【3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 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 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因此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c符合题意: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不是形 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或原因,排除A、B、D,故选Co"题详解】 春运只是一种交通运输现象,它可以成为人口迁移的媒介,但本身不属于人口迁移,且春运 中人口流动大多为短期流动,不一定会成为人口迁移,A不符合题意:疫情期间
6、,我国各省6 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只是人口短期流动,不属人口迁移,B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 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大,人口流动限制放宽,因此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C不符合 题意: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机会较多,生活条件 较好,吸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人口迁入,因此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 东南沿海一带移动,D不符合题意。故选【点睛】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判断方法一一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 移动(即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变更定居地的时间长短(通常为一年)。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
7、处。地处防沙治沙第一线 的陕西省榆林市,60多年来经历几代人持续开展大规模“北治沙、南治上”的治沙造林运动, 2020年4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 24%意味着毛 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而小题。A.全球变暖,气候异常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D.多风沙,蒸发旺盛行会城市沙漠5导致毛乌素沙漠沙进人退的主要原因是(6 .榆林由“沙漠之都”变成“大漠绿洲”,使得当地(B.资源承载力变小A.环境承载力变小C.人口合理容量变大D.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答案】5. B 6. C【解析】【分析】【5题详解】毛乌素沙漠
8、沙进人退,即沙漠化。全球变暧,气候异常对毛乌素沙漠沙漠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毛乌素沙漠所在地原来不是沙漠,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破坏了当地植被,导致沙漠化产生,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因此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当 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榆林沙化上地治理率已达93. 24%,表明 当地自然条件是适合植被生长的,因此降水稀少、多风沙等自然条件不是当地沙漠化的主要 原因,排除C、D。故选B。【6题详解】榆林由“沙漠之都”变成“大漠绿洲”,使得当地环境质量上升,上地生产力上升,人口合 理容量上升,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也随之变大,A、B错误,C正确:榆
9、林由“沙漠之都” 变成“大漠绿洲”,对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没有直接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原因一一气候干旱,大风频繁: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 低;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盲目开垦和不合理用水等生产活动破坏植被,按照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他们之间的相对 位置关系构成了乡村的内部空间结构。下图为某乡村部分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甲乙丙丁7 .乡村的主体景观的是()A.建筑B.水井C.道路D.商店8 .甲、乙、丙、丁四幅图中,主要属于生产区的是()A.甲B.乙C.丙D.T9 .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出现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
10、施,如图中的()A.甲B.乙C.丙D.T【答案】7. A 8. D 9. C【解析】【分析】【7题详解】一般来说,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 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特有的附属设施等。因此乡村的主体景观的是形式多样的建筑景观,A 符合题意;水井、道路,也是乡村常有的景观,但也只是建筑景观的一部分,不是主体景观, 排除B、C:商店不是乡村聚落常有的,如果有,也数量很少,不是主体景观,排除D。故选A。【8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表示住宅、水井、商店和农田,住宅、水井和商店主 要属于生活设施,农田属于生产区,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1、。【9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表示住宅、水井、商店和农田,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 时,人口增多,人们日常消耗量较大的日常必需品需求量增加,为了方便村民,会出现一些 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如图中的商店(需要一定的门槛人口),C符合题意:住宅、 水井和农田一般乡村均具有,无需乡村达到一定规模,排除A、B、D。故选C。【点睛】乡村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或乡村聚落),乡村一般风景宜 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民风淳朴。一般来说,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 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特有的附属设施等。小 村一般无服务职能,
