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1.gif)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2.gif)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3.gif)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4.gif)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85539b89-8ec8-441b-8fda-8229ced19f0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7.1.1 植物的生殖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3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
2、条、组织培养等。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n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
3、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练习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一个芽眼,理由是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芽可以成长为新的个体。没有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很难实现繁殖的目的。 §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蜕皮5次。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并
4、填写下表。 时期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胸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 成虫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蛹 体表光滑,体型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举
5、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发育:受精卵若虫(又叫跳蝻)成虫。若虫蜕皮5次后才能发育成成虫。 练习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比较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6、家蚕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蝌蚪先长后腿后长前腿尾逐渐消失成蛙 (求偶)
7、160; 雄蛙鸣叫的器官:鸣囊。 3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4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比较 早期蝌蚪 成 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
8、,适于陆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3)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9、0;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湿润,水域分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7.1.4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10、60; (排卵排精,提高受精率) 繁殖行为 个体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鸟卵结构 卵壳 卵壳膜 卵白营养、保护 卵黄膜保护 卵黄营养 胚盘内有细胞核 气室供给氧气 系带悬挂固定卵黄 卵细胞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11、。 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2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3鸟类生殖特点:体内受精,卵生(有性生殖的一种形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 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 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12、60;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7.2.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大
13、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基因超级鼠)。 4生物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5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14、;请你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6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精
15、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8为什么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呢?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有关吗? 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9请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等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控制
16、生物性状的特定片段叫基因,基因位于染色 体上。 10玉米、水稻和马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0、24和64条,它们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还成双成对吗?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由于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且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状,因此,被孟德尔选作杂交实验材料。 孟德尔将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种下去,进行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得到高茎的杂交豌豆种子。然后再把这种高茎杂交豌豆种子种下去,
17、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约占1/4。 2孟德尔对杂交豌豆实验现象的解释: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一代中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dd;显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DD或 Dd 基因组成是Dd的,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d(隐性基因)和D(显性基因)互不影响,各自独立遗传。 DD
18、160; × dd Dd
19、0; × Dd D、d D、d
20、160; DD Dd Dd dd 1 : 2 : 1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21、; 表现型比例: 3 :1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
22、。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 所谓三代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从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缘的亲属,再向下数三代。凡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以及姑侄舅甥女等均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均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生育的子女得遗传病的机会越多。近亲结婚的后代中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后代要高许多倍。 §7.2.4人的性别遗
23、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D d 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男:44XY 女:44XX)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1个含1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22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的,一种是含X染色体(22X)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22Y)的,在生殖活动中,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即形成染色体为(44XX)和(44XY)的受精卵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的机
24、会均等。图解如下: “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并称为20世纪科学史上著名的三大计划。 §7.2.5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因为有可遗传的变异,就能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由此可见,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
25、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高产奶牛的选育人工选择 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请你尝试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由于遗传物质的不同,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能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代仍然有产奶量高的的和产奶量低的,将产奶量高的继续选择出来繁育,数代后可以获得高产奶牛。 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杂交育种 高产倒伏小麦现形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6、 (1)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搞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即“基因重组”。 (2)你认为这种杂交有可能产生低产倒伏小麦吗?有可能 (3)如果用黄色圆粒豌豆品种与绿色皱粒豌豆品种杂交,你能推测后代产生哪几种豌豆品种吗?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太空椒诱变育种(基因突变)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请尝试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练习1.“南橘北枳”是指南方的
27、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 女:XX X X 男:XY X Y XX:女 XY:男 XX:女 XY:男 2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属于遗传的物质基础。使用化学试剂使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当亲代细胞通过
28、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也会比正常的增加一倍,产生可遗传变异。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在36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1原始地球特点: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表面笼罩着原始大气。 2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3生命起源的条件: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29、、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 4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5生命起源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6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 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7根据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在地
30、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练习1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另外,现在的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2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是不谋而合还是大相径庭?说明你的看法。 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对老子原话的理解。如果理解为“天下的任何事物都是从“有”,即现在已经存在的事物中产生的,而这些事物又是从“无”,即目前不存在的事物,而是从别的事
31、物中产生的”,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如果理解为“有生于无中的无,是虚无,是不存在的、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大相径庭。 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 下册 期中复习题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有性生殖就是由(受精卵)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就是不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 4、嫁接就是把
32、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的方法有两种:(枝接)和(芽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嫁接时应注意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5、扦插的植物茎段应具备: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的)。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全部去掉)。扦插时需将(下面)一个节埋入土中。 6、属于无性生殖的繁殖有(扦插)、(嫁接)等。 7、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
33、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8、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9、完全变态是指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是指昆虫一生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 10、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有(蚕,蜜蜂,菜粉蝶,蚊,蝇)等;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有(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蜕皮是昆虫的生长发育受到(外骨骼)的限制而发生的现象。家蚕、蝗虫的一生要经过(5)次蜕皮。 11、能鸣叫的青蛙是(雄蛙),它的口角有一对(鸣囊)。两栖动物的生
34、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它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则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属于(变态)发育。 12、卵的结构:(1)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2)卵黄表面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胚胎从这里开始发育;(3)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4)卵壳和壳膜起(保护)作用。 1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所有鸟都要进行的过程有(求偶)、(
35、交配)和(产卵)。 14、鸡卵的人工孵化:(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2)孵化过程中要适时(翻蛋),才能确保胚胎的正常发育;(3)孵化时间约是(21)天。 15、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16、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17、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18、“转基因超级鼠”这项成
36、果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19、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0、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是(23)对,马是(32)对,玉米是(10)对,水稻是(12)对。2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而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
37、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22、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2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明: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24、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其原因是: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的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25、发现性染色体的科学家是(美)国(威尔逊)。男性染色体是(X)和(Y);女性染色体是(X)。在体细胞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而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只有(23条),精子是(22条+X或22条+Y)染色体,卵细胞是(22条+X)染色体。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26、生物的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各种相对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27、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有:(1)(遗传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产品供货协议合同
- 有车辆的离婚协议书
- 北京商品房认购协议书
- 农业种植技术指导书
- 纯技术入股合作的协议书
- 湖南离婚协议书年
- 三农村土地整治与开发方案
- 托管班合作协议书
- 股权融资合同书
- 标准汽车租赁合同协议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 2024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三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
- 期末练习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 抑郁症课件教学课件
- 关于消防安全评估设备操作说明详解
- 2009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副省)
- 2025年高考作文专练(25道真题+审题立意+范文)-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总复习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