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_第1页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_第2页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_第3页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_第4页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 .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 结果)3 .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 .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 行综合、概括。)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5 .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6 .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 .记叙线索及

2、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 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i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 .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 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10 .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 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 章的生动性。(3)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4)平叙(略)11 .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 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 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 象。(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 ,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4、(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 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 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 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3 .修辞方法及作用(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 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

5、动的效果。(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 印象。(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4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 内容。答:“XX” 一词原指, 这里指, 起到了,,的作用。15 .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16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接上文

6、(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17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18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9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20. 描写的种类及作用?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1. 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22 .散文种类?(1)

7、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23.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24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25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 心情。(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 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27 .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二、议论文阅读技巧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1. 中心论

8、点1个(统帅分论点)明确:分论点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方法 从位置上找:1标题;H开篇;山中间;W结尾。 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2. 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 出中心论点; 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 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 结论,提出中心论点。论据(用什么证明)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 扣论点);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9、)。次序安排(照应论点);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论证(怎样证明)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 记叙 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 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喻证法比喻分析论证过程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 两面的分析说理); 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形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类型 并列式:1总分总;H总分;山分总。 递进式。议论文的语言严密(修饰性

10、、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六)驳论文的阅读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一、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 .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2 .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11、3 .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 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4 .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5 .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6 .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7 .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8 .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三)、说明要有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 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 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四)、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一一分(具体)” 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12、并列式、递进式等。(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 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 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中考答题技巧一、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 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 进

13、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 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10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 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 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 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 特征和说明文

14、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 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 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 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 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

15、、作 用、特点。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一)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二)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 情);5、突出、深化主题。(三)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 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

16、渡)。(四)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从 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 所以你首 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 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做出明确表达的情况。(五)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 例如:孔乙己一一“孔乙己”。 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

17、我”等于作者本人; 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 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六)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米用1 + 2或1 + 3的形式, 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 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 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七)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八)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 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

18、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九)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 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十)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 句子和词 语,表示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 场的先后顺序。(一)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 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 般用:本文记叙了 ,描写了 ,介绍了 ,通过, 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

19、,、抒发,,、 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 揭示,、反映,等。(十二)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 (原因、方法、原理等)3、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十三)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A、“XX ”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 “XX”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 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 性)。B “XX ”词能不能删掉?答

20、题方式: 不能,用了 “XX ”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 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不能,删掉“XX”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 对化;用了 “XX”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 有余地,具有科学性。(十四)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 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十五)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主要题型:1、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

21、举例子等。2、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 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十六)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标题、 开头、篇末、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

22、: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 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 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十七)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 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十八)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 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 论证了,,(论点),显得,(好

23、处)。(十九)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 个观点: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 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 并构成一 个论点(分论点)。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 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二十)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 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 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

24、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 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 作品中的文学典型、 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破解语文阅读之秘笈本秘笈共分五部五十九式,语言简练,操作简单,考前研读,可以达到速成之功效。二、文章开头的作用:1、弓I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2 、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三、文章结尾的作用:1 、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

25、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 、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四、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 动情节发展.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 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五、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 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 言志、借物喻理、寓理

26、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六、“这” “它们”等指代什么:1 、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 是否适合。七、仿句:1 、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 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光里的 花”“秋风里的叶”,再依据句末的“永远伴随着你”,可以判定 仿句应扣住夏、冬两季的特征来写。2、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 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整 句,单句

27、、复句,等等。3、修辞。仿句时应当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法,所以应 仔细研读例句所用的辞格,如比喻、排比、对比、拟人、反复、 设问、反问、引用等。4、结构。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 均应与例句保持一致。5、表达。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不合逻辑、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的说法。6、色彩。这里“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比如例 中洋溢着欢快、喜悦的感情,仿句时就不能违背这一点。7 、字数。对于某些仿句题,仿写时还应注意,字数上应与 例句完全相当。八、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 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

28、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 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 说服力九、限字题的解答: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 (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用简称(尤其是地名)。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是否有语病,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十、拟写标语题:1、语句必须简短、精炼;2、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 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 切合语境。十一、语句作用、含义分析、语句赏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

29、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 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 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 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 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 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 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或用了动词、形容词,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

30、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 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 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 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 指能体味句子

31、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 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 作用、特点。十二、句子比较分析题: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 句与改句哪个好?删词句。答题方法及步骤:1、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2、分析原句优点;3、分析改句缺点。十三、给文段拟题: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十四、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米用1 + 2或1 + 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 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 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

32、,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十五、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十六、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 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 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十七、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 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十八、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

33、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十九、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1、格式A: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格式一种,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2、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二十、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 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 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二十一、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

34、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二十二、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二十三、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 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 句 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

35、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 物出场的先后顺序。二十四、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 般用:本文记叙了 ,描写了 ,介绍了 ,通过, 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 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 揭示,、反映,等。二十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

36、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 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破记叙文十式一、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描写方法的分类: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三、

37、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 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 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 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 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 设问、引用、对比1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 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 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 显常见的事物对

38、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 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2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 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 动形象。3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 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 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 表达效果。5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 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 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39、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 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 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7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8 、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 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9 、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 用和间接引用两种。10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11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 反

40、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 感情。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 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 李疏桐等等。(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五、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六、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七、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八、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九、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 有尾声)十、评价作家作品:1、应以对作家、作品的进步性作肯定性评价为主;2、对作家、作品的局限性应点到为止,重点在于历史局限性。 破说明文七式一、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二、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 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 此及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