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美猴王》教学设计_第1页
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美猴王》教学设计_第2页
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美猴王》教学设计_第3页
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美猴王》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节名称美猴王计划学时1学习内容分析美猴王是语文版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中,这篇文章具有典型的情节,有妇孺皆知的孙猴子鲜活的形象,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学生阅读心理需求,深受初中学生欢迎,是适合初中学生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优秀范文。 美猴王这篇文章是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节选出来的。西游记共100回,小说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全过程。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本文虽是节选,但故事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在写法上,脉络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艺术形象塑造成功、语言通俗生动简洁。学习者分析1、 本文虽用古白话写成,但对初一的大部分同学而言,并不构成大的阅读障碍,他们已具备了初步理解课文的能力;2、 孙悟空形象妇孺皆知,学生都已看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对美猴王的“美”已有感性认识。3、 初一的学生已在小学接触过小说,对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也已有了感性认识。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阅读西游记,搜寻与课文相关资料;通过预习扫清字词障碍,了解美猴王的故事梗概,准备复述。2、继续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和外貌来描写一位同学,突出这位同学的性格特点。3、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备讲故事、速背、模仿

3、配音、表情朗读。知识与技能:1、学习小说中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体会本文语言通俗,简洁,生动的特点。 2、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模仿、表演等多种能力。过程与方法:1、以扫读、跳读等快速阅读及圈划交流方式,初步感受孙悟空的形象,激发探究人物形象与情节的热情。2、用朗读讨论的方式,感受环境烘托的作用,语言整齐而活泼的优势,激发探究描写手法与语言魅力的热忱。3、通过交流资料信息,初步了解西游记在中国文化、文学史上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点: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动作、语言

4、描写成功塑造一个集“猴”、“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的。解决措施: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难点: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解决措施:通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引导细读、小组讨论以及图片和影视片断的欣赏,感受、概括和表述美猴王的“美”,以解决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七部分: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了解学生课前对课文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2、激情导入,调动情绪。主要通过西游记片头曲的视频导入课文,并结合图片介绍西游记的背景材料。3、整体感悟,理清情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小组讨

5、论按故事发展分段,拟小标题。4、人物分析,掌握方法。主要对过师生互动,分析石猴的形象特点,理解他集“神性”、“猴性”、 “人性”为一身的特点;并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到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的方法。5、拓展迁移,学以致用。通过课堂练笔,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6、回顾小结,强调重点。通过教师的提问,巩固学习过的内容。7、课外练笔,想象训练。以“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大胆发挥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依据的理论做中学、引导发现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西游记的背景材料知道相关文学常识,并有直观感受计算机、投影仪显示电视剧西游记

6、片头曲视频片断,作者简介使用投影仪显示出演示文稿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由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逐步过渡到对抽象方法的掌握课文情节结构理解课文情节脉络计算机、投影仪显示情节结构图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情导入,简介作品播放西游记的片头曲,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音乐的余声中给学生介绍西游记的背景材料5分钟1、看单元标题,“读一本名著”,名著西游记你觉得它“名”在哪里?2、请同学依次介绍(注意选择大家可能不够了解的信息有条理的说明介绍)(1)西游记故事渊源:唐僧(2)成书大致历程与作者(3)主旨及意义1

7、、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从小积累的关于西游记有名之处。2、学生根据课前查阅资料择其要点分类概述。激发学生从小就积累的古典文化名著在自己内心的影响,使学生走近原著;有关资料的补充能训练处理分类信息的能力,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整体感知,理清情节学生朗读课文,概括小标题15分钟1、根据学生介绍主旨时对孙悟空的评介,引入翻阅目录,思考西游记从孙悟空出世开始讲起的原因。2、初读首回前半部分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想想自己小时看动画片、听故事感受有何不同,谈谈你初读古典白话的新感受。3、积极鼓励学生真实新体验。特别对删去诗词与后文的质疑应大加鼓励并留到课下探究。1、翻阅目录,了解全书大致格局及意义。2、在

8、课前预习课文基础上,比较书、原文、影像作品的不同感受,特别说一说自己新的体验。(如有更多疑问,对美猴王有了一些新了解等)引发学生了解读书要有全局意识,粗读不妨轻松随意,精读就需要有所探究,初步感受,影像、听闻不能代替读原典名著的意义。人物分析,掌握方法师生互动,分析形象,让学生掌握人物分析方法10分钟1、再读课文,圈划出美猴王超然出众表现的语句。2、读、说给同桌听,概括为几方面与大家交流。3、引发人物性格与环境及时全书情节展开作用,点到为止,启发学生思考。1、通过扫读、跳读等圈划语句2、与同桌,再与全组交流(可能说到勇敢、勇于尝试实践、有见识、有领导才能等)本课重点,通过圈划交流,感知小说人物

9、与情节环境的关系,激发“英雄出少年“的情怀,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思考环境衬托,感知语言魅力,学以致用,课堂练笔20分钟1、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2、既然猴王外其他描写起衬托作用,是否可将(2)(3)节减缩为“那石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与众猴一样寒来暑往,游乐嬉戏,非常快乐”。1结合第1段说说“山石水”的作用(明确既交待情节,又间接衬托猴王的不凡)2、朗读(2)(3),感受写“猴”这一部分语言形式的魅力。(学生可发现在句式、引用、音韵等方面的特色)3、让学生用二百字左右描写本班一位同学,抓住动作、语言等表达方式来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顺势激发学生探究写法

10、,语言特色的魅力,为探究性学习进一步张本、感受古典白话独到韵味,与现代汉语更好沟通。明确读书要求,布置探究任务,想象写作训练5分钟1、小结,引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在通读书中制作1020张阅读卡片。2、结合今天生发的疑问与P172页中的提示初步确定研究的小组与方向1、翻到p172西游记读书报告,明确要求。2、课下分组讨论。3、请以“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大胆发挥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激发读书热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初始工作。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容纳的学习内容,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范围。在学法指导上我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