12、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高原、梯田、手工收获,更突出中国乡村特色高 原、梯田、手工收获,更突出中国乡村特色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可发挥最低层级的中心地职能。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的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乡村 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10 .下列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海河沿岸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读图回答下题。估衣街(商业街)老式风情区天后宫(丹祖庙)天津港据图片信息,下列关于天津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所有建筑景观都具有中国传统的内向封闭性B.天津的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与河海交汇的地理位置无关C.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天津建筑具有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特点D.天津建筑
13、有“万国博览”会之称,应发扬特色,摒弃中国传统建筑【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中显示,意式风情区的建筑景观以欧式风格为主,不具有中国传统的内向封闭性, A错误:天津临近海河和海洋,天津的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与河海交汇的地理位置有较大 关系,如图中的天后宫(妈祖庙),B错误;从三幅不同风格的建设景观可以看出,天津建筑 具有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特点,这与天津优越的地理位置有较大关系,C正确:天津建筑 有“万国博览”会之称,应发扬特色,同时天津建筑也有典型而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因此 不能摒弃中国传统建筑,D错误。故选C。【点睛】河北省临近北京的县市多年来的城市空间发展都闱绕北京,新建成的
14、城区在环北京的东 部、南部边界成密集的带状铺开,大多数城区积极做好“睡城”的文章,让工作在北京的人 在此居住,两地通勤。完成下而小题。1L河北省周边县区区域发展策略定位为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优越B.吸引人才集聚C. 土地价格较低D.离北京距离近12 .环北京周边新建城区的快速发展将导致河北()B.高新产业迅猛发展D.农用土地规模减少A.空气污染减轻C.就业机会减少【答案】11. D 12. D【解析】【分析】【11题详解】“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居民点、市县,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仅是晚上回 到这睡觉,白天开车或者乘车到巾中心或中心城市上班。河北省周边县区与北京距
15、离相近, 因此会成为北京巾的“睡城”,D符合题意:离北京市更远的地区有自然环境更优越、土地价 格更低的地区,但并没有成为北京市的“睡城”,表明自然环境优越、土地价格较低不是河 北省周边县区区域发展策略定位为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排除A、C; “睡城”中的人们 大多在北京市工作,因此吸引人才集聚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故选及【12题详解】随着大量的人口涌入环北京周边县区,人口规模扩大,人口对河北周边地区的环境压力增大, 不会减轻空气污染,A错误:题意表明,这里主要是北京的“睡城”,不会导致高新产业迅猛 发展,B错误;环北京周边新建城区的快速发展,就业机会会增多,C错误:环北京周边新建 城区的快速
16、发展,从而导致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大,则农用上地规模减少,D正确。故选D。【点睛】京津冀一体化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好处是 多方面的,除了空气污染减轻,还能为缓解北京房价高、交通堵、人口过多的大城市病等带 来良效。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 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茶马古道”线路困13 .滇藏川运输方式采用马帮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畜牧业发达,骡马数量多B.当地经济落后,发展马帮可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C,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D.骡马适
17、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需要14 .在建设通往西藏 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其原因是公路运输()A.灵活性强B.对地形适应性弱C.工程造价高D.连续性强15 .以下关于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缩小市场范围B.提高区域通达性C.加快城镇化进程D.促进产业布局优化【答案】13. D 14. A 15. A【解析】【分析】【13题详解】从图上可以看出,这条“茶马古道”要穿过横断山区,进入青藏高原,所经过地区山河相间 分布,山高谷深,当时也没有现在的技术修公路,因骡马的适应性强,能够通过这些地质、 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D符合题意:
18、当地骡马数量多,对采用马帮运输 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马帮运输队主要是为了物质流通,主要不是为增加就 业机会,排除B:过去当地的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而采用马帮运输进行物质流通,不是为了丰 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因此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不是采用马帮运输的主 要原因排除C。故选D。【14题详解】进蕨的公路中,川藏或是滇藏公路,都要穿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很大,公路运 输灵活,适应性比铁路强,而且投资相对较小,A符合题意,排除B、C:公路受自然环境变 化影响大,因此铁路的连续性比公路强,排除九故选A。【15题详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扩大市场影响范围,而非缩小市场范
19、围,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交通 运输发展,可以提高区域通达性,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当地加快城镇化进程,交 通运输条件改善,可以做到区域间合理分工,从而促进产业布局优化,B、C、D说法正确,不 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从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对社会稳定等方而来分析:(1)完善交通运输网:(2)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3)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4)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读下图,回答下而小题。大Mi架海床和底土(24施里)(12岁里(200海里)大防架16 .根据海洋法公约,图中各字母所示的区域代表领海的是()A.B.
20、C.D. 17 .以下关于我国的海洋权益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内海和领海,我国享有排他的主权B.在专属经济区,我国拥有对海洋环境的相对管辖权C.渤海为我国的内海,我国对渤海就拥有绝对主权D.在公海、国际海地区和他国管辖海域,我国不享有通航权18.以下说法不属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是()A.发展海洋经济B.保护海洋生态环境C.追求最大经济利益D.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答案】16. B 17. D 18. C【解析】【分析】【16题详解】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是指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之水域,沿岸国可制订法律规章加 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图中表示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的水域是,因此根据海洋法公约, 图中各
21、字母所示的区域代表领海,B符合题意:图中字母表示内水,字母表示临接海域, 字母表示专属经济区,因此排除R、C、Do故选B。17题详解】内海沿岸国有权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而他国船舶无通行之权利,领海沿岸国可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外国船舶在领海有“无害通过”之权,因此内海和领海,我国 享有排他的主权,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 护、管理海床和底上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 的权利,因此在专属经济区,我国拥有对海洋环境的相对管辖权,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渤海为我国的内海,我国对渤海就拥有绝对主权,C说法正确
22、,不符合题意:在公海航行之船 只仅受船旗国管辖,因此我国在公海、国际海地区享有通航权,在他国管辖的邻海,我国享 有无害通过之权,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8题详解】海洋具有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因此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A不符合题意;为了海 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B不符合题意:追求最 大经济利益,有可能不利于海洋可持续发展,这不属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C符合题意:坚决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基线领海基线领海基线通常是沿海国的大潮低潮线;内水 涵盖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所有水域及水道:领
23、海是指领海基线以外十二海里之水域,沿岸国可 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临接海域是指在领海之外的12海里,也就是在领海基 线以外24海里到领海之间: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基线起算,不应超过200海里(370. 4公里) 的海域。下图为钓鱼岛位置及附近海底地形剖而图。据此完成下而小题。东海火砧架太平洋, 埴球即岛. 冲说海他 的的鼠200400 MX> HOOktnC.温带D.寒带A.热带B.亚热带20 .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自然原因是()A.钓鱼岛离我国台湾省比离日本的琉球群岛近B.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上,与日本琉球群品间以冲绳海槽为界C.早在明朝我国的典籍中就有了钓鱼岛的记载D.在清朝时
24、我国渔民就在钓鱼岛上采药21 .关于日本觊觎钓鱼岛的重要原因中,下列叙述不准确的是()A.该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B.抢占属于中国的东海大陆架C.将其军事防御范围向前推进D.钓鱼岛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答案】19. B 20. B 21. D【解析】【分析】【19题详解】读图可知,钓鱼岛位于26° N附近,北回归线以北,35° N以南,因此钓鱼岛位于我国的亚热 带地区,B符合题意;热带一般位于南北回线之间,大陆东岸的温带一般位于35° 55。之间, 寒带大多分布极圈以内,与钓鱼岛纬度不符,排除A、C、Do故选【20题详解】读图可知,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上,与日
25、本琉球群岛间以冲绳海槽为界,这是钓鱼岛属于 中国自然原因,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钓鱼岛与我国台湾省、日本的琉球群岛距离相似, 不是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自然原因,排除A:早在明朝我国的典籍中就有了钓鱼岛的记载,这是 钓鱼岛属于中国有力证据,但不是自然原因,排除C:在清朝时我国渔民就在钓鱼岛上采药, 这是钓鱼岛属于中国有力证据,但不是自然原因,排除九故选【21题详解】该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是日本觊觎钓鱼岛的重要原因之一,A叙述准确,不符合 题意:因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占有钓鱼岛就可以抢占属于中国的东海大陆架,这是 日本觊觎钓鱼岛的重要原因之一,B叙述准确,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钓鱼岛离
26、我国大陆近, 占有钓鱼岛可以将其军事防御范围向前推进,这是日本觊觎钓鱼岛的重要原因之一,C叙述准 确,不符合题意;钓鱼岛与日本其它岛屿在科学研究价值上没有明显特殊之处,因此钓鱼岛 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不是日本觊觎钓鱼岛的重要原因,D叙述不准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钓鱼岛列岛均为无人岛,处于中国与琉球之间琉球海槽。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 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琉球)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琉球)海槽 的西侧上沿。一旦日本拥有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不只是占领钓鱼岛列岛,而是让其领土踏 在中国大陆架上,中日就变成了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从军事地理学角度看,钓鱼岛及其附 属岛屿有着
27、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这一串岛屿的中段,我东海方向的正而,正好是琉球群岛和今湾岛,它们加上日本九州岛使 我东海海区与太平洋分隔。2020年3月28日晚8:30,全球多地以熄灯等方式参与“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共同 表达呵护地球家园的决心。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今年的活动凸显“数字化” 特色,也更显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完成下面小题。22 . “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是(B.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锐减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A.酸雨蔓延C.臭氧层破坏23 .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则【答案
28、】22. B 23. C【解析】【分析】【22题详解】照明需要电力能源,目前世界上的主要能源是矿物能源,矿物能源利用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熄灯可以减少能源使用,因此“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 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暧,B符合题意;“地球一小时”活动与酸雨蔓延、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 性锐减联系相对较小,不是主要针对的问题,排除A、C、D«故选【23题详解】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的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所要达到的目 标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需要全球各国和全体民众共同应对。全球多地以熄灯等方式参与“地 球一小时”环保活动,共同表达呵护地球家园的决心。
29、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 同性原则,C符合题意;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阶段性原则等不是“地球一小时”活动体 现的主要原则,排除A、B、D.故选C。【点睛】共同性原则一一可持续发展是超越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来看待全球问题的。它所讨论 的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 依存性决定全球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 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回答下列各题。24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人口普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车辆导航海上应急救援C.D.A. B.25 .北斗
30、导航卫星可以()为登山爱好者提供具体的经纬度位置信息为农业生产测评农作物产量为地质工作者提供某地的海拔高度信息为比赛者提供汽车的航行速度信息为工业生产测评水质污染C.D.A. ©©B.【答案】24. B25. C【解析】【分析】【24题详解】由于人口的可移动性,个体目标较小,容易被遮挡等原因,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能用于 人口普查和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不符合题意:导航功能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 能,可以为武器、车辆、飞机、船舶、个人导航,符合题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卫星 导航定位技术,可提高各部门对海上紧急事件的响应速度,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在恶劣的天气 条件和地理条件下
31、对失踪人员进行营救,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25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北斗导航卫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 服务。因此可以为登山爱好者提供具体的经纬度位置信息,正确;可以为地质工作者提供 某地的海拔高度信息,正确:可以为比赛者提供汽车的航行速度信息,正确:北斗导航 卫星不能监测农作物的长势,不能为农业生产测评农作物的产量,错误;北斗导航卫星不 能监测水污染状况,因此不能为工业生产测评水质污染,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 除A、B、Do故选C。【点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用于武器、车辆、飞机、船舶、个人导航;可定位车辆、手机、 PDA
32、等移动设备: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拥有精度高、易操作、测量设备便携、可全天候操作、测量点之间无须通视等人工测量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定位农田 信息、监测产量、上样采集等,再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出更 科学的农田管理措施:利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可提高各部门对交通事故、交通堵塞、 火灾、洪灾、犯罪现场等紧急事件的响应速度,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在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地理 条件下对失踪人员进行营救;可以对机场进行监视和管理是为了减少飞机起飞和进场的滞留 时间,有效调度飞机、车辆以及人员。第n卷非选择题(共5。分)26.下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
33、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用直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的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绿地A工业区B商业区C居住区D (2)在A、B、C、D四区中,上地价格最高的应是区。说明该功能区的特点。(3)用直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的数字符号连接, 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工水 厂 污水处理厂 重一型机器厂 印刷厂(4)列举如果该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合理,可能引发的问题。【答案】(1)商业区一一D,工业区一一A,居住区一一C,绿地一一B(2) D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上地利用率高,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答出3点即可)(3)水厂一一,污水处理
34、厂,重型机械厂一一,印刷厂一一(4)环境问题,人口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城市布局示意图为主要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城市功能区分布、城市功能区 特征、工业企业在城市的布局、城市化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材料信息表明,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因此A位于当地 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及河流的下游,应适宜布局工业区;C在市中心附近,占地面积大,应是居 民区;B位于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应是绿地:D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较小,应是商业区。(2)上地价格一般与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密切相关,D区位于市中心,处于市区主干道 交汇处和主干道
35、两侧,交通通达度高,因此土地价格最高。D区一般是商业区,这里交通便捷, 消费人群集中,人流量大,用地紧张,上地利用率高,多高层建筑,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3)水厂对水质要求高,因此应位于河流的上游处:污水处理厂位于河流的下游处,便 于污水处理:重型机械厂的运输量大,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处:印刷厂污染相对较小,劳动 力需求较多,应位于城区处。(4)如果该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合理,产业过度集中,导致环境压力增大,环境质量下降,环 境问题突出:如果该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合理,人口过度集中,人口就业、受教育等问题突出, 还可能导致住房紧张、住房昂贵等住房问题:如果该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合理,人口和产业过 度集中,加上
36、城市规划不合理,导致交通流量过大,引发交通拥堵等交通问题。【点睛】27.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问题。(2)在C、D、E三个因素中,对农产品类型和规模影响较大的是o(3)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一;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海南岛一年三熟一:江南丘陵种植茶树: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4)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自然区位优势。【答案】(1)气候,土壤,政策(或技术),交通运输,市场(2) E(3)地形,气候,土壤,水源(4)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农
37、业区位因素分类、农业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 知识分析判断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图中字母表示 内容,根据箭头方向,B属自然因素,可以进行生产,有废水 排入,应对应上壤。A是除了气候、水源和土壤之外的自然因素,应对应地形。农产品加工产 品提供给E,且E是农业区位社会经济因素,E应是市场。D是社会经济因素,指向市场,对 应交通。C是除劳动力、市场、交通之外的社会经济因素,可能对应政策。(2)在C、D、E三个因素中,即政策、交通、市场中,农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决定 于市场的需求,因此对农产品类型和规模影响较大的是市场E»(3)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是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才能实施的农业类型,因此主导因素是地 形。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海南岛一年三熟,这是因为前者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后者纬 度低,热量条件好,因此这种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茶树适宜酸性土壤,因此江南 丘陵种植茶树主导因素是土壤。河套平原气候干旱,一般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由于黄河 水的濯溉而发展了灌溉农业,因此主导因素是水源。(4)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自然区位优势应从上地、气候、水源等方面进行 分析说明。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利于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费者调研在高效营销中的作用与运用
- 科技引领未来洗浴中心现代化装修设计
- 科技发展下的移动营业厅产品创新与定价决策
- 租房购置衣柜合同范本
- 现代单身公寓的隔音设计与噪音控制
- 现代办公中的智能化协作与沟通工具
- 社区劳动服务与志愿者管理的经验交流
- 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现代珠宝店装修风格探索
- 前期咨询服务合同示例
- 石墨材料在医疗健康产业的应用前景
-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4年版)
- GB/T 19342-2024手动牙刷一般要求和检测方法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ANSYS有限元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中国邮政银行“一点一策”方案介绍PPT课件
- 国内外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综述
- 2022年露天煤矿安全资格证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
- 计价格(2002)10号文
-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
- 桩身强度自动验算表格Excel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