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沉淀一体机说明书_第1页
气浮沉淀一体机说明书_第2页
气浮沉淀一体机说明书_第3页
气浮沉淀一体机说明书_第4页
气浮沉淀一体机说明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浮沉淀一体机(LQC-3)说明书山东凌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简介气浮沉淀一体机采用成熟的斜管-气浮并联使用的成熟工艺,污水先经过斜管沉淀器沉淀,去除大部分固体颗粒物,再进入平流式溶气气浮机,进一步去除SS从而取得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设备处理能力为3m3/h。概述斜管沉淀区,是在泥渣悬浮层上方安装倾角60度的斜管组件,便原水中的悬浮物,固体物或经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矶花,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上清液逐渐上升至集水管后进入气浮处理装置。斜管沉淀区是根据平流式沉淀池去除分数性颗粒的沉淀原理制作而成,通过在池内增加

2、斜管,减少水力半径的同时,加大水池过水断面的湿周,因此水流在相同水平流速V时,可以极大的降低雷诺数Re,从而减少蓄流,促进沉淀,另外,加设斜管还可以使颗粒沉淀距离缩短,减少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率。为下级气浮处理区提供更好的水质气浮区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0.350.45Mpa)下使适量空气与部分回流水在溶气罐内形成饱和溶气载体,经释放器骤然减压而获得大量微细气泡,迅速粘附于水中流动颗粒、乳化油、澡类和经混凝反应的絮体上,造成絮体比重小于水的状态,被强制迅浮于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在成份复杂的高难度废水处理的工艺组合时,气浮处理同时还伴附着曝气现象,降低了表面活性和有机浓度,使耗氧量大为降

3、低,促进了废水的进一步净化,为下级处理提供了有利于达标的水质。主要优点单位面积产水量提高45倍,占地面积可减少70%适应性强,可适应各种不同强度的污水水质。净化停留时间缩短80%排渣方便。渣体含水率低,污水处理SS效果能力强投资少,耗电低,混凝剂投加利用效率高工艺流程使用说明斜管沉淀区1 .当设备安装完毕准备投运时,必须对设备(包括辅助设备)进行必要的清理,清除掉设备内部的任何杂物。2 .设备在进水时调节好所有进水手动阀门后,使每台设备进水水量均衡。3 .设备在运行后会有大量的污泥沉淀在设备下部,因此需要定期排泥。在排泥时打开排泥阀门,使污泥从排泥口排出。4 .每个斜板沉淀池需正常排泥在4-5

4、分钟。5 .定期检查、清洗斜管,防止污泥堵塞滤管,影响沉淀效果,滤管应定期检查是否完好。气浮区6 .气浮机的调试:a)先将气浮池内灌满清水,开启回流泵的出水阀。b)启动回流泵;c)回流泵进水约2分钟后,手动开启溶气罐上部释压阀,直至释压阀出水,排除罐内多余空气结束d)调节溶气罐的进水阀与出水阀,仔细观察压力表参数,罐内压力稳定至0.4-0.5Mpa。e)待溶气系统稳定后,释放器放出大量的气泡,即可准备入水运行,整个过程约须15分钟。f)正常情况下,每次开机只须按c)、d)两个步骤进行;启动回流泵待溶气系统稳定。2、气浮机操作a)先将气浮池内灌满清水,开启回流泵的出水阀。b)启动回流泵;c)回流

5、泵进水约2分钟后,手动开启溶气罐上部释压阀,直至释压阀出水,排除罐内多余空气结束d)调节溶气罐的进水阀与出水阀,仔细观察压力表参数,罐内压力稳定至0.4-0.5Mpa。e)开启集水池中的提升泵向气浮机注入废水。f)在溶药捕中加入适量的混凝剂,用清水溶解后,打开溶药桶阀门,滴入混凝剂,与气浮机反应区中的废水进行混合反应.g)当气浮机开启一段时间后,气浮机有浮渣浮于水面,当浮渣达到5-10CM厚度时,启动刮渣机将浮渣刮入渣梢。3 .气浮机关机a)先关闭污水提升泵,停止提升废水.b)关气浮机的出水阀,但气浮机仍继续运行10-15分钟.c)刮干净气浮机内的浮渣,关闭回流泵.4 .注意事项h)开启气浮机

6、前,先检查是否打开回流泵的进、出水阀和关闭溶气罐底部的排空阀以及排气阀。i)在溶药桶内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用量要适当。(500-600mg/L)j)气浮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定期清洗。(1-2个月清洗-次。)故除排除1 .当设备注水停止时间过长,造成斜管区水温下降,与进水水温相差过大时,容易形成由于水温差而引起的平流层的现象,造成不利于絮花下沉,从而影响出水水质。所以应尽量减少停机次数和停机时间。如出现上述情况时,可以将设备内的水通过排泥阀尽可能排出去一些,这样,造成平流层的现象会很快消失。2 .接触区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气泡或水流不稳定,应取下释放器排除堵塞;分离区浮渣面不平,池面常见大气泡破裂,则表明气泡与絮凝剂粘附不好,应对混凝系统进行调整。不合格出水返回集水井,合格出水后进入后续处理进程。3 .控制气浮出水调节管,将气浮水位稳定在刮渣梢口以下570cm.待水位稳定后,用流量计、水表等测量出水量,直至到达设计流量为止。4 .通过池面检查气浮池带气絮粒的上浮情况以及浮渣的积厚情况,待积至58cm时,开动刮渣机进行刮渣。检查能否刮渣排渣,集渣溢流梢是否均匀,渣的流动是